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1993开始 第619节

  千金买马骨,现在给刘佑国提供的这些条件,也是做给其他技术大牛跟教授看的。

  也是告诉那些大牛,联合实验室不会忘记他们做出的贡献,人生在世不过名利二字,刘佑国对于钱财并非那么看重,不然也不会这么多年都在象牙塔教书育人,而且对名节很看重了。

  他不在乎钱,那能不在乎名吗,尤其是身后名!

  出书立传,让后人永记,身后名对于刘佑国来说,远比每个月给他的几万块津贴,更让他心动的多!

  不仅是刘佑国,东芯半导体的倪广南、黄灵仪等首席工程师,以后都能出书立传,通过大众、读者等杂志宣传!

  这些杂志写小作文,那可是一把好手,能宣传日苯、德国、阿美利加之类的,现在飞雁可是它们的广告大金主,替东陵高科宣传一下怎么了?

  有了刘佑国他们的例子在前,对于身后名看重的技术大牛,往后面对联合实验室或者东陵高科的招募,是不是得格外看重几分?

  而刘佑国听到李东陵的话后,心跳猛然加速,要说他一点不在乎身后名,绝对是扯犊子。

  作为一名传统学术领域的人,刘佑国对于身后名,当然不可能不在意。

  但他也从未想过,有天能登上各路读者等媒体杂志的专题报道,至于说出自传之类的,更是想都没敢想。

  至于何鼎终身成就奖之类的,经过这几年的宣传,凭借百万奖金,何鼎奖在国内学术圈,即便是比不过前世的长江学者,可在国内学术圈,已经是颇有些名气了。

  如果推出何鼎终身成就奖,那就相当于在国内学术圈,让刘佑国刷了一次脸。

  “这……这,这有些不太合适吧……”

  刘佑国当然不想错过这些,可又带着扭捏,这也是学者的通病,有些过于爱惜羽毛,太要脸面了。

  “刘教授可是开创了国产芯片自研先河,是国产芯片的先行者,刘教授的职业生涯,应该让更多人看到才对!”

  李东陵义正言辞的说道,一副不容许就刘佑国自贬的架势。

  当年东陵高科的电子宠物机搭载的牛市芯片,就是刘佑国带人搞定的,别管那玩意性能怎么样,就问是不是国产的?

  包括成为东陵高科常青树的神舟数字无绳电话,所使用的天狼星芯片,也是刘佑国跟倪广南带人共同搞定的,所以说他是创了国产芯片先河,也挑不出毛病来。

  刘佑国局促的搓着手,想说什么,可这会话到了嘴边,又说不出来。

  至于刘佑国的老伴,这时候也是满脸喜色,她对于终身成就奖、首席工程师之类的虚名,并不感兴趣。

  但等到刘佑国退休,汉西联合实验室能为他们老俩口提供体检、医疗保险,每个月两万块的津贴,说实话,能让他们的晚年,过的很体面很体面了!

  这些年头,是国内教育行业最难的几年,哪怕是大学教授的退休工资,低的就千八百块,高的也就两千块,关键是,能不能按时领到都难说。

  说句现实的话,一旦退休,想要让子女亲近父母尽孝,那也得有退休金,腰杆子才能硬起来。

  再说句现实的话,哪怕是进养老院,退休金高低决定了养老院的水平高低,还有,有没有子女定期来养老院看望,都让进养老院的人生活完全不同。

  如果既没多少退休金,又没子女,那被送进了养老院,在里面过的怎么样,真就完全看运气了,看能碰上什么样的护工,如果夹不住裤裆,漏出来了,那是真可能挨大比兜的……

  而以现在国内的薪酬,不管汉西交大给刘佑国每个月发放多少养老金,联合实验室能给他两万的津贴,足够刘佑国老俩口,后半生过的很好了!

  这笔津贴,也足够让刘佑国的儿女尽孝了,甚至生怕刘佑国有个好歹来,绝对会把他给供起来。

  “刘教授,不知道,你对于联合实验室下一任的院长,你有没有推荐的人选?”

  李东陵向着刘佑国问道,他对于学术领域的人更加熟悉,都在一个行业厮混几十年,老底都各自清楚。

  “下一任,汉西联合实验室的院长,我认为要挑选一位非汉西交大外的人担任!”

