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223节

第278章 持续援助与长兴慈善基金

  香港,尖沙咀寮屋附近的一片空地:

  “所有人排队,快,不然大家就都别想着领水了。”一名年轻人,正在手持着喇叭,大声呼喊。

  一辆卡车边上,数百人听到声音后,也不再拥挤,在周边保安的指挥下,逐个的排队,他们的手中,都有着统一大小的水桶,看起来差不多3~5L。

  “立明,东哥搞来的这个喇叭,还真是有效啊。”林浩宇走了过来,笑说道。

  赵立明也从货车顶棚爬了下来,道:“是啊,东哥考虑的很方便,专门让家乐福的人,送了几十个这种喇叭过来;

  还真是神奇啊,只要靠近说话,声音就能放大很多,再也不用吼了。”

  “也方便我们工作了,还是从国外进口的。”林浩宇感慨说道:“东哥的事业真的是做的越来越大了,几年前我们还都天天吃不饱,现在都快变成香港华人首富了。”

  “是啊。”赵立明找了个空水桶坐了下来,道:“不过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东哥成功后,还不忘曾经寮屋的人,有工作也是第一考虑这里的人;

  现在旱灾越来越严重,东哥直接找来了几十辆卡车,送水给寮屋的人啊。”

  “嗯。”林浩宇点点头:“立明,如果没有东哥,我们两个现在估计还是住在寮屋,那今天也得愁着要怎么喝水了。”

  “想想都很难受。”赵立明看着眼前排队等待的人,忧愁道:“我都快忘了过去寮屋的生活了,但东哥还是都记住了啊。”

  林浩宇又问道:“立明,东哥说的那件事,你考虑的怎么样?”

  “你是说,让我们负责监督他未来慈善业务的公司?”赵立明反问。

  林浩宇点点头:“是啊,我也想同意了,这件事,比我们两天天搞老鼠贴有意义多了,东哥也希望我们能够在这个方面帮他。”

  在1959年,杨文东的产业开始成规模后,他们兄弟二人,也就逐步的跟不上快速发展的企业了,这一点其实杨文东也在这之前就告知过他们。

  因此,在很早时期,就为他们做好了打算,一个负责灭鼠业务、同时借机查验香港各个地方地产信息情况;另外一个就是负责粘鼠板这种简单商品的生产。

  这两个业务要求不高,他们二人做的也不错,只是跟杨文东的事业比起来,差距也是越来越大了,不过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赵立明同意道:“是啊,有意义多了,那粘鼠板,其实有没有我也无所谓。”

  林浩宇笑说道:“我那边也一样,东哥是在照顾我们;他现在想让我们去监督他的慈善业务,估计也就是因为信任我们。

  还有就是我们也出身寮屋,会知晓很多事情,不然他找来的慈善基金管理团队,估计根本就不了解情况。”

  “嗯,我知道。”赵立明又道:“东哥也说过,他会专门成立一个慈善基金,规模不小,也是真心想要做慈善事业的;

  现在这个免费发水,也只是第一步了,后面据说还有大动作。”

  林浩宇笑道:“那可就太好了,能够让那么多人都能喝到水,东哥可以说是菩萨转世了。”

  “哈哈,我可不信这个。”赵立明笑道:“我只相信我们自己,再说,真的要是有这些,也不至于这么长时间不下雨了。”

  “嘘,你不信归不信,不要说这么大声音。”林浩宇连忙说道:“有些信徒,太偏激了。”

  “嗯。”赵立明点点头,就算是杨文东,在这种事情上也只能妥协。

  二人就这样聊着,同时也监督着卡车附近的取水点,这些事情,自然不需要他们亲自来做,随便找了一些寮屋的年轻人,再给点钱,帮手就有了。

  这样也能够最大程度的帮助寮屋。

  过了约20分钟,突然,不远处的取水点,突然发生了争执。

  赵立明与林浩宇连忙走了过去,却见几名年轻人围住了一名老者,问道:‘怎么回事?’

