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青梅破防后,我成了顶流 第131节

  ……

  “卧槽,你们都在说歌声,就没有看歌词吗?”

  “这歌词……这歌词写的真好啊!”

  “配上这位叫做周路的歌手的声音,为什么我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

  “将小爱唱成大爱,有作词作曲的功劳,也有周路的功劳,我甚至觉得,这首歌就是为周路而存在的,我也不知道,以后其他人,还有没有敢翻唱这首歌的。”

  “三段式的结构,第一段感恩,第二段传承,第三段开辟,每一段唱腔都在变化,最后的那句清唱,我眼泪都下来了!”

  “愿山河无恙,烟火寻常,家国天下,事事如愿!”

  当周路将整首歌完整的展示在所有人面前的时候,之前的质疑,再也没有出现过。

  很多坐在电视机前的二三线艺人们,之前的嫉妒也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羡慕和无力。

  有些东西,有些天赋,是羡慕也羡慕不来的。

  于此同时,青州,天域小会议室内。

  周文和姜清河、曾娟看完周路唱歌后,互相对视了一眼。

  “我觉得你们的选择,应该不会有错。”

  周文轻声说道。

  姜清河也没了元宵节从家里被拉来一起看节目的怨气。

  “是啊,谁能想到,周路这么一个四线艺人,会有这么惊人的歌喉,以前难道是压着唱歌的?”

  “你们说,是这首歌成就了周路,还是周路成就了这首歌?”

  房间中沉寂了一会,然后曾娟的声音响了起来。

  “也许,都不是呢?”

  看着电视上的周路,曾娟脑袋里想的,却是那个一次次让她激动却又无可奈何的身影。

  “这次的选择,肯定不会错了。”

  ……

  元宵晚会结束了,在周路之后,有两州的大人物同时出台,宣布了青州和扬州进入为期一年的融合期,两州的隔离解除!

  虽说是融合期,但从字里行间中,很多人都听懂了一件事。

  如果融合的不错,那第二年就会真正宣布合并。

  如果融合的不行,那就延长融合期,两年、三年,如果需要,甚至可以一直处于融合期。

  所以总的来说,两州这次,是真的要完全放开了,哪怕合并不顺利,也只是影响正式合并的时间点罢了,这只是字面上的一些东西。

  真正的融合,其实在元宵节晚会结束后,就已经开始了。

  而在当天晚上12点之后,很多等待这一刻的两州网友们,则纷纷冲向了对方州的网络世界中。

  青州网友发现,原来之前扬州网友说的那些电影、小说,真的不是在吹牛逼,有看的入迷的青州网友,直接通宵沉迷在了那些对他们来说相当于新电影、新小说的世界里。

  扬州网友也是同样的情况,以往听惯了扬州金牌、曲爹的歌,忽然一进青州,他们发现自己那边的作曲人,真的差了青州一截。

  就这样,来来往往中,很多人都喜欢上了彼此之间从来没有的一些东西。

  一切,都在朝着预想中的方向发展,两州合并,从网络的风向来看,是很成功的一件事。

  但这一切,对陈树人来说,影响不大。

  第二天,陈树人一大早就被陈依依的敲门声叫醒了。

  “哥,送我去上学啊!”

  听到这个声音,陈树人猛地坐起,陈依依今天该收假了,昨天答应了她要送她去学校。

  本以为自己起床迟了的陈树人,一看时间才不到6点。

  “这么早?”

  陈树人无奈,回了一声后就开始洗漱。

  等到了一楼吃完早餐,也才六点半。

  “这么早去学校报道吗?”

  “不啊,起早点总比起晚点好吧?”

  陈依依说的理所当然。

  “行吧,你上学,你最大。”

  说完,陈树人就提着陈依依的书包,两人一起朝楼下走去。

  原本陈母说要开车送,结果陈依依没让,说是搭车过去也不远。

  这才有了两人一起上学的情况。

  “你这都高三最后一个学期了,想好上什么学校了吗?”

