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价格,东陵高科可以接受,但也有一个要求,湾流这边,需要为这架私人飞机,培养一组内陆的机组跟维修人员!”
李东陵直接说道,这架私人飞机,李东陵感觉,这种关乎小命的东西,还是使用内陆的机组人员,让人放心几分,免得阴沟里翻船。
“这……”
戴夫犹豫了一下,“如果这样的话,成本会高不少!”
“培训成本,不用湾流担心,由东陵高科承担,但湾流必须帮东陵高科,培训出最好的机组跟维修人员!”
“成交!”
戴夫脸上露出笑容,伸出手跟李东陵握了一下,这一单达成,对于湾流来说,迈出了进入内陆市场的第一步。
一个十几亿用户的市场,迟早会有更多的富豪诞生,如果能在内陆私人飞机市场站稳脚跟,戴夫感觉,湾流在内陆迟早能拿到更多的单子!
……
林坚来到体育馆的时候,刚好跟满脸喜色的戴夫擦肩而过,两人对视一眼后,戴夫向着林坚点了点头,便急匆匆离去。
“林博士,很高兴你能来!”
不同于戴夫,面对林坚,李东陵亲自出门迎接,将一身干练的灰色衬衫,配上卡其色长裤的林坚迎了进去。
“这是东芯半导体,送给林博士的礼物,希望林博士能够喜欢!”
林坚接过李东陵递过来的礼盒,看到里面的东西后,先是露出喜色,然后连忙合上,“这份礼物,太过贵重了,我受之有愧!”
作为资深的摄影爱好者,林坚看到礼盒中的那台造型古朴的徕卡相机,还有一旁标注着的1924年的字样,显然这部徕卡相机是1924年的产物。
看着这部相机的保养程度,还有零部件成色,明显还可以使用,林坚知道这部相机,绝对价值不菲,去年在拍卖行,成交过一部1921年的徕卡测试相机,成交价超过了45万美元!
眼前这部徕卡相机,即便年份不如那部相机,但也绝对价值不菲!
有些东西,对于不喜欢的人来说,可能一文不值,但对于喜欢的人来说,可能就是无价之宝了,相机也是如此。
“自古香车配美人,宝马配英雄,这部徕卡相机,能到林博士手中,才不负它等待这么多年!”
听到李东陵的话,林坚心头是有些意动的,说实话,现在能找到这么一部古董徕卡相机,真的是不容易,说不得,花费找它的成本,都比买下它的价格,还要贵了。
“这只是一部相机,未来,说不得,东芯半导体能将柯达作为礼物,送给林博士!”李东陵笑着说道。
听到这话,林坚也不由一笑,却只当李东陵这是在开玩笑罢了,话说林坚当年刚毕业,因为爱好摄影跟光学,想要入职柯达,但柯达压根没搭理林坚。
李东陵扬言,未来东芯半导体,将柯达送给林坚,也是报当年一箭之仇。
不过,柯达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被称为“黄色巨人”,没人会认为,它会倒下去,林坚也不认为柯达会有陨落的一天,只当李东陵这是开个玩笑罢了。
第517章 只要锄头挥的好,没有墙角挖不倒
柯达如今还是不可一世的黄色巨人,有全世界有几十万柯达胶卷冲印店,雇员超过十四万,市值超过了280亿美元,全世界需要用到胶卷的地方,都有柯达的身影。
近年来,虽然让柯达深恶痛绝的数码相机,有兴起的趋势,但柯达依旧是巨无霸般的存在。
实际上,早在七八十年代,柯达就研发出了数码相机,但被雪藏了,因为数码相机无法卖胶卷。
至于说现在,确实估计没人会想到,一代黄色巨人会倒下,会倒在曾经被柯达自己雪藏了的数码相机这把刀下,更不会想到,它会被跨界的智能手机给彻底扬了!
胶卷摄影虽然不流行了,但对于林坚这些,最早接触摄影,就是跟柯达打交道的人来说,对于柯达都是有情怀的,也有不少人依旧钟情于胶片摄影。
就如同本该早就被扫进历史堆中的黑胶唱片,反而在数字音乐时代,迎来了复苏,销量一度超过了CD等碟片,可见情怀跟回忆杀的市场有多大,初听是高三,再听已是三高,高三买不起的东西,三高的时候,却是能买得起的。
现在想要买柯达,肯定不现实,花费太大了,但等它破产了,把它的牌子摘下来,给林坚过手玩玩,却是没问题的。
如果林坚能入职东芯半导体,帮东芯半导体把芯片生产基地建起来,帮忙研发出最新型号的光刻机,那莫说是大残的柯达,就算是满血的柯达,东芯半导体说不得也会让林坚如愿一次。
“我也希望有那么一天,一定要问一下柯达管理层,当年为什么不看我的简历!”林坚笑着说道。
看着那台古董相机,再听着李东陵刚才连将柯达送给他的话,都给喊了出来,千金买马骨的味道,简直不要浓烈,林坚哪里还能听不出来。
“无功不受禄,李总这次找我过来,到底是所谓何事?”
