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毕竟请了专业的老师,视唱练耳、扒谱记谱的能力还是在的,加上还会钢琴,对乐谱的熟悉也有日积月累的基础。
饶是如此,当他真想创作曲子,还是得捡回一些理论书籍,把脑子里的各种相关知识串起来,才能缓慢地写出一些旋律来。
速度、节拍、音高、时值……真考虑起来,头还是挺大的。
所以他用了“简化”的方式,在流行乐常用的旋律里,挑选符合“欢快、喜庆”的旋律,为什么没有“香甜”?
因为他实在不知道香甜是个什么样的氛围。
挑好了旋律,就以此为基底,进行节奏上的微调,往多个不同方向调整后,也就产生了多不同的作曲版本。
优点显而易见,比较成熟;缺点更加明显,有强烈的既视感。
“我暂时搭配一些简单的吉他和弦哼一下,不唱词了。”林恒道。
“唱词是之后的事情,咬字都还得研究研究。”李颜点头。
随后林恒便小声地哼完了三首曲子,在空旷的操场,声音很快随风消散。
李颜没作评价,而是掏出了自己的曲子只有一首。
林恒突然感到一阵压力袭来。
昨晚就体会过了……李颜丢出来的曲谱,有一种灵气,看谱面就知道,变化比他的丰富太多了。
为什么?这根本不可能!
这是林恒看到曲谱一瞬间的想法。
他眼睁睁看着这位舍友从一窍不通到手写作曲,就算这人学习能力再强再天才,能光靠看书学会基本乐理。
总要积累的吧!视唱练耳就是积累式的训练,他林恒自己的读谱速度也是长年累月练习乐器练起来的,李颜也就是这两天一直戴着耳机在听歌,难道这就叫积累了?
李颜哼了自己的曲子,只配合了简单的敲击节拍。
林恒越听越心惊,半晌没说话。
“我挑来挑去,觉得还是只保留我认为最好的就行。”李颜笑着拍拍放在树池上的曲谱,“咋样?”
“好。”
这倒是让李颜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了。
林恒一下把笔记本记录的三首曲子撕掉,往地上一抛。
“我如果连你曲子里的灵气都说不出个一二三四,有什么理由不选?”
李颜把林恒扔掉的曲子捡了起来,“只要是自己创作的,都不要弃如敝履,它们会见证你的进步。”
林恒表情复杂地接过,“颜,我真的很难理解,或许是很难接受,作曲可不是会乐理就行的,要积累的。我积累了这么多,最后还是得挑着现成旋律来改,你难道脑子里会跳出来一段欢快的旋律吗?”
“所以我这两天一直在听歌。”
林恒石化。
“听的时候我没有去记谱,就是大量听符合我需要氛围的歌,听完一首换一首,”李颜道,“还得感谢我铁哥们借我的MP3,手机下载这么多歌流量费要爆炸了。”
“听完之后呢?”
“张无忌学太极。”
林恒竟有顿悟之感,又对自己的顿悟有强烈的吐槽欲望。
“听一大堆,然后忘掉,不受任何一首现成曲的影响,盯着青玉案的词,随心哼哼,就是这个了。”
“全忘了就是学会了是吧……”
“对,是这么个意思,融会贯通的前提,就是不受制于任何框架。”
林恒还是很想把手里的曲谱撕掉。
他看着李颜的简谱,跟着哼了一遍,惊讶地看了一眼李颜,随后又哼了一遍。
“你当时在宿舍,怎么说来着?欢快、热闹、香甜,然后急促些,表现主人公的焦急,到‘众里寻他千百度’到达高峰……”
“再突然一收,到‘蓦然回首’时,节奏舒缓,慢慢降下来,最后戛然而止。”
林恒张着嘴,一张帅脸写满了震惊,“完全是你说的节奏啊,但是甚至还没有编曲!怎么会有这种戛然而止的感觉?怎么会真的有一种‘香甜’的感觉?”
李颜也不想继续刺激林恒了,“如果对这曲子满意,咱们该琢磨套词进去怎么唱,调整一下,同步开始编曲了,时间有点着急的。”
他当然不能告诉林恒,这两天的作曲尝试,让他的“作曲”技能一口气涨了5分,提升到了39分。
乐理倒是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认知,还是37分,也就是作曲甚至比乐理知识水平高了。
不过本来作曲的上限也并没有被乐理框住。
这还得感谢他5点的二级技能智力,在高达50%进度条的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加持下,类似作曲这种“创作”行为,只要对应理论知识有支撑的条件,都会得到爆发性的提升。
至于三级技能“音乐”由于作曲跟乐理的提升也提了一点,又对四级技能“乐器”产生辐射,直接把乐器拉高到36分的事情,都算是饭后甜点了。
到时候林恒发现李颜最近都没练习乐器,却莫名水平又提升了,不知道会不会道心破碎……
“编曲,”林恒抿抿嘴唇,“说真的,我目前没啥头绪,还得消化一下你的曲子,你有啥想法吗?”
“是有点。”李颜又掏出了另一张谱子,鬼画符一样,各种补丁,一看就是纠结了很多遍的产物,“搞了一版很粗糙的。”
粗……粗糙?这尼玛是五线谱稿子,连是用什么乐器都标注上了!
“不对,你什么时候掌握了这些知识的?”
