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印象中,前世21世纪初的国内酒店,很多也都是海外设计公司设计的,因为本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
那现在的香港自然也差不多,虽然香港的房价贵,但发展的年数太少了,对比西方,晚了百年也不只,建筑这一块的人才肯定也是远比不了的。
再说,就算真的有一家经验不足的本土设计公司,杨文东也还真不敢把这样重要的项目交给他们,就算要培养,也必然会从小到大来慢慢操作。
二人进入内部后,突然身后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杨生。”
杨文东回头,看到人后,笑说道:“霍生,恭喜你拿到了北角的那块地皮,好像是能建1000多户住宅了吧?”
“哈哈,都是一些五六百尺的小户型罢了。”霍营东回道:“比起杨生买下的地王,就差远了。”
“也是因为只能建酒店,不然置地可不会放弃。”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如果置地真的铁了心要拿下这块地,那以他的财力,恐怕还真的比不过,硬拼对自己就真的没好处了。
霍营东说道:“就算是酒店也算不错了,这么好的位置,生意肯定不会差的。”
“多谢吉言。”杨文东又道:“霍生,不如就一起在这边吃个饭吧?”
“好。”霍营东答应说道。
随后,几人便找了一间靠窗户的位置,从这里,能够看到小半个港岛的景色。
“这香港的景色真美啊。”霍营东感慨说道:“我年轻的时候,哪怕是港岛,还是有很多混乱的贫民区的。”
杨文东问:“跟九龙半岛的寮屋一样吗?”
“差不多,甚至还要更差一点。”霍营东想了想说道:“虽然都很穷,但香港现在的社会,比起20年前要强多了;
杨生,或许你会认为现在的香港社会很乱,但比起以前,要强太多了。”
“那是当然,社会总是在进步的。”杨文东赞成说道。
前世都说香港的60年代有多混乱,警/察有多么腐败,还特意拍了《雷洛》的电影;
可怎么着也比三四十年代强太多了,特别是经济提升太多了.
而任何一个ZZ“稳定”的地方,经济变强,哪怕资本家拿到大头,可普通人也能从中享受一点经济发展的成果的。
霍营东又说道:“这也需要杨生这样,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的商人,才能让社会发展的更好啊。”
“霍生过奖了。”杨文东觉得有点不太正常了,自己被多次夸赞,一般也不至于这样。
霍营东又问道:“杨生,听说你准备用自己的货轮来给香港运水?”
“对。”杨文东点点头说道:“不过现在只是登记了下,还没有正式合作。”
这件事,杨文东并没有对外透露,但是消息却传出去了,估计就是港府那边了,毕竟自己的人前往水务署商讨合作,对方知道的人也不少。
不过目前旱灾还不严重,自己这边的货轮都有用途,只有等购置的二手货轮到位了,才能开始做这个生意。
霍营东奇怪问:“杨生,为什么要做这个生意,香港很多船王,可是看不上这个的,港府给的利润可并不高。”
“我不在乎利润。”杨文东摇摇头说道:“我更希望香港的普通市民,不会受到没水的影响;
自来水虽然不贵,但如果没了或者短缺,那造成的损失可就太大了。”
“杨生大义,佩服。”霍营东竖起大拇指说道。
杨文东笑说:“比起霍生就不够看了,当年霍生为国内可是送去了大量救命物资啊。”
“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霍营东顿了顿,说道:“杨生,你想为香港运水,这是个好想法,只不过这件事也要有所控制,不然可能会损失惨重。”
“怎么说?”杨文东问道。
霍营东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道:“杨生,你觉不觉得,港府这段时间,推出的地皮非常多?连中环的地皮,都有好几处了,面积与位置还都是不差的?”
“对。”杨文东点点头,说道:“现在地价上涨,港府趁机多卖地,也应该是正常的吧?”
