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青梅破防后,我成了顶流 第135节

  看着万时昌泛红的眼眶,陈霜雪心中一颤。

  刚要说什么,手机却已经震动了。

  拿起手机一看,木林森的聊天框中,最新消息只有三个字。

  “发合同。”

  ……

  当天下午,万古出版社签约部就发来了合同,陈树人在检查了电子合同之后,就直接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从发稿子过去,到最后签合同,一天不到的时间,他就搞定了一本书的出版事宜。

  说出去可能别人都不信。

  而更神奇的是,当天晚上,万古出版社竟然就开始发力。

  用陈树人的话说,就是真的不放弃一丝蹭热度的机会!

  因为昨天扬州人抢购的原因,《鬼吹灯》相关的热搜词条也进入了青州部落热搜前百。

  虽然只是垫底,但也让很多人都看到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在第99位,一条新的热搜悄然出现。

  #《鬼吹灯》作者武侠新书,月底发售#

  没错,万古出版社直接花数十万买了热搜,只为了让两州的书友们知道,木林森,有新书!并且和《鬼吹灯》第二次印发的时间差不多!

  虽然热搜只持续了两个小时就因为投放的钱花光,热度不足掉了下去,但还是有很多人看到了这条消息。

  于是乎,不论是《鬼吹灯》热搜词条里面,还是零点文学网《鬼吹灯》的评论区里,忽然就都热闹了起来。

  “木大发新书了?为什么我没在零点里搜到?”

  “什么新书?”

  “刚才我看到热搜上说木大月底发售武侠新书,但到零点文学上看了一眼却发现什么都没有,是我眼花了?”

  “楼上没眼花,我也看到了,但对方说的不是零点文学,而是万古出版社!似乎木大这次没有在零点发书,而是直接搞实体出版了!”

  “什么?木大还写书了?他这一天码多少字啊?”

  “我以为一天十更已经是木大的极限了,谁知道……呵,是我错了。”

  《鬼吹灯》评论区,因为这两天实体书的销售,很多书友没事都会上来聊聊。

  所以在有人将消息传出后,很快就被很多书友知道了。

  “不过话说回来,木大新书叫什么啊?武侠?武侠有什么好看的?”

  “我记得我看的武侠,大部分都写的是雍州那边的架空历史,基本上不是在介绍某门武学,就是在复仇,感觉没什么看头。”

  “确实,看过几本武侠小说,没什么意思。”

  “不过如果是木大的话,我觉得还是值得一看的,毕竟在《鬼吹灯》没出来之前,你敢信盗墓会这么好看?”

  “哈哈,这么一说,还真是,期待一波。”

  “距离月底还有20天,原本我还想着要收藏一下《鬼吹灯》,谁知道昨天一天竟然卖完了,要买就得等到月底了,这次我不仅要买《鬼吹灯》,还要买木大新书!”

  “同样没买到,没想到扬州那些疯子是真敢来啊,也真敢买啊,估计《鬼吹灯》这一批印的书,都到扬州了吧。”

  “嘿嘿,我买的早,结果看到网上有人求购,我直接一转手卖了,赚了两倍的差价,反正我已经看完了,不着急,等月底再买也一样。现在看来我的决断还真不错,这次不仅能买《鬼吹灯》,还能买新书!最爽的是,木大的两本书我都买了,却一分钱没花,反而还赚了一百块,哈哈哈!”

  “靠!”

  书友们的欢乐在传染,很多人都在期待着木林森的新书。

  但当这个消息传到零点文学之后,有些人,注定是要睡不着觉的。

  ……

第156章 一定要问个清楚!

  流火正在走去会议室的路上。

  这两天,他可谓是春风得意,在《鬼吹灯》一天就销售了将近30万套后,办公室其他的编辑看他的眼神就都透露出了各种复杂的感情。

  以往和他同级的编辑,现在见他都会叫声火哥,以往需要他去端茶倒水讨好的老编辑们,现在也都会端着茶杯来他的工位旁边聊天。

  似乎一夜之间,办公室突然就有了中心。

  此时,他要去的,就是关于《鬼吹灯》后续印刷、销售的会议。

  原本他是参加不了这种会议的,但谁让他是木林森的责编呢?

