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1993开始 第429节

  黄灵仪也开口说道,今年英特尔推出的奔腾第二代芯片,让芯片行业,进入进入了350纳米时代,包括AMD、IBM等,也都宣布在今年推出自己的350纳米芯片。

  但对于东芯来说,就有些尴尬了,东芯半导体现在才摸到450纳米芯片的门槛,按照正常情况,恐怕要到明年,甚至是后年,才开始尝试把350纳米的科技树技能点亮。

  “神舟第二代电脑,需要搭载的芯片,一定要是350纳米的,这是必须要做到的!

  神舟电脑搭载的芯片,可以不是最先进的,但一定不能是被市场淘汰的技术,明年预计,英特尔就会推出250纳米的芯片,东芯可以落后英特尔一代技术,但不能连车灯都被甩的看不见!”

  李东陵说道,英特尔会不会把最新款的奔腾第二代350纳米芯片交给连想等国内合作者,李东陵猜不准。

  但不论如何,神舟电脑都不能在国内玩割韭菜那套,用落后的技术,冒充高端电脑。

  实在是,芯片每升级一代,都差距巨大,哪怕软件、游戏优化的再好,可芯片性能不够,那一切都白搭,用一下机子就得露馅!

  听到李东陵的要求,吴新屹跟东芯一众高管,也都感觉压力山大,要在明年神舟第二代电脑发售前,完成350纳米芯片的研发,那就相当于东芯这边,要完成两级跳才行。

  倪广南跟黄灵仪互相交谈了几句,还是倪广南开口道,“如果确定,要让神舟第二代电脑,搭载350纳米的天机芯片,那时间太紧张了,恐怕需要推迟新机发布时间。

  另外,研发经费、人手、设备,都需要再增加一部分,而且这项研发,未必一定能成!”

  “明年的第二代神舟电脑,可以延迟发布!”

  “倪院士这边的芯片团队,不论是需要经费,还是人手或者设备,东陵高科总部还有东芯半导体这边,都会竭尽全力的供应,只要能把芯片工艺,推进到350纳米!

  芯片这一行,不论国内还是海外,都是华人在做,我相信东芯的芯片研发团队,就是世界上最好的芯片团队,迟早有一天,能成为全球芯片行业的标杆!”

  李东陵直接表态道,只要能研发出来,那不论是要人,还是要钱,只要东陵高科这边有的,那都全部供应给芯片团队这边。

  现在不咬着牙,跟紧英特尔、AMD等芯片行业的第一梯队,再过几年,想跟可就都没机会了!

  听到李东陵的话,原本心头波澜不惊的倪广南,这时候也不免多了几分火热。

  自从天机芯片问世之后,夙愿已料的倪广南,就变得“心平气和”了许多,说白了,原本离开连想,他就是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

  天机芯片之后,他已经证明了自己,那股“报仇”的心气,也消散了不少。

  而眼下,李东陵提出,让东芯半导体研发350纳米的芯片,隐隐有跟英特尔叫板的意思,这让倪广南的心思,也不由提了起来!

  东芯现在已经开发出了,国内第一颗国产电脑芯片,那有没有机会,追赶上跟英特尔这个世界巨头的脚步?

  倪广南、黄灵仪他们,可都是从过去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过去可是喊赶英超美口号的,如今,确实有一个机会,摆在了他们面前,试问他们要不要?!

  “不仅是天机芯片,神舟电脑那边,目前还启动了一个新的电脑项目,神舟一体机电脑!”

  李东陵说道,“神舟一体机,需要250纳米的芯片,才能够将机子性能,全部展示出来!

  东陵高科准备,让东芯半导体跟AMD、IBM等厂商,一起合作研发出出一款适配于神舟一体机的芯片,这个芯片项目,可能会以AMD为主导。

  但我希望,东芯半导体能够派遣人员,深度参与这个项目!”

