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1993开始 第463节

  “车载导航系统,只要能够上线,国内路上跑的汽车,都将成为它的潜在用户。

  未来,每个月每名用户,至少能收到十五块的月租费用,年费为180块,未来三年内,国内汽车规模,很可能突破一千六百万辆,甚至是两千万辆。

  而这其中,光货车规模,都超过了六百万辆,这些车辆都将是车载导航系统的潜在用户!”

  “哪怕只是一部分车主,选择车载导航系统,每年都能为导航公司带来足够运营的收入!”

  李东陵向着陈涛说道,理论上,那些货车,都是车载导航系统的潜在用户,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用户选择使用,那每年都能收上来一两亿人民币的收益。

  至于那些车主,会不会用,关键是,除过这款车载导航,还有别的选择吗,当只有一款车载导航系统可用时,就算不是垄断,也处于垄断地位了。

  当然,也会有其它导航软件,选择免费来抢用户,但那得智能手机时代以后的事了。

  到那个时候,东陵高科旗下的车载导航公司,早就完成上市了,甚至直接开启免费导航时代,转型靠广告收入。

  给酒店、加油站、餐厅之流,在导航地图上打广告推流,另外车子出厂时上装载导航,车商也得给导航公司付钱,还有网约打车功能等等,这些都比直接从用户手中收钱,要更能让用户接受。

  到那个时候,从用户手中,收不收那一个月15块的费用,实际上,已经无足轻重了,而靠这些广告跟为商家推流,一年就能赚到二三十亿人民币了!

  前世,凯立德巅峰时期太浪,大好时机不上市,到最后想上市时,结果碰上高德、百度搅局,为了抢市场,直接把导航免费了。

  凯立德反应太慢,也太过傲慢,认为自己占据了70%以上的车载导航市场,用户离不开它!

  但用户是用脚投票的,凯立德直接被高德跟百度两家,给锤的崩了盘。

  到这个时候,凯立德依旧是有机会翻盘的,一家大A上市公司,想要收购凯立德,进入导航跟互联网市场,开价十六亿人民币,结果凯立德创始人,嫌弃报价太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往后虽然还活着,但已经从主流导航软件,变成了一个小众公司了。

  凯立德犯的错,李东陵肯定不会再犯了,前期拿到市场,开始赚钱后,把业绩粉饰的光鲜亮丽,铁定能够上市,这时候不马上上市,还等黄花菜凉了吗?

  不论是在大A还是港城上市,只要上市后,可以在股市融资套现后,那反手就开始免费导航!

  反正已经上市了,亏不亏,已经无所谓了,亏再多,不也有韭菜在兜底吗……

  最重要的是,推行免费导航后,就相当于把锅给直接砸了,自己吃饱了,那肯定不能让对手跟着吃饱啊,不砸锅,等着对手追赶上来啊。

  只要开启免费导航,那在导航行业,将没有任何一个品牌,能产生威胁了,往后慢慢找盈利的门道就是了。

  “只要有了用户,业绩上能够盈利,就立刻让车载导航公司,开始冲刺上市!”李东陵向着陈涛说道。

  至于给航天局那边捐赠,看起来似乎下了血本,但未来等到北斗导航建成,也能为东陵高科带来足够的回报。

  甚至以北斗导航这种国之重器的项目,只要能建成,以它在国内的地位,靠着这份香火情,都能让东陵高科受益匪浅。

  往后,航天局那边,手里的项目可都有大把呢,尤其是放开民营火箭领域后,还有对标马斯克的星链计划等等项目,只要东陵高科跟航天局建立了交情,进入这些行业,承包部分工程,那不是手到擒来?

  交情也是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不雪中送炭,怎么能指望对方带来回报,世界上怎么可能有无缘无故的事?

  不仅是捐赠一颗卫星的制造跟发射费用,如果能进入北斗导航项目的话,那投入进去,未来能够拿到的收益将更多。

  前世等到北斗系统,正式运行时,就形成了一个年营收近五千亿人民币的庞大产业链。

  只要蹭到这个概念,股价都是飞涨,而从整个产业链,能拿到芯片等订单,绝对是一大块肥肉。

  前世菊花厂的手机,可以跟北斗系统连接,支持手机卫星通信功能后,成就了它遥遥领先的威名。

  而现在,东陵高科旗下的手机业务,却是有机会,率先摘下这项桂冠,成为国内第一款,支持卫星通信的手机,光靠着这个,就不知道能刺激多少销量!

  随后李东陵,又看向了一旁,掌管东陵高科后勤部的高鹏,“后勤部联合技术部门,投资或者收购一家新的电池公司,专门用于为电动自行车等研发生产动力电池!”

  高鹏微微愣了一下,随后略带犹豫的说道,“不从比亚迪采购电池了?”