  刘佑国委婉的说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他现在是真把汉西联合实验室给当作自己的事在办,首先考虑的也是联合实验室。

  汉西联合实验室跟汉西交大,走的太近了,第一任掌门人是刘佑国,如果第二任还是汉西交大的人,那让加入汉西联合实验室的燕京大学、哈工大等如何想?

  甚至以后,汉西联合实验室的掌门人,会不会都形成惯例,只能由汉西交大的人接任,那到时候整个汉西联合实验室恐怕要一家独大了。

  “刘教授言之有理!”

  李东陵从善如流道,联合实验室内部,肯定不能一家独大,只有百家争鸣,在可控的竞争之下,才能给东陵高科带来最大的回报。

  “老熊!”

  “哈工大的熊天明!”

  刘佑国深思熟虑之后,在脑海中出现一个名字。

  “老熊今年51岁,主攻通信工程,为人方面老熊眼里容不得沙子,性格刚烈,做事很是公道,之前在别的大学任教,并不受待见,蹉跎了不少年。

  前几年进入哈工大,不过,哈工大的经费也紧张,他想建的通信技术研究所跟实验室,一直没建起来,我认为,让老熊做下一任的联合实验室院长,是有机会的。

  联合实验室,也完全有机会,将熊天明招募过来的!”

  联合实验室承接了不少东陵高科的研发项目,其中就包括通信工程项目。

  刘佑国虽然不知道,东陵高科的具体研发项目,但也能隐约猜出来几分。

  毕竟东陵高科的技术部门,有一支专门的技术团队,在副总经理罗铮的带领之下,一直猛攻2G、3G技术。

  而要招募熊天明过来,无非就是帮他建造一座通信技术研究所跟实验室,这对于联合实验室跟东陵高科来说,反而不是难题。

  熊天明的通信技术研究所建成,最后受益的还是东陵高科,肥水不流外人田!

  “这件事,还得刘教授你出马,只要熊教授,愿意来担任联合实验室的掌门人,通信研究所跟实验室的要求,可以答应下来,联合实验室跟东陵高科,也可以支持他的研发!”

  刘佑国听到李东陵的保证,顿时放下心来,有李大善人的承诺,他招募熊天明的信心,可就足了许多。

  ……

  “李总!”

  从汉西出来,李东陵又进去汉西交大对面的联合实验室总部视察了一圈,这才转道来到东芯半导体。

  过来的时候,东芯半导体总经理吴新屹,还有东芯汉西芯片厂的掌门人林坚,已经带着一众管理人员等在了门口。

  看到李东陵比预料的时间晚来了一些,吴新屹清楚,李东陵已经去见过刘佑国了。

  “刘教授真的要退休了?”

  东芯半导体跟汉西联合实验室合作一直颇为顺利,不少研发项目都是联合实验室完成的,对于刘老头,吴新屹自然生出几分不舍来。

  “等到新掌门人上任,他就正式退下去,到时候,给他举行一场退休仪式,阵势要搞的大一些!”

  李东陵说道,随后向东芯半导体走进去时,李东陵停下脚步,回头向着跟东芯半导体相邻的一个正干的热火朝天的大工地看去。

  “芯片厂还需要多久竣工?!”

第1075章 偷天换日

  东芯汉西芯片厂,是东芯半导体自建的芯片厂,砸了四亿两千万美元建造的八英寸芯片厂。

  有了这座芯片厂,未来东芯半导体,就能够开始自产芯片。

  短时间内,因为产能跟工艺问题,东芯的芯片产能,可能还需要其它芯片厂代工,但有了这座芯片厂,东芯就有了退路,未来不用担心受制于人,发生前世菊花厂无芯可用那种事!

  前世菊花厂,可以说已经做了万全准备,甚至建立了芯片设计公司作为备用。

  可还是低估了昂撒的下限,竟然连芯片代工的路子,都给菊花厂给堵住了,硬生生断了菊花厂手机海外出海之路。

  东陵高科绝对不能重蹈菊花厂前世的覆辙,不管芯片厂工艺怎么样,产能如何,东陵高科都必须要有才行!

  “预计到明年底,东芯汉西芯片厂,能够开始试产!”

