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1993开始 第531节

  李东陵给一杯茶水推到了梁伯涛面前,“答应过梁总裁的,依旧有效!”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次破产重组,对于百富勤来说,未必是坏事!”

  梁伯涛目光复杂的看向李东陵,却听李东陵继续说道,“破产后,百富勤可以甩掉之前那些风险高,却收益低的项目,另外也能重组百富勤,避免某些人的错误,继续影响到百富勤,可以轻装前进!”

  李东陵话中的某人,指的是谁,梁伯涛心知肚明,除过那个百富勤英伦佬创始人杜威廉,还能是谁?

  虽说百富勤的破产,带有几分天灾人祸的味道,谁能想得到,整个东南亚竟然都会崩盘。

  而人祸,则是掌管百富勤东南亚投资跟债券发行的杜威廉,硬是不信邪,不信索罗斯能带着做空军团,把整个东南亚掏趴下。

  结果在索罗斯做空马来西亚等地后,杜威廉还拿着百富勤的现金流,去抄底马来西亚等地,为这些地区的公司提供借贷,发行债券,最后直接被埋了。

  甚至李某人都怀疑,杜威廉是是不是给索罗斯那帮秃鹫,充当内应,想要直接自爆了百富勤。

  要知道百富勤是港城第一大券商,它的市值高低不论,但影响力巨大,它一旦破产,直接引爆了整个港股。会让本就人心惶惶的港股,更加雪上加霜。

  而前世,就是百富勤破产后,港股连跌七天,整个恒生指数硬生生大跌26%,就是百富勤破产引起的巨震,让索罗斯那边是疯狂做空港城。

  百富勤申请破产后,一旦被收购,那百富勤的管理层,像杜威廉那样的,可以直接扫地出门了。

  梁伯涛对于李东陵的话没有反驳,也没有任何想要为“老搭档”开口的意思。

  百富勤落到如今这副田地,要说梁伯涛对于杜威廉没半点不满,那就扯犊子了。

  百富勤可是他这么多年的心血,结果被毁于一旦,梁伯涛如何能不心疼?

  “只要百富勤破产申请,被港府法院通过!”

  “数码港可以收购百富勤的牌照、跟主要证券业务团队成员,股票承销业务。

  收购完成后,梁总裁依旧能够担任百富勤的总裁!”

  李东陵说道,这就是百富勤破产后,只要它值钱的东西,把它的证券跟股票承销业务,也就是送公司上港交所的业务,给买了下来。

  至于百富勤的债务,还有它的债券、包括对东南亚地区一些公司的投资等等,数码港通通不要,等着港城法院拍卖,然后赔偿给债主跟股东。

  当然,那就跟数码港无关了,那些百富勤的债主,是赚是赔,都跟数码港无关。

  实际上前世,百富勤被法兰西巴黎银行收购时,就是用的这招,不然根本无法完成脱身。

  梁伯涛听到能保留百富勤证券团队成员,继续做推荐公司上市的业务,心头也不免出现几分期许。

  这是他最熟悉的业务,梁伯涛有信心,能重整旗鼓,再次把百富勤的证券业务做起来。

  但不等梁伯涛说话,李东陵那边,却是又再度开口,“梁总裁,数码港收购百富勤后,百富勤也需要进入新的行业!”

  听到这话,梁伯涛心头,本能的一紧张,之前被杜威廉坑的,他都有心理阴影了。

  “数码港将支持,百富勤进入银行业,收购港城或者东南亚的银行,为数码港的业务提供支持!”

  一旦收购百富勤,再进入银行业,那数码港就手捏港城未来产业基金,能为科技公司提供办公场地、技术支持、初始风投等等。

  投资这家公司后,等到它成长到一定规模,如果有需要的话,百富勤能为这家公司,提供必要的银行借贷,帮它快速发育起来。

  而等到这家公司,有机会冲刺上市的时候,百富勤又可以为提供港交所上市辅助,帮它申请在港交所上市、帮它发行股票!

  一家公司从诞生到融资,再到上市,数码港都能提供港式杀马鸡,一站式保姆级别的服务,那些科技公司,想要上市的公司,不选择百富勤,还有天理吗?

  “当然,数码港跟百富勤进入银行业,将以稳健为主,不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模式。

  收购完成后,请专业的银行职业经理人来掌舵,建立风控制度跟监督体系。

  数码港跟汉西东陵高科未来海外部分银行业务单子,将交给百富勤旗下的这家银行来处理!”