  350纳米的芯片项目,东芯半导体这边,还能咬咬牙,尝试啃一下硬骨头。

  但250纳米的芯片,就真不是现在的东芯半导体能碰的了,只能拉来AMD、IBM合作研发了。

  现在AMD估计,也在冲击250纳米芯片的项目,跟英特尔那边暗中较劲,只要运作得当,是有很大机会,让东芯跟AMD结盟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句话永不过时!

  只是这中间,肯定需要以利为诱,开出让AMD那边,无法拒绝的条件才行。

  倪广南、黄灵仪听到这个消息,倒是面色无虞,并没有因为,要跟AMD合作,还要把项目主导权让出去,就不满什么的,相反,反而是带着颇为支持。

  “如果能跟AMD、IBM这样的老牌芯片厂商合作,研发最先进的芯片,对于东芯半导体来说,倒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黄灵仪也是说道,“东芯半导体这边,可以挑选一些合适的研发人员,过去AMD那边参与项目!”

第785章 裁判都是我的人,拿什么跟我斗?!

  现在的东芯半导体,虽然是以吴新屹为代表的职业经理人在管理,技术上是倪广南、黄灵仪等总工程师主导的。

  但实际上,东芯半导体也好,东陵高科也罢,实际上,都是在李东陵的掌舵之下,当李东陵确定了方向之后,整个东芯半导体上下,都开始向着李东陵剑指的方向拼命前进。

  这种模式,肯定不能说是最好的,因为整个公司的方向,都是靠创始人、大股东的威望决定的。

  好处是,能够减少内耗,有创始人在,没有人敢玩虚以委蛇那一套,整个东芯半导体能够上下一心,朝着李东陵制定的目标前进。

  坏处是,一旦创始人的决定,预判出现了失误,那整个公司都被带到了沟里去了,投进去的钱,可能都会打了水漂。

  但目前来看,东陵高科跟东芯半导体,走的每一步,可能会有瑕疵,但还没有出现过失误。

  这也是东陵高科内部,对李东陵这位创始人,如此如此推崇的原因之一,李东陵在东陵高科内部的威望,无人可以挑战,不论是所谓的元老派还是职业经理人派!

  就如同古代打仗,谁不愿意跟一位每战必有收获的大将,每次出征,只要跟着去,必有收获,不仅搜刮战利品大赚一笔,从薄田都没几亩的农户,摇身一变成了地主。

  甚至有机会,凭借战功封妻荫子,这样的大将,谁不愿意追随?

  放在东芯半导体,当李东陵立下了下一代神舟电脑,搭载东芯自主研发的350纳米芯片后,换作是别的公司,对于创始人的要求,可能还会嘀嘀咕咕,或者各种推托。

  但放在东芯半导体,那一切都不存在,整个东芯半导体会调集合全部资源、人力、资金,来完成李东陵立下的目标!

  出了会议室之后,倪广南、黄灵仪带着人手,各自开始忙碌起来,接下来,芯片研发团队这边,要比起以往忙碌的多!

  东芯半导体的管理层,也同样有一大摊子事要处理,他们要提高天机芯片产能,又要帮芯片团队那边筹集经费、调集资源、人手等,同样有一大摊子事忙碌。

  李东陵则跟吴新屹、林坚还有周石等光刻机团队的人,向着位于东芯半导体产业园,最里面的区域赶过去。

  相比起其它区域,光刻机区域这边,安保明显更加严密的多,市场上最先进的监控设备,都将光刻机所在区域全部覆盖了。

  经过多轮安检,换上一身无尘服的李东陵,经过除尘室后,进入到了一座恒温车间中,第一眼就被最中间那台占地足足有四五十立方米的大家伙给吸引了目光。

  “这台设备,我们命名为了东芯一号,就是东芯光刻机部门研发的450纳米光刻机。

  这台光刻机,理论上可以用于生产800纳米到350纳米的芯片!”

