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青梅破防后,我成了顶流 第123节

  陈父听了听外边的动静,扭头问妻子。

  “总比你直接逼她离职要好。”

  陈母收拾着柜子里的衣服,似乎一点也不担心。

  “,小雪这孩子真倔!”

  陈父坐在椅子上,无奈道。

  “倔?你不看看你哪个孩子不倔?你再看看你!”

  陈母白了陈父一眼。

  “咳!”陈父尴尬一笑,立马转移话题,“你说小树这小子,怎么忽然就出息了?”

  陈母收拾衣服的动作一停,随后才缓缓道:“可能,是因为断了念想了吧。”

  “你是说……婷婷?”

  陈父皱眉。

  “嗯,以前小树对婷婷是什么样的,你不是不知道,这次呢?回来多久了,一次都没找过婷婷,看来是真的放弃了。”

  陈母叹了口气。

  “嗯……断了就断了,我们和老裴之间,也不需要他们来维系,说不定两人以后都有更好的生活呢?”

  “行了,你忙你的吧,扬州那边进展怎么样?”

  “也就那样,还是卡在了……”

  ……

  又过了几天,大年三十,到了。

  “喂,树哥,记得今晚看春晚啊!我在第五个节目!”

  “知道了。”

  挂了齐良的电话,陈树人又收到了周义清的信息。

  “树哥,我在村里了,今天和家人一起过节,前两天村里人看到我回来了,一个个的,都来我家和我合影,我爸妈很开心。”

  “树哥,我本来准备将父母接到市里,给他们买房,但他们不走,我听他们的,准备过完年给他们重新盖个房子,他们挺高兴的。”

  “树哥,我和村长说了,出资一百五十万,修一修路,村长为了感谢我,让村里人全体出动,给我摆了一天流水席,很热闹,人人见了我爸我妈都在夸我,都很尊敬他们,他们很开心。”

  “树哥,我给妹妹买了衣服、电脑,还给她买了钢琴,准备让她上学后去报个班,然后还给她的小姐妹们一人签了一笔记本的签名,她很开心。”

  “树哥……谢谢你。”

  看着一条条信息,陈树人笑了。

  “我们是朋友。”

  周义清之后,韩、孙文以及三位室友分别打电话过来。

  汤应成在小区住着,说很舒服,

  孟长风询问唱片机好用不。

  谢海奇则是在炫耀自己的新车多么拉轰,家里人都被他震惊了一把。

  而孙文,说了很多,总结完以之后就一句话:“新剧本,啥时候写好?”

  对于孙文这个问题,陈树人想了想,回了一句:“年后?”

  ……

第142章 夜谈,传统与新兴

  “年后?”

  “对!”

  “年后是多后?”

  “就年后!”

  “树哥,你要是这样说话的话,我可就来劲了啊?”

  “行了,元宵节之前吧,我想好告诉你。”

  “好嘞,树哥再见!”

  挂了电话,陈树人无奈摇头。

  不过对孙文说的话倒是没有撒谎。

  之前将唱功提升至大师级,消耗了他一大半的布道点,而之前的那些作品,现在能提供的布道点已经很少了。

  如果再不搞些东西出来,那不论是赚钱,还是颜值等属性的提升,都会被拖慢。

  “这次拿什么电影呢?或者说电视剧?”

  思索中,陈树人被陈依依叫去看电视了。

  “哥,吃。”

  陈依依将一盘零食放在两人中间,大气的说道。

  “陈依依,你能不能不要那么幼稚,把东西放桌上,我也要吃!”

  陈天然不服气的喊着。

  “要吃自己买去,这是我自己买的!”

  陈依依说完,忽然看到下楼的陈霜雪。

  “大姐,来坐这里,有零食吃!”

