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第22节

  无论如何,考试结束了,这一环节过去了,他需要立刻把精力投入到下一场不能有失的比赛凛城市“元旦杯”小学生现场作文赛。

  相比英语的全国性竞赛跟下学期的省级奥数竞赛,这个市级的作文现场赛似乎有点不够看。

  不过李颜想起来了,重生前的他拿了作文赛一等奖,结合上学期的幼苗杯数学竞赛一等奖,得到了四大初中排名第二的凛城一中校长青睐,给他开出了只要参与入学考就必定免第一年学杂费入学的条件。

  好像陈文静就是这件事情之后把他宠上天的,但无所谓了,现在的他在班主任心里,基本去到了无可替代的地位。

  这说明“全能”在只学三个主科的小学时代,还是很被看重的属性。

  而且重生前都拿了,现在能不拿吗?

  当然,最核心的原因还是李颜的骄傲,“文无第一”,作文竞赛不同于数学英语竞赛,没有客观的标准答案,只有评委老师的主观意见。

  自认所有天赋中语文天赋最高的他,在作文比赛上心态可谓输不起。

  作文比赛这东西,只要参加了,一等奖就决不能旁落。

  但作文吧,还真没啥好复习的。

  尤其是现在的自己。

  回了家在书桌前愣了半天,还是不知道从何复习起的李颜,干脆给自己放了一天假,跟爸爸妈妈分享起了考试见闻。

  亲情也是需要经营的,偶尔让自己休息一天,也不错。

  十二月,凛城市地处南方,冷空气还没到,一件薄的羊毛衫外加长袖校服外套足以御寒。

  幸好现场作文比赛时间早,再过一周冷空气降临,从小到大都怕冷的李颜说不定会被影响到写字速度。

  怕冷?

  这也算是重生前困扰自己的一大问题,明明体检很健康,却一点都不抗冷。

  按中医说法,阴虚、阳虚、虚火旺……什么说法都有,反正离不开一个虚。

  没有任何男人喜欢自己贴上虚的标签。

  现在身上挂着系统,这标签怎么都到了撕掉的时候吧?

  李颜大脑过电,一个词汇出现在他的脑海:

  养生!

  中药调理,食疗进补,修身养性……这好像也是条提升“身体健康”的路子,而“身体健康”技能的提高,也会提升“身体”这个大技能的数值。

  再用这个数值辐射身体素质相关的一众数据,成为超人指日可待啊!

  明明跟着班主任陈文静到了考场这次轮到了南城小学,但李颜压根没想着作文比赛的事情。

  而一起参加比赛的李欣媛刚好相反,紧张到已经无心在意一旁的李颜了。

  同场竞技,憧憬的心情就不那么有存在感了。

  陈文静也没太多话好跟李颜说,于是一直在调整学习委员的心绪。

  突然从远处走来一个穿着羽绒服的女老师,表情虽然笑吟吟,李颜却转身翻了白眼。

  “又是一个秀优越感的。”

  “哟,文静,们今年带了几个学生啊?”

  记忆在此刻苏醒。

  重生前,李颜同样在这一天来到南城小学的考点。

  一样是这个与陈文静非常相似的微胖女老师,晃着步点过来问了这句话。

  当时的陈文静骄傲地说带了两个,被回了一句阴阳怪气的:

  “哟,你们那个学校居然能有两个名额?我们南城今年倒是少了,才五个。”

  陈文静那时候对他虽然有点自信,但不多,也就陪笑着岔开了话题。

  但最后这位南城小学的语文老师,还是忍不住对真正的小学生李颜甩下了一句话。

  “从育才出来能站在这里很了不起了,拿不了奖也不用难过哦。”

  后来李颜拿了一等奖,也没什么机会去这位老师面前秀一把。

  不过现在……

  “语文老师数学都比较差吗?”

  很强的攻击性!紧张到出神的李欣媛都被这一句惊到了。

  

  陈文静对李颜的早熟已经见怪不怪,一时间竟然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南城的这位语文老师瞬间就上火了,“谁知道你们是不是有谁上厕所了?”

  “那您应该问‘你们今年带了两个学生吗’,逻辑对语文老师也很重要哦。”

  看着李颜那副不当回事的模样,南城的老师气不打一处来。

  “你这小孩懂不懂礼貌?”

  “我刚刚感慨了一句,还不知道是不是说我们陈老师呢,您着急什么?”