  出了小区,兄妹两走在路上,陈树人关心了一下陈依依的情况。

  “没有啊,到时候看呗,看同学们都去哪,我自己这成绩,去哪都没啥问题。”

  陈依依歪了歪脑袋说道。

  “还是提前考虑下比较好,有规划的人生,比没有规划的强很多。”

  “嗯。”

  陈依依没有反驳。

  仰头看着清晨柔和的太阳,她心中喃喃道:“原本是想离开青州,去中州的,但现在嘛……”

  陈依依脸上的笑容在晨曦下被照的刺眼。

  ……

  送完陈依依上学,陈树人也准备回青平上班了。

  也就是他现在金牌作曲人的身份和成绩在那里,否则早就有人打电话了。

  而家里另外两个孩子,大姐陈霜雪早在两天前就已经回去上班了,小弟陈天然则是在过完年的第五天就开始不怎么回来了。

  陈父也是早早的就和裴名扬去了扬州忙自己的生意了,其实陈树人不走,家里也都没人了,也就陈母和陈依依两人每天晚上按时回家。

  “还是小时候过年有味道。”

  陈树人感叹了一声,背着自己的背包,环顾了一圈自己的这个家。

  “这一次回来,收获满满。”

  想到陈依依、陈霜雪以及陈天然,还有陈父陈母,陈树人脸上露出了笑容。

  “新的一年,就定个小目标……”

  空无一人的房间里,留下了陈树人平淡又自信的声音。

  “先挣它一个亿!”

  ……

第151章 《鬼吹灯》代购?

  早上待在机场候机的时候,陈树人忽然收到了编辑流火的消息。

  “木大!好消息!网络渠道的10万套,在刚刚已经销售一空了!”

  陈树人看到这话,当即一愣。

  这么快?

  《鬼吹灯》总共30万套,线上放了10万套,线下书商瓜分了剩下的20万套。

  不是说线下比线上好卖,而是线下书商多!

  分到个别书商手上的书,其实没多少,有的甚至只有一千套。

  而网上渠道,就算今天凌晨上架,也才不到10个小时,这么快10万套就销售一空,这属实有点惊人。

  毕竟在零点文学网上,鬼吹灯的均订也才在20万左右,就算实际有30万人追书,但也不可能全都去支持实体书啊,一般有个十分之一都算多了。

  陈树人将自己的疑问问了出来。

  “木大,其实我们这里开始也很奇怪,因为网络渠道是零点上架的,刚上架就卖出去了1万套,但之后的9万套就卖的慢了,这也符合我们的预计。”

  “可这种情况在8点之后就变了,8点至9点这一个小时,就有3万套被售出,然后9点至9点半这半个小时更是疯狂,剩下的5万多套直接被销售一空,甚至越到后面,销售的越快!”

  看着流火这些话,陈树人也好奇到底是怎么回事。

  “之后我们联系商城技术部,要到了数据后才知道究竟是什么情况!”

  “原来8点之后购买的那批人,都是扬州的人!”

  “扬州?”

  陈树人诧异,怎么会有扬州人来买书?如果个别的也就算了,但这可是近10万套呢!

  “哈哈,看来木大你也不知道,你去瞅瞅昨天晚上元宵晚会视频下的评论吧,看了你就知道。”

  陈树人昨天晚上看晚会的时候,是用的电视,所以没有看到那些弹幕。

  此时一看,总算明白了为什么会有扬州网友。

  “这可真是……”

  陈树人哭笑不得,没想到两州网友这么幼稚,较了一晚上的劲。

  更幼稚的是,这些网友还真不是打嘴炮,互通之后还真就跑来看书了!

  “木大,明白了吗?哈哈,因为今天均订的数据要晚上才能看到,所以我也没有发现异常,真到了晚上,我觉得《鬼吹灯》的均订都可以破30万了!”

  说道这里,流火似乎激动了。

  “木大,虽然之后这些扬州网友肯定还要去看别的大神作家的书,但绝对会比看《鬼吹灯》要慢!也就是说,可能未来几天,《鬼吹灯》就是青州均订最高的网络小说了!”

  看到这话,陈树人想了想就明白了。

  青州也不是没有好的小说,《鬼吹灯》再火也才堪堪和其他小说打平。

  也许随着时间推移,《鬼吹灯》会慢慢发酵,均订继续增长,超过其他小说,但青州的网络小说用户量就那么多,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鬼吹灯》的风格,所以就算要涨,也会很慢。

  可谁知道两州合并后,扬州网友中的一大批会先来看小说?

  扬州本来就是小说大州,书虫肯定是比青州多的,这一波流量加持下,别说编辑流火了,陈树人自己都知道今天的订阅会爆炸增长。

  这一波流量,《鬼吹灯》可能会第一个成为青州30万均订的小说,怎么说这都算是一个里程碑了。

  哪怕之后其他小说被扬州书虫青睐,也上了30万均订或者超过了《鬼吹灯》的均订,那也只是第二个罢了。

  想到这里,陈树人也笑了。

  “看来这次还得多谢网友们了。”

  就在这时,飞机开始检票了。

首节上一节131/4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