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1993开始 第210节

  李岩、杜国赢向着李东陵看了过去,他们今天过来,是向李东陵汇报背背佳销量,还有一些其它事情,背背佳的销量,也足以证明他们没有白费功夫,当然,也证明了分众传媒还有杜国赢,对于东陵高科的作用。

  李东陵看到两人的神色,拿起放在小火炉上面煮着的茶水,给李岩、杜国赢冲了一杯茶水。

  “杨主任、宋经理,都是“老朋友”了,不需要见外!”

  李东陵说道,杨博华、宋栾城闻言,脸上也露出几分笑容。

  实际上,李东陵也确有几分拉近,东陵高科跟两人关系的意思,这几年国内单位跟部门,也在不断调整之中。

  不仅是经贸委那边,一口气合并了多个部门,成为燕京最有权势的部门,也有消息传出,邮电部门那边,也将要变动。

  邮电部门可能跟电子工业部门那边合并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对未来国内电信、电子、互联网、软件等诸多行业有巨大影响力的信息产业部!

  东陵高科现在,还有以后涉及到的业务,基本上都要跟信息产业部打交道的。

  而在邮电部门的杨博华,接下来十年之内,也将会是在国内互联网、电信、电子行业,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甚至某些行业政策、监管条例、规章制度等,杨博华都可能参与到。

  有句老话叫朝廷某人好做官,虽然不好听,但就是事实,李东陵不需要杨博华,帮东陵高科拉偏架之类的,但更不希望东陵高科被穿小鞋!

  在海外市场,作为外来户,受气也就罢了,特么的,在自己的地盘上,还受气,那说的过去吗,还有天理吗?

  李东陵一直遵循一条规则,东陵高科可以不用盘外招,针对其它对手,但一定要有制止其它对手,使用盘外招针对东陵高科的手段。

  有枪不用,跟压根没枪可用,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境遇,谁愿意被当人猎物,而不是当猎手?

  有经贸委、信息产业部的支持,只要能确保,东陵高科不会被针对,这就足够了!

  听到李东陵这话,杜国赢和李岩对视一眼后,杜国赢率先说道,“目前背背佳的销量,已经超过了四十万套,超过了我们之前的预期。

  接下来可能会销量放缓,我们准备要做的,就是稳定国内市场之后,然后进入海外市场!”

  杜国赢语气略带几分兴奋,如果只在国内卖背背佳,那他是割韭菜,可要是卖到海外去,那就是为国内创造外汇跟就业市场,那帮卖保健品的,有本事忽悠到外国人当韭菜吗?

  “如果,海外市场顺利,今年背背佳项目的全球销量,目标是能达到两百六十万套套,其中40%的销量,要是在海外完成!”

  听着杜国赢的话,杨博华、宋栾城,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两百六十万套背背佳,是什么概念,一套299元的售价,海外售价要在五十美元以上,真要卖出去两百六十万套背背佳,营收基本上突破八亿人民币了,其中还要有40%的外汇……

  熟知国内状况的杨博华两人,清楚国内公司的现状,一大批公司还都在苦苦为生存挣扎,东陵高科旗下,“随手”投资的一款产品,竟然都要嚷嚷着要出海外汇,这对比实在是太强烈了。

  他们现在知道,为什么经贸委、外汇司、国资等燕京部门,那么护着东陵高科了,谁跟东陵高科走的近了,以国内现在发展经济为重任的时期,政绩还用担心?

  李东陵听着杜国赢的话,脸上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举起茶杯,以茶代酒跟杜国赢碰了一杯,基本上是表达了对杜国赢的认可。

  但实际上,李东陵对于背背佳的销量跟营收,并不是那么太过在意,就跟之前李东陵让分众传媒,推出电信广告业务一样,背背佳项目,同样也是希望分众传媒能活下去。

  李东陵是希望分众传媒,能充当东陵高科的宣传渠道跟喉舌,能为东陵高科摇旗呐喊,尤其是海外市场,这是东陵高科,也是国内公司在海外的劣势。

  到了现在,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套理论,早就过时了,国外公司出海早,广告打的多知名度高,买家就多,国内出海晚,没有知名度,自然是销量比不过,现在全世界都是,谁的嗓门够大,吹的更令人信服,谁就能卖的东西更多……

