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第375节

  粉丝们几乎要高潮了,有人说李颜是目前关注过最宠粉的博主,粉丝想看什么,他是真给看啊!

  然后一些女粉丝就开始说某些不太能播的“想看XX”内容了。

  李颜意识到,这个内核的成功研究,意义比他想的要深远。

  他已经无法代入到普通人看他的视角了,这事儿,还得持续发酵。

  例如李颜第二天被塞满的微博私信。

  对此,他选择了直接关闭私信功能。

  也例如第二天未来科技所在工业园门口站了一大群青少年,摇旗呐喊为未来科技助威,然后被保安赶走了。

  还例如李颜突然被打爆的电话,几乎全是邀请他开会或者吃饭的,里边等级最次咖位最小的人,叫王培华。

  对这所有突然爆炸的信息与潮水般的夸赞,李颜显得非常克制。

  除了给好朋友们回几个信息,接受了一次只说了几句话的采访,他几乎无视掉了所有其他东西。

  就连大领导们的热情邀请,他也只是答应出席一个等级最高的洽谈会,饭局全都拒了。

  理由是“工期很紧,需要足够的专注时间”。

  熟悉李颜的朋友们跟就爱看他装逼的微博粉丝们,都觉得有点不得劲。

  这么大的装逼机会,李颜居然克制起来了?

  直到12月1日晚上接近十二点的时候,李颜转发了一条微博,内容是一张图片,应该说是文字截图:

  “据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来说,未来科技,或者说李颜,是在没有操作系统开发经验,没有内核优化经验,没有现成工具链,没有超大项目管理经验,没有成熟工作流程,不明确未来发展前景的情况下,以初创公司这十几人的体量,花费半年做出来的成果。他以一己之力安排三个团队工作、修改优化海量代码,最终交出了倪院士都主动站台的成果,没有依托任何现成资源,硬生生敲出来了国产货跟世界顶尖货叫板的曙光。”

  而微博主体是一句话:

  但凡了解国内操作系统环境的人,称李颜为‘神’丝毫不为过。

  这条微博引起不小的共鸣,不过鉴于李颜向记者们透露的内容太少,大部分研发细节都只能从自称是未来科技的员工口中听到,所以也有不少人对其中内容表示质疑。

  谁都没说李颜是“一己之力”,“怎么你还帮忙吹上了呢?”

  李颜转发的内容则是:

  再往后边,你这段话还得发两次。

第391章 谁叫他真的牛逼呢

  “果然这个人就不可能不装!”

  赢得“李颜到底装不装”大赛的冠军,邓宇迪在宿舍里欢呼起来,哪怕已经是凌晨十二点以后。

  这个只有未来科技员工的华大宿舍里,三个少年兴奋地感慨着另一位少年的神迹。

  “咱们的超高压缩算法,得加速了啊!”赖一宁干脆开了灯,“听颜神这意思,元旦前就要把系统搞出来了,咱们可不能拖后腿!”

  “……我不乐观。”邓宇迪说道。

  “对啥不乐观?”

  “还能对啥?肯定是我们的超高压缩啊,我可不敢对颜神的安排不乐观。”邓宇迪捂住了脸。

  “也是,现在这进度,感觉连技术核心难点都没解决,更别提用到我们根本不知道啥样的系统里去了。”赖一宁叹了口气,“诶,你们看过洛神内核了吗?”

  “看个球球,这东西不可能放出来的,除非咱们有空去趟未来科技。”邓宇迪耸肩。

  “我竟然有点压力。”赖一宁摇摇头,“甚至担心去一趟未来科技就是在浪费……颜神的时间。”

  “咋不说话啦翔哥。”邓宇迪注意到明明从床上坐起来却一言不发的贺子翔。

  贺子翔张口欲言好半天,才终于轻叹道:“我只是觉得……有点压力。跟一宁说的一样,会不会我们在这做什么超高压缩,也是在浪费颜神的时间?”

  “别吧,要自信,咱们也不是等闲之辈。”赖一宁笑道。

  “在一己之力半年整出自研操作内核的人面前,谁都是等闲之辈。”贺子翔低着头。

  “也不知道陈凡那小子,跟着颜神一块学东西,现在是不是进步惊人。”邓宇迪换了个角度。

  “我不觉得。”贺子翔接了话茬,“看他平时说的话就知道,他完全跟不上颜神。”

  “子翔,你咋突然这么消沉呢?”赖一宁有些不解。

  虽然如贺子翔所言,他们在李颜面前也只是“等闲之辈”,但在绝大多数人面前,他们先是“天才少年”。

  超高压缩算法进度是不咋地,但有进度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你这是又跟颜神比起来了?”邓宇迪问道,“早跟你说了,要学学陈凡,咱不是跟谁都得比一比,那样不幸福……”

  “不是,都不是。”贺子翔把灯关了又躺回了床上。

  片刻的安静后,黑暗中传来他的声音:

  “我只是担心,咱们三个人努力的成果,对李颜来说一文不值。”

  “我只是担心……咱们目前还无法攻克的难题,李颜可以轻松解决。”

  “我更是担心,这个超高压缩算法的任务,只是他为了提高我们参与感设置的,小游戏。”