霍营东笑了笑说道:“并不是,杨生你做地产生意还不久,所以不太清楚,这地产市场上升的时期很多,但最近一段时间地产拍卖却明显多了不少;
根本原因是港府在凑钱,想尽快建成万宜水库以及屯门的海水淡化厂。”
“港英是想尽快摆脱内地?”杨文东也明白了过来。
香港虽然地处台风区域,可特殊的地质环境导致根本储不了淡水,加上人口越来越多、工商业乃至发电等经济活动也需要淡水,这就成了巨大问题。
而淡水,是生存的根本,不仅仅跟钱有关系,还跟生存问题相关。
以香港的周边环境,从内地买水是最合适的,可一旦这样做了,那港英乃至英国就被内地给捏住了。
因此,一方面港府向内地买水,另外一方面就是投资数亿港元建水库,以及建造海水淡化工厂,单从经济上来说,能亏到裤衩都输掉,但这ZZ帐~
“对。”霍营东点点头说道。
杨文东无奈摇摇头说道:“就算淡水能够自主又能怎么样?各种日用品、肉菜还有很多物资,不都得从内地进口?”
“哈哈哈,杨生说的对,不过港英是不会这么看的。”霍营东接着说道:“跟杨生说这件事,也是考虑到如果万宜水库建设完成,再来个台风蓄水,可能香港就不会很需要内地的水了。
听说你要购买大量的船只,我不知道多少艘是用于运送淡水,但你早知道这件事,可以有所准备。”
“多谢告知了,霍生。”杨文东真心带着谢意说道。
他作为穿越者,自然知道港府的打算到了明年就会彻底失败,因为后面还有着更大的旱灾,逼的港府最终不得不与内地签约,引入东江水。
不过霍营东这样提醒他,不管目的是什么,总是善意的。
有些事情,就算知道对方有目的,但既然是善意的帮忙,就不好把话挑明了。
霍营东又说道:“杨生,一个小商人,只需要考虑生意,但一个大商人,就得考虑ZZ了,我想,你应该明白其中的意思。”
“知道。”杨文东笑了笑。
“嗯,杨生能够几年就这么成功,肯定会明白其中道理的。”霍营东顿了顿,又解释道:“我之所以告诉杨生这件事,也是不想像杨生这样的人,承受没必要的损失。
我知道你创业之后,对手下普通工人非常好,也热衷于做慈善帮助普通华人,这种品格,让我佩服,所以也想结交一下。”
“我也很乐意结交霍生这样的朋友。”杨文东笑说道:“有一句话说的好,我曾经淋过雨,所以我也希望为他人撑起伞,成人也就算了,但是孩子,至少该有的吃。”
前世的内地人,基本上不会为食物而担忧,甚至担心吃多了会引起很多代谢病;
可其实几十年前,哪怕是香港,也有很多家庭吃不好的。
作为一个钱已经花不掉的大资本家来说,他还是希望尽量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帮助香港华人,摆脱没有能够填饱食物的烦恼。
“好一个为后人撑伞。”霍营东点点头,举起酒杯道:“来,杨生,我敬你一杯。”
“好,随便喝点。”杨文东笑说道,这是非常淡的啤酒,一般也可以稍微喝一点。
中午之后,杨文东告辞离开。
霍营东身边的助理问道:“霍生,我可是第一次见你这样主动结交一个华人啊,还是这么年轻的。”
“那是因为我觉得这个杨文东未来前途不可估量,估计不会比何东差多少。”霍营东说道。
“何东先生?”助理很是惊讶,在很多香港华人眼中,何东可是香港财富的神话了。
霍营东又说道:“更重要的他的人品,创业几年时间,做了很多帮助穷苦人的事情,只凭这个,就值得我结交了;
希望以后,他也有机会帮助北面的数亿人啊。”
“有点难啊.”助理嘀咕说道。
后面数天,郑志杰在港府地政署办好了手续,同时通过东亚与恒生银行的联合银行团,放出了第一笔贷款:1500万港元;
长兴地产自己也出了500万,一共2000万港元支付港府,这是皇后大道地皮的第一笔资金,下一笔则需在一年半后付清即可。
涉及到金额太大的地产交易,一般也都是分批交付的,如同做正常生意一般。
又是一周过去,时间很快就到了12月12日:
这一天,郑志杰带着一份资料,来到杨文东面前说道:“杨生,这是几家国际建筑公司投标的资料,您请过目。”
“好,我看看。”杨文东接过资料,看到了第一页的目录,一个熟悉的名字出现在他的眼前。
随后便问道:“这个贝津铭建筑师事务所,你知道什么情况不?”
