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本身就在创造大量财富的数个工厂,这些工厂有著接近万名员工,所有人的工作,都在不停地产生出口的商品,而长兴实业旗下商品的出口额度,一个月就超过了千万港元,已然成为了香港最大的工业出口商。
报纸一出,立刻热销断货。
“这杨文东真是太厉害了。”一个报亭旁边,一名男子,一边吃著包子,一边夸赞说道:“几年时间从寮屋起家,现在都感觉要成为香港华人首富了。”
“华人首富无所谓。”旁边女子说道:“你看报纸上说的,人家立誓要在香港剿灭寮屋,让所有华人都搬出来,这才是大义。”
“也是啊。”男子点点头说道。
港华大厦:
杨文东也是看著报纸,实在是有些绷不住了:“剿灭寮屋?这星系日报也不知道换个词,而且我什么时候说过这个话啊?”
旁边的郑志杰笑说道:“可能也是以讹传讹了,不过这也算是正面的谣言了,对您的名气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嗯。”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我的确有这方面的意思,寮屋,不应该再存在了。”
“杨生大义。”郑志杰拍马说道。
杨文东笑了笑,放下报纸,问道:“这段时间有什么重要事吗?”
郑志杰回道:“有一件,昨天,我接到了黄耀南的电话,他说,他拉拢到了一名股东,愿意站在我们这边。”
“哦,这黄耀南终于算是找到一个同盟了,不容易啊。”杨文东有些惊喜说道。
这段时间,他主要精力都花在了长兴实业的万人产业园以及廖创兴银行的挤兑事件中,其他事情,不是很急的,也就都往后缓缓了。
而中巴的事情,则是交给了同盟黄耀南负责。
郑志杰也说道:“颜成坤控制著整个中巴公司,这些现在的股东们,能够成为股东,就是因为和颜家关系不错;
想让他们背叛,自然有点难度,黄生也是花了很久才有了突破。”
“嗯,反正我们也不急于一时。”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这人持有多少股票?”
早期在2月底中巴上市的时候,通过股市,杨文东这边收购了差不多10%的股票,加上黄耀南的原始股份,总股已经超过了34%,拥有了一票否决权。
只是有了这个权利,还达不到夺走公司管理权的程度,至少还差16%。
中巴的市值其实不高,两三千万港元而已,16%,就算考虑到收购导致的股价上涨,那顶多也就四五百万的资金投入。
可因为中巴是刚刚上市,加上早期自己这边的操作,使得市面上流动股票不多了,想要夺到中巴的管理权,就必须有其他股东合作才行。
而现有股东与颜家关系都不错,贸然联系,万一不成功,消息泄露之后,让颜成坤知道了,那后面就很难做了。
郑志杰说道:“6.1%。”
“6.1?还算挺多的了。”杨文东又问道:“我们现在手中有多少股票?”
郑志杰回答说道:“12.8%,黄生那边这段时间也收购了一些,现在他有26%的股票了。”
“那这么说,我们手中就有了差不多45%的股票了?”杨文东大喜说道。
虽然离50%还差5个百分点,可这点份额,就算那颜成坤再知道了,自己大不了学习20年后的包玉冈,直接在股市上高价收购。
反正也只有5%,也花不了多少钱。
“是的,如果拿到这人的股票,我们基本上就赢定了。”郑志杰点点头说道。
杨文东又问道:“对方报价多少?”
郑志杰摇头说道:“没有报价,黄耀南说,对方有自己的要求,黄生想明天与您见一面谈谈。”
“黄耀南把我的身份告诉这人了?”杨文东皱眉问道。
不到最后摊牌的时候,他是不想让外人知道自己图谋中巴的,也没必要让外人知道。
郑志杰摇头说道:“没有,黄生并没有告诉那人您的情况,只是告知他的背后有一位香港顶级的富豪。”
“哈哈,还真是会拉虎皮。”杨文东笑了笑,又问道:“什么条件知道吗?”
