而即使汇丰看好航运,也还是再稳一手,选择了长租经营模式的包玉冈,而不是董浩云这些规模更大的船王,自己这边,也是短租,那汇丰自然觉得不稳妥。
白玉姗说道:“是为了运水,说实话,当初很多人都看不懂,直到现在旱灾这么严重我们才明白了,或许,现在桑的士会改变想法了。”
“或许吧。”杨文东也没太在意,说道:“明天我会跟桑的士碰个面,到时候再试探一下吧。”
日本银行在常态下只会承担50-60%的船资贷款,其他的,还是得依赖香港银行,这也是为什么香港船运公司不得不讨好汇丰的原因。
虽说出售股份会让汇丰沾一点便宜,但如果有了汇丰的全力支持。自己可以轻松将蛋糕做的更大,分给汇丰那一点的也不算多。
而最重要的是,可以与汇丰达成更佳的合作关系,方便未来在地产甚至海外投资方面的操作。
白玉姗说道:“那就希望能够成功了。”
“嗯”杨文东点点头。
如果是另外几家公司,包括地产置业,让外人投资,他都会非常谨慎,必然需要考虑很多利益得失。
不过航运就不一样了,虽说未来他不会放弃这个行业,可到了70年代末,这个产业基本上也就不行了,经营是可以经营,但竞争激烈,利润不多。
到了那个时候,他就是比较看重船舶订单带来的影响力了。
因此,接受入股能够让自己规模更大,也是可以商量的。
第二天,杨文东来到了汇丰银行的总部大厦:
“桑的士先生。”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桑的士也是说道:“杨生,你好,请坐。”
二人坐下寒暄一会后,杨文东便直入正题,将在日本的一些结果告知了他。
桑的士听完后笑说道:“一次性下定60万吨位的新船,杨生可真是敢做啊。”
杨文东淡笑说道:“我非常看好未来的航运产业,特别是大型油轮,从全球经济的发展来看,很多地方经济复苏,都是迫切需要大量石油的。”
“嗯,石油是任何国家经济的命脉。”桑的士点点头,说道:“我也看好航运,也很愿意支持杨生。”
杨文东笑道:“那我希望汇丰银行能够承担我这些船只28%的贷款,桑的士先生意下如何?”
“这个比例太高了吧?1000多万美元,这可是没有什么抵押的。”桑的士不缓不慢的说道。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按照目前市场的回报率,只要经营顺利,大型油轮及散装货轮三年就是可以回本的,风险方面也是很低的。
没有抵押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日方银行拿走了抵押权,但汇丰这边,也会收获更高的利息回报。”
早期的汇丰乃至香港其他银行都不参与航海贷款的生意,一个是认为海运风险大,二个就是因为,香港公司从日本买回的新船,是不能抵押给香港银行的,因为日本那边的银行早就拿走了。
毕竟贷款额度这一块,日本银行出了大头,利息还不算很高,那香港这边,就只能接受类似无抵押的贷款。
可香港这边的银行贷款额度虽然不高,却非常重要,没有它,那船东自己需要投入的资金就可能多几倍。
而随著航海技术逐渐提高、保险业的完善,风险逐步降低,汇丰银行才逐步的开始做这个生意,但利息肯定还是不能低的。
桑的士笑说道:“那五年期,12%的利息,如何?”
“这个利息有点太高了吧?”杨文东淡笑说道。
60年代的利息,不算很高,主要是因为美国利息不高,影响全球。
香港的房贷利息,一般在6%左右,工业商贷一般在8%,航运这一块要高一点,但一般也就在10%左右。
桑的士道:“虽然高了一点,但我这边如果承担28%的贷款额度,那杨生可是只需要自己支付10%的,这个对资金链意味著什么,不用我多说吧?