  一手建立了眼前这座芯片生产厂,未来还将主导东芯汉西芯片厂量产的林坚开口说道。

  李东陵点了点头,等到东芯半导体自己的芯片厂开工,到时候估计芯片行业,就要开始卷起来了。

  但不管卷不卷,东芯半导体的芯片成本,估计会慢慢降低,补上了这块短板,未来东陵高科的成本优势会更大,也不用受制于人。

  进入到东芯半导体公司,李东陵看到,东芯半导体的规模,竟然又大了几分。

  实际上,从东芯半导体公司周边变化,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当年,东芯半导体落户汉西省城的时候,这边都是一大片荒地,说是鸟不拉屎过分了,但也算得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但胜在面积够大。

  而现在,随着东芯半导体、东方光电、神舟存储、东芯汉西芯片生产将陆续落户这片区域。

  不光是东芯半导体落户,东芯半导体扶持跟支持的芯片产业链公司,也都被拉了过来。

  这让原本一大片的荒地,开始变成了一座座产业园,柏油马路修建出来了,随着东方嘉苑为东芯半导体职员在附近修建的员工住宅社区第一期项目竣工。

  包括邮局、银行储蓄点还有早餐店、饭店、理发店、小超市、诊所等各种生活配套设施,都陆续开始出现。

  周边的地皮,也开始水涨船高,因为东芯半导体给职员开的薪酬足够高,有需求,不差钱,那自然会出现市场!

  “今年东芯半导体外接的单子不少?”

  路过停车场的时候,李东陵看到停车场天南地北的车牌都有,向着吴新屹问了一句。

  东芯半导体是东陵高科的御用芯片供应商不假,可也一直都是接收外部订单的。

  甚至东芯,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芯片出货商之一!

  从当年的“天狼星”芯片开始,东芯就从东芝,拿走了全球最大座机芯片生产商的头衔。

  现在大陆是全球最大的座机电话生产商,而东芯当然也顺理成章的,成为全球最大的座机芯片生产商!

  不仅是座机电话,电子词典芯片、复读机芯片,东芯也是国内,甚至这些行业最大的出货商。

  但说实话,这些芯片的利润,并不是太高,比起手机芯片、电脑芯片利润来,是差了很多的。

  而东芯自研的电脑芯片天机,因为英特尔的压制,现在市场并没有打开,暂时只能供应神舟电脑自用。

  “飞雁MP3发售后,现在来东芯下单MP3芯片的厂商不少!

  今年上半年,东芯的营收预计能突破四亿美元,净利润为九千两百万美元!

  如果下半年,MP3芯片订单能够达到预期,那今年东芯的营收,可能会迎来爆发!”

  吴新屹提了口气说道,虽然东芯拿不到最肥的电脑、服务器等芯片订单。

  只能靠着捡点英特尔等看不上的破烂,像座机电话芯片、电子词典芯片、MP3芯片之类的订单过日子,虽然不能像英特尔那样大鱼大肉,但活下去,还是没问题的。

  跟英特尔、NEC、摩托罗拉、德州仪器等芯片巨头公司相比,东芯这点营收,当然还不够看。

  英特尔今年的营收,达到了骇人听闻的263亿美元,净利润突破了六十亿美元,几乎拿走了全球芯片行业一半的利润。

  这时候的英特尔,确实是如日中天,跟那个被牙膏厂超过市值的英特尔,不可同日而语。

  但说实话,东芯能在英特尔的压制下,跟英特尔不在同一个阵营,还能活下去,表现已经是相当勇猛了。

  非要让还处于捡破烂的东芯,跟英特尔叫板,并打赢对手,那太强人所难了……

  从负债累累到盈利,东芯能自己养活自己,这放在国内芯片行业,已经是独一档了,国内其它芯片厂,日子过的比东芯惨淡多了。

  “仰望星空,终抵群星”

  任何进入到东芯半导体的办公大楼的人,第一眼看到的,都是东芯的口号。

  这口号,也是李大善人亲手给东芯提的,逼格在整个东陵高科体系公司内,也是最高的,足以看出李东陵对于东芯有多看重了。

  李东陵不仅是希望,东芯研发的芯片,能装在电子产品身上,更希望未来它能被装在汽车、卫星等各种高大上的产品之上,不枉费,李大善人在它身上砸了那么多经费。

  “倪院士!”

  “黄教授!”

  “周总工!”

  李东陵来到东芯半导体的会议室后,向着会议室的倪广南、黄灵仪、周石等人寒暄了片刻。

  要说现在东芯半导体,最值钱的是什么,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在李大善人眼中,最值钱的,还是带领芯片研发团队的倪广南、黄灵仪,还有研发光刻机的周石带领的团队。

  东芯半导体从无到有,可就是这些人,给打下来的底子。

首节上一节619/6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