  这话直接把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天才宿舍三人组说失眠了。

  至于李颜这边,“神迹”发酵的结果之一,便是临江省里组织的投资大会。

  会议级别非常高,官方算是把诚意给足了,许诺给了李颜更大的场地,更高的投资,更优待的政策,更有力的技术扶持。

  许多科技型国企在会上表达了与李颜“合作”的意愿,热烈且真诚。

  倪院士背书的效果在官方这边尤为突出,对于某些领导来说,李颜现在的进度跟把手机端上来已经没两样了,华夏从头到尾完全自研的第一台智能手机,要从临江出发引领世界。

  这听起来都让他们喜笑颜开。

  不过李颜在会上反复明确,“内核只是其中一部分,真正的成品还有九九八十一难要走。”

  说多了,听得某位政府办主任有些着急,在他们理解里,李颜这么说就是为了后续做不出成果打预防针,信心锐减。

  结果李颜说,“一个月时间出系统,两个月时间同步搞定软硬件,明年三月拿出成品。”

  比大家预期的还要快得多。

  会场的气氛于是变得更热烈了。

  李颜当然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

  他的手机搞出来,只要确实是个“自研系统”的新手机,就足够在临江新北的科研发展成果上狠狠记一笔。

  到时候临江的宣传稿肯定少不了官方给了多少支持的说法,俨然就是不能更好的“扶持新兴科技私企”案例。

  加上李颜本来就是临江省新北市“培养”的天才,算是作为一个极端例子来佐证临江科技教育有多牛逼。

  全是功绩。

  万一卖爆了,那就更了不得了。

  肥水不流外人田,硬生生自己培养出来一家科技龙头,税收名声两开花。

  看左厅长那笑得快看不见的眼睛,他应该是睁眼看李颜,闭眼看青云路了。

  而临江的国企,算盘更是打得震天响。

  所有的注资与合作,都明摆着“成果共享”,虽然有的只是小局部小技术,但真把这些都答应下来,李颜恐怕以后手机发布会的感谢名单要播五分钟。

  而且鬼知道国企会怎么玩?

  万一哪天这十几个国企突然都是一家人了呢?

  李颜无论如何都会保住自己对未来科技的绝对话语权,所以对于这些“合作”选项,他连表面兴趣都懒得表现。

  还有几个富商,虽然愿意给出千万级以上的投资额,但是回报要求相当高。

  三千万的韩铮都没跟我要股份,给一千万张口就是5%?

  关键是,外边找他主动提出投资的人,资金注入更多,回报需求更合理,李颜压根没有任何考虑这群有官方背景的投资人。

  不过,他确实有一些事情需要官方这边给足支持。

  随着他对投资与技术支持都回应寥寥,原本甚是放松的大领导们也有了点紧张。

  尤其是新北的。

  都在担心是不是有什么地方给李颜开了非常优越的条件,要把他从临江挖走。

  例如……上京?

  那里是手机研发的圣地,有非常成熟的工业链条,是临江难以提供的。

  那里还有华夏大学跟上京理工,人才扎堆,这也是临江比不了的。

  省领导已经用难以言喻的眼神看向新北市长了。

  新北要是留不住未来科技,我看你也留不住这个位置。

  “投资的事情,各位领导不用担心。”李颜笑道,“技术支持这块,系统与手机制作方面,我自己已经在安排了。但我确实有一些事情,需要领导们这边帮忙协调。”

  大家的脸色好了不少,李颜有求于临江,说明他还想在这待着,那就足够了。

  “说吧,有什么需求,我们都满足。”

  “主要是关于软硬件几个方面的功能,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与研究。”

  此话一出,有些领导已经皱了眉。

  “互联网移动支付,手机系统安全,卫星地图应用。”

  至于基础的那些配合,省里自己已经主动提出过了。

  但刚刚李颜说的内容,确实是听得大家头皮发麻。

  卫星地图这事儿他们知道,反正也不是李颜自己开发,也不涉及测绘的问题,他能搞定卫德公司就行,大不了临江这边出面协调。

  “移动支付”……他们也不是没听说过,网上支付这种东西,早在98年就有过“一网通”支付系统了。

  但98年的网上支付只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并没有太多现实意义,因为压根没法推广。

  就不提观念问题了,就算大家真的都想用,安全风险实在是太高了。

  真想做,基本也都是银行自己的业务。

  在银行现有的安全体系下,利用互联网给大家行个方便往往最后并不算很方便。

  李颜一个造手机的私企,想在自家手机软件上,提供一些“移动支付”的功能?

  这听起来就是个只能夸“想象力丰富”的事情。

  中间需要协调的东西多得令主要领导都心生畏惧。

  关键是大家拿你这手机就能搞定银行业务,银行凭啥要支持你?

  就为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你有什么具体想法吗?”分管经济的一位领导问道。

  “我只想提供一种安全的支付方式,单纯给用户提供便利。”李颜说道,“我可以承诺不做理财产品,我希望跟银行是合作关系,而不是谁取代谁或者谁跟谁竞争。银行给我开这个口,我给银行提供更多客户。”

  

首节上一节375/5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