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第440节

  是个笑容和蔼的中年人,浑身有着莫名强悍的气场。

  但他此番“调研”却很是低调,带来的人不多,也是亲自跟李颜联系的,按李颜的说法:“态度非常好。”

  对此,李颜表示他没有丝毫受宠若惊的感觉。

  因为如今未来科技赚钱的能力已经无需贷款证明,明晃晃的银子摆在那。

  这种级别的公司,能给属地带来多少税收,能给高新技术产业带来多大的带动,都是不言而喻的。

  完全可以说是临江名片之一了。

  李颜对于临江的态度,领导当然是知道的,但水平越高的领导,越不会将李颜的“情怀”视作理所应当。

  此刻的低姿态,才是他应该做的。

  小何同样出现在了现场,在卜总编眼里,小何现在“跟李颜关系不错又年轻”,简直是跟进相关主题的不二人选。

  领导参观各种配色的蛟龙手机,笑呵呵地感慨,“这些手机配色真是精彩,非常特别。名字起的也好,都是华夏风的颜色。似乎都跟常见配色有些不同,李颜,咱们这手机目前哪个配色卖得最火?”

  “这个,镭射款。”李颜指着一台灯光照耀下五颜六色的手机说道。

  “嗯,确实很特别,最特别的一款了。我猜购买主力是年轻人?”

  “对,购买这一款的客户里,年轻人比例尤其高。”

  大家发出和谐的笑声,有些反应快的已经开始说领导厉害了。

  小何松了口气,果然有领导出面的场合还是好写多了。

  结果就听领导问道:“这些精彩的配色,应该是出自李老师的手笔?”

  显而易见,这句话说的是李光德。

  领导已经准备好李颜表示肯定之后补一句“姓李的都太厉害了”夸夸李颜。

  却听:

  “不用称我为老师的,我还是个学生。”

  小何轰然倒下,这玩意儿写出来算装逼还是趣闻呢?领导觉得写出来合适吗?如果不写出来李颜会不满吗?

  小何继续纠结。

第441章 你现在去学校干啥

  未来科技的员工们这几天忙得可谓晕头转向。

  深刻体会了一把什么痛并快乐着。

  售卖的数量飙升太快,大家的工作在短时间内剧变,光是梳理顺内部工作就费了老大劲。

  虽然有李颜“还好我早就”的buff在,但实施起来依旧有数不尽的问题。

  只是各种问题都在大家狂欢的情绪中被冲散了,有的人承担了更多,有的人收拾了过错,有的人不甘心就此沉没。

  在孙淼眼里,这段日子对未来科技非常关键。

  他当然知道软件平台运营这块工作李颜交给了刘立伟,但自己名义上还是“项目部”的老大,每个软件本身也是“项目”嘛。

  所以孙淼收集了近一周公司各项工作开展的难点堵点,准备狠狠在李颜面前刷一波存在感。

  连开场白都想好了,“以史为鉴,古往今来多少一步登天的团体倒在了内部斗争上,外边虎视眈眈,稍有不慎就会被无限放大,上升期是最好的阻击时机,未来科技如今真的摘下了甜美的果实,必须要有忧患意识……”

  孙淼心里慷慨激昂地念着,然后就吃了一个闭门羹。

  “李总出去了?”孙淼在汪紫办公室问道。

  “对。”

  “想想他最近应酬确实多,安排方便说一下吗?我这边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跟李总汇报。”

  “孙总,除了会议,我这边从来没有李总出行的具体安排。”

  孙淼叹了一声,“没事,如果李总回来了麻烦跟我说一声。”

  “那应该是下班以后了,李总去学校了。”

  孙淼直接石化,“学……校?”

  “是的。”汪紫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孙总,您今天非要汇报的话,只能加加班了。”

  “没问题。”孙淼皱起了眉,“但是李总现在还去学校干啥?”

  “您不是第一个问这问题的。”汪紫又笑道,“光是今天,就已经有十二位中层以上管理问我了。”

  靠,大家都在追逐存在感啊!

  这才特么早上九点,其他人搞屁呢?

  孙淼还慢了!

  “那,有答案吗?”

  汪紫摊手,“谁知道呢,李总只是交代大家按‘原计划’持续推进工作就行。”

  “你说李总现在有什么必要去学校?”走进尚杰办公室的孙淼直接问道。

  “淼哥才加入话题啊?”尚杰这话问得孙淼表情都僵了。

  “太忙了,等着整理好问题再找李总。你去找过了?”

