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86节

  林义忠猛的转身走出商店。

  王卫东也急忙跟了出去。

  他走到林义忠身边与他同行说道:“你看看你现在什么样子?男子汉大豆腐,这一点事情都扛不了还能干什么!男人没有事业打底,屁都不是!”

  可是这时候的林义忠已经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什么都没有听见,自顾自的往前走。

  他精神恍惚,完全靠下意识的本能回到学校宿舍,一头倒在床上。

  早上就没有吃饭,中午也没有吃饭,林义忠躺在床上看着上铺的床板像是死不瞑目的烈士一样。

  下午三点多,宿舍的门被推开,班主任于老师带着一个中年人走进宿舍。

  看到躺在床上的林义忠,于老师对中年人说道:“林厂长,这位就是林义忠同学!”

  “小林同学,你好啊!”中年人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完笑着伸出手。

  可是林义忠躺在床上毫无反应。

  于老师尴尬的对林厂长笑笑没有说话。

  中年人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反应,他坐在林义忠对面的床上说道:“这样的事我已经遇到好几次了,唉,我们那个工厂已经好几年没有大学生入厂了,技术力量实在是青黄不接啊!我到部里争取了好几次,这一次亲自跑到工大来要人!”

  林义忠还是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你姓林,我也姓林,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我们那里姓林的可多了。都说我们那里是山沟,武夷山你知道吧?山清水秀!我已经听你们于老师说了,你是班级里最优秀的学生,是求之不得的人才!你到我们那里马上就是技术骨干,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林厂长接着说道。

  林义忠终于有了反应。

  他躺在床上看着于老师问道:“于老师,我每年都拿一等奖学金,是不是班里学习最好的学生?”

  “是啊”于老师答道。

  “为什么进部委的名额不是我的?为什么去京城电子管厂的名额不是我的?为什么我想留在哈市都留不下?”林义忠质问道。

  于老师尴尬的说道:“就因为你是最优秀的所以才让你去最需要的地方嘛。”

  他没有想到四年来一直老实巴交的林义忠现在突然会让他这么难堪。

  在做工作这方面很明显林厂长比于老师还要有经验,他打破尴尬说道:“你们于老师还是很关心你的,你的情况我已经知道了,不就是女朋友的问题吗?你放心,她的工作也由我负责!就调到咱们工厂里工作!”

  也许是地域开放的原因林厂长已经称对象为女朋友了。

  林义忠一下子坐起去,但是马上感到一阵头晕目眩。

  “真能解决我对象的工作?”林义忠问道。

  “能!这一点我能保证!”林厂长斩钉截铁的说道。

  晚上,林义忠坐在小华家里像是一个等待判决的犯人一样,他低着头对小华的父母说道:“就是这个情况,那个林厂长向我保证,他可以把小华也调到工厂工作,这样我们两个就可以在一起了。”

  话音刚落,小华的母亲就说道:“休想!我闺女怎么能跟你去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

  小华的父亲态度好一些,他慢条斯理的说道:“现在国家哪里都需要人才,小华说你是班里最好的学生,现在你却要去那种地方,这说明什么?说明你自己的能力有问题!以后进入社会不是学习好就行,学习好不是很重要,你现在这个样子我们怎么放心把小华交给你?”

  小华那个在哈三中读书的弟弟在一旁说道:“就让我姐跟着他去吧。”

  “闭嘴!你一个小孩牙子懂个屁!”小华的母亲吼道。

  林义忠求助似的看向小华,小华低着头躲避林义忠的目光,很显然她也不愿意跟着林义忠去那个地方。

  深夜,林义忠在大街上游荡,他早已经错过了入校时间,他也根本没有想过爬围墙回学校,就这么大脑空空漫无目的的走在大街上。

  他的第一次爱情结束了。

第171章 变成朋友

  “商店经营的怎么样?”欧小阳问道。

  “还不错,去掉各种费用给四个老人的工资,一个月大致到我手的有三四百块钱。”王卫东答道。

  “一年四千块钱,小日子不错嘛。豆饼收购的数量不够,我通过朋友买了一批黄元帅,这一次咱们换购七万公斤鳕鱼。十一月份运回来年底卖出去能赚一大笔!”欧小阳踌躇满志的说道。