  “分众传媒那边,出海业务准备的怎么样了?”李东陵向着李岩,问出最关键的问题。

  “分众传媒棒子公司,正在组建中,我们是准备跟棒子当地都地头蛇合作,共同建立分众传媒棒子公司。

  然后跟CBS等棒子电视台合作推出分众精选电视购物频道,把帝威斯、背背佳等产品推广过去,另外合作超级女声等综艺,未来进入棒子的电梯广告、户外广告、车身广告、短信广告等市场。”

  李岩听进去了李东陵之前的交代,没有贸然直接就去棒子市场送人头,而是找了棒子几个中小财阀合作。

  之所以找棒子中小财阀合作,是李岩请港城有国际经验的团队认真考虑过的,如果选三星、现代、大宇等棒子财阀,一方面对方未必能看的上分众传媒的合作,更可能未来翻脸,直接吞掉了分众传媒棒子公司。

  而棒子中小财阀,在棒子有一定的人脉、资源,又不能吞掉分众传媒,也方便分众传媒拿捏对方,这样的中小棒子财阀,反而是更容易合作几分。

  “如果棒子分众传媒公司能够站稳脚跟,接下来几年,分众传媒将会进入日苯、暹罗、交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市场。

  我们计划,未来分众传媒一半的业务,是在海外市场,当然国内是分众传媒的基本盘,绝不能放弃!”

  国内广告市场,除过报纸广告逐渐萎靡,其余的电视、电梯、短信广告、户外广告等等,都会是爆发式增长。

  只要能占据国内市场,分众传媒就有了基本盘,哪怕在海外受挫一两次,也能够重整旗鼓再杀回去。

  李东陵点了点头,对于分众传媒的发展速度,李东陵是颇为满意的,分众传媒在海外,每进入一个地区,在当地站稳脚跟,就相当于东陵高科在当地有了一大喇叭,可以通过各个渠道,为东陵高科的产品摇旗呐喊!

  “进入海外市场,要小心谨慎一些,但也不能错过机会,这几年是分众传媒在海外最好的机遇!”李东陵向着李岩交代了一句。

  看着李岩、杜国赢两人,李东陵又给画了一张大饼出来,“未来如果时机合适话,分众传媒还有背背佳这边,都可以选择上市,东陵高科总部这边都会支持!”

  听到这话,李岩、杜国赢呼吸都不由一重。

第422章 筹码

  飞雁科技那边,准备开始运作上市的传闻,李岩、杜国赢多多少少,也都有所耳闻。

  上市,意味着功成名就,实现财富自由,李岩两人自然也清楚,他们当然也想过,分众传媒上市或者背背佳的母公司津门一品上市什么的。

  但以前,也只敢私下里想想罢了,却是不敢明说出来的,现在李东陵却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旁人说出来,他们可能不信,但这话是李东陵说出来的,由不得他们不信!

  只要东陵高科总部愿意支持,分众传媒跟背背佳的业绩,想不亮眼估计都难,上市几率,自然是要大了数倍不止!

  从李东陵这里得到承诺,李岩、杜国赢看得出来,今天杨博华、宋栾城在李东陵这里,肯定是有要事要谈,没有多停留,便带着兴奋之色离去。

  茶水在小火炉上发出轻鸣声,杨博华跟宋栾城对视一眼后,最后还是杨博华率先开口。

  “东陵,实不相瞒,我这里过来,除过老朋友叙旧之外,实际上还有一些部门里的公事!”

  杨博华开口道,“听说,东陵你过几天,就要去港城,参加方正集团的港交所上市敲钟仪式?”

  李东陵要去港城这事,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方正早在几个月之前,就大张旗鼓的宣传,借机为方正上市造势。

  点了点头,李东明看向杨博华两人,“杨老哥,大家都算是“自己人”,有话但说无妨!”

  “好!”

  杨博华将茶杯放在一旁,“我这次回汉西,实际上是邮电部门里的意思,主要是为了港城电讯的收购案!”

  李东陵听到这话,不由眉头一皱,并没有先开口,手中转动着仿古的茶杯。

  咳嗽了一声,宋栾城开口说道,“实际上,国内电信行业这边,一直都在关注着港城电讯那边的事,只是你也清楚,这几年港城情况很特殊,电信、联通等国企电信公司,不方便直接插手这件事!”

  “但就跟你接受亚洲周刊专访时说的那句话一样,港城电讯决不允许落在海外公司手上!”