  比亚迪是东陵高科扶持起来的典型公司,也是东陵高科系的代表公司,东陵高科旗下的产品,只要涉及到电池的,基本上都是从比亚迪采购的。

  摇了摇头,李东陵说道,“电动自行车使用的动力电池技术,比亚迪也没有,也需要从头开始研发。

  现在比亚迪的业务跟订单,主要集中在电脑、手机电池领域,再加上订单,短期内恐怕很难转型!

  当然,如果比亚迪能够研发出,能适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电池,东陵高科也同样会采购。”

  对于比亚迪,李东陵当然没有意见,这些年,东陵高科跟比亚迪合作都颇为不错。

  但确实如李东陵所言,这次电动自行车,包括以后的电动三轮车、电动摩托车等,都要使用动力电池。

  甚至于,未来东陵高科汽车部门,进入电动汽车时,对于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就更大了。

  电车时代,动力电池就是最核心的零部件,没有它,车子可动不起来。

  当然,投资建立一家动力电池厂商,李东陵也确实有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打算。

  对于新的动力电池公司,还有比亚迪,李东陵也不会说特意偏向哪家,但有竞争才会有动力,否则很可能会变成一潭死水。

  高鹏想了一下,点了点头,“后勤部这边,会筛选国内还有海外合适的动力电池厂商,对它们投资或者收购,让它们进入东陵高科零部件产业链!”

  以今时今日,东陵高科零部件产业链的影响力,要收编国内哪家零部件公司,不说手到擒来,但也基本上没难度。

  一旦被东陵高科零部件产业链收编,那就意味着,哪怕是一家小破厂,接下来都能接到大笔的订单,产线都得转冒烟。

  就如同比亚迪,当年进入东陵高科零部件产业链时,甚至都还在车库里折腾,可如今,却正在冲击全球镍电池霸主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遇到像东南亚经济危机这种几十年难得一遇的状况,东陵高科还向零部件供应商提供无息借贷,不仅帮它们度过难关,甚至支持它们逆周期扩张,把对手搞死或者收购了!

  这样的大金主抛出来的橄榄枝,如果都不接,那不是脑子进水了?

  “电动自行车项目总经理人选,尽快确定下来,在泉城的项目生产地,要尽快确定下来!”

  李东陵向着任岳峰交代了一句,姚正儒这几天,正在上任泉城掌门人的位置。

  正是需要坐稳位置的时候,电动自行车项目,只有这时候落户姚正儒手上,才能让他马上打开局面!

  当这场会议结束时,整个东陵高科总部各部分都开始忙碌起来,而随着东陵高科的运转,一条条消息不可避免的开始传了出去。

  当国内不少消息灵通的媒体,收到这些消息时,一时间都怀疑,是不是有人在做恶作剧,故意炮制假新闻,因为这些新闻,看起来,实在是太假了啊!

  “这假新闻啊,还敢再假一点吗,这是喝了多少假酒,才敢想出来这样的新闻?”

  “东陵高科要卖掉小灵通手机业务?”

  “现在炮制假新闻的人,都不过脑子了吗?”

  燕京商报,冯妙妤走进办公区域的时候,看到一帮记者跟编辑,都聚在一起,正在讨论着什么。

  “冯总编,你跟东陵高科那边高管都有关系,你看看这假新闻,都是什么人炮制出来的啊!”

  “是啊冯总编,你跟东陵高科高管那边联系一下,这种假新闻,怎么能随便编排,搞这出假新闻的人,怕不是要进号子里吃牢饭了!”

  “东陵高科的法务,可不是吃干饭的!”

  冯妙妤听到这些消息,也不由一笑,这种新闻乍一听,是个人都知道这消息是假的。

  东陵高科虽然不是上市公司,没有对外公布过具体财报,也没有爆料过,小灵通一年能为东陵高科赚到多少钱。

  但参考一下同行,现在国内第二大PHS手机,就是师承小灵通的UT斯达康,从技术到专利,再到零部件,UT斯达康,都是全盘从小灵通买的。

  而靠着小灵通手机,UT斯达康一年都能赚到几十亿人民币,传闻都开始准备向纳斯达克申请上市了。

  徒弟都如此,师傅的水平还能差了?

第840章 石破天惊

  “这些消息,都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冯妙妤随口问了一句。

  “这……不太清楚,但今天不少报社跟媒体,应该都收到了这个消息。”

  有燕京商报的人员,向着冯妙妤说道。

  冯妙妤听到,摇了摇头没有太在意,不过走了几步之后,眉头突然紧锁起来。

  作为媒体从业者,她是不太相信一些离谱消息的,可偏偏,冯妙妤却是清楚,有些时候,某些看似,离谱到极点的新闻,最后却被证明是真的!

  空穴不来风,有些消息,能够传出来,抛开有人故意炮制,可有时候,真相却总是离谱的让人吃惊。

  “冯总编,你怎么了?”