林坚性格温润,仿佛从不会急眼,但这次问向李东陵时,目光带着几分凝重。
李东陵看着林坚,也开门见山的说道,“实不相瞒,汉西东芯半导体公司,准备筹建芯片生产基地,希望能请林博士担任总工程师!”
“去汉西,担任芯片厂总工程师?”
林坚神色明显有些诧异,他想过各种可能,却唯独没想到,李东陵竟然是要挖他回内陆。
“不仅是芯片生产基地,东芯半导体内部,也有一支研发光刻机的研发团队,如果林博士愿意,这支光刻机研发团队,也可以交由林博士管理!”
李东陵做出将整个东芯半导体光刻机、芯片生产基地,都交给林坚来管理的表态,实际上,就是将大权放给他了。
现在东芯半导体的光刻机团队,是以当初的机电部45研究所周石、张世应、王峡等人为主的研发团队。
这支光刻机研发团队,不能说不好,这已经是东芯半导体,能在国内能找到的,最好的光刻机研发团队了,现在正在为东芯半导体研发450纳米的光刻机。
现在东芯半导体的450纳米的光刻机,已经有了眉头,再咬牙投入经费,估计能研发出来。
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想要追上日苯尼康跟佳能最新型号的光刻机,再研发450纳米以下的光刻机,对于周石的光刻机研发团队,就有些力有不逮了,更别说,攻克阻挡了全世界芯片生产厂的193纳米的光刻机了。
“我已经从IBM退休,也有数年,没有回一线研发岗位了,恐怕跟现在的主流技术有些脱钩了!”
林坚听到李东陵的话后,略为犹豫的说道,技术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林坚来到阿美利加已经有近三十年时间,让他陡然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心头难免会有纠结。
听到林坚的话,李东陵并没有失望什么的,“林博士,你在IBM工作了22年,就是负责光刻机项目,深紫外光DUV技术没能突破193纳米,不遗憾吗?”
林坚神色猛然变了一下,对于一名技术人员来说,没能解决掉困扰了整个职业生涯的难题,恐怕是一辈子的意难平。
而在IBM时,林坚虽然坚持DUV技术,但IBM的高管们,则喜欢X光的光刻机项目,这让林坚直到退休,都没能向世人证明自己的理论跟技术。
林坚此刻,眼神格外的凌厉,目光直直的看着李东陵,片刻之后,换来了一声叹息。
“不管是DUV还是X光或者ArF、准分子激光,哪条路,能突破193纳米光源的桎梏,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赢家是谁!”
林坚语气带着几分不甘,又有几分无奈,研发从业者,最无奈的地方在哪里,就是前路茫茫,谁也不知道哪条路是对的。
历史,只会记住那些赢家,而对于研发路上失败的人,甚至用一生来研究一个项目的人,如果失败了,整个职业生涯,也就基本上被否定了。
现在各路光刻机公司、研发团队,都在拼命想要攻克193纳米的光源,各种路子无数,但注定,赢家只有一个,其余的全部都是用来衬托胜利者的炮灰。
深紫外光DUV技术,能不能赢下来,比现在的光刻机霸主尼康、佳能,都率先突破193纳米的制程,老实说,林坚心头也没底,这条路如果好走的话,IBM当初也不会直接放弃了,去搞什么X光微影技术。
“但不到最后,谁又敢说,深紫外光DUV,不会成为最后的赢家呢?”李东陵看着林坚说道。
林坚闻言,无奈苦笑一声,“但成本太高了,要证明这条路是否正确,可能要投入数以亿计的美元,而如果失败,那可能全都打了水漂!”
“可不尝试,谁又知道,是否能成?”
林坚这时候,神情已经有些意动了,李东陵愿意支持他的DUV项目,那说不得,真能弥补职业生涯的遗憾。
但有东芯半导体愿意买单,也不意味着,真就高枕无忧了,如果研发失败,巨额的研发费用打了水漂,那林坚可以说是要晚节不保了。
李东陵看到林坚,还带着几分犹豫不决的神色,再度放出一个大招。
“林博士,我并非是光刻机跟芯片行业的专业人士,所言只是异想天开,林博士只当听个笑话罢了。
现在不论是哪种光源的光刻机技术,离子投射、ArF、X光、DUV等,都属于以空气为媒介的干式光刻机,但如果把空气,换成水或者其它媒介呢……”
李东陵对于光刻机确实不是行家,但前世光刻机的传闻,多少有所耳闻,而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使用水作为光刻机的媒介,通过水的折射,将光源缩短投印在电路上。
听到李东陵的话,林坚刚开始,还只是一笑了之,随后面容变的越来越严肃。
李东陵的意思,林坚当然听的明白,乍一听,感觉似乎有些不靠谱,作为从业了一辈子的老炮,他可以找出李东陵这方法的各种漏洞,譬如使用水做媒介,会不会产生气泡,会不会污染设备,还有防水、水会发热膨胀、蒸发、影响精确度等各种问题。
但这些问题之外呢,林坚猛然想到,按照这套方法,是真有希望,把193纳米的光源,通过水的折射,直接变成134纳米的光源,从而一举绕过193纳米的天堑!