  李东陵这也是摆明了告诉梁伯涛,不需要担心百富勤收购银行后的订单问题。

  百富勤能入手收购的银行,肯定是以中小银行为主,今年东南亚经济崩盘,港城还有东南亚地区的中小银行日子更不好过。

  其中包括港基银行、永亨、永隆等港城本地中小银行,今年都是巨亏,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坏账率飙升,日子很是艰难。

  现在这些银行,到处找接盘方,要收购下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而有东陵高科系公司提供的订单,喂饱一家港城小银行,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收购下来银行,一方面是为了数码港跟百富勤,有了银行业务,数码港做事就能更加容易几分。

  另外一方面,有了数码港旗下的银行,东陵高科未来海外业务,结算就能在自家银行进行,可以避免时刻被人盯着,也能避免前世,菊花厂被汇丰给卖了的事重演!

  ……

  任老板跟走出李大善人办公室的梁伯涛,互相点了点头,任老板看到梁伯涛脸上的神色,表现的很是古怪,既有松了一口气,大愁得解的轻松,又有兴奋跟担忧。

  这让任老板不知道,梁伯涛跟李东陵到底谈了什么,竟然会是这副神情。

第944章 分蛋糕

  任老板先行带着郑保用、李一楠两人,来到李东陵的办公室内,里面宁雯可、林贤辉、张泳林等人代表港城电讯的高管也等在其中。

  今天这场会面,实际上带有私人性质的碰面,任老板为何而来,不管是数码港、港城电讯还是菊花厂,都心知肚明,就是为了GSM基站设备订单。

  但哪怕都心知肚明,那也不能说出来,不然,岂不是成了暗箱操作了?

  今天这场碰面,最多是两边交个底,真正签合同,那肯定需要各方人马在场才算数。

  “李老板,感谢百忙之中能见我们菊花厂!”

  任老板向着李东陵伸出手,“数码港收购港城电讯,可是港城有史以来,华资跟英资之间最大的一笔交易,也是内陆公司走出去的典范!”

  任老板上来,也向着李东陵、宁雯可、林贤辉等人,吹捧了一句数码港对于港城电讯的惊天交易。

  这笔交易已经完成,但造成的余震可远远没有平息,也被各路媒体是不断解读。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港城正在经历华资取代英资,而在这其中,内陆来的公司,在港城的影响力,也是不断扩大。

  “任老板客气了!”

  李东陵跟任老板握了一下手,打量着眼前的任老板。

  前世媒体中,报道最多,最为关注的,都是菊花厂如李一楠之流的天才,还有高喊遥遥领先的那位。

  但这些强兵悍将,却都是任老板挖掘出来的,能挖掘出来人才,还能驾驭的了,可以说这些年整个菊花厂,完全都在任老板的掌控之下。

  而且菊花厂从成立以来,也几乎没有走过弯路,哪怕是某些行业后来者入局,也能弯道超车。

  能让菊花厂,达到前世的地步,根本不是一两个技术天才,就能够做到的,最重要的还是掌舵菊花厂的掌门人的缘故!

  任老板没有接受太多媒体采访,也没有太多出现在媒体面前。

  但前世,跟任老板同时期的那些老炮,要么黯然陨落,要么退休,最后只有任老板几人,笑到了最后,就知道任老板的手腕跟能力如何了。

  “我对菊花厂的大名,也早有耳闻,菊花厂可是国内科技公司中国产技术派的代表,我一直想要登门拜访,却没有机会!”李东陵向着任老板说道。

  任老板听到这话,却是神情中带着苦涩,摇头说道,“李老板说笑了,国内现在哪家科技公司,能跟东陵高科相媲美?”

  菊花厂现在的名气是不小,营收也逼近了八十多亿人民币大关,但那也看跟谁比,跟东陵高科比的话,眼下的菊花厂,确实还力有不逮。

  而且菊花厂现在也面临麻烦,这些年的疯狂扩张,再加上菊花厂的内部竞争文化,让现在菊花厂内部山头派系林立,各部门各自为政。

  重金研发的GSM通讯设备,却迟迟打不开局面,这让任老板也是忧心忡忡。

  否则,也不会先后几次跑到海外巨头公司考察,最后花费重金引进了IBM管理体系,重整了整个菊花厂的管理体系。

  李东陵看着任老板,只是轻笑了一声,旁人不知道任老板的魄力,李东陵却是清楚的。

  不管江湖格局如何变,菊花厂可是一直都是主要玩家之一,而且主修内功,越往后可是功力越深厚。

  前世轻视菊花厂的那些对手,不管是国内的对手,还是爱立信、诺基亚、思科等海外对手,哪个不是最后被菊花厂斩于马下。

  随后看了一眼,一旁的宁雯可、林贤辉等人,李东陵向着任老板说道。

  “菊花厂对港城电讯的GSM通讯设备投标方案,港城电讯的管理层跟技术部门,已经初步审查完成!”李东陵说道。

  听到这话,任老板还有一旁的菊花厂高管,也都目光紧紧看了过来。

  “菊花厂的基站投标,是这次投标的厂商中,报价最有优势的!”

