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收藏大玩家 第309节

  高琦因为拍卖的成交额超过预计,所以气色极好。他看到沈瑜过来,热情的说道:“老弟,谢谢支持。”

  沈瑜说:“应该的,今天也是巧了,碰到我喜欢的古玩。”

  高琦问道:“还有一场,有没有你喜欢的?”

  沈瑜笑眯眯的说:“有。保密。”

  高琦哈哈一笑:“明白,明白。”

  沈瑜付过款,在大厦二楼的餐饮店,找到了曾晴三人。

  她们给沈玉瑜安排好位置,纷纷的询问拍品的情况。

  沈瑜拿出了两枚印章,让三个女孩轮流把玩观看。

  张小琴拿着方介堪先生的印章,向沈瑜询问:“沈总,这就是青田石?”

  沈瑜要了一杯橙汁,然后答道:“没错,青田石,还是上品封门青,石质细腻,材质也很规整,2.5×2.5×6cm。雕刻螭龙钮,圆润精致,丝理分明。”

  “这是哪一年的作品?”张小琴问。

  沈瑜指着印章边款,说道:“边款是介堪得意之作,癸未,应该是1943年。”

  克里斯蒂娜问道:“这个价格并不便宜吧?”张小琴已经把价格告诉她。

  沈瑜说:“方介堪先生刻印以典雅取胜,此印用的是白文。读未见书,我个人判断,应该物有所值。印章和徽墨,我不打算买卖,留着自己用。”

  曾晴说道:“你的爱好很多。我记得你从我店里买过珊瑚盖瓶和珊瑚树。”

  沈瑜说:“都在我的书房。”

  曾晴:“你是真舍得。”

  张小琴看向曾晴拿着的另一枚印章,说道:“鸡血石的名气,比青田石更大。”

  曾晴小心的拿着陈巨来篆刻的鸡血石印章,边看边说:“正方素章,无雕刻。石材底色沉稳,是藕粉色,鸡血的面积不大,但是鲜红浓艳,流淌自然如泼墨。”

  张小琴赞叹:“曾姐经营古玩店,果然不一样。”

  曾晴说道:“印章边款是巨来篆。底印是”她看了一会儿,没辨认出来,只好放弃。“我只能看出这么多。”

  “印文是松竹含韵,章法妥帖,深得汉印神韵。”沈瑜解释道。

  曾晴:“我对陈巨来先生了解的不多,但是我记得曾经看过父亲留下的一本书,上面有陈先生的照片,给人的感觉是瘦小,和作品的气势不同。”

  沈瑜听着几人的聊天,默默查看购买古玩后的游戏信息。这次购买,让他的对金石篆刻的了解进一步提升。他关闭页面,沉默半晌后,说道:“我对陈巨来先生的了解。都是从书中得来。陈巨来被他的老师赵叔孺推为“篆书醇雅,刻印浑厚,元朱文为近代第一”。

  我觉得,只有看作品,才能看到陈巨来个人形象和艺术世界。他的作品有,印章,书画,印谱,收藏,手稿,信件,影像。最有经典的是自用印和自作印谱。

  此外,他曾经为很多书画名家制印,所以,也收到了一些回赠和评价。张大千、吴湖帆、溥心、袁克文、江寒汀等名家曾为陈巨来所作书画及题跋。”

  他看着印文,说道:“很有意思的是,陈巨来先生同时代人的视角,与新时代人有很大的不同。对于陈巨来的形容,赵叔孺用的是“刻印浑厚”四字,溥心题的是“铁笔奇纵”四字,吴湖帆引的是元好问的“尽入经营惨淡中”七字,袁克文则以“苍劲旋出旧楮”六字来概括,而张大千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可以看出,他们对于陈巨来篆刻的认识,似乎都偏向“浑厚”“自然”的感觉,从来不提“工整”二字,而这与当今多数人对陈巨来篆刻的印象大大不同。”

  对面三人似懂非懂,不知道为什么沈瑜会突然说出一番长篇大论。

  曾晴再次拿起印章,边看边问:“你是不是又捡漏了?”