  “对,最近压力大,早上七点我就来了,八点那会儿去找他,就已经被告知李总不在了。”

  你们这群卷王啊我尼玛。

  孙淼无奈,“那你们讨论出什么结果了?”

  “你知道韦总女儿吧?”

  “哦!”孙淼恍然大悟,“是,我完全没往这方向想,如此说来……”

  正在卓越班上课的李颜感觉鼻子有点痒。

  讲台上的是华大管理学院的讲师,在心理学领域也小有所成。

  他的课程比较简单,主要目的是给卓越班仅有的三个文科好苗子打基础,拓宽相关知识面。

  从早上李颜出现的那一刻,这教室的气氛就一直很古怪。

  台上的老师台下的学生,就压根没想到李颜会来。

  陆青河校长已经做好了劝李颜别退学的准备,结果他居然在这种时候回归学堂?

  讲台上的老师照常讲了几段,然后突然想到:

  李颜不会是来学习“管理”的吧?

  他教授的确实是“管理学”,偶尔讲一些社会理论,扯一点人性。

  以他的学识资历,在这群青少年面前还是很有装逼资本的。

  但你李颜是个“大企业家”,带着十几人的小团队干到几百人的大公司,从各个项目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完成来看,李颜必然拥有着对公司的绝对掌控。

  一个几百人大公司的管理经验,你有我没有啊!

  这我教个锤子?

  于是这位老师都还没正式跟李颜有啥交流,就已经紧张起来了。

  好不容易讲到下课,李颜也没提出什么问题,他长出一口气,走到这位特别的“学生”面前问道:

  “李颜,你主要是想学哪方面的内容?”

  “老师好,怎么称呼?”

  “……免贵姓劳。”

  “劳师,哦不对,劳老师好,按您的教学节奏来就行,我学一些理论知识。”李颜笑道。

  但这话在劳老师听起来却不太一样,变成了:

  “实践的就我自己来吧。”

  然后马上又解读出:“反正你也教不了什么实践内容。”

  直到李颜离开教室,他都没想明白劳老师怎么就露出了挫败的表情。

  学理论确实是他来学校的目的。

  有人教对别人来说好处是能领进门,对李颜来说好处是能检测自己水平。

  理论与实践在提升技能点数的路上缺一不可。

  有理论基础就得抓紧实践,有实践条件就要抓紧提升理论。

  虽然说白了就是研究人性,但人性实在太过复杂。

  因为除了研究别人,你还得研究自己。

  很多人对于“他人的好坏”总能看得很清晰,却非常难以看清自己。

  利益纠葛放别人身上的时候,分析起来那叫一个清清楚楚,到了涉及自己利益的时候却揣着明白装糊涂。

  就跟最喜欢做恋爱军师的人往往单身一个道理。

  自己剥离在外,才能拥有理性分析的能力。

  一旦自己也入了局,连认认真真看自己一眼都非常难。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会影响到对其他人的认知。

  笨蛋很难以为别人聪明,聪明人也很无法接受别人笨。

  李颜已经开始有这种体会了,在他走到一定高度后,就变得有些难以理解普通人的世界。

  有个玩笑,说为什么世界上最好的球员不适合当教练?

  因为他会跟队员们说:“进个球有什么难的,拿到球直接一条龙突破爆射死角就行了啊。”

  李颜有时候会忽略自己的离谱程度,产生“明明你孙淼挺优秀一个人怎么做事这么没水平”之类的想法。

  当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随着他的能力提升变成了一加一等于几的题目,他就基本无法真正体会这件事情的难度了。

  反过来还会觉得别人特么连一加一都搞不明白是不是该去吃屎?

  但他又有足够的心智与逻辑,所以自己的内心也时常在提醒:

  你李颜也是当过普通人的。

  当然当过,重生前的他在真正厉害的人面前绝对称不上优秀,别人可能连他的“蹉跎”都没啥感受。

  这辈子开了挂,走到寻常天才所不能及的高度,也该清楚地理解他人的平庸。

  于是割裂感就产生了。

  “大概是这个原因。”

  李颜给充满好奇的丘树里如此解答道。

  丘树里等在教室门口,就为了问一问李颜为啥来上这节课。

首节上一节440/5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