郑志杰说道:“不清楚,黄生说他想当面说。”
“也好。”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如果这次收购成功了,我也需要与黄生商讨一下,下一步该怎么彻底收购中巴了。”
“好,我这就去安排。”郑志杰笑说道:“提前恭喜杨生即将成为中华巴士的新主人了。”
“嗯”杨文东笑了笑。
虽然从廖创兴银行那里收购的资产规模不低于中巴,可规模再大也只是物业的收购。
如果这次成功,但的确算他创业成功之后的第一次大型收购了。
……
当天下午,黄耀南与杨文东就在半岛酒店碰面。
这里适合保守秘密,图谋中巴这件事,还是不能让外人知道的好,至少现在不行。
见过杨文东后,黄耀南说道:“杨生,恭喜你刚刚收购了不少港岛物业了。”
“多谢。”杨文东笑了笑。
也没再过多闲聊,直截了当的问道:“黄生,你之前说的那个人,是怎么回事?”
黄耀南回答说道:“杨生,这人名叫刘玉林,其父辈就与颜家上一辈关系非常好,主业是做的士生意的,因此在很早也就获得了中巴的股份。
这刘玉林比较贪财,也喜欢地产,玩的杠杆也比较大,可最近因为香港地产跌了些,亏了不少钱,所以就发出消息想出售股票。
我也是知道了这件事,才主动与他联系的。”
“要钱的话,那绝对不是问题。”杨文东点点头,这种最后关头的股票,适当加价也没问题。
黄耀南摇头说道:“如果只是这样就简单多了,他还有一个要求。
因为这中巴股票,是他还未过世但已经老了的父亲传下来的,算是家族财富,虽然目前在他的名下,可他也害怕,被他老头子发现。”
“他不想卖?那完全可以去贷款啊?还是说他想问你借钱?”杨文东也明白了过来,这可能算是富家子弟坑爹的正常操作了。
黄耀南点点头说道:“杨生说的没错,刘玉林不敢去银行贷款,因为这很可能会被其他股东知道,这样也就瞒不住了。
在跟我沟通之后,他的意思是现在他将股票卖给我们,但需要签一个协议,等他有钱了之后,需要我们将这些股票,再以原价卖给他,要以纸质文件的方式签下协议。”
“有意思的想法。”杨文东想了想,说道:“那行,不过有要求,就是一年之后才能赎回,我们未来在跟颜家争夺管理权的时候,6%的股份,是很重要的,很有可能定生死。”
“嗯。”黄耀南点点头说道:“他其实也知道我们的目的,只是大家都没提罢了。”
杨文东又说道:“不过,只要我们成功了,我会再想办法拿下颜家的股权,如果颜家不同意,我们也可以定向增股稀释颜家的股份;
这样一来,我不缺股份后,自然可以将之前的股票再卖给他,但需要加点利息,我不当冤大头。”
“那这样的话,我想刘玉林那边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黄耀南见杨文东答应了要求,满脸欢喜。
这一个交易完成,那他们的联盟就能获得45%的股份,远超过颜家,再加上杨文东的财力,中巴易主,即将是板上钉钉了。
而他,也能完成父亲一辈子的愿望,掌控整个中巴了。
虽然,不算有绝对的控股权,可比起之前只能当一个有权查看财务的大股东,要强太多了。
“嗯,立刻就交易吧,价格方面差不多就行了。”杨文东此刻也不会在乎这么一点股份的涨幅了,这可是最关键的股份了。
“好,我现在就回去。”黄耀南连忙站起身,他比杨文东还要急的多。
杨文东笑了笑说道:“黄生,这个房间我就不退了,我想,明天你成功了,我们就还在这里会面?”