  陈文静内心暗爽,她当然知道眼前这位语文老师什么德行,蹬鼻子上脸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不过鉴于李颜还只是一个小学生,这么说话确实不礼貌,正准备制止。

  “育才怎么教人的?水平不行连品德也差,还跟老师找起茬来了。”

  陈文静当即转而决定加入战场。

  不过李颜没给她这个机会:

  “过来问这话,你心里什么想法自己清楚得很,南城六个学生参赛,靠的是他们本来素质就高,不一定是你这个语文老师的功劳。”

  李欣媛都傻了,陈文静也瞪大了嘴,而被言语冲击的那位,气得浑身发抖了,但李颜的输出还没结束:

  “自己先带着挑事的心思来,就要做好吃瘪的准备。”

  “陈文静,你们从哪找的这种油嘴滑舌的学生?就这样还能代表育才参赛?”这位老师的话锋转向陈班主任。

  陈文静笑着表示沉默。

  于是南城语文老师只能再次对着李颜准备输出,伴随着入场铃声的同时响动,她一边迈开回去的步伐,一边指着李颜,张口欲言。

  “赛场上见真章。”

  李颜把她要说的话给抢了。

  可能突然意识到身为名校老师跟一个学生斗气很跌份,这位语文老师不再回应。

  陈文静没有预料中的说教,只是叮嘱了两个孩子注意带起物品,不用紧张。

  但从她压制不住笑意的嘴角来看,必然是对李颜的表现非常满意。

  小插曲反倒调剂了李欣媛的情绪,俩人前脚后脚自信地走进了考场。

  还是没能回忆起来作文题目,李颜看着试卷已经要发到手里,无奈叹了口气。

  这重生真是一点偷鸡的机会都不给。

  试卷到手了,记忆也终于苏醒了,但他也傻眼了:

  题目是,《我长大了》。

  这是真的

第32章 歇着就把分挣了

  重生前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李颜就两眼一黑。

  看似越好写的题目,对他来说越难写。

  当年的他在语文这一科目上,由于阅读量大,确实呈现出早慧的状态。

  他追求思想深度,但终究是个小孩,阅历还不够;他喜欢运用好词,但毕竟只是小学生,积累还不足。

  好在小学时期,也不会给多少真的能发挥深度的题目,充其量是“一首古诗的启示”这种。

  类似“启示”的这种题目最适合当时的李颜发挥,有点想法,有点积累,足够在小学生中鹤立鸡群了。

  但是简单的题目上不了深度,用不动好词,他也就拉不开差距。

  反而会因为自己想太多“技巧”上的事情,被某些同学的“真情实感”打败。

  所以作文比赛的这个题目只能说是下下签。

  那自己重生前是怎么拿下的一等奖的?

  管他呢,李颜摇摇头撇去杂念,从简单的题目里讲出深度才见功夫。

  他自重生以来积累的阅读量可不是白积累的。

  《我长大了》这个标题,也确实有些感触。

  在24岁的时候重回小学,再来谈长大的话题,真有一种反复时空穿梭的趣味。

  他可以讲长大的定义,从狭义的长大讲到广义的长大,再对普世观念下的成长进行思辨,结合这二十几年人生回望的感悟,解构“长大”这个概念。

  思维速度的提升让李颜有足够的时间斟酌词句,他也不喜欢堆砌辞藻,词句达意在表达能力羸弱的小学阶段可能是基本要求,等大家脑子里都屯着许多词句时,词句达意倒是成了返璞归真的一种境界。

  在竞赛面前,李颜没有托大,老老实实写了一篇就誊抄,结果空出了三十分钟时间没事干。

  他于是开始琢磨“思维速度”长时间没有提升的原因。

  其实也就是跟刷题卡壳一个道理,失去挑战性了,积累的速度就变得微乎其微。

  换句话说,如果够用,不挑战就不会有突破,不突破就不会有提升。

  “练习是必要的,但不是万能的,盲练不可取。”伴随着李颜总结的定论,答题纸一一被老师收回,作文竞赛落下帷幕。

  饶是精力值超出平均水平七点的李颜,此刻也感到心力憔悴。

  面上再云淡风轻,实力再强,该付出的精力是一点省不了啊。

  那为什么精力没提升?

  李颜吃完爸妈准备的丰盛晚餐后,看似坐在木沙发上看电视这还是陈凤玲对他的奖励,实际上头脑风暴,一直在总结归纳当前的技能情况。

  他趁着爸妈在厨房收拾的间隙,打开了最新版的技能笔记,上书四个大字:

  “小说设定”。

  1、核心:重复练习一项技能,可以加点,点数分为积累点与突破点。

  积累点需累计多少才加一点未知,突破点可直接加一点。

  训练项目挑战性减弱后,积累速度会减缓。

  2、技能基础数值,需激活后查看确认。(猜测,绝大部分不是零)

  技能点有等级差异,多项低级技能提升可提升高级技能。

  技能数值提升与现实中自身能力提升是同步的,并且存在刷新效应。

  例:体力到达极限时完成提升,可以满血恢复。

首节上一节22/5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