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李大善人虽然有有些扯,但也是为了宣传跟推数码港,另外为数码港争取港府支持。
而且,也要看跟谁比,前世马斯克,为了推销自家公司,那才叫满嘴跑火车,殖民火星、地下隧道项目等等可是闻名全球,李大善人这都算收敛的了,起码数码港的项目,还是有机会实现的。
而就在港城不少豪门、巨头公司,还在讨论数码港的项目,到底靠不靠谱,要不要投资数码港的港城未来产业基金时,几条消息传出,让收购失败的盈科动力、新加坡电信是彻底破防。
“为维护港城电信行业发展与平稳过渡,港城电讯管理局将可能延期港城电讯持有的独家固话跟带宽牌照!”
“大陆信产部宣布,为促进两地电信行业发展与交流,从下月起,将粤省电信市场,暂时向港城电讯公司开放!”
“有消息人士透露,港府发展司以及地政总署,可能会为数码港全球中心项目,提供港城南区三百亩的用地!”
当这些消息传出的时候,整个港城都是一片哗然,媒体都有些炸锅了。
第922章 科技版伯克希尔
原本数码港收购港城电讯,还有媒体讨论,这笔收购,数码港可能当了冤大头。
毕竟,港城固话牌照一旦放开,港城电讯的独家优势,或者说的直白点,垄断优势就没了,面对其它港城电讯公司,最大的问题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
可现在,虽然港府、港城电讯管理局没有直接宣布消息,但突然传出小道消息,要延长港城电讯手中的独家牌照时间,也就是以后港城的支持国际长途、带宽等业务,依旧是港城电讯的,谁也抢不走!
这基本上就是放风了,要不了多久,估计就会正式宣布消息。
更让港城媒体吃惊的,还是燕京信产部,突然放出来的新闻,允许港城电讯进入粤省电信市场。
这就相当于,一个几亿家庭,十几亿用户的市场,向着港城电讯,轻轻掀开了一角!
莫说港城的电讯公司,哪怕是海外电信公司,听到这个消息,都要咬紧后槽牙,多少海外电信巨头,想要进入大陆市场而不可得,现在却被港城电讯得到了。
如果早知道,买下港城电讯,能拿到进入大陆电信市场的资格,别说是亚洲几大电信公司争抢了,就算阿美利加的电话电报公司、威瑞森、老欧洲的沃达森等,恐怕都要蜂拥而至了。
独家牌照,加上大陆市场,原本似乎岌岌可危的港城电讯,瞬间变的光明起来,甚至说一条通天大道,直接出现在了眼前也不为过!
“黑幕!”
“这就是内幕交易!”
“我要起诉数码港涉嫌内幕交易!”
“这一切,原本应该是属于新加坡电信的!”
新加坡电信公司内,返回新加坡,跟淡马锡总裁,也就是他大嫂那边大吵一架后的李现杨,听到这个新闻的时候,立刻变的怒不可遏。
将桌子上的东西,全部都推到了地上,虽然李现杨也清楚,数码港得到的这些条件,恐怕都是“定制”的。
也就是数码港收购港城电讯后,才能拿到这些条件,换作是新加坡电信,恐怕就没这么便宜了。
但港城电讯的消息,仍旧是让李现杨破防!
先不说,有没有可能得到进入大陆市场的机会。
单说淡马锡不支持,让新加坡电信错过了港城电讯,就让李现杨对于他大哥两口子是更加怨恨,感觉是那两口子,毁掉了他的成名之战。
……
港城,盈科动力公司内,原本正准备动用人脉,为盈科动力申请一块港城电信牌照的李泽凯,听到的就是这个晴天霹雳的消息。
李泽凯从港府一位,跟长江李家关系密切的权势人物口中得到消息,现在传出来的小道消息,基本上都是真的……
“港府电讯管理局,要冻结港城电信牌照,三年内暂停牌固话照牌照,八年内暂停发放港城网络牌照!”
这样的消息,让李泽凯也有些绷不住,表情管理都失控了,铁青着脸向袁天帆说出打探到的消息。
“港城变天了啊!”
袁天帆无奈说道,以前港督府在的时候,长江李家跟港督府还有英伦那边的关系,可谓是十分密切。
港督府各种消息,都会先知会长江李家,甚至会跟长江李家商议过后,才会对外公布,这让长江李家总是能先人一步。
但现在,一切都变了,袁天帆从这次港府的举动,隐约看出了一些端倪,港府那边,跟数码港,跟宁家等,走的比长江李家近许多。
虽然袁天帆也有预感,数码港敢花这么多美元收购港城电讯,是有底气的,可也没想到,数码港竟然连大陆电信市场的入场券都给拿到了!