  黄元帅是一种苹果,果皮金黄,味道很不错,现在苹果也是与北方大国贸易的一大种类。

  “这一次再给我换五千卢布。”王卫东说道。

  “卫东,你的意思我明白,你想以后继续做外贸,将来还是跟我到京城干吧。”欧小阳说道。

  “我还是到那边继续铺路然后做外贸生意。”王卫东答道。

  欧小阳这段时间大部分都在京城,结交了很多京城的朋友,那些人听说欧小阳和王卫东合作做生意对半分利都为欧小阳感到不值。

  在他们心里找一个为自己出力的人很容易,让那个人分自己一半的利太过分了。他们觉得欧小阳是冤大头。

  人脉关系是最有价值的,凭什么让下面干活的人分那么多钱?找一个愿意卖苦力的人容易的很!

  这些人说的话潜移默化的对欧小阳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不过欧小阳经过这些年对王卫东很了解,王卫东不仅出力而且更出主意,并不是谁都能在团结煤矿那里挨了两个月虱子咬而且暗中与石国正那些地头蛇斗,并且让那些工人拼命干活,那么快就见煤的。

  没有王卫东,欧小阳做不了无线电厂的事情,也做不了团结煤矿的事情。

  这些年他赚的几十万离不开王卫东的能干和苦干。

  再说,这几年两个人关系处的很好,已经是朋友了。

  所以即使分手也要分的漂亮一点,这也是欧小阳对王卫东开商店的事全力帮忙的原因。

  欧小阳现在已经赚了几十万,他自我感觉良好,可是到京城后才发现自己实在是太渺小了,甚至是自惭形愧。

  听见王卫东拒绝,欧小阳既松了一口气也隐隐的感到失望。

  王卫东当然也感觉到了欧小阳的变化,这就是他执意以后要自己单干的原因。

  作为朋友,王卫东想劝欧小阳几句,警告他那里不是那么好混的,可是话到嘴边又把话咽进肚子。

  欧小阳不会听他的意见,说出来反而会有不好的效果。

  王卫东和姚启明十月十五号启程赶往芬河市然后过境到乌苏里斯克。

  这一次阿德洛夫准时的在十一月七日宾馆里等着他们。

  由于符拉迪沃斯托克进入有严格的检查,所以每一次渔业公司都派阿德洛夫来接他们两个。

  这一次阿德洛夫主动提出带两个人出去游玩一下。

  乌苏里斯克被乌苏里江分成东西两部分,阿德洛夫带着他们游玩的地方比较大,而河对面也就是东面比较小。

  “河对面的都是工厂和工人住宅区,而大部分宾馆餐厅好玩的地方都在这边。”阿德洛夫介绍道。

  “据说这里在金朝的时候就有人居住,乌苏里江两边各有一个城,所以叫做双城子。”姚启明用中国话说道。

  阿德洛夫把两个人领进一家餐厅,一个女人亲热的和阿德洛夫打招呼。

  “你们不认识了吗?这位就是柳德米拉同志!”阿德洛夫说道。

  一年前王卫东和姚启明第一次到乌苏里斯克的时候阿德洛夫晚上带回宾馆的女人就是她。

  王卫东和姚启明对着面前这个珠圆玉润的女人微笑点头算是打招呼,这个女人比一年前胖了很多。

  “听说你结婚了,祝你幸福!”阿德洛夫说道。

  如果是一个中国男人对一个曾经和自己在一起过的女人说这种话,很可能是恶毒的诅咒。

  可是王卫东观察阿德洛夫说这句话的时候很真诚。

  “谢谢!”柳德米拉与阿德洛夫贴面拥抱。

  这顿饭吃的是烤大马哈鱼和大马哈鱼鱼籽做的鱼子酱。

  吃完饭的时候王卫东想要结账却被阿德洛夫阻止,他自己掏钱结账。这说明阿德洛夫现在真的把王卫东和姚启明当做朋友了。

