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第489节

  张赫王力两人被边缘化后,拿到作为初创团队该拿的分红后,基本就呈现出摆烂状态了。

  从下边传递的信息来看,这两个老哥应该很快就会主动离职。

  毕竟看着当初称兄道弟的其他人都在呼风唤雨,被那么多人敬畏着,而自己只是个中层小领导,手底下的人知道他们是创始人,揣着明白但糊涂避免尴尬,也挺难受的。

  李颜还以为赵天涯也是这么一个状态呢,没想到竟然还成了意见领袖。

  每个人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个体,李颜不会认为他们会在未来科技的环境里自然形成一个整体,有正面就有反面,有顺的自然有逆的。

  正反面可以表现在一个集体,也可以表现在一个人身上。

  现在的未来科技,基本上全是支持李颜的,少有个别不同的声音,最出格也就是“李颜也没那么厉害”或者“感觉他对公司不够上心”,以及“他肯定不是靠自己”这种陈词滥调了。

  但对于李颜制定的管理层,他们意见就很大。

  “任人唯亲”的帽子早就扣在李颜脑袋上摘不下来了。

  但是大家又不认为这是李颜的问题,对李颜的人事安排有意见,但对李颜又完全没有意见,很神奇吧?

  其实道理很简单,对人事安排意见最大的,就是那群想着顶上去的人,他们顶上去之后,就是直面李颜的部长了。

  最终目的是上位,现在却表现出对李颜不满?

  那就是妥妥的南辕北辙。

  这群部长的性格各异,能力也有高低,但有一个关键的共同点:

  服李颜。

  可能服气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最终结果是一致的。

  哪怕这里边权力最大,单论个人能力最强,并且此前心思最容易歪的孙淼,现在也完全是信徒了。

  服气这一点,恰恰就是李颜用他们的理由。

  再怎么样,李颜也是难以信任别人的。

  工作场上的信任,要么源于能力比你强,要么源于地位比你高。

  人天然就在帮你背锅兜底,你自然信任他。

  谁都不会信任能力比自己弱的,也不会去信任下属。

  原理很简单,出了问题,指望不上。

  信任的成本太高了。

  从职位上说,一个团体的老大,已经没有“地位更高”的可信任人群,所以只能信任某一方面能力比他更强的。

  但李颜能力都是最强的,这群人没一个能比。

  于是他追求的,便是“省心”了,这群人别搞幺蛾子,好好落实他的安排,帮他推进工作就行。

  他是这么想的,部长们可能也能想到这一点,但除此之外的大批人,就不是这么想了。

  在他们眼里,李颜任命这群部长,不是因为能力,而是因为部长们要么听话要么会拍马屁。

  

  毕竟这群部长几乎没有对李颜的工作布置提过要求,没对李颜的决策有过异议。

  再看看赵天涯、张赫跟王力三位……

  “就因为在会上驳了李总的意见,落得如此下场。”

  从某位中层领导的日常八卦聊天,可见一斑。

  信息的传递在一个大集团里,是非常容易失真的。

  而作为管理者,还必须保持好这种失真,因为他能带来一个管理上的绝对武器信息差。

  李颜知道而部长不知道的东西有很多,部长们知道而下级不知道的内容也有很多,于是层层递进,最底层干活的人经常无法理解自己手头的工作为了什么。

  这里提到的“管理者”,并不是李颜,而是这群部长,以及数量越来越多的中层领导。

  李颜不在乎什么信息差,他巴不得其他人能瞬间通透到底理解他的所有意思。

  搞扁平化管理也是可以的。

  但真这么搞不现实,沟通需要精力,这么多员工擅长的东西不一样,能力高低不一样,思维习惯也不一样,李颜的时间很宝贵,没空去理会。

  负责传递信息的部长们就更不可能努力做到信息通透了,这样还要他们管理层干什么?

  职场最牛逼的不就是“你做就是了”?

  背后隐藏的,就是“只有我知道某位领导与我对接的内容,所以我才是你的领导”这个意思。

  于是,在种种因素的发酵下,看不顺眼铁桶一块的“部长天团”的人逐渐找到了组织,由一群“彼可取而代之”的野心家领衔。

  他们的首脑,就是赵天涯。

  赵天涯相比张赫王力两个被直接点名批评的人,还是体面许多。

  初创成员的身份也让他比其他所有人都更有底气。

  他面上跟几位部长以旧友相称,表现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不乏“我要好好工作才能赶上掉队的路”之类的良性自嘲。

  从而取得了不少基层员工的信任。

  各个路线上有希望跟现任部长斗争的潜力股,不少都跟赵天涯交好,几番试探下来发现竟然是同道中人,一股令部长们头疼的势力就此诞生。

  “所以你们这些个部长,推进工作的时候总会遇到意见相悖的阻力,才有那么多会要开。”李颜看完了赵天涯近期动向的资料,“你们布置工作,他们就问为什么,然而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你们自己应对容易被抓小辫子,又不好意思说‘是李总的安排’,是吧?”