  陈霜雪也没拒绝,看到陈依依被陈天然和陈树人一左一右围着,她就顺势坐在了距离自己近的陈树人身边。

  “还看春晚?现在春晚都没什么意思了。”

  虽然嘴上这么说,陈霜雪的眼睛却也在看着春晚开始前的热场阶段。

  像她这样的人,在整个大夏里,都不在少数。

  哪怕嘴上说着无聊,但这从小一次次养成的习惯,却再也丢不掉了。

  “依依,还有零食吗,给大姐拿点。”

  陈树人扭头对陈依依说了声。

  陈依依闻言就将两人之间的零食盘子放在了陈树人和陈霜雪之间,而她自己则跑上楼了。

  “依依干什么去了?”

  陈霜雪好奇问道。

  “还能干什么,没看到她拿着一个空盘子吗?去装零食了,她买了很多零食,在自己的房间藏着。”

  “……”

  陈霜雪无奈,拿了一颗开心果磕了起来。

  “你两的关系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见陈依依还没下来,陈霜雪好奇道。

  “就放假这些天,有些事,搞明白就不难了。”

  陈霜雪翻了个白眼,这不是屁话吗?

  搞明白了,该怎么难?

  “对了,大姐,你们出版社怎么了?老爸那个态度,怎么跟要倒闭了一样。”

  陈树人忽然想起了什么,扭头问道。

  “没什么……”

  陈霜雪本不想说,但看到陈树人那真心关心她的眼神,又想了想陈树人已经能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了,最后,她还是和陈树人聊了起来。

  “说到底,还是传统出版社对作者的吸引力不高了,老牌传统作者创作时间太久,新传统作者作品质量不够硬。”

  “若是以前还好,大家都是这个情况,可现在,网络文学兴起,用户在没书可看的情况下,就开始用网络文学充饥。”

  “一开始,传统行业对此嗤之以鼻,因为网络文学,也就是网络小说的质量很差,没几个看传统文学的人能看进去。”

  “可慢慢的,传统文学的精益求精,让用户等不下去了,哪怕网络小说难以下咽,他们也要试试。”

  “然后,很多人发现,网络小说并不是如他们想的那样一无是处。虽然没有传统文学的严谨,但看着是真的爽啊!”

  “特别是当一些有天赋的作者在总结出自己的一套东西后,这种爽文的写法就更加吸引人了。”

  “就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在看过一本本快节奏的网络小说后,就很难再看那些写了十万字,主角才出场的传统文学了。”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网络文学,所以类似我们这种出版社,都还有自己的路可以走。”

  “可随后,当那些兴起的网络文学网站站稳脚跟后,他们……竟然将手伸向了传统文学!”

  说道这里,陈霜雪有不忒,也有无力。

  “他们凭借着庞大用户量,开始一个个的去挖老牌作者,拿用户量和出书来当做筹码,你说,有多少作者会不心动?”

  陈树人听完暗自感叹,哪一行都有其他人看不见的刀光剑影。

  忽然,陈树人想到了他写《鬼吹灯》的时候,最先投稿的扬帆文学网。

  “大姐,我记得扬帆文学网是个老牌网站,它也是近些年新兴的?”

  陈霜雪讶然的看了陈树人一眼。

  “你还知道扬帆文学网?哦……我忘记你朋友也是写小说的。”

  陈霜雪想起了上次陈树人问出版的事情。

  “扬帆文学网是新兴的,但为什么说它是老牌呢?那是因为它的前身,扬帆出版社。”

  “风雨飘摇中,总有人会尝试改变,扬帆出版社就是其中一个。”

  “所以,在其他网络文学花大价钱笼络传统文学作者的时候,扬帆出版社摇身一变,直接成为了最传统的网络文学站。”

  陈霜雪的表情有点复杂。

  “那你们出版社呢?不能跟着变吗?”

  陈树人好奇问道。

  “晚了。”

  陈霜雪摇了摇头,看向了旁边的陈树人,以及早已从楼上下来,听故事都忘记斗嘴的陈依依和陈天然。

  “你认为我们出版社是靠什么才能存活到现在的?”

  “不愿意改变的传统作者?”

  陈依依开口道。

  “没错,如果我们不改,那还能继续生存,如果我们改了,现在的传统作者失去了不说,还有很大可能出不了头,最后不是败落,就是被吞并。”

首节上一节123/4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