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234节

  杨文东点头道:“对,这也是置地的优势了,所以我需要你们几个部门互相配合,应付未来的这个竞争对手。”

  “杨生请说。”刘华宇说道。

  杨文东道:“第一就是宣传,我们需要让人先入为主的知道我们家乐福,这是一个优势;

  所以老秦这边,你们的新闻采访,可以多在家乐福内部寻找话题,让人们看新闻的时候,就记住家乐福超市,特别是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尽量往超市这边靠,另外打折页面的GG也要多投放一点,老刘你配合好。”

  “好/明白。”刘、秦二人答应道。

  杨文东又道:“电台那边也是一样,再就是邀请丽的电视台多做一点新闻,上电视让人看到,观看是最让人记忆深刻的。”

  “好的。”秦志业回道:“只是可惜的是丽的电视台的客户太少了,还不到一万,如果香港跟欧美城市一样,大部分家庭都有电视机,那我们宣传起来会好很多了。”

  “一万家庭客户,其实也是几万人了,而且也都是高收入人群,也不错了。”杨文东道:“不过如果更多的家庭有电视,倒也的确不错了。”

  香港无线电视台离立项也只有3年了,如果合适的话,他也想试试能不能提前推动这个项目了;

  以自己目前的资源,也是可以参与争夺了。

  秦志业说道:“是的,只是电视机的价格也的确很贵,最便宜的都要四五百,耗电也不小,再加上有线电视费用,的确不是一般家庭能够买的起的。”

  “电视机都需要进口也是个问题。”杨文东点点头,随后又道:“先不说这个了,讨论一下物业这边。”

  虽然黑白电视机在前世,很多90后也只是听说过这种“古董”,但在这个时代,也算是技术含量不低的产业了;前世的三星、以及日本很多电子巨头,都是从做黑白电视机开始发家的。

  香港这边收音机产业也才刚刚起步,自然不可能有电视机生产能力,因此全部都是进口的。

  等以后自己以及香港的电子产业更发达一点,那他也会参与进来,正好也配合无线电视台的基数需求。

  郑志杰说道:“物业这一块,这一年来,我一直在港岛收购各种符合超市的物业,只是最近地产热度非常高,很多我看中的物业,人家不愿意出售;

  甚至我这边尝试加价,他们反而更不卖了,我也不可能无限的往上加,因此目前为止,我手中符合超市需求的物业,也就6个,都准备建超市了。”

  杨文东道:“那就改政策吧,先不买,改成租,签10-15年协议,尽快将超市扩张的更多,不过要避开置地的物业、或者一些英资公司的,不然以后被坑了就比较麻烦。”

  “好的。”郑志杰点点头说道:“置地既然要做超市,肯定也会优先准备好物业,这种物业租给我们的可能性也不大了。”

  杨文东又问道:“在九龙那边的城镇,家乐福还没有吧?”

  “没有。”刘华宇回答道:“因为人力团队有限,加上从物流运输的角度考虑,我们在初期是都在港岛经营的。”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那这样,长兴地产先去九龙那边的城镇,直接买地皮,自己建楼;那边的地也便宜,尽量买大一点,最好连停车位也考虑好。

  从今天开始,也开始逐步在九龙半岛打造运输链,虽然成本肯定比港岛高了点,但也能拉高我们的采购总量。”

  家乐福进军九龙,其实也是迟早的事,如果没有外在压力,到了明年后年肯定也会去的。

  “好的,这件事交给我。”郑志杰答应说道。

  所有兄弟公司要用的物业,都是长兴地产负责的,建好或者租好了,再转让过去,费用也是需要结算的,不过一般是成本价或者微利。

  杨文东又道:“那第三个方面,就是要做好超市自己的特色。”

  “特色?”刘、秦、郑三人有些不解。

  杨文东则道:“以前没有竞争对手,那自然正常运营就可以了,现在有了,我们就得有我们自己的优势;

  我说个最简单的,超市里面成百上千个商品,并不是需要每一种都能盈利的,所以我们可以就部分需求量高的商品,做出让利,以成本价甚至亏一点,来出售,吸引客户;

  只要客户被这个吸引来了,那肯定就有部分人,不可能只买这个,对吧?他们在买点其他的,我们一样能够获利,最重要的是把人给吸引过来了。”