  有燕京商报的记者,看到冯妙妤的异常,不由向着她问道。

  “你们去查清楚,这消息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另外要盯住,港城、新加坡、日苯等地媒体关于小灵通出售的报道!”

  冯妙妤向着燕京商报一众职员说道,“我现在去联系东陵高科那边!”

  看着一副要大动干戈架势的冯妙妤,燕京商报一众职员,顿了几秒钟后,轰然开始忙碌起来。

  冯妙妤快步来到办公室,东陵高科要出售小灵通的新闻,如果是假的,也就罢了。

  可要是真的,那真的,可能就是轰动整个内陆,甚至全球科技圈的大新闻了!

  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三的手机品牌要出售,这足以引起整个手机行业的疯狂了。

  不仅是手机行业,哪怕是电信巨头们,恐怕也憋不住了!

  只要收购到小灵通,那就是一个年出货量上千万台,年营收破三四十亿美元的产业,这么一座金矿,谁能不心动?

  坐在办公室,翻看着名片,冯妙妤打出去几个电话,刚开始她还没有动用人脉关系,就跟往常一般,使用燕京商报的名头,联系东陵高科的公关部门。

  但,连续打了几个电话,听到冯妙妤报出来的燕京商报名头,还有询问是东陵高科否出真的要售小灵通手机的问题,东陵高科公关部的人员,竟然用不知情或者请示公关部主管,给推托了过去。

  可冯妙妤,却从这些推托中,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东陵高科公关部,能有这样的反应,说明是知道这件事传闻的,可竟然没有反驳或者澄清,这明显是不正常的!

  盯着桌子上的电话,冯妙妤看着其余的几张东陵高科高管的名片,这么多年,燕京商报一直是偏向东陵高科的,冯妙妤又专访过李东陵两次,自然跟东陵高科高管是有些交情的。

  包括李东陵、任岳峰、胡子贤、张敖等人的名片,冯妙妤都是有的。

  “胡经理,冒昧打扰,我这边收到了一些消息,还是想咨询一下东陵高科。”冯妙妤最终,将电话打到了胡子贤的手机上。

  这也是有讲究的,如果直接打给李东陵或者任岳峰,未必能得到什么口风跟消息,毕竟这么大的一笔交易,变故实在是太大了,李东陵还有任岳峰,都不可能直接表态,以防没有回旋的余地。

  而除过李东陵跟任岳峰,作为东陵高科钱袋子总管的胡子贤,铁定是接触过这笔交易的。

  “冯总编是吧?”

  电话那头,胡子贤的声音,带着几分嘶哑,似乎有说不出的疲惫。

  “这件事,暂时无可奉告,不过,等到以后,东陵高科应该会有公告,还希望冯总编能理解!”

  说罢,胡子贤就挂断了电话,然后拿起茶水,滋溜了一口。

  出售小灵通的新闻本,就是他捅给各路财经媒体的,燕京商报也不是第一家联系他的媒体,甚至央媒财经都有打电话过来,说了半天,能不口干舌燥吗?!

  他刚才说的那番话,简直不要太明显了,要是冯妙妤听不出来,那才叫怪了。

  这次,东陵高科就是要借媒体的口,把消息,给放出去,这样才能把想要收购小灵通手机的各路金主给钓出来!

  冯妙妤都不知道,电话是什么时候挂断的,因为实在是过于震惊了。

  胡子贤话中的意思,简直是不要太明显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还是发生了什么变故,东陵高科确实有出售小灵通手机的心思!

  过了片刻,冯妙妤回过神来,还是打开电脑,编撰起稿子来,不管她这会有多震动,燕京商报都需要把这条,将震动整个国内的新闻给放出去!

  ……

  “据相关消息,小灵通手机将可能会寻求出售!”

  第二天燕京商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条新闻,刚开始还没引起各方关注,但随后消息开始被疯传,当天原本准备卖一天的燕京商报报纸,不到两小时,就被抢购一空,然后新闻被各路媒体疯狂转载!

  余杭市,这里也是国内第二大PHS手机,UT斯达康的总部所在地。

  现在的UT斯达康,靠着小灵通手机,是大发横财,虽然这其中,有东陵高科借UT斯达康等手机厂商,开拓三四线甚至县城、农村手机市场的意思,但UT斯达康等厂商,也是大赚特赚。

  要不是因为东南亚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就在今年,UT斯达康筹备的,投入十亿人民币建造的总部大楼,就要开建了,将成为余杭新的地标建筑。

  虽然因为意外状况,总部大楼暂时没有开工,但UT斯达康在余杭,也建立了研发中心,还建立了生产厂房等。

  余杭当地,对于UT斯达康这种科技新兴公司纳税大户,那自然是颇为支持,而在余杭周边等地,UT斯达康的手机销量,甚至是超过了小灵通的,就能知道目前UT斯达康在当地的影响力。

首节上一节463/6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