  不过王卫东还是拿出一百卢布让阿德洛夫买两瓶酒和食物到宾馆喝酒聊天。

  这一次王卫东给阿德洛夫带来一部比砖头小一点的录音机和一条金某来的领带。

  “我也给你们两个准备了礼物!”阿德洛夫说道。

  说着,阿德洛夫从公文包里拿出两个红色的勋章,他郑重其事的给两个人戴上。

  “卫东,这是二战时候的红星勋章,有四十年历史了。”姚启明说道。

  王卫东低头仔细看着那枚勋章,红色的五角星中间是一名手持步枪的士兵。

  “这是我从祖父的遗物中找到的,他一共获得了三枚!”阿德洛夫骄傲的说道。

  王卫东举起酒杯大声用俄语说道:“莫斯科,后背!”

  阿德洛夫被逗的哈哈大笑:“不,你应该说莫斯科就在我们背后!”

  这是一句战争年代士兵们经常高喊的口号,十分有名。

  “这个礼物太珍贵了。”姚启明说道。

  姚启明想不到的是也就是几年以后这个国家大街上有很多老人出卖他们当年用鲜血换来的勋章希望换一点面包糊口。

  第二天早上阿德洛夫开车带着两个人返回符拉迪沃斯托克,这一次他把两个人直接带到渔业公司。

  走进办公室,拉里莫夫热情的与两个人握手表示欢迎。

  “鳕鱼我们现在就有,我可以马上给你们装车。”拉里莫夫说道。

  “拉里莫夫同志,我们希望时间再晚一点,天气冷一些,这样鳕鱼更容易保存。”王卫东说道。

  现在是十月份,气温经常在零度以上,王卫东希望再等半个月,鳕鱼十一月初装车,这样鳕鱼运回去后就可以保存到过年之前销售。

  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他完全不能顾忌到这些,有鱼拉回去就行,现在他可以提出要求了。

  “没问题,最晚我可以在十一月中旬给你们装车!”拉里莫夫痛快的说道。

第172章 渐入佳境

  当天晚上王卫东和姚启明就带着礼物到拉里莫夫家拜访。

  闲谈的时候王卫东问娜塔莎:“你没有成为列车员吗?”

  娜塔莎沮丧的摇头:“没有,再过一段时间我就要去军人服务社工作了。”

  军人服务社为港口的海军服务,有商店邮局饮食等各种服务项目,不过这样的工作不是娜塔莎希望的。

  “总会有办法的。”王卫东安慰道。

  如果是一个中国孩子能读却不想读大学,他的父母一定会和他拼命,为了孩子有一份好工作父母也愿意不遗余力。

  可是拉里莫夫却对娜塔莎放任自流,不想到大学读书也随她自己的意见,明明知道女儿的心愿他也不想过多的帮忙。

  这就是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差别。

  回到委员会俱乐部,姚启明问道:“卫东,我们真的要在这里住一个月?”

  “越晚走天气越冷,鳕鱼就越容易保存,你就放心的住下去,找找从前的影子!”王卫东答道。

  从第二天开始王卫东就去拜访火车站负责火车调配的季里亚莫茨。

  “我没有接到渔业公司的通知,并没有要发往格罗杰科沃的鳕鱼。”季里亚莫茨说道。

  “我们的鳕鱼可能要等到一个月后才能发运,这一次我们只是单纯的拜访,看看老朋友嘛。”王卫东说道。

  听见王卫东这么说,季里亚莫茨露出笑容。

首节上一节86/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