  在商言商,作为一个资本家,当没有竞争对手的时候,杨文东也不会拼命打折。

  只要家乐福超市在售价控制这一块超过同行的百货商场、小杂货店,那也就够了。

  现在面临可能的强敌,那自然就要拿出前世超市的一点经营思路了。

  “这的确是个好方法。”刘华宇点点头,说道:“在沃尔玛的时候,山姆沃尔顿其实也有类似的思路,以一些人们经常购买的商品,打折来吸引人。”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对,我们也需要这样,所以我准备在大米上,进行促销,这是每一个香港人都需要经常购买的必需品;

  而长兴航运那边,也承接了华润的进口粮食业务,我们自己顺便带点回来,那我们的成本就比华润还要低,绝对是香港最低的米价了。”

  香港的很多主粮,很多都是从内地进口的,但现在内地如今自己都需要进口,那香港这边的粮食,兜兜转转其实也等于进口海外了。

  自己有船顺路返回,购买海外粮食也能跟著华润的大订单一起,这价格,绝对能够做到香港进口粮食的极致了。

  刘华宇眼神一亮,道:“还真是,只要我们能够将米价控制到最低,那肯定能够多吸引不少人稳定来家乐福了。”

  郑志杰也笑说道:“对,想不到长兴航运帮助内地运粮,居然还能还能帮助到家乐福。”

  秦志业则笑道:“那这个宣传也交给我,我会在东方日报的报纸上,标一个劲爆标题,现在香港粮价越来越贵,也的确成为市民一个头疼的问题了。”

  “是啊,能够降低一下物价也好。”杨文东点点头:“水现在已经够头疼了,粮食能便宜点也好。”

  这也算是一举多得了,以低粮价吸引人,再引导他们长期在家乐福消费,对大家都是好事。

  不过这也是托了华润大批量买零食的大订单,不然自己单独去美国买,就没那么低价格了。

  刘华宇又说道:“除了大米,我回去再想想看看哪些必需品也可以这样操作,毕竟也不是每个人都在乎稍微便宜一点的大米,我们需要多个商品这样操作。”

  “一般都是吃的。”杨文东顿了顿说道:“除了米面,常见的还有一些蔬菜、水果,你挑几个能控制低成本的;

  肉类我们都是进口的,操作不了,但可以试一试鸡蛋,这个需求量特别高。”

  “鸡蛋?”刘华宇想了想说道:“如果我们直接从乡下采购鸡蛋,倒也的确可以试一下,或许可以资金扶持一些人扩大养鸡场。”

  “嗯,你自己看著办吧,搞几种特价商品,让任何竞争对手的成本,都不可能低于我们,那就是我们的优势。”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香港的很多食物,其实并非都来自内地,也有很多是从东南亚进口的,包括肉类;

  可以说港府特意控制,让两边达成平衡。

  同样,香港本土目前也是有农业的,自然也包括养鸡,自己生产鸡蛋。

  主要也是因为,现在的运输条件,鸡蛋运输特别容易损坏,成本特高,那还不如在香港养鸡,进口运送易运输的饲料过来。

  “好的。”刘华宇顿了顿,又道:“杨生,其实还有一样东西,是我们独有的。”

  杨文东反问道:“你是说塑胶袋?”

  “对。”刘华宇笑说道:“看来杨生也想到了,塑胶袋这个东西,对超市的意义太大了,目前香港乃至亚洲这一块,也就我们有;

  只要我们控制好这个,任何竞争对手,都会受制于这个。”

  “嗯,我知道,我也准备这么做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不过你也别太指望这个,它也只能短期有效;

  我们的塑胶袋卖的那么好,那其他人肯定也会有人做,就算我这边通过台塑控制了原材料,其他大公司也会有人研究的,顶多一年后,就有人能做出来了。”

  塑胶袋是爆款产品,这是毋庸置疑的,别说没有专利,就算有,大概率也守不住,这东西一旦有了材料,那小作坊也是能做的。

  因此长兴实业的塑胶袋,初期的定价就不是很高,就是为了先席卷一波市场,降低别人入门的利润空间。

  但无论怎么做,也不可能独家垄断的,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稍微先缓一缓。

  刘华宇点点头说道:“能有个一年半载,也算不错了。”

  “那行,就先这样。”杨文东又道:“做这种服务业,肯定会有竞争对手的,香港没有,出去了也会有,其实也只有有了竞争对手,在竞争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学习成长,所以这反而是好事。”

  家乐福的野心,自然不可能跟前世的李黄瓜一样,只求著垄断香港,然后在这个城市里拼命吸血。

  走向国际也是必须的,最次一点,以后也是要进军未来改开后的内地以及部分东南亚国家的;

  所以竞争,也会是必然的。

  “明白。”刘华宇道:“当初在美国的时候,竞争一样也很多,沃尔玛也是一步一步的成长起来的。”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对,在香港本土有了经验再去国外,总比在国外出问题的好。