  杨博华看着李东陵说道,“原本我们是没有这么着急,但现在情况有些变化。

  港城电讯母公司大东电报公司那边,今年新上任了一个总裁,他想要尽快脱手港城电讯,把大东电报业务集中到欧洲市场,还有其它新兴的电信行业上。

  另外一边,新加坡电信也新上任了一个总裁,是新加坡李家的李现杨,他上任后,肯定要大干一场的。

  有消息传闻,大东电报跟新加坡电信的两位新总裁,有意开始接触,商量新加坡电信收购港城电讯的事!”

  杨博华和邮电部门那边,知道的情况,比媒体那边,要详细的多,大东电报新调过来的总裁,明显就是专门来处理出售港城电讯事务的。

  至于新加坡电信那位新总裁,正应了那句话,不怕富二代花天酒地,就怕富二代踌躇满志。

  新加坡电信这位新总裁,明显是准备大干一场,向新加坡李家,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号称要把新加坡电信打造成为全球第六大电信集团,收购港城电讯后,进入日苯、阿三、澳洲还有东南亚等市场。

  李东陵看着杨博华、宋栾城,在之前,李东陵也考虑过,要不要收购港城电讯,这件事风险跟机遇是并存的。

  但这次,杨博华代表邮电部门那边主动找过来,显然是想让东陵高科出手,将港城电讯给拿下。

  不管心头如何想,李东陵清楚,这时候,是争取要筹码的时候,想要收购港城电讯,绝非易事,邮电部门想要让东陵高科下场,那也要给足够的支持才行!

  摇了摇头,李东陵说道,“港城电讯实在是太贵了,不是现在的东陵高科,能够吃的下去的,闹不好,牙口都可能崩了,而且……”

  “东陵高科也是内陆公司,如果直接下场抢夺港城电讯,会不会引起港城的舆论……”

  杨博华听到这话,心头不由一紧,连忙说道,“东陵高科跟港城宁氏公司的关系,我们都清楚,如果真的要收购,可以联合宁氏公司一起收购,没有人能反对!”

  “但太贵了,如果东陵高科收购,花费实在太大了,现金流都要耗干,还要借贷一大笔,风险实在是太高了!”

  当着杨博华的面,李东陵连连叫苦,一副对港城电讯不感兴趣的神色,一套否认三连,不愿意为了港城电讯,把东陵高科给搭进去。

  看到李东陵“坚决”的神色,杨博华、宋栾城两人,也不禁有些头疼。

  国内这边,对于港城电讯感兴趣的公司,自然是一大堆,不仅是电信行业,还有银行、国投等单位,毕竟港城电讯现在还是一头现金奶牛,每年赚几十亿美元的现金。

  但明年港城就要回归了,正是最敏感的时候,这时候国企下场收购港城电讯,难念会引起一些风波,只能由私企来收购。

  可遍观国内一众民营公司,哪家能比得过风头正盛的东陵高科,还有一个没法公之于众的原因,不管是国内哪家公司,收购了港城电讯,可谁敢说能一定经营好它,那如果闹不好,可就变成了一大烂摊子。

  而相比之下,交给这几年表现最亮眼的东陵高科,来管理港城电讯,则让邮电部门还有燕京不少部门,更加放心几分!

  可现在,李东陵压根不接茬,就让杨博华无奈了,杨博华向着宋栾城看了一眼,两人对视一眼后,宋栾城开口道,“不会让东陵高科孤军奋战,电信还有国内其它部门、单位、公司,都会为东陵高科提供支持!”

  “如果东陵高科愿意加入收购,我们可以保证,中银那边,可以提供专项免息收购资金,只能用于收购港城电讯!”

  杨博华说道,见到李东陵依旧没有开口,他只得再度说道,“如果东陵高科愿意,这次东陵你去港城,邮电部门这边可以支持东陵高科拿到一部分港城电讯的股权!”

  “港城泰富集团那边,正在计划收购中华电力,想要出手持有的8%港城电讯换取资金,来收购中华电力。

  港城泰富母公司是中信公司,这8%的股权,绝对可以拿到手,拿到8%的港城电讯股权,就占据了收购优势!”

  收购阶段,每1%的股权,都可能最终改变战局,拿到这8%的港城电讯股权,不论是继续收购,还是到时候,趁着股价高位扔出去大赚一笔,都是占据优势的。

  杨博华的提议,已经是颇为诚意了,只要东陵高科入场,邮电部门就协调,让东陵高科拿到这8%的港城电讯股权,这就相当于有了收购港城电讯的入场券。

  但李东陵看着杨博华却是说道,“如果加入收购港城电讯的战争,不能以东陵高科的股权来抵押到货款!”