“三年内,甚至八年内,在港城电信行业,恐怕都无法挑战数码港的地位了!”
袁天帆看向李泽凯说道,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很明确,让他放弃跟数码港的叫板,盈科动力现在赢不了数码港。
“不!”
听到袁天帆的话,李泽凯却是陡然提高了声音,“盈科动力不会接受失败,尤其是不会败给从汉西来的那个姓李的!”
作为长江李家的天之骄子,也是港城年轻一代的翘楚代表人物,这次败北,让港城围绕李泽凯,也不免出现了一些声音,尤其是长江李家二代不如汉西李家等传言,都开始出现了。
这让李泽凯有些无法忍受,以李大善人的年龄,如果翻不过李大善人这座山,那他很可能,这辈子,都活在李大善人的阴影之下,这让他如何能忍受!
“拿不到新牌照,那盈科动力,就收购一块新牌照。”
“港城的电信市场,也不是数码港一家说了算,盈科动力跟数码港的战场,也不止在港城!”
李泽凯说道,明显还是准备跟数码港,来个二番战!
长江李家旗下,也是有一家电信公司的和记电讯,李泽凯真要是想要一块牌照,也并非难事,可以让盈科动力收购和记电讯,这对于长江李家来说,也不过是左手倒右手的事。
袁天帆听到李泽凯的话,听的出,他是准备让盈科动力跟数码港竞争,在港城本土,可能争不过对方,但数码港一旦在海外扩张,那盈科动力可就要狙击对方了!
看着李泽凯,袁天帆向他提醒道,“数码港不仅是有港城电讯,它的全球科技中心产业园、互联网投资项目,都要小心!”
听到袁天帆的话,李泽凯却是忍不住摇头笑道,“你不会真的信了那套鬼话吧,你认为数码港互联网计划能做成?”
“港城这些年,可都没有出现过什么科技公司,以后估计也难!”
在李泽凯这么年的经验中,港城压根就跟科技不沾边,包括前世他搞出来的互联网项目,最后却是挂羊头卖狗肉,近乎免费拿到港城地皮,结果却盖起了高端房产、酒店、商场,大赚了上千亿港币不止。
所以听到数码港的计划时,李泽凯也压根没太在意,按照他的经验,这项目最后恐怕也变成了圈地卖房。
“但数码港的大股东,并非出身港城!”
袁天帆的话,让李泽凯神情不由一僵。
确实如袁天帆所言,李东陵可不是港城出身,港城豪门以往那些作风,可不会出现在他身上!
“我这几天,一直在研究东陵高科,从李东陵出道以来,至今未尝一败,尤其是以眼光精准而称道!”
“如果真的是李东陵在操盘数码港的科技投资项目,未来,数码港未必没机会,成为科技版的伯克希尔公司!”
李泽凯有些惊愣的看向袁天帆,他可是知道,袁天帆绝对是一个心高气傲之人,对数码港却能做出这样的评价,这份评价是相当惊人了。
伯克希尔公司,就是巴菲特建立的,这家公司也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收购公司自己管理,以保险、铁路、能源等传统行业为主。
另一条腿,伯克希尔就是以投资为主了,买下了可口可乐、阿美利加银行、通用电气等一众巨头公司的股票,然后每年拿到巨额分红。
前者的收入相对稳定,几十年如一日,可以让后者,哪怕投资的公司亏损了,也能把账抹平。
而如果投资的公司股价涨了、营收变高,那就能让伯克希尔公司的业绩,变的十分亮眼。
当然伯克希尔功能,能成为全世界最赚钱的公司之一,也跟巴菲特眼光精准有关,他可是投资过一家家巨头公司,眼光实际上是比孙正义要好的多的。
现在,数码港公司要干的,一定程度上,也跟伯克希尔一样,只是变成了在科技行业了。
一方面数码港,要自己建立互联网跟科技公司,另外一方面就是投资互联网行业。
但当李泽凯听到,袁天帆似乎有些看好数码港公司时,就让他心头是五味杂陈了。
如果数码港的计划,真做成了,那数码港就成了港城未来发展的方向标跟动力引擎了!
以数码港为主导的互联网跟科技投资产业,将成为继地产、港口、物流、金融之后的又一大产业,甚至整个港城方方面面,都会跟数码港产生关系!