就算是董浩云,购置新船自己也是需要垫资15%以上的。”
杨文东笑了笑:“我明白,但我们也算是长期合作了”
二人又是一番讨论,最终定下了利息:11.2%。
“桑的士先生,祝我们合作愉快了。”杨文东握手说道。
只要给自己的额度够高,那利息高一点他都是能接受的,未来的航运利润,轻松能够压住哪怕20%的年利息。
不过,该谈还是要谈的,能少一点也好。
桑的士也同样握手道:“我这边会起草贷款协议,等好了后,我们一起在碰面确认下。”
“没问题。”杨文东点点头。
桑的士又道:“杨生,虽然我看好你的能力,但你一直这样高风险运营,终归还是要控制一点的,长期稳定的经营,才是最完美的。”
杨文东则道:“比起环球航运,我这边要保守多了。”
包玉冈能够20年时间超过那么多百年航运家族,本身能力的确强,但高杠杆运营也是必然的。
杨文东倒是也想那么玩,可目前没有银行愿意兜底帮他。
桑的士摇头说道:“那不一样,包玉冈采用的是长租模式,就算出了问题,也有租赁公司兜底。”
“也是,不过我这边暂时不会采用长租模式。”杨文东随后试探问道:“但我可能考虑引入一些股东,桑的士先生以为如何?”
桑的士想了想说道:“当然可以,我们汇丰虽然是债权银行,但一般是不会干涉你们公司的内部运营的,只要不是明显会有重大影响的决策就行。”
“好。”杨文东也没再说什么。
很显然,汇丰愿意投资包玉冈,是看中他的能力与长租模式;
自己这边依然使用短租,这让桑的士可能从长期来说不看好;
不过这也正常,高风险的运营,赢了十次会大赚,但输一次就可能倾家荡产,任何银行都会考虑这种问题。
与汇丰达成合作协议后的第三天,合作意向书便完成了,双方确认无误后,便正式签字。
而后,杨文东再次赶到日本,与三井造船厂以及三井银行,最终签署了购置10艘大型油轮及散装货轮的意向书。
日本的一些商业媒体也都闻风而来,这么大的交易,在日本造船业也是很稀少的。
而消息传回香港,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港华日报与东方日报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直接报导出来:
【5000万美元:香港史上最大的海轮采购】
【香港新船王的诞生】
PS:求月票
第311章 船王们的反应
中环毕打街,一间报亭旁边:
一名男子骑著自行车,来到了报亭门口,随便扫了一眼报亭前方的报纸后,便被其中一份报纸的标题给吸引住了。
无他,上面有著50,000,000美元这个标题,甚至还让他多数了两遍,要确认一下,自己是不是数错了。
“老板,这份东方日报给我。”男子也没丝毫犹豫,直接大声说道。
一张东方日报,也才3毛钱,是如今香港所有报纸之中,最便宜的之一,可质量方面,却丝毫不低于那些四五毛的,内容也很精彩。
特别是其中关于香港社会日常故事的专版内容,更是让很多人喜爱,也是因为东方日报,很多人才知道在香港各地发生的一些小事情,不像其他报纸,就知道报导一些国际大事。
报社老板说道:“好嘞。”
男子接过报纸后,换了个位子,就在阳光下看了起来,香港的冬天不冷,晒晒太阳也很舒服。
“2艘12万吨大型油轮,5艘5万多吨的中型油轮,还有3艘5万吨的散装货轮,总计60万吨!”
看到这个数字,男子心中欢喜,因为他是葵涌醉酒湾海事学院的学生,自己学院背后的老板这样扩大规模,那么自己等人以后的就业不就更有保障了?
而这么大资金的投入,也更显示了背后老板的财力,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一件大好事。
普通人,没什么野心,跟对了一个对手下好、且发展顺利的老板,那一辈子也就非常稳了。
继续看著文章的中间部分,这是分析香港多家航运公司规模的各类数据,包含英资与华资。
其中英资最强的是怡和、会德丰及太古,三家公司的航运吨位规模都在300万吨以上,但具体数据不太详细,因为这些英资集团并没有将所有的船只都在香港注册,且很多还有各种分公司交叉持股,没办法查清楚,300万也只是一个大概。
华资之中,董浩云的规模最大,差不多有著200万吨吨位,赵从衍与曹文锦差不多在120-150之间。
杨文东这位后起之秀,之前的吨位就有了差不多90万吨,算上这次订购的新船,直接到了150万吨级别,在华资船王之中,也能排到前三了。
而最重要的是,之前杨文东的太多船只都是旧船,几乎占到总规模的85%,这一点很让人诟病,甚至还有部分人有“嘲笑”之意,但这一次60万吨新船,直接一次性将旧船比率降到了差不多50%。
这个比率,在华资乃至英资航运公司之中,都算正常的了,只要以后继续收购新船,那整个公司相对来说,就进入了比较健康的模式了。
文章的最后,还介绍了一些其他船运公司,比如环球航运,规模就快接近百万吨了,属于香港航运行业的后起之秀了
“我得赶紧回去。”男子心中想道:“不过学院那边,估计肯定也拿到这份报纸了。”
金钟:
满脸凝重的董浩云,看完报纸后,立刻对著手下说道:“给我放出消息,我也要增购大型油轮及货轮。”
“父亲,等等。”董建成连忙说道:“日本那边的造船业务本身就比较紧张,现在杨文东下定了10艘大型轮船,如果我们再跟著下订,船坞紧张,造船公司肯定会涨价,这样一来我们在经济上肯定是不划算的。”
哪怕是小日本的造船业已经全球第一,可船坞的数量也是有限的,空一点的时候,你去谈订单,肯定有优惠,反之人家不宰你,那岂不是一个不合格的资本家?