贝津铭这个名字,杨文东自然听说过,这位可是华人历史上,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
前世比较出名的香港中银大厦、燕京中国银行总行大厦、澳门科学馆、苏州博物馆,还有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很多建筑,都是他设计的。
郑志杰回答说道:“这贝津铭是一名华人,在美国建筑行业,有着不小的知名度。”
PS:求月票
第246章 技术研发的投入
“因为是所有竞标公司中唯一一个华人,所以我也特别看了下资料,在文件的后面有他的简历。“郑志杰接着说道:“这贝津铭是在哈佛大学.”
杨文东也翻到了文件后面,找到了那一页,同时也听着郑志杰的介绍。
一小会后,杨文东说道:“经历倒是挺不错的,在美国都有不少著名建筑设计经验了。”
贝津铭出生于1917年,大学就读于麻省理工,后在哈弗攻读硕博,1948年毕业后去了美国知名建筑事务所,参与了多家大型建筑的设计。
1960年出来自己创业,成立了贝津铭建筑师事务所,单独设计了纽约基普斯湾广场与湾湾的东海大学卢思义教堂。
郑志杰道:“是的,而且也是华人,在湾湾还有过建筑经验,倒也是听适合我们的。”
“嗯,行,那这几家,就让他们准备为设计投稿吧。”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这个贝津铭,算是我们的优先选择对象,不过其他家也要考虑。”
“明白。”郑志杰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道:“酒店地皮已经拿下来了,后面就剩下基建就行了,倒是以后的管理人才,目前还是没有着落;
你尽快跟猎头合作,找到合适的人,不然我们都算是外行人,很多事情也不专业。”
酒店、超市这种行业看起来简单,但就是因为什么人只要有钱就能参与,反而导致了想真正做好,乃至做出连锁品牌,难度是非常大的,绝对依赖于管理层的理念及战略眼光。
战略方向与资金,杨文东可以负责,但怎么管理就需要专业人士了,不然战略眼光再好,酒店本身的服务做不好,一切就都是白搭了。
“好的,早在竞拍之前,我就已经在跟香港以及一些国际猎头合作了。”郑志杰说道:“他们会跟一些国际酒店的华人高层进行沟通。”
“嗯,行,尽快催促一下他们。”杨文东点点头。
四季酒店的安排,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需要等待合适的职业管理人就行了,好在时间也不算很急,港府给的时间是2年内要开建酒店,完全足够了。
12月13日,杨文东带着苏依依,来到了观塘的万人产业园,这一次,孩子也带过来了;
长兴的工厂,基本上没什么污染,加上孩子也只会来前面的行政楼,倒也不会有什么麻烦。
“宝宝,你看,这就是你爹地的工厂。”苏依依抱着儿子,站在窗户旁边,一眼就能看到外界的工业楼:“以后你要好好学习,然后帮你爹地一起管理这么大的工厂。”
“等他长大了,这工厂可能就要搬走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苏依依好奇问:“什么意思?”
杨文东没有多解释:“我估计20年后,香港经济发展迅速,人工成本增加,我们这些产业,就不适合待在香港了。”
80年代以后,香港的人工成本急剧增加,简单的工业是必须要转移走的,特别是眼下自己独断专利的产品,到那个时候专利过期,就只能靠着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来模仿可口可乐的运营模式了。
而改开的内地,正好是最佳的去处,人工更低、税收也可以谈,算是自己未来低端产业的完美投资方向了。
苏依依也已经懂一些经济常识,便问道:“类似现在的欧美向其他国家转移纺织业?”
“差不多吧?”杨文东点点头:“你不转移就是死,低端工厂就跟水一样,从高处往地处流,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你建的水坝再高也拦不住。”
二战之后的大几十年,低端产业就从欧美转移到日本再到香港再到内地再到东南亚,估计以后东南亚经济要是能起来的话,拿去非洲都是有可能的
“那香港怎么办?没工业了?“苏依依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