到那时候,长江李家这样代表港城地产的传统豪门,都可能被取而代之。
虽然数码港能不能做成,还是个未知数,那一天什么时候会到来也未知,但想到那种可能,却是让李泽凯都有些心慌意乱。
……
“港府真的要将南区的贝沙湾土地,转让给数码港公司?”
长江集团内,李老板为面色凝重的向着霍剑宁问道。
能让李老板露出这种神色,显然事情是十分关注这件事。
“从地政总署那边的人,传出来的消息,港府掌门人那边,确实有这样的想法,他很看重数码港公司的计划!”霍剑名沉声说道。
闻言,李老板也不由有些后悔道,“早知如此,就该让泽凯,收下港城电讯的!”
贝沙湾是属于港府手中的地皮,同样也是港城最好的海岸风景线地段之一,而且跟港城大学为邻,是建造高端住宅的不二地址!
“三百亩的地皮,如果是建成商业大楼跟商场,那地皮价值就超过四百一十亿港币,如果建成高端住宅,那就是超过千亿港币的项目……”
第923章 金矿
李老板谈起港府,准备批给数码港公司的地皮时,也不由长叹一口气。
港城的地皮制度是被英伦人精心设计出来的,目的就是掏空港城百年积蓄。
而这套吸血大法,就是让港城地皮变的是寸土寸金,英伦从港城卖地皮、收差饷、印花税、港币绑定英镑等等手段,从港城这些年抢走的收益,早就超过几万亿港币了。
哪怕是受东南亚经济危机影响,现在港城的房产,比起几年前,是降价了一大截的。
但这几百亩的地皮,开发成商厦、商场,那卖出去,价值也超过了几百亿港币。
如果开发出高端住宅售卖,那估计卖出千亿港币,都不是问题!
这还是建立在现在地价低迷的情况下,如果未来港城的地价回暖,那这些地皮的价值,翻几倍都不是问题。
前世港城贝沙湾的地价,超过了十万港币一平方尺,哪怕只是把这些地皮的一部分,开发成楼产,这块地皮的价值,就算按平均价,那算起来则超过了四千亿港币,甚至是远远不止!
饶是以李老板现在的身价,也不可能说,对于几十上百亿美元,压根无动于衷。
长江李家还有港城的一众地产公司,可也一直都是想要拿下贝沙湾的地皮的,却没想到,港府竟然准备直接批给数码港公司。
李老板从中,也嗅到了港府还有港府掌门人那边,对于数码港的项目的重视,甚至港府掌门人都带有几分梭哈数码港的气势,不然也不会一上来,就送了数码港这么一份大礼。
如果贝沙湾的三百亩地皮成真,那数码港坐拥港城电讯、贝沙湾地皮两大金矿,不提互联网项目,光这两大金矿,就让数码港的纸面数据,成为港城最顶级巨头公司,数码港的市值,估计要暴涨到天上去了!
这让李老板,也不由想起当年的港督府,几任港督都跟长江李家的蜜月期。
放在港督府时代,贝沙湾的地皮,铁定是落在长江李家手中的,可现在,却是到了数码港公司手上!
“其它几家,对这件事什么态度?”李老板沉吟了一下,向着霍剑宁问道。
港府要把贝沙湾的地皮,转让给数码港公司,而且是低价,甚至可能只象征性的收一笔手续费。
这肯定会引起港城其它地产公司的不满,不可能没有半点怨言,作为同行,没占到便宜就是吃亏,看着友商分到了那么大一块蛋糕,那简直比自己赔本还难受啊!
“鸿基、恒基、新世界发展几家,并没有动静,但怡和、太古等英资地产跟一些中小地产商,对此很不满。
有一些媒体,还有社会评论人、时政专家、议员,对这件事也持怀疑态度,甚至抨击港府跟数码港公司之间,可能……存在某些暗箱内幕交易!”霍剑宁说道。
对于港城规则完全熟悉的李老板,听到这话,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很显然,对于贝沙湾地皮的事,港城几大本土豪门,都是作壁上观观望的态度,不愿意直接下场表明态度。
而过去在港城,一向横行惯了的英资等地产商,就有些不满了。
那些所谓的媒体、社会评论人、时政专家、还有议员代表之类的,都是那些英资地产公司想要掀起舆论,向港府施压罢了。
甚至于,英伦跟老欧洲那边,也会对港城那帮人遥相呼应,形成国际舆论压力。
英伦虽然从港城撤走了,但英伦人可没完全离开港城,尤其是港城的律师、媒体、金融等行业,英伦依旧有很深的影响力,包括港城的大法官,现在都有英伦人在其中担任!
英伦在港城近百年,留下来的明棋暗子无数,这种影响,不是短期内就能消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