林坚心头跳动,猛然加快了几分,这套方法,理论上是可行的,哪怕它只是理论上的,至于那些问题,都有希望被解决!
“这也许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整个半导体行业,这些年来,都被传统思维禁锢住了!
李总,你是个天才,如果你当年选的是半导体行业,绝对能做出让人震惊的成绩!”林坚看向李东陵时,眼神都有些变了。
李东陵摇了摇头,“我只是胡言而已,林博士当不得真!”
“这条路,确实是可以尝试的,理论上,改变空气媒介,确实是能缩小光源!”林坚认真的说道,起码这条理论,是让他心动了。
“如果林博士愿意加入东芯半导体,东芯半导体,愿意全力支持,以DUV的技术,对这条理论进行研发!”
李东陵到了这会,也是开始亮牌,“东芯半导体愿意为林博士,提供五十万美元的年薪,另外转让2%的股权给林博士!
林博士到了东芯半导体,担任芯片生产厂跟光刻机项目的总工程师,人事跟研发项目,都由林博士来决定!”
李东陵这是相当于,将东芯半导体的芯片生产基地、光刻机项目,都交给了林坚,这比起对林坚扣扣搜搜的IBM来,对于林坚,已经是展现出足够的诚意了。
“我……”
这时候,林坚早已经是心动了,但话到了嘴边,还是带着几分歉意,向李东陵说道,“我需要跟家里夫人商量一下!”
李东陵早就听闻林坚夫妇伉俪情深的传闻,“当然,如果林夫人还有林博士家人,愿意一起去内陆的话,工作跟生活方面,就东芯半导体跟东陵高科都可以进行安排!”
第518章 第三次联盟
“林博士如愿愿意的话,东陵高科愿意推荐林博士,担任平阳大学跟汉西交大的名誉教授。
并且,在平阳大学,组建以林博士名字命名的半导体学院!”
听到李东陵再度抛出来的条件,林坚都有种,想要把当场答应下来的冲动了。
人活于世,不外乎名与利罢了,李东陵愿意让东芯半导体帮林坚完成职业生涯的遗憾,又帮他在平阳大学,组建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半导体学院,这待遇,多少阿美利加的半导体大佬,都没有享受到!
真如果,能在东芯半导体,突破193纳米的光刻机,并且实现芯片量产,平阳大学的林坚半导体学院能落地建成,那林坚的职业生涯,都没有任何遗憾了,甚至远超出他的预期。
“我会尽快给出答复!”
临离开之后,林坚神色坚定的向着李东陵说道,实际上心思已经很明显了。
李东陵点了点头,“我等林博士的好消息,如果有林博士半导体行业内的朋友,愿意前往内陆,东芯半导体也一并欢迎!”
挖一个也是挖,挖一群也是挖,林坚在阿美利加这么多年,半导体行业的大牛,他基本上都接触过,而且以林坚的性格,是有不少半导体大牛朋友的,如果他能充当说客,那能帮东芯半导体能挖走不少的大牛。
等过了这个节骨眼,以后过些年头,再想从阿美利加大把的挖半导体的技术大牛,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看着林坚离去的身影,李东陵感觉,以他今天画出来的大饼,还有对光源媒介提出来的新路线,林坚如果不想职业生涯止步于此,肯定想要实验一番的,招募林坚进入东芯半导体,十有八九是能成了的。
……
“李总,我愿意前往汉西,另外我会询问一些老朋友,看他们是否愿意一同前往汉西!”
第二天中午,在李东陵前往一座高尔夫球场的时候,李东陵接到了林坚的电话。
林坚对于东芯半导体,也有了大致了解,如今的东芯半导体,连三流半导体公司都算不上,林坚也清楚,单靠自己,想要拉起来东芯半导体,太过费力了,邀请一些帮手过去,也能轻松几分。
“东芯半导体,欢迎林博士的到来,只要愿意跟林博士一起前往汉西的技术人员,东芯半导体都会支付给他们足够符合他们身份的薪酬跟待遇!”李东陵向着电话那头的林坚说道。
“看来,林坚已经愿意加入东芯半导体!”
车内坐在一旁的周华梁,听到李东陵提到林坚的名字,顿时就明白,李东陵这是把林坚给挖到手了。
看着眼前的周华梁,这几个月下来,李东陵感觉用的相当顺手,来阿美利加办的这几件事,周华梁都可谓是鞍前马后出力甚多。
“也辛苦你了,如果不是华梁你,不可能这么顺利!”
“等会到东陵高科总部,我会提议,建立东陵高科北美总部,到时候,华梁你的担子恐怕又要重了!”
李东陵拍了拍周华梁的肩膀说道,要想让马儿跑得快,就必须得喂饱才行,在这方面,李东陵向来有分寸,从不会拿美元考验人性,人性是经不住考验的。
“多谢李总,我一定不会让总部失望!”
在阿美利加长大的周华梁,行为方式,终究跟内陆有所区别,碰到这种机会的时候,周华梁根本不敢推让,生怕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