  哪怕他与木林森之间聊得也不多,那也比其他人熟悉。

  没多久,流火就走进了会议室。

  看着众人投向自己的善意目光,流火心里美极了。

  “好了,我们来说说关于《鬼吹灯》后续印刷的问题。”

  男频三组主编,也就是流火的顶头上司,海风说道。

  “原本计划需要半个月才能消化掉的30万套《鬼吹灯》,基本上已经销售一空,不管其中的各种因素影响,这也算是打破了零点,甚至青州小说实体出版的一个纪录。”

  海风说完,会议室就响起了掌声。

  待掌声停歇,海风这才接着说道:“接下来,就是后续《鬼吹灯》要印多少册的问题了,我们有请市场部的同事给我们分析分析。”

  掌声响起,主编海风看向了坐在他旁边的同事。

  “各位好,我就直接开始了。因为扬州合并,首印销售太快,市场部之前对市场的预测泡汤,但这并不是说市场部的之前的预测就没用了。”

  “这次的30万套书籍,根据统计和分析,有9成都被扬州买去,青州本土并没有消化多少,也就是说,青州本土市场,我们还可以按之前的30万套购买力来预计。”

  “现在不确定的就是,扬州那边的人,到底还有多少购买力?”

  “根据昨天以及今天白天市场部对扬州各种论坛上《鬼吹灯》的讨论度来估计,保守可以再加20万套,用作YZ市场。”

  市场部的同事说完之后,在场所有人都有了一个概念。

  昨天的30万,加上今天的50万,这就已经是80万套了。

  不说加印的这50万套会像昨天那么火爆,哪怕和之前预计的一样,15天销售完毕,那也肯定还会有第二次加印!

  而到了那个时候,基本上就能确定,《鬼吹灯》定然会突破百万销量了。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可能又是一项记录!

  青州最快达到百万销量的网络小说!

  过去那些年,不是没有顶尖网文作者的实体书销量超过百万,但那都是通过时间累积起来的。

  之前最快的百万销量记录是半年,但那是扬帆文学网的大神作者创造的。

  如今,按照《鬼吹灯》现在的情况,很可能在两个月内就会达到这个数字,这怎么能不让零点文学的人惊喜?

  会议室的编辑们,纷纷开始交头接耳,不知道在说什么。

  主编海风也没有阻止他们,也和旁边市场部的同事聊了起来。

  足足五分钟后,海风才重新开口。

  “目前的情况大家应该心里有数了,这次叫大家来,一个是听听后续的计划,另一个则是想问问,各位还有什么建议,比如加印50万套,到底够不够?”

  海风抛出这个问题后,就有人坐直身体开口了。

  “主编,我觉得不够!虽然扬州那边已经购买了将近30万册,但那边的小说环境是比青州好很多的,不能以青州这边的情况来预计扬州那边的销量,20万,我觉得有点保守了。”

  这位编辑的话一出,那位市场部的同事眉头就是一皱,但却没有说话。

  随后,又有编辑站出。

  “我也是类似的观点,但我觉得市场部这么预测,肯定有他的道理。不过我认为,不能只计算数据,还得加上一些特殊因素。”

  “比如,两州合并后,扬州人对青州这边小说文化的好奇。”

  “如今刚刚合并,扬州那边肯定有很多人都十分好奇青州的一切,而小说,作为扬州的一个重点文化,肯定也会被关注!”

  “所以我觉得,扬州那边,可以多加印10万册。”

  这位编辑说完,不仅其他编辑点了点头,就连那位市场部的人也微微颔首。

  之后又有数人发表意见。

  最终,几经讨论之下,市场部将这次加印的数量又上调了10万,变为了60万,预计在月底完成印刷。

  “那行,这次会议就到这里,希望各位继续努力,多多发掘手下有潜力的作者,如果再出几个木林森这样的作者,那扬帆文学,也就不算什么了。”

  海风说完,朝着流火笑了笑。

  其他编辑听完之后心中都有点无语。

  木林森这种作者,是大白菜吗?

  出一个就够走运了。

  想到这里,他们都对流火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这家伙,才当编辑两年吧?

  这次年终奖怕是要翻几番了吧。

  散会后,一众编辑纷纷朝着办公室的位置走去。

  流火也同样如此。

  可刚一进入办公区域,流火就发现有些不对劲了。

  为什么办公室其他没去参加会议的小编辑们,会这样看自己?

  带着几分疑惑,流火回到了自己的工位上。

  “莫名其妙。”

  就在流火如此想着的时候,身后忽然有人靠近。

  扭头看去,是和他关系还不错的一位同期入职的编辑。

  “流火,你……没看《鬼吹灯》的书评区?”

  “嗯?”

  流火诧异。

  “书评区怎么了?最近很少看了。”

  “那你还是看看吧。”

  那位同事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带着一丝同情。

  流火闻言,又瞅了一眼四周那些偷偷看自己的同事,皱着眉,打开了《鬼吹灯》评论区。

  翻着翻着,他就看到了关于木林森新书的话题。

  新书?

  流火一愣,木大没说啊!

首节上一节135/4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