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1993开始 第482节

  李东陵把玩着手上的酒杯,“燃油车未来,不会被彻底取代,但不代表,不会有新兴技术的汽车出现!

  尤其是对于要弯道超车的新兴汽车公司,想要取代老牌汽车霸主,只能另起炉灶!”

  燃油车行业,日苯、德国、阿美利加等地的老牌汽车公司,已经建立了足够大的技术优势。

  从发动机到变速箱,再到底盘,丰田、本田、大众等公司,已经建立了足够大的优势,还设置了层层专利壁垒,后来者想要在这个赛道上,超越它们,不是不能,只是太难太慢了!

  而在电动时代,当电池取代发动机后,玩法就彻底变了,大家都在一条新赛道上,老牌汽车厂商的优势,面对新兴电动汽车厂商,就荡然无存了,甚至因为船大难调头,表现会更差。

  而当不需要考虑发动机后,车内有更大的空间,新兴汽车厂商,也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车载系统、智能驾驶、自动停泊等新兴技术上面。

  甚至各种花里胡哨的功能,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冰箱彩电大沙发都给整出来了!

  李东陵没有直接说,要让东陵高科汽车部门,但听到这话,韦泰宁实际上,也能揣测出几分李东陵的心思。

  看着李东陵,韦泰宁有些担忧的说道,“但电动汽车项目,谁也不知道能不能做成,安全性是一方面,毕竟汽车不同于赤兔电动自行车,另外还有技术、充电,用户接受度等问题。”

  笑了一声,李东陵说道,“目前,东陵高科汽车部门,肯定还是要以研发燃油车为主!”

  给韦泰宁吃了一颗定心丸后,李东陵这才说道,“但在燃油车之外,东陵高科汽车部门,也需要做一些技术储备。

  像现在通用汽车、丰田等公司,不也在研发混合动力、氢能等汽车?!”

  “东陵高科汽车部门,也要做这些方面的研发,包括混合动力、增程技术方面的研发,东陵高科可以推出一些概念车型试水。

  未来汽车行业的风变了,东陵高科也不至于被淘汰出局!”

  饭要一口一口吃,不可能一口气吃成胖子,尤其是汽车这种需要巨额投入的行业,更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海外各路汽车厂商,一亏就是几十上百亿美元,就知道有多凶险了。

  太早跟太晚都不可取,太早进场可能成为炮灰,但太晚,肉都被人抢光了,也要变成别人的盘中餐了,要注意进场时机,也要有进场分蛋糕的实力才行!

  东陵高科汽车部门,李东陵的计划,是先开发燃油车,然后可以尝试开发混合动力汽车。

  等到鲲鹏动力在电池技术上有了突破,另外充电桩开始完善后,推出增程技术的电动汽车,最后推出纯电版的。

  这中间,不时推出辆概念股汽车,参加一些比赛,满世界的嚷嚷宣传,不断造势,最后就是水到渠成了。

  李东陵对于东陵高科旗下的产品,一向遵循的观念,那就是先活下去,只有活下去了,才有资格玩花活!

  在进入电动汽车时代,还需要不少年头,东陵高科汽车部门也是需要先活下去才行,只有燃油车才能在未来十几年内活下去,等到过渡到电动汽车时代,再推出相应的产品。

  知道了李东陵的心思,韦泰宁虽然还是有些担忧,但也知道,李东陵并非是不顾一切,就要开始研发跟生产电动汽车,也是让他松下心来。

  如果李东陵这时候,执意要让他开发电动汽车,那才是让韦泰宁头大的事。

  ……

  在莱州处理完鲲鹏动力公司的事后,李东陵和关镇明等人返回到了泉城。

  李东陵先是陪着姚珞莹,参加了一场公益活动,相当于正式在泉城露相,而李东陵的公开露相,也让在泉城人知道,传的沸沸扬扬的赤兔电动自行车项目传闻,绝不是空穴来风!

  一辆大巴车,后面还有两辆拉着各种物资的货车,向着距离泉城几十公里处的一处镇子上过去。

  车上还有齐鲁省府宣传办公室的人员、齐鲁希望工程的人员,包括泉城市府办公室,还有姚正儒的大秘古梁也都在车上。

  古梁主要是因为李东陵跟姚珞莹而来的,今天要去的是一座中学,是知行基金会、齐鲁省府宣传、希望工程等各方一同捐赠的。

  等到李东陵和姚珞莹,来到中学后下车,还没等同车随行的省府宣传人员拍照,立刻就有一帮媒体记者,扛着长枪短炮给围了上来。

  这帮媒体记者,都是打探出来消息,提前来蹲点的,除过泉城跟齐鲁本地媒体记者,竟然还有外地记者,都跑过来凑热闹。

  “请问李总,东陵高科真的要在泉城投下十亿人民币的项目吗?”

  “能透露一下具体项目,比起汉西的火炬集团项目呢?”

  “这个项目,要落户在泉城哪个城区?”

  “李总,项目什么时候签约?”

  被杨志高跟一名保镖员,护在身后的李东陵,看着面前的一排话筒、录音笔,李东陵没有否认赤兔电动自行车的项目。

  “东陵高科确实有意,在泉城建立一家新的公司!”