  宁雯可说道,这次菊花厂的报价,确实是最有诚意的,明显是想要拿到港城电讯的订单。

  港城电讯的移动通信业务,是宁雯可主导的,这次的基站采购,也同样需要宁雯可的签字。

  “但从技术方面来看,菊花厂的基站、交换机、调节器等设备,在信号传输、稳定等方面,距离爱立信、诺基亚,依旧是有差距!”

  菊花厂的基站设备,确实是有价格优势,而且比起爱立信、诺基亚等厂商来看,价格优势还很大。

  但在技术上,菊花厂作为追赶者,距离开发GSM技术多年,甚至就是GSM标准制定者的诺基亚、爱立信,那肯定是有差距,这不是短期内,就能改变的。

  还是那句话,标准就是人家指定的,技术、专利甚至话语权,都在人家手中,想要在人家的赛道上超越对方,不是不可能,是实在太难了。

  听到这里,任老板也心头微微一沉。

  价格当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对于港城电讯来说,港城是它的老巢,也有盈科动力、数码通等等竞争对手,所以对于技术方面,肯定是要求稳定才行。

  “报价方面,菊花厂还可以再优惠一部分……”

  李一楠不甘心的说道,他不是那种轻易就愿意放弃的人,像前世,他离开菊花厂自立门户,跟菊花厂打擂台。

  任老板为了跟李一楠竞争,那也是大费周章,甚至专门成立了一个办公室,专门用来对付李一楠建立的港湾网络公司。

  最后菊花厂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以收购港湾网络公司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战争。

  李东陵伸手阻止了李一楠继续说下去,“菊花厂,会进入港城电讯的GSM通讯设备采购名单之中!”

  任老板不由惊诧的看向李东陵,他知道,在技术上有差距,港城电讯还能吃够菊花厂的设备,那就是不仅是技术跟价格的事了。

  “不仅是菊花厂,中兴也会进入港城电讯的采购名单。”

  “港城电讯的GSM通讯设备,将从爱立信、诺基亚、菊花厂、中兴等厂商,分别采购基站、控制器、核心网、交换机、接口设备等不同的通讯设备。

  当然,爱立信、诺基亚,可能占据这次采购的大头,毕竟,港城电讯未来需要出港,进入海外市场!”李东陵说道。

  从爱立信、诺基亚采购GSM通讯设备,技术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利益交换了!

  电信厂商跟通讯设备厂商之间,也是有盟友利益关系的。

  采购诺基亚、爱立信等老欧洲的通讯设备,买的不仅仅是设备,还有拉拢这些巨头公司背后的支持者。

  爱立信、诺基亚的股东,都是来自老欧洲各地的银团、养老基金会等,爱立信赚钱,也是在给老欧洲赚钱,不然,怎么能得到老欧洲的鼎力支持。

  未来,港城电讯要进入暹罗、马来西亚甚至澳大利亚等地,就需要爱立信、诺基亚等厂商,或者说,是它们背后股东的支持。

  毕竟,只有港城电讯拿下这些市场,才能向爱立信等厂商采购设备,它们还有老欧洲那边,不支持港城电讯还能支持谁?

  但需要跟爱立信等厂商结成利益联盟,也不意味着,就要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它们身上。

  引入菊花厂、中兴,也能制衡诺基亚等厂商,只有保持微妙平衡,才能避免一家独大,避免被坑。

  如果没一点制衡,信不信爱立信卖给港城电讯的基站等通讯设备报价,能比老欧洲贵几倍不止!

  而且要以防万一,进入海外市场时,爱立信等厂商能帮港城电讯,那当有其它电信公司,开出更好的筹码时,它们可能就把港城电讯给卖了!

  有菊花厂、中兴等厂商,也能预防最坏的情况发生,毕竟是内陆公司,做事要讲究几分,不敢随意就卖队友,不然后果,它们也得掂量一下。

  任老板也想通了其中关键,对于跟中兴几家厂商,一起成为港城电讯的供应商,任老板没有任何不满。

  以现在菊花厂的技术实力,能拿到港城电讯的订单,已经实属不易。

  信不信,如果港城电讯的大股东,依旧是大东电报公司,今天任老板这一行人,能不能进入电讯大厦都是两说,甚至可能,压根没机会交上去那份投标书。

  “港城电讯这边,还是希望菊花厂,能将通讯设备技术再进行升级改进,尽力追平诺基亚等厂商的水平。

  另外,港城电讯希望,能跟菊花厂,在港城建立售后中心,由菊花厂遣派人员来港城。

首节上一节531/6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