第483章 ,十钟山房,壬申本与癸未本

  沈瑜因为注意到游戏显示,他的金石篆刻技能即将达到高级。收获意外之喜,情绪变化才多说了一些话。没想到,被曾晴误会,以为他又捡漏了。

  他只能解释,买到了喜欢的大师作品,非常高兴,至于说是否捡漏,似乎这三个同伴都很关心这个问题。

  他实话实说说:“这两枚印章都是用市场价买到的,以后或许会慢缓慢升值,但这是用时间慢慢熬出来的,不算捡漏。”

  沈瑜知道金石篆刻技能,马上就要升到高级,对后面准备购买的两件拍品愈发期待。看了看时间,提议去准备下一场的拍卖。

  古籍善本相对枯燥,不如文房四宝那么有趣,只有喜欢的人才会去研究。这一场还包括了一些名人的手札信件。

  开场不久,沈瑜关注的一件拍品开始拍卖。

  “清代陈介祺,十钟山房印举三十卷……”拍卖师热情饱满的介绍拍品:

  ”尺寸26.3×15.2cm。1922年商务印书馆印行,2函12册。

  本套古籍,是清代陈介祺辑,合李璋煜、吴云、吴式芬、吴大、李佐贤、鲍康等诸家印。以古、官印、周秦印、金玉陶骨、巨印、五面印、六面印、套印、两面印、姓名印、鸟虫、吉语、图案印等三十举分类编次。此书,开集各家藏古钤印成谱之先河,是商务印书馆依原本刊行,原装帧书品完好。起拍价5000元。”

  沈瑜等拍卖师说出竞价开始,也没有去观察场上的情况,直接举起了手中的牌子。这类书不会太贵。

  “6000元!”拍卖师说道。

  陆续有几个人参与竞价。

  沈瑜继续举牌。

  价格很快进超过了两万。

  当沈瑜再次举牌,拍卖师喊到:“21000元。”

  终于没有人举牌。

  沈瑜顺利的拍到了一套古籍。张小琴和克里斯蒂娜都向他表示恭喜。

  曾晴因为对古玩行相对了解,就问道:“1922年的书,两万元贵不贵?”

  沈瑜说:“不是为了赚钱,这是我的个人喜好。在家里放这么一套书,没事儿的时候翻一翻。”

  张小琴不懂篆刻,就问道:“沈总,什么是印举,我看图片里,这套书的字不多。书页上都是盖的印章。”

  沈瑜解释:“印举,是采用了举类分列编排方式,编纂的印谱。这本书,是很好的研究古代金石文字的书籍。”

  拍卖继续……

  拍到了第11件拍品的时候。屏幕上床上再次出现十钟山房印举的图片。

  拍卖师说道:“下面这套拍品,是十钟山房印举。可能有的藏家已经注意到,本场已经拍过一套十钟山房印举。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一套,是清代的清钤印本,与1922年的印本不同。”

  曾晴悄悄问道:“你买这套书多好,刚才那套书……”

  沈瑜指了指拍卖师,示意继续听。

  拍卖师说道:“这套书是10函60册。书板框高13.6厘米,宽7.3厘米,每页钤一至二印。书根标记卷一至六十。

  我对这套书做一个剪短的介绍。

  《十钟山房印举》由陈介祺先生辑录而成,为印学史上一部空前巨制,享有“印谱之冠,印学之宗”之誉。

  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斋,潍县人。道光二十五年进士,生平有古文字之好,因藏有十钟,其斋曰“十钟山房”。

  1871年,其次子陈厚滋的协助下,开始了对于《十钟山房印举》的辑拓。

  然而,陈介祺在有生之年并没有完成他这部巨著,自同治十一年(1872)至光绪十年(1884)这十二年中,他陆续收印,但终无定本。

  此为《十钟山房印举》成书之始末。

  这套书版本有三,其一为壬申本,俗称大本《十钟山房印举》。其二为光绪九年癸未年本,马上要拍卖的这套书,就是小本《十钟山房印举》。

  本书,起拍价5万元。”

  沈瑜看到有七八位买家陆续举牌,一番争夺,价格到了20万之后,他才举起了竞价牌。

  看到沈瑜的动作,曾晴不好打扰,暂时忍住了疑问,等待拍卖的结果。

  沈瑜面对竞争,毫不犹豫的跟进,终于用32万的价格,拍到了这套书。

  张小琴三人向沈瑜祝贺的同时,跟着场中的众多买家鼓掌。

  曾晴看着沈瑜笑眯眯的放下竞价牌,就

  压低声音问道:“32万?!这个价格很贵了。”

  沈瑜也小声说道:“不贵,我以为要超过50万。”

  曾晴:“古籍善本的行情看涨吗?”

  沈瑜解释道:“十钟山房印举,好的版本存世很少。拍卖师只说了两个版本,还有无版本年代之本。此三种版本均存世都无多,便是散册散页也为学者们珍爱。

  我刚才买的那套是影印本的,是根据钤印本影印的。我举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光绪九年癸未本《十钟山房印举》存世有一百九十一册本,藏于津*门图书馆。陈敬第跋一百九十一册本,藏于首都图书馆。徐钧跋并补录序文一百九十二册本,藏于魔都博物馆。”

  曾晴想了想,问道:“钤印本珍贵?我还听到了壬申本与癸未本,如果我碰到这套书的钤印本,应该怎么分辨版本?”