  周石站在那台占地面积不小的机器旁,向着李东陵这个大金主,介绍着身后的设备,这也是他们这几年,花费了无数心血,烧了李东陵那么多钱的成果。

  李东陵看着眼前,这座堪比一间房间大小的设备,眼前的东芯一号光刻机,明显比起出现在报纸、电视台上的国外光刻机,个头要大了一截,光刻机小型化方面,东芯这边显然不如尼康、佳能、阿斯麦、飞利浦等品牌,也就是出售的话,恐怕不好卖。

  不过还是那句话,暂时有的用就不错了,还挑什么自行车?!

  “性能怎么样,光刻机零部件有多是国产,有多少是需要进口的,产能跟良品率呢?!”

  李东陵向着周石,抛出了一大堆的问题,然后示意,站在东芯一号光刻机旁边的工程师,开机操作演示一番,总得亲眼见到后才能放心。

  “嗡!”

  当,东芯一号设备启动后,明显一阵声响传了出来,这年代的光刻机,跟后世的那种机子,肯定是没法比的,开机后明显声音不小。

  王峡跟张世应两人不放心,跑到光刻机前,指导起工程师的操作,周石则向着李东陵说道,

  “目前东芯一号,有不少零部件,包括光刻胶、镜头、掩膜版等,都还是需要从日苯、老欧洲或者阿美利加的厂商采购的,在国内目前还没有找到相应的零部件供应商!

  整体零部件供应的话,东芯一号67%左右是从国内零部件厂商采购,还有我们自主研发的。”

  说这话的时候,周石不时看向李东陵的脸色,却见到李东陵神色如常,这才让他松下心来。

  “不过,现在东芯光刻机部门这边,也在跟45研究所等在内的研究单位合作,尝试降低从国外采购零部件的比例!”

  李东陵目光盯着眼前的光刻机,但耳中对于周石的话,却一字也没有落下。

  听完周石的话,李东陵便直接说道,“我听说,老欧洲的光刻机厂商阿斯麦,几年前时,就开始了模块化研发,东芯光刻机部门这边,或许也可以学习这种模式!

  将光刻机不同的零部件,交给国内的研究单位、大学实验室、公司等,将它们都拉入东芯光刻机的生产跟研发的产业链中!

  光刻机这一行,不是单打独斗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东芯光刻机也要拉拢到足够多的支持者!”

  往后光刻机会越来越复杂,一台光刻机重达几十上百吨,需要十几万个零部件组装起来,复杂程度已经超过了组装大型客机。

  如果不组建一条围绕东芯光刻机的盟友产业链,什么都要自己干,那累死了也干不完那么多活。

  “这……”

  周石听到李东陵的话后,明显是愣了一下,他跟倪广南一样,搞研发是一把好手,但组建产业链之流,就不是他的强项了。

  “按照目前的工艺,东芯一号光刻机的良品率,在78%左右,单日生产天机芯片的话,日产能在1200颗左右!

  不过,未来调整工艺,增加芯片曝光率,提升良品率的话,芯片产能是能够逐步提高的!”周石向着李东陵继续说道。

  “芯片检测合格!”

  从东芯一号开机,再到生产出来,经过检测工序,已经足足过去了两个小时,李东陵手上,终于出现了一颗天机芯片。

  李东陵将这颗芯片举起来,端详着这颗芯片,看着芯片上那串编号,李东陵这一阵感叹,为了它,东陵高科真的是下了血本了!

  “林经理!”

  李东陵将手中东芯一号生产的这枚芯片,交给了一直等在一旁的林坚。

  后者拿着芯片,开始了仔细检查,随后还对光刻机,也都进行了检测后,这才轻轻向着李东陵点了点头。

  李东陵见状,心头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能通过林坚这个老炮的检查,说明东芯一号光刻机,是真的成了,而不是忽悠人的玩意。

  “东芯半导体这边,会尽快将东芯一号光刻机的消息,通过媒体放出去!