  “赵生,这老头破坏规矩,他想要装满他的大桶。”一名保安回答道。

  赵立明看老人也不像什么恶人,便上前道:“老人家,这水的数量有限,所以每个人只能安排这样一桶小的,这里每个人都要遵守规矩的,不然其他人就没水了。”

  对于缺水的几十万人,哪怕杨文东投入较大,可总资源也是有限的。

  在杨文东下令的第二天,长兴实业便调来了几十辆卡车,这是自己的,后面还会继续从其他地方租借。

  而这些卡车也不是专业的运水车,因此也只能在卡车上放置大量大型水桶,运到目的地再发水。

  缺水的人太多,且还需要考虑有没有浑水摸鱼的,因此,对每个人都有着严格限制,目前是3L每个人。

  这样才能保证只有真正缺水的人,才会冒着大太阳排队很久领水。

  老人家战战兢兢的说道:“我家人比较多,孩子还生病了,所以才要多打点水。”

  “真的?”赵立明也有些为难了。

  保安又说道:“赵生,他说的情况可能是真的,可是我们也没办法分辨,如果每个人都这么说,那我们的水,也根本不够用啊。”

  老人家连忙右手举起,发誓道:‘我说的都是真的,不然我不得好死。’

  林浩宇则道:“这样,安排个人,跟着他一起回去,确认下如果是真的,那就多给点水。”

  保安似乎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答应下来,道:“好的,我这就安排人去,也会顺便带着10L水。”

  “行,那辛苦了。”林浩宇点点头。

  一个小麻烦,也就解决了。

  等队伍恢复正常后,赵立明道:“浩宇,你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啊,总不能各个都确认吧?我们也没那么多人力去一个一个的核查。”

  发水的人纵然都是来自于寮屋,工价不高,可总数对比缺水的人,差的太远了,不可能去核对各种资料的。

  林浩宇道:“现在还是刚开始,人员还是有的,就先帮一下吧,不然还能怎么办?东哥也说过,做慈善,就是无数个难题选择,因为资源不可能够的。”

  赵立明点点头:“那等会去找东哥问一下?看看这种事该怎么办?”

  “行,我也想知道东哥的想法,这样也方便以后我们做事。”林浩宇也说道。

  任何下属,哪怕与老板关系好,也不可能什么事都去询问老板的意见的,那老板还不得忙死。

  因此,他们也需要大概了解一下杨文东在这种事上的看法,从而以后根据经验与自己的理解来决定一些不是非常大的事情。

  下午,二人来到了长兴大厦。

  杨文东给二人每人一瓶屈臣氏的汽水,笑道:‘这生姜味汽水虽然不是很好喝,但也是有解暑的作用的。’

  “我喝过,还是东哥你收购屈臣氏后,我特意去尝的。”林浩宇道:“味道比起可口可乐,的确是不如。”

  “错位经营的策略,虽然是个小市场,但以前的屈臣氏也能混个温饱了。”杨文东又问道:“今天第一天去寮屋那边发水,感觉怎么样?”

  林浩宇回道:“缺水的人很多,我们在之前也只是小规模宣传了下,今天我这边一辆车周围就有几百人了,几十辆车发布开来,估计有万人左右来取用水了。”

  这次活动,是长兴集团的大老板亲自发话,自然很多部门都参与了,因此在筹备塑料桶、卡车的时候,也有人专门去了寮屋内部告知这件事。

  “正常,寮屋那边,就是以前都没什么水,更别说现在这个时候了。”杨文东点点头,又道:“我也已经安排人去租借卡车了,另外也安排专门做大型水桶的塑料厂生产塑料桶了,估计半个月后,我们的资源就会强很多了。”

  长兴集团内部自然不可能就只有几十辆卡车,但也不能影响自己本身的业务,毕竟哪怕是寮屋,也只是缺水,还不至于出人命,事情紧急程度还不到救命级别。

  而长兴集团正常运营,能够赚取的利润,哪怕十分之一做慈善,都能造福更多人了。

  “那就好。”林浩宇也是真心想帮助穷苦之人的,随后又道:“东哥,今天发生了一件事,是这样的.”