董建成听完后,脸色缓和了一点,又问道:“这件事之前就没有风声吗?”
一名经理小心翼翼的说道:“董生,我们之前的确知道长兴航运的郑玉华以及几名高管去了日本,也拜访了不少造船厂;
可我们也以为只会是普通的采购,谁也想不到,他们居然会一次性购买60万吨吨位的轮船。”
董建成也跟著说道:“是的,父亲,我也知道一点,按照一般逻辑来说,他们应该只会购买几艘轮船,吨位能有十万吨就差不多了;
现在这个吨位,的确是超乎所有人意料了,毕竟长兴航运之前是没有运油经验的。”
刚刚说话的经理,连忙向著董建成投出感谢地眼神,这明显是二代公子,减轻他的责任了,虽然这个责任也不在他,可面对老板,一般都是有理说不清的。
董建成想了想说道:“我们那个时候是真的没有经验,香港就没有多少船员开过10万吨级别的油轮,但现在可太多了,长兴航运完全可以挖人的;
再说,离交船还有2年左右时间,这么长时间无论是挖人还是自己送到日本航运公司培养,都不是问题,下了这么大单子,日本造船公司,肯定是愿意帮这个忙的。”
“父亲分析的很对。”董建成点点头,又说道:“而且长兴航运现在手中有6艘旧的5万吨级别油轮,他们现在每天都在香港与内地之间不停的运水,这也是能锻炼很多水手的,还没有风险。”
董浩云道:“是啊,他当初那么拼命买旧船,所有人都看不懂,到了半年前才明白,原来是考虑给香港运水,不得不说,我也要说一声佩服了。”
“是啊,不得不服。”董建成也赞同说道,现场的其他人没说话,但心中也都是差不多的想法。
他们做不了英雄,但不妨碍他们佩服英雄,这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情绪。
董浩云又道:“借著运水的机会,船只都在近海,再配合一个海事学院,如此一来,能够培养出海量的航运人才,这就足以弥补新公司人员不足的缺点了。”
培养海运人才非常难,主要也是因为,远途海运没有太多试错的机会,且成本也非常高,所以很难大批量培养人才。
可如今一个海事学院培养理论知识,大量近海运水的机会可以低成本培养实践经验,甚至还有两个维修船坞培养设备知识,完美的画了一个圆。
当然,远海和近海航行还是不一样的,但当培养了大量可以近海操作的船员团队后,再培养远海的也轻松多了。
董建成也说道:“是啊,以杨文东的财力,如今最后一个短板被补齐了,再加上汇丰银行的支持,以后他在航海领域发展的速度,必然会是飞速的。”
董浩云皱著眉头不语。
董建成也只能安慰道:“父亲,如今杨文东大势已成,我们还是不要太在意这些排名什么的,安心发展自己的事业就行了,
虽然大家是同行,可实际上我们之间几乎不可能有任何利益冲突。”
作为儿子,他知道自己父亲对于“吨位”,是有多么的痴迷,长期以来,一直以香港华人第一船王自居,如今有了威胁,还不知道会怎么想。
“嗯”董浩云点点头,随后看向身边的经理:“你去查一下这笔交易的具体细节。”
报纸上也只是有一些大概的数据,真实合作内容,肯定是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