  李东陵承认了传闻,却也没有透露太多口风,说罢,李东陵跟姚珞莹,就向着学校内走去。

  来到校门口时,李东陵的脚步,不由停了一下,门口挂着的牌子上,赫然写着知行中学的字样!

  作为知行基金会捐赠的一部分,这座中学以知行中学为名,而学校内的那座主教学楼,同样也以知行教学楼为名。

  同样的知行学校、知行教学楼、图书馆、体育场,在国内不少城市学校都有,知行基金会向这些地方捐赠,相当于拿到了冠名权。

  而在平阳大学、汉西交大、燕京大学等高校,这几年陆续出现了挂牌东陵高科或者神舟的信息技术大楼,基本上都是东陵高科捐赠的计算机教学大楼,包括里面的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也都是东陵高科捐赠的。

  “姚会长!”

  这座知行中学的校长杨文德,带着几名中学的管理人员,率先向着姚珞莹说道,神情中带着激动之色。

  这座中学的教学楼,之前都已经是老旧危房,作为校长的杨文德,奔走相告想要筹集经费重建教学楼,但几年下来,却没有筹到多少钱。

  而整座中学,都已经面临关门的结局时,恰逢知行基金会,开始跟希望工程,还有各省的宣传部门、教育部门合作,向国内各地开始捐赠教育物资、教学设备,提供奖学金,捐建教学大楼等。

  这座中学,也成为被知行基金会选中的捐建学校,主教学楼重建,还捐赠了一座小图书馆、多媒体教室。

  “姚会长,我代表学校师生,感谢知行基金会,如果不是知行基金会,这学校恐怕都要关门了!”

  杨文德向着姚珞莹说道,他原本都已经做好了学校关门,他退休的准备。

  现在中学翻新,还成为本地甚至县城,硬件设施最好的中学之一,杨文德也不会想着退休什么的了。

  “杨校长客气了!”

  姚珞莹跟杨文德握了一下手,她对于这一幕,已经是不陌生了,事实上,姚珞莹第一次去知行基金会,在偏远地区捐建学校还有教育物资时,那种场景,才让她记忆深刻。

  未来可能学历没那么有优势了,但现在,在偏远地区,一所学校,加上课本跟纸、笔等物资,是真的,有可能改变一个少年未来的命运的。

  如果能考上大学的话,更是能让其,走出祖父辈都未曾走出的那座大山,也有可能未来不用去沿海城市的流水线打螺丝,而是找到一份体面工作的。

  “姚会长,如果不是知行基金会的捐赠,我们镇子上这所中学就要关门了,到时候都要去县城或者其它镇子去上学,那时候,不知道多少人会休学!”杨文德有些絮叨的向着姚珞莹表达着感谢。

第871章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听着杨文德对于知行基金会跟姚珞莹的感激之言,李东陵向着姚珞莹看去。

  现在姚珞莹的名字,在国内慈善行业,可是相当响亮,在国内公益慈善类的报道中,还有各种女性类报纸、杂志中,都有姚珞莹的名号出现,成为国内慈善公益跟女性代表的人物!

  至于知行基金会撒出去这么多钱做慈善公益,能为李家跟东陵高科带来什么?

  短期内,当然是提高外界对于东陵高科的好感度跟品牌支持度,如果一毛不拔,像前世某些富豪一般,给国外高校撒大把的美元,对国内却吝啬无比,那名声估计就烂大街了。

  对于东陵高科这种,需要国内基本盘,要卖牌子跟产品的公司来说,名声要一定保住的!

  这种影响,可能不会立竿见影,但会潜移默化,当用户,在面临东陵高科旗下的神舟跟其它品牌选择时,价格、配置、性能都相差不大,肯定会下意识的选择,好感度更高的那个牌子,这对于东陵高科来说,就已经是优势了。

  同样,捐建学校跟教育物资,也是进入当地市场最好的方式,提高在当地的知名度跟支持度。

  至于知行基金会做的慈善公益,还有向国内高校提供的麒麟奖学金,无疾基金会等,对李家的影响,可能时间线,要放更长了!

  还是当初李东陵,成立知行基金会时的心思,麒麟奖学金跟何尊奖,除过有为东陵高科挑选人才,拉拢学术大牛的支持。

  另外,就是为李家,积攒一些人脉跟支持者,不求领过麒麟奖、何尊奖,被无疾基金会治疗过疾病的人,都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想法。

  但只要能有部分人,记得李家跟知行基金会做过的一切,关键时刻能伸手拉一把就够了。

  看到杨文德还在向姚珞莹絮叨,一旁当地县府教育部门的人员,连忙咳嗽了一声,向着杨文德说道,“这位是省城宣传部门的主管,这位是齐鲁希望工程的……”

  “杨校长,这位是知行基金会的创始人李东陵先生!”

  杨文德听到李东陵的身份后,诧异了一下,他没想到的是,知行基金会的创始人,今天也会赶过来。

  “李先生,感谢知行基金会对于我们学校的支持!”

  “杨校长客气了!”