  周总工,我想明年,你们恐怕需要去燕京领属于你们的那份国家进步奖了!”

  听到李东陵的话,周石、王峡、张世应三人,脸色瞬间胀红起来。

  “东芯一号,是所有东芯光刻机研发人员的功劳,我们不敢居功!”周石连连摆手说道。

  “该是属于周总工你们的功劳,那就肯定是属于你们的,不能被抢走!

  东芯半导体这边,也会将你们的功劳,上报给汉西省府、燕京经贸委等部门,让汉西科协推荐黄教授跟周总工你们进入中科院、工程院!”

  听到李东陵这话,周石等人,真的是有几分诚惶诚恐了,对于国内研发行业的人来说,能去燕京领奖,入选中科院、工程院的院士的话,那相当于技术生涯大满贯了,可以说是光耀门楣,族谱以他为始,单开一页了!

  见到周石似乎还有推辞之意,李东陵直接说道,“这次申报,不止是为了周总工你们,也是为了东芯半导体所有研发人员!”

  未来东芯半导体,肯定也需要进入产学研时代,也就是东芯半导体需要借助各路科研单位、高校的来研发,只有这样才能跟海外那帮巨头较量。

  而在这中间,肯定需要有话语权才行,需要为东芯半导体的项目争取资源,为东芯半导体的产品背书,这都需要有人摇旗呐喊才行,而这其中,还有什么比一名院士的发声,更有话语权的?

  前世的时候,某大A市值最高,一瓶酒水能卖几千块的酒水牌子,也拼命的想送自家总工程师成为工程院的院士,为的是什么,还不是话语权?

  一旦自家酒水总工程师,成了工程院的院士,成为国内酒水行业的权威,他说哪款酒水好,为某款牌子酒水背书,喝了那玩意强身健体,每天一杯能活到108,其他人反驳还有用吗?

  东芯半导体不需要玩的那么抽象,但也需要在学术行业,有自己的代言人,能有舆论话语权,能为自己的项目拉拢拉拢到人才、资源等等。

  毕竟一个行业蛋糕竟就那么大,最大的那块肉,总需要是争抢一下的,你不争,肉可就被对方全抢走了。

第786章 阵营

  “现在东芯一号的生产成本是多少,今年东芯光刻机部门,能生产多少台东芯一号?!”

  出了恒温车间,李东陵卸掉了那一身防尘服,向着周石问道。

  被问到光刻机的成本还有产能,周石神情略有些尴尬,“目前因为研发成本,还有零部件采购等问题,东芯一号的生产成本,大概在650万美元一台!”

  “尼康、佳能、阿斯麦等公司的同类型产品呢?!”

  “如果是佳能同类型光刻机,售卖到国内,可能价格会高一些,售价达到四五百万美元左右!”

  周石老实说道,说白了,尼康、佳能那些光刻机厂商,还是在玩双标,同样的光刻机,卖给老欧洲、阿美利加的半导体厂,就三百多万美元。

  但一运到国内卖,立刻就涨价了,但就算是涨价,尼康、佳能那边的光刻机成本,也比起东芯这边还是要便宜不少。

  东芯的光刻机,刚刚研发出来,工艺还不成熟,再加上还没有大规模量产,生产成本短期内,是肯定比尼康那帮老牌光刻机厂高不少。

  这也是国内,为什么之前各路光刻机厂商、研究所,都纷纷跑路了的原因,辛辛苦苦投了那么多钱,结果研发出来的光刻机,还不如国外先进,成本也比对方高,生产出来的光刻机卖给谁去?!

  “如果芯片厂这边下单,周总工那边,今年能交付多少台东芯一号光刻机?”

  林坚也开口问道,他是东芯汉西芯片厂的总经理,等到那座8英寸晶圆厂建成之后,也是需要采购光刻机的。

首节上一节429/6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