  听到李东陵这话,杨博华脸色变了一下,李东陵的意思很明确,东陵高科可以下场,但李东陵不能让用东陵高科的股权来换取收购金,把东陵高科陷入危险之中。

第423章 化腐朽为神奇

  见到杨博华、宋栾城的神色,李东陵却依旧说道,“东陵高科可以在港城建立一家公司,专门用于收购港城电讯!

  东陵高科可以拿出15%左右的股权,再加上飞雁科技的股权,来为这家公司提供借贷担保。

  但这场收购,不能影响到东陵高科,你们也清楚,现在东陵高科关系到多少人的饭碗,实在是不能冒险……”

  听到李东陵最后那句话,杨博华两人,也是面色大变,如果真因为收购港城电讯,而让东陵高科受到牵连,以至于保不住就业岗位,那这样的风险,可不是他们能承担的起的。

  国内这几年,正处于最紧要的关头,经贸委为什么权势越来越大,接管那么多地方央企、国企,就是为了保住饭碗,想方设法的制造就业岗位。

  东陵高科能被燕京经贸委等部门支持,能赚外汇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提供就业岗位,而且是大把的就业岗位,这才是让燕京经贸委、国资等部门,还有汉西以及国内各地方,最为关注的,大家现在都需要能发工资的就业岗位,一个岗位,可能关系到的就是一大家子的生计!

  而如果因为收购港城电讯,而影响到了东陵高科,甚至影响到了就业岗位,这锅,可不是杨博华他们俩能背得起的。

  但,要收购市值上千亿港币的港城电讯,想要从银行借贷收购资金,就需要有抵押物。

  前世的时候,港城长江李家那位李泽凯,能空手套白狼,从三十多家银行,无抵押借到一百多亿美元收购港城电讯,主要还是他老子的缘故。

  虽说,江湖都传言他们父子关系不好,而且李泽凯收购港城电讯之时,港城长江李老板还专门,告诉媒体那边,港城长江集团没有参与港城电讯的收购。

  但外界,信不信这份公告,只有鬼知道了,那些银行跟财团,愿意让李泽凯无抵押拿到贷款,主要还是看在他老子的份上,他要是还不上,肯定需要他老子来还,子债父还天经地义,所以那帮银行压根不担心。

  同理,放在东陵高科身上,如果以东陵高科的股权为抵押,来从银行借钱收购港城电讯,估计银行、海外财团、投行等各方面,都乐见其成,以东陵高科的营收能力,那帮银行巴不得东陵高科还不起钱,然后趁机把东陵高科给吞下去……

  但,李东陵只愿意,拿出来一部分东陵高科的股权,再加上飞雁科技的股权,来为港城那家用于收购港城电讯的公司提供担保,那银行跟财团那边,愿不愿意倾囊相助就难说了。

  “如果东陵高科加入这场收购,我希望能得到邮电部门、电信公司还有中银、国投集团等公司的全力支持,而且是国内这边,唯一支持收购港城电讯的公司!”

  李东陵向着杨博华、宋栾城意味深长的说道,提出了东陵高科入场收购港城电讯的条件。

  李东陵摆明了车马,如果杨博华这边,能在邮电部门那边,为东陵高科争取到这些条件,那东陵高科可以挥师南上,否则就此作罢。

  这些条件里面,看起来似乎,是抵押贷款那关最难,但实际上,李东陵最在意的,反而是让东陵高科,成为内陆唯一支持的那家收购港城电讯的公司,这点至关重要!

  李东陵可不想关键时刻掉链子,对于这场收购,燕京邮电部门的态度至关重要,说破天,港城也是国内的地盘,港城电讯也是受邮电部门还有还有的信息产业部管着的。

  如果邮电部门能坚决支持东陵高科,关键时刻表态,足够让东陵高科在谈判桌上占据优势,李东陵最怕的是,让长江李家之流,也得到邮电部门的支持,那东陵高科还有什么绝对优势?

  “还有最重要一点!”

  杨博华听着李东陵提出的条件,想了片刻后看着李东陵,“如果,东陵高科能够收购港城电讯,要如何运作,确保它正常运转,不会陷入亏损或者破产中!

首节上一节210/6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