  过来汇报工作却被打断的孙淼甚至不敢坐着,咽了口唾沫,点点头。

  “这么简单的手段,就破了你们的信息差。”

  孙淼没说话。

  “淼哥,坐吧坐吧,站着干什么?”

  这句“哥”把孙淼惊得不轻,他感觉自己已经折寿了,赶紧拉了椅子坐下。

  “来吧,孙总,你坐在这个位置上,觉得赵天涯目前带来的影响,该怎么应对?”

  “天涯倒也不算针对我们,意见不同嘛,很正常。我们应该容纳不同的声音。”孙淼说道。

  “你在试探我吗。”

  李颜这句话给孙淼的压力空前巨大,明明有个“吗”,听起来却完全没有疑问或者反问的意思。

  “没有的李总,没有这个意思。”

  “你真心觉得这正常?应该容纳不同的声音?”

  这断句,要把孙淼魂给断走了。

  李颜倒是不知道孙淼因为一些奇妙的想象已经把他当神了,所以对于孙淼的脸色煞白有些不明所以。

  在孙淼眼里,李颜的质疑约等于神罚。

  听起来有点离谱,但逻辑自洽的孙淼对自己的想法是越发深信不疑了。

  他就觉得李颜不是正常人类,给他机会是施恩,生气了指不定会对孙淼做出什么常人所无法理解的事情。

  别想歪,在孙淼的想象里,是一些诸如“封锁你的智慧”、“让你陷入亚健康状态”、“以后生出来的孩子很笨”之类的东西……

  超能力,但不多。

  而且他应该发自内心地认为李颜是个好人。

  “李总,我不够真心,我其实有点烦,觉得天涯明明不管事,大家又听他意思……”

  “那就对了,别这么政治正确。”李颜摇头,“我只想听真话,不想听正确的话。”

  “好的李总。”

  “但是。”

  这俩字一出来,孙淼又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我不需要容纳什么不同的声音。你推进的工作是我布置的,你的职位是我任命的,你所做的事情,代表的是我的意志。”

  “明白,李总。”

  “内部开太多会,没意义,复杂问题要简单化。赵天涯以及他所代表的那群人,要是有意见,来找我。”

  “好的。”

  李颜表情变轻松了些,“淼哥,别这么紧张,我再问你点事情。”

  孙淼还真就放松了不少,“啥事李总?”

  李颜把手机屏幕转向孙淼,面带笑容地问道,“我用的这个超级生活圈先行版,是你们的测试产品是吧?”

  “对的李总,让您切身体会我们最新的研发与优化。”

  “用定制数据的方式?”

  孙淼的表情僵住了。

  “应该不用我给你看拆解出来的代码吧?”李颜还是保持着微笑,指了指自己的电脑,“想给我造信息茧房?让我沉浸在高度定制化的超级生活圈体验无法自拔?”

  孙淼脸色煞白。

  他拍马屁来着,但……

  似乎拍错了。

第476章 这里只有我的意志

  “谁的主意?”李颜问。

  这还真是孙淼的主意。

  他最初的想法是,虽然李颜的不少要求暂时无法真正满足,但搞个老板特供版让李颜先用着倒是问题不大。

  确实是完全没考虑到李颜说的“信息茧房”,完全忽略了这种行为在没有明确告知的情况下,就是在让李颜产生误判。

  “是我考虑不周了,李总。”

  “你觉得问题在哪?”

  “我们不应该用未经大数据验证的算法创造新体验,又不对此进行说明……”

  “问题是这个吗?”李颜表情变得很难看。

  “我不该拍马屁。”

  ……李颜突然感到非常无语,他甚至一瞬间对自己一直以来的用人判断产生了怀疑。

  这孙淼不是还挺有想法的吗?

  怎么现在看起来……跟个傻子似的。

  “你清醒一点啊淼哥,”李颜都有点急了,“你坐这个位置,要么足够聪明,要么足够诚心,不聪明又不诚心的话,我还要你干嘛?”

  “李总!”孙淼这一句情绪非常饱满,“我最近确实是……想法有点多。主要是天涯的声望很高,搞得我有些压力。我虽然也是一直坚持您给的方向,但公司人太多,很多时候传递不下去,我空有坚持,也免不了失了些自己的威信……”

  李颜的表情有所缓和。

首节上一节489/5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