  沈瑜侧脸看向曾晴,笑着问道:“你有线索了?小心,这可容易打眼。”

  “你能不能教教我。”曾晴问道。

  沈毅说道:“钤印本的《十钟山房印举》现存主要有两种版本来源:即“壬申本”与“癸未本”。均为作者前所钤印写定。壬申本有“壬一本”和“壬二本”之分。

  壬一本中,每举首页刻有“十钟山房印举”、“同治壬申海滨病史六十岁作”字样。壬一本纸面光滑。何昆玉所言以“广纸”所印十部者。此本钤拓泥油过润,以致朱文失之于肥,白文又患之于瘦。

  壬二本中,每举首页刻有“十钟山房印举”、“同治壬申海滨病史六十岁作”字样,白色厚棉料“苏纸”本,板框较壬一本略短狭一二分。此本纸张与印泥配合得宜,较好地保存了原印字形。以上两本往往统称之为壬申本。壬申本收印大致为3343方左右。

  《十钟山房印举》一印一页本,六吉绵连纸小本,版心刻“斋藏古之一”字样,简称一印一叶本,又称“癸未本”。《十钟山房印举》以癸未本所收为全,只是所用纸较薄,朱色易烘,少数印文略有漫浮,不甚明朗。癸未本收印大约在七千至八千方上下……”

  曾晴听沈瑜说的内容太多,已经拿出纸笔记录要点,可是还是感觉有遗漏,忍不住说道:“你能不能说的慢一点?”

第484章 ,技能升级,金石篆刻

  沈瑜两手各提着一个大提包,准备离开时代拍卖的办公室。两套古籍(十二函),加两枚印章,加三套徽墨,再加外包装,体积和重量都不小。

  来办手续的买家们,有人认识沈瑜,纷纷祝贺他大有收获。

  高琦和时代拍卖行的几位负责人,在库房和交接办公室,分头接待买家。

  他看到沈瑜走了过来,急忙凑过来:“老弟,谢谢支持。”

  沈瑜提了提手上的包,说道:“您甭客气,我要谢谢你们,找来了这么好的东西。”

  高琦说:“我看了你那位签约画家的画,我觉得,明年在拍卖会上一定有戏。”

  沈瑜说:“多谢您,我这拿着这些东西就不和您多聊了。”

  沈瑜几人向高琦告辞,坐上租的公务车,将克里斯蒂娜等人依次送回住处。

  克里斯蒂娜明天就要回纽约休息,沈瑜和她约好,明天在机场送别。

  沈瑜回到新居。新居的书房和卧室相连。主卧的面积极大,包含起居空间,这里早已设计了收藏室,他只需要更换锁具。

  再次检查了一遍今天的收获。印章和徽墨放在收藏架上。1922年的十钟山房放在书架上,清代的钤印本,需要仔细收藏。

  买到两套古籍之后,游戏给出了提示。

  这套钤印本书籍,用35万元买下,但其真实价值远不止如此。

  游戏提示,这套书的价格区间,应该在70万到100万之间。算是捡漏,但沈瑜没打算把这部书再次卖出,目前并不缺钱花,一些东西就留在自己手中收藏。书籍的体积很大,看着书架与收藏室的格子,被填充了一块,有种满足感。

  他看了看自己的书房,民国时期红木的写字台,小书桌,收藏架,似乎还欠一张画桌。写字台上都承盘有点空,文具不如在滨海那么齐全,还需要慢慢购置。

  他给自己泡了一杯红茶,坐在圈椅上休息,开始查看游戏页面。连续购买两套十钟山房印举之后,金石篆刻技能已经达到了高级。

  坐在车上,已经感觉到知识的增加,此时平静下来,复盘这一次的升级。

  经验积累,应该是来自日常的练习,加上购买过几次印章以及印谱类的古籍善本,大概促成了这一次的升级。

  他的书画技能增加之后,金石篆刻就是短板,这一次恰好补齐了短板。

  诗书画印结合的形式,从宋元以后,逐渐形成国画的主要形式。甚至在近现代,一些西方的画家,也将印章的形式借鉴了过去,用在绘画中,比如席勒。

  沈瑜也曾想过,用学习补齐这个短板,但是,这需要金石文字学和篆刻综合学习,并不是一日之功。

首节上一节309/76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