“行。”黄耀南也是笑著答应道。
第二天,二人再次会面。
黄耀南说道:“杨生,刘玉林的报价是180万港元,比现在的股价要高个15%。”
“可以,钱我来出。”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之前2月底,中巴上市之时的总市值差不多在2000万港元波动;
之后几个月,香港很多专营公司、英资公司接连上市,特别是怡和,更是将香港股市推向高潮。
虽然短期内,怡和这样的大公司还是影响到了其他公司的交易额度,可就是因为知名度太大,加上股价涨幅很高,为很多人带来了巨额财富,这样自然也就吸引了更多的“股市小白”。
大量资金入市,导致股价也是暴涨,甚至比地产涨幅还要大,因此,整个港股内的公司,基本上都受益。
中华巴士的股票,这几个月也涨了20%左右,总市值在2500万港元波动。6%的股票,正常价格应该在150万左右,现在属于秘密收购,高一点也正常。
黄耀南说道:“那好,杨生您还是不要出面,我来出面,以我的股票担保,保证他未来可以以同样价格回收股票。”
“嗯。”杨文询问道:“那这样的话,我们就有了45%了,黄生你觉得,我们下一步该怎么走?
是再等等,还是直接发起总攻,直接高价在股市上拿下剩余的5%?”
黄耀南也早就做好了准备,回道:“杨生,这几个月,我已经几乎排查了所有的其他股东,那些只有零点几个百分点的我也暗示过;
可他们似乎都不愿意卖股票,只是我也不能出太高价格,这样消息容易泄露;
所以再暗中收购,就必须要等到类似刘玉林急缺钱的这种情况了,这就是要看运气了。”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股市之上,流通股不多,我们慢慢收购也一样会被发现。”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那还不如直接爽快一点,在股市上高价收购。
只要不在乎被发现,将股票拉高十几二十个点,就如同刘玉林的价格,那不仅仅是普通股民,估计你之前找的几个股东,都会出售股份。”
……
PS:求月票
第217章 中巴收购战(1)
“对,他们肯定会有人心动。”黄耀南点点头说道。
“那就够了,我们也就缺5%罢了。”杨文东又问道:“中巴最近几个月帐上的资金花的怎么样?”
黄耀南回答说道:“花了很多,颜成坤从英国购置了上百辆巴士,又从港府那买下了新的线路专营权,外加这些路上的很多物业,融资的钱,都花的差不多了。”
杨文东笑了笑说道:“这才几个月时间吧?就花了几百万了?”
“杨生,这巴士公司,本身就是重资产投入的,线路、进口巴士都是很贵的。”黄耀南笑了笑说道:“不过这些只要投入进去,就几乎不可能亏本。
而只要线路运营起来,有了资金回流,那就可以以这个为抵押,向银行贷款了。”
“嗯,也是。”杨文东也了解一点,交通这一块可没有小投入,随后说道:“他的钱既然花的差不多了,那也正好是我们最佳的下手时机了。”
“是的。”黄耀南点点头说道:“现在可以说是颜家最脆弱的时候了。”
杨文东又说道:“黄生,还有一件事,这次收购,明面上还是你与颜家争夺中巴的股份,我只是你们家族请来的帮手。”
对华资上市公司下手,在目前这个时代还是太早了点,但黄家也是中巴的创始人家族,长期被压制,现在反夺公司控制权,也很正常。
“好,我明白。”黄耀南点点头。
虽然未来杨文东回获得控股权,但按照二人协议,公司还是黄家管理的。这次收购,明面上就是他黄家反击颜家。
随后又问:“那接下来我该做什么?”
杨文东笑了笑,说道:“想好该如何管理好以后的中巴公司吧。”
又是数天之后,时间很快就到了月底。
6月29日,大公报第一个爆出消息:廖创兴银行的廖宝珊,因为脑梗去世。
“被挤兑过的银行,想再恢复,难如登天啊。”杨文东看到报纸后,也是感慨说道。
他目前不考虑做银行,就是因为风险太大,不说廖创兴银行违规,就算几年后的恒生,正常经营,但也是扛不住挤兑,最终被英资占了便宜。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口,也有一些不方便做的产业,在港英控制香港的时代,做银行风险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