  另外,你这边还需要偶尔派人去沃尔玛,看看他们那边的运营模式,有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

  刘华宇答应说道:“好的。”

  PS:求月票

第293章 提前推动未来的TVB

  第二天,杨文东来到了观塘的长兴产业园。

  见到魏泽涛后,将自己的要求告知了他。

  魏泽涛听完后说道:“我们这边,是可以控制好不卖给置地或者怡和的人,连英资那边也可以控制,但我们出去的袋子很多,如果置地的人从其他地方收集,也是行的通的。”

  杨文东想了想道:“这样做的话,他们的成本就会高不少了。”

  魏泽涛道:“是高不少,可考虑到袋子本身就非常便宜,就算翻个倍,对置地来说也算不了什么,他们应该能够承受这个成本的;

  特别是就算是怡和开超市,也不可能立刻开几十家,肯定也跟家乐福一样,慢慢来的,初期顶多也就三四家,不会再多了,人力不够、经验不足,除非他们的高层脑子进水才会大扩张。”

  杨文东淡笑说道:“这不一定,大企业犯低级错误的也多的是。”

  很多人都认为大企业肯定很聪明,可实际上,就算是一些国家也是愚蠢的,比如被前世称为猴子的某个国家。

  魏泽涛想了想说道:“或者,我们直接要求所有贸易公司不容许卖给怡和,但现在发出去的袋子太多,很难控制。”

  “总是能查到一些踪迹的。”杨文东淡笑说道:“而且我们的袋子大小型号也有很多种,家乐福不管用哪一种,我们顺著销路查,只要他是在香港买的,我们就能查到。”

  魏泽涛点点头说道:“那好,我这边也会告知一些大的经销商,让他们不得出售大批量袋子给怡和新超市,不过这样的事只能口头告知。”

  “对,不要形成文件。”杨文东也同意说道。

  有些事情,暗中做就行了,不方便也没必要公开。

  魏泽涛又道:“或者我们可以慢慢收回贸易权,我们自己负责,交给长兴贸易来操作,正好也让长兴贸易,开始涉及香港境内的很多现有的经销渠道。”

  “这个也可以,就都我们自己负责。”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塑胶袋的特性,就是几乎任何零售业都需要,大到超市、百货商场,小到杂货店、菜贩子等等。

  因此,刚刚推出塑胶袋的时候,基本上就是谁来拿货就卖,因为这种渠道太多了。

  不过反过来想,利用塑胶袋,其实也是一个打通香港各种渠道的方法,长兴贸易就可以借此得到几乎所有香港各个地方零售点的信息。

  当然,也不可能直接跟每一个商贩交易,在终端,肯定还是有其他小的经销商的,但能够避开中间的经销商,就很不错了。

  魏泽涛道:“好,不过,出口那边,也会有漏洞,想完全堵死怡和,也不太可能。”

  “能这样就行了,不可能因为家乐福有一个竞争对手,就不推广塑胶袋。”杨文东摇摇头说道:“增加他们的精力与成本也就行了,想真正击败他们,还是得家乐福本身做的更好,更吸引人才行。”

  虽然商战里有很多特殊手段,但如果不利用ZZ手段或者非法手段,那最终要赢,还是得靠自己的实力。

  对于超市,就是供应链的掌控、服务水平、财力;

  置地的优势物业,也算是核心之一。

  不过除非准备长期烧钱,不然如果经营不行,那迟早都会败给经营好的同行。

  二人又来到了塑胶袋生产车间,空旷的车间里,又多了两台设备生产线。

  魏泽涛解释道:“在年初的时候,当第一台生产线被设计出来,认证后没问题,我就又下了4台,就是考虑到塑胶袋一旦出来,一台设备肯定不够。”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做的很好,后面继续下订,这个市场几乎是无限大的,便利贴什么的,根本比不上。”

  单论规模数量,百个便利贴产业也比不上塑胶袋的需求;不过利润方面,那塑胶袋就远比不上便利贴了。

  他要做的,就是利用香港本身就不高的工资水平,在塑胶袋这个产业做成巨大的规模效应,从而形成先发优势。

  而塑胶袋的海运成本也不高,自己又有船,可以说各方面都降到极致了。

  “好的,塑胶袋,会成为我们长兴实业未来的一个重点产品了。”魏泽涛也明白老板的意思。

  这塑胶袋,就不是为了赚取暴利的,而是带动就业、带动周围经济发展,以及增加自己集团在香港的影响力。

首节上一节234/3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