一尝试编曲就激活了,激活了就被辐射了,一下子就36分,一秒钟掌握的。
“不对不对,这谱子啥时候写的?”
一大清早起床写一点,上课写一点,夜自习写一点说了的嘛,时间是海绵里的水……
“不对不对不对……怎么还有民族乐器?”
林恒一下子有太多问题。
“我试了一下华夏五声调式,虽然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玄学,最终听感如何,传达情绪如何,还是要结合乐器音色、人声表现等等才能知晓。”李颜娓娓道来,“不管怎么说,若能寻找到合适的民族乐器,结合五声调式,效果应该会好一些。”
“你已经想到这程度了?”
“具体怎么编排,我们还可以继续细化讨论。我目前的想法,整首以羽调式为主,进入第二次下阙前间奏走一个变奏,改宫调式,不知可行与否?”
林恒咬了会儿嘴唇,突然瞪大眼睛,似乎想到了什么关键的东西:
“我不会民族乐器啊,你会吗?”
“谁擅长民族乐器来着?”
林恒翻了白眼,“她不会同意的。”
“从开学我就感觉到了,你跟林筝墨……”
“可别跟其他人说,她是我堂妹。”
李颜挑了一下眉,算是意料之中。
“而且,她很讨厌我。”林恒叹了口气。
第137章 家庭关系
(过渡章,讲林筝墨跟林恒的家庭关系,不感兴趣可跳订,今日三更)
“为啥不想让别人知道?”
林恒想过告诉李颜之后可能收到的种种回应,但还是没想到是这个问题。
“就,她讨厌我,要是让别人知道她是我堂妹,大家老把我俩联系起来说,岂不是更烦心了?”
“现在也没少把你俩联系起来。”李颜暗笑。
林恒整个人都萎了,“可别提了……每次听到传我跟她绯闻的,我都尴尬到要一头撞墙上。”
“你也讨厌她?”
“那倒没有。”
“她为什么讨厌你?”
林恒一脸“你终于问这个问题了”的表情,还得把吉他靠在脚边放好,像是要讲一个很长的故事。
李颜有些期待,青春嘛,没点秘密分享,没点在青春期觉得很了不得长大了一看屁都不是的故事,算什么青春?
别是骨科故事就好,不然问题就大条了。
“我跟筝墨倒是没什么,她在新北长大,我在常衡长大。”
常衡市,临江省北部的工业大城,经济实力也很强,比凛城好太多了。
“实际上,除了每年过年回老家祭祖,我都没什么跟她见面的机会。”
李颜在等一句“直到某天”。
“主要问题是我爸跟她爸。”
啊这?这故事发展跟李颜预期的很不一样啊。
“堂妹嘛,他爸也就是我叔叔,当年不听我爷爷劝,非要从商,闹得不是很愉快。”
联想到林恒爸爸是个省级高官,李颜对白晓生口中的“林氏大家族”有了新的体会。
“我爸就按着家里定好的路线,一步步往上走,越走越顺,最后到了爷爷很赞赏的位置。叔叔一开始从商少了家里支持,做得确实不好,每年回家都不开心。我大伯、姑姑跟另一个叔叔轮番劝他听爷爷的话,他就是不乐意,搞得关系很僵。”
“这故事对我来说,还蛮有意思的。其实很常见,但现实里还真没接触过。”李颜插嘴。
“那段时间筝墨跟我都很小,互相之间不怎么说话。后来叔叔做起来了,赚了大钱,在新北都算小有名气的老板,就觉得回家终于扬眉吐气了,结果爷爷还是只在人前夸我爸,还说叔叔做得再大,最后也还得听我爸的,把他给气的啊。”
“是我我也气。”
“但其实我爸根本管不了我叔叔,爷爷就是固执,不愿意承认叔叔的成就。”
“那你们两家关系肯定不好。”
“是啊……过年我跟筝墨见面,都不打招呼了,也不知道有什么好斗气的。”林恒说到这突然笑了一声,“你说……他俩都这年龄了,还计较这些事情,好不好玩?”
“亲子关系真是一大难题咧。”李颜感慨。
“我爸其实不怪我叔叔,当初叔叔非要来新北的时候,只有我爸没劝他。但是没办法,叔叔总觉得是听话的我爸一直在爷爷旁边说他坏话。”
“等等……”李颜忍不住开口了,“非要来新北?我之前听说,林筝墨是新北本地大家族林氏的嫡系什么的……”
“或许别人眼里,我家确实算是厉害的大家族,我爷爷跟二爷爷都是响当当的人物,退休之后爷爷回老家,二爷爷留在新北,他们俩关系挺好。新北的林家,说的是我二爷爷那一支,但是嫡系算的得是我爷爷这边。”
“等等,所以你的意思是,林氏本宗在常衡市,新北的反倒是跑出来的?”李颜一愣,尼玛林筝墨的“嫡系”是这么个说法?
这林恒倒也是淡定,中二期有这种背景家世,居然说得如此平铺直叙。
“可以这么说,或许在爷爷眼里,叔叔不听他安排,跑来新北从商也有投靠二爷爷的意思吧,我是不懂这些的。”
“那你为什么来新北了?”
林恒倒是露出不解的表情,“省政府在荣西区呀。”
这么看,王航那小子虽然中二得要命,拉帮结派搞江湖,但是尺度拿捏的水平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