  待林浩宇说完后,赵立明也跟着说道:“东哥,这件事我与浩宇的意见不同,我们做慈善,是为了照顾整个群体,如果小部分人说自己困难,那就能获得特权,这也是不应该的。

  再说,如果能确认他们说的是真的,那多帮助一点也可以,可问题就是,我们没办法一个一个的确认,这个太耗费时间与精力了。”

  “这种事,没有答案,就算是我也没办法。”杨文东无奈说道:“慈善这种事情,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完美,只能说,我们能帮多少就多少,帮不了的,也不要惭愧,无愧于心就行了,因为资源就是不够。”

  别说他一个小小资本家,就算是前世内地国家层面展开的扶贫大动作,也是很难保证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整个社会的科技、经济大发展,才能带动所有人富裕;可即使如此,仍然还会有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反影响的群体。

  赵立明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东哥你的意思是,我们想怎么做都行?”

  “对,只要大原则没问题,那这些事情,你们随心就行了,没有绝对的正确与不正确。”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老人家描述自己家里严重缺水,给与不给多一点水、或者让不让人却跟随确认,其实都没有对错

  这也算是很深奥的哲学问题了。

  林浩宇点点头说道:“好的,我明白了,东哥。”

  杨文东又道:“之前跟你们说的,考虑怎么样了?”

  “我们愿意加入长兴慈善基金会。”赵立明笑着回答。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行,长兴慈善基金很快就会成立,正式挂牌,到时候你们也会成为其中的理事会成员之一;

  本身也要做一些事情,额外就是监督资金与援助方面的问题。”

  “好。”林浩宇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道:“长兴慈善基金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帮助香港未来的无数市民,解决极端缺水的问题,特别是一些贫困群体、残疾人群体等等。

  优先保证生命健康,重点就是九龙半岛与新界那边,港岛这边咱不用管。”

  虽说63年前后缺水严重,港岛也一样,但死不了人,那杨文东就不会过问。

  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自然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1吨水或许能够让穷苦的一家人用一年,但放在港岛,可能只够一家人半个月用的,因为他们追求的是有大量水洗澡、洗衣服

  “明白。”林浩宇与赵立明说道,跟随杨文东这么多年,他们还是知道杨文东的基本原则的。

  过了会,杨文东又道:“不过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还是港府那边,我明天会去见一面港督,也需要谈一些合作,这些到时候也会一起顺便谈谈。”

  “那就更好了。”林浩宇笑说道。

  他们一群人再怎么折腾,也只是能帮助一小部分人,唯独拥有权力的港府,真正做事才能事半功倍。

  5月22日,杨文东来到了港督府:

  “港督先生,您好。”见到柏立基后,杨文东礼貌的说道。

  柏立基笑说道:“杨生,好久不见了,听说你又结婚了,我可真是羡慕啊。”

  “还要多谢香港如今的法律了。”杨文东笑了笑。

  英国因为知道自己很难掌控住那么多在海外的ZM地,因此,在早期进驻的时候,一方面拉拢本土的富商名流,另一方面就是尊重当地原本的法律。

  因此大清律也就保留了下来,后来大清没了,这个法律却没变.

  这也吸引了很多英国人前来,算是一个福利了

  “哈哈。”柏立基没有多在意这个话题,转移话题问道:“杨生,你这么急着找我,是因为香港博物馆的事情?”

  PS:求月票。

第279章 与港府的合作

  杨文东笑着回道:“港督先生放心,香港博物馆的事情一切正常,目前,三方团队已经大概定下了会在金钟附近选择合适的地址。”

  这段时间,来自内地、英国以及长兴集团本土的三方团队,一起在香港各地考察,寻找合适的博物馆位置。

  虽然算不上什么大事业,但杨文东也是比较关注的,经常性的获得这方面的进展消息。

  原本内地团队是想将博物馆建在九龙半岛的,主要是考虑到运输方便,港岛与九龙半岛需要换船,这就是给部分古董运输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后来杨文东则是直接否决了这个提议,他可是知道一旦红隧道通了,那这个问题就不会是问题了,且即使没有隧道或者大桥,中间走船运也不过就是麻烦点。

  最终在近段时间,团队所有人确定了在金钟附近建博物馆,但具体地址还没有确认好。

  “哈哈,好,金钟的位置就很不错,人口也多。”柏立基笑说道:“还请尽快确定好地点,我会推动后面的土地交易尽快完成。”

  纵然想在自己任期内将这个博物馆建成,可他也知道,这种项目,肯定也是需要时间提前考察的。

首节上一节223/2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