  李东陵面露轻笑的向着杨文德说道,随后一众人在知行教学楼前合影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今天可是会出现在泉城本地电视台,甚至齐鲁省台上面。

  明天齐鲁教育部门的报纸,也会登报知行中学的新闻,这可不仅是说为了感谢知行基金会。

  同样也是齐鲁省府宣传部门、齐鲁教育部门,还有希望工程的推行方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业绩跟功劳,必须要公之于众才行,推动学校捐建项目的人,履历上也会多出一笔。

  这谈不上功利心什么的,而是让参与这个项目的部门、单位、基金会、人员所做的一切,都得到认可。

  只有让参与项目的部门、公司、人员,能在名利或者仕途上得到几分收益,要么仕途升迁快几分,要么被社会认可,多几分名气,才能有更多人从事这些慈善公益项目。

  指望做这些慈善公益的人,自掏腰包还不求任何回报,连媒体都不报道,不是没有这样的人,而是不可能指望所有人都当无欲无求的圣人!

  那样的话,估计这些慈善公益项目,根本持续不了多久,就自动熄火了。

  两货车的物资,都被搬到了知行中学内,除过一批神舟牌子的电脑,被搬进了多媒体教室。

  另外还有学习用品,篮球、乒乓球之类的体育用品等,对于这些物资,杨文德自然是十分高兴,这些都是中学需要的物资。

  李东陵和姚珞莹,走在中学内,整个中学的建筑就那么几栋,一栋教学楼,一座放电脑的多媒体教室、一座几十平米的图书馆,几间用于学校老师办公跟休息的平房宿舍。

  整个知行学校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外墙都没有粉刷,只涂了一层水泥,跟豪华根本谈不上关系。

  不仅是这座中学,知行基金会在其它地方,尤其是偏远地区捐建的中学、小学等,风格都如此,捐赠的物资,也都是以实用为主,绝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

  不要拿钱来考验人性,这些普通物资,能到了需要的人手中,可要是直接发钱,或者一些贵重物资,还能不能到了需要的人手中,可就未知了……

  陪同在一旁的杨文德,向着姚珞莹说起,等到正式开学之后,这里能招收多少学生,能解决多少本地学生的上学名额等等。

  “杨校长,不知道这里还有什么需要知行基金会帮忙解决的?”

  李东陵向着杨文德问道,这是李东陵第一次来这里,但,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来了。

  往后李东陵可能还会有跟杨文德见面的机会,但没有特殊原因的话,这里恐怕是不会再来了,姚珞莹甚至古梁等人,也同样如此。

  杨文德摇了摇头,说实话,知行基金会已经给的足够多了,甚至有些超出他的预料了。

  “知行基金会,已经给的足够多了,剩下的,就是教学了,需要知行学校自己解决了,比起县城跟市里的学校,我们的教学水平可能还差的太多!”杨文德带着几分无奈说道。

  听到这话,李东陵也是一阵沉默,教学楼可以捐建,教育物资也能捐,可想要名师来这里,就没办法了,那不是能强求来的。

  “以后,麒麟奖学金,每个学期,可以提供一部分名额,给知行中学这边!”

  李东陵顿了一下,向着杨文德说道,麒麟奖学金主要是跟大学合作,提供奖学金的,现在虽然也开始向中学等提供,但也仅限于在平阳、汉西省城等地。

  ……

  “今日,在我市,由齐鲁宣传部门、齐鲁希望工程、知行基金会共同捐建的希望工程学校正式举行揭幕仪式,我国知名科技公司东陵高科创始人李东陵先生参加仪式!”

  “泉城电视台最新消息,市府办公室主任宣布,明日我市府,将正式与东陵高科开展新项目合作会议……”

  晚上的时候,泉城电视台,放出来了李东陵白天去学校的画面,然后宣布了泉城市府将跟东陵高科正式洽谈新项目了。

  作为考公大省的齐鲁,对于泉城电视台报道出来的消息,几乎不需要别人解读,就能看懂电视台传出来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的东陵高科新项目,终于是要落户泉城了。

  “玛德,是不是真的啊,这东陵高科真这么有钱啊,要在泉城砸十亿人民币?”

  “我今天出去,听别人说,这东陵高科刚把小灵通卖了,听说赚了一百多亿美元呢!”

  “它奶奶的,要是能给我们兄弟花点就好了!”

  泉城历城区郊区的一处靠近矿场的院子里,一台黑白电视机,正在放着新闻,几个汉子七歪八扭的坐在一起喝着酒水吹牛打屁,其中几个还敞着衣服露出胸膛,腰间别着短刀匕首之类的。

  这几人一看,就是有活力的社会人士,作为水泊梁山的发源地,为人又一向豪爽的齐鲁大地,那当然是不缺有活力的社会人士的。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坐在这群有活力社会人士中,明显是老大位置的男人,听到手底下兄弟的话,又看着电视上的新闻,心思不由活络起来。

  “这东陵高科真要投这么多钱到泉城?”

  手底下的人,听到男人的话,对于男人什么性格都清楚的他们,顿时明白他想要干什么。

首节上一节482/6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