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53节

  “今天早上我回到宿舍才知道昨天晚上出事了,宿舍里的两个同学知道我没有出事好像挺失望的,他们好像就盼着我出事似的!”林义忠忿忿不平的说道。

  “幸福有两种,一种是自己过的好,还有一种就是别人倒霉,这就是人性!兄弟,我恭喜你,你开始成熟了。”王卫东说道。

  “不管这么说我都要谢谢你,如果不是昨天晚上遇到你,我现在,现在……”林义忠说不下去了。

  作为八十年代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林义忠根本没有经过什么事,连派出所的门也就是在考上大学后办理转户口的时候进去过一次,看见戴大盖帽的人心里就有敬畏。

  还有就是在八十年代对犯这种错误的大学生处罚是非常严厉的,林义忠根本就承受不起。

  十年寒窗苦读,跨过高考的独木桥成为天之骄子,因为一时的错误毁掉一生就太不值得了。

  “今天你回去帮我多找几个学生,从后天开始我们会加班加点的生产收音机,可能要干一个月!这一个月加油干你们每一个人至少能赚两百块钱!”王卫东说道。

  既然知道工厂即将要转让,第二天工人们干活的积极性消失殆尽,都在那里磨洋工。但是人来的很齐,生怕错过领两千块钱的机会。

  当然绝大多数人心里都在骂欧小阳和王卫东是混账王八蛋,私人企业就是唯利是图,国营企业根本不会发生这种解散让工人回家的事情。

  这种情况在八十年代还是新鲜事物,可以参照的法律还不完备,不过按几十后的法律来说一次性支付将近一年的工资欧小阳王卫东他们做的并不算过分。

  欧小阳在午饭后才来到工厂,看见他走进来,工人们的目光都投射在他身上。

  欧小阳穿过车间走进办公室。

  关上门欧小阳坐在王卫东对面说道:“卫东,我又被老爷子教训了一顿,他不让我解散工人而且给这么多钱说这样影响不好,他老人家说最好不要让这些人进入社会要重新给他们安置工作。”

  不等不靠自立自强是这个时代的流行语,大批原来服务等行业的工人被推进社会成为个体户,他们并没有像无线电厂的工人一样领到遣散费而且还这么多。

  这就像参加同学婚礼,别的同学都拿十块钱,而你拿的却是一百甚至五百,这样做不好,很不好,很可能有严重的后果。

  “你父亲这样的人天天想的就是影响!你没有跟他老人家说这是因为向阳化工厂不同意接手工人造成的吗?”王卫东无奈的说道。

  “我当然说了,可是老头子还是不同意!其实他也是为了我好,人怕出名猪怕壮嘛。”欧小阳苦恼的说道。

  “怎么办,卫东?”欧小阳眼巴巴的看着王卫东。

  “好吧,就给他们另外找一份工作嘛,一会你就出去跟那些工人说你可以他们另外安排工作,咱们处理完收音机回款的事情后就在市里租几处一百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开小卖店,由咱们统一供货,由他们来经营。将来如果收入不错可以把小卖店转移给他们。”王卫东说道。

  “这个主意好,给钱总有花光的时候,联系小卖店供货我可以去找人供货,保证便宜,他们一定有赚头!”欧小阳说道。

  “愿意留下好啊,这说明这两年我们两个对工人的好还是有人记住了,免费午餐没有白吃,也说明他们信任我们。九月我们就去找房子,没有找到之前给他们发工资!”王卫东答道。

  “卫东,这件事还是你向工人们宣布吧。”欧小阳说道。

  十分钟后王卫东和欧小阳走出办公室,二十多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们两个身上。

  “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咱们工厂马上就要转让给向阳化工厂,其实我和小阳心里也很舍不得,实在没有办法,压力太大。本来已经说好了向阳化工厂接收全部工人,可是最后他们又反悔了!”王卫东气愤的说道。

  “本来想给每一个工人发一千块钱,可是我和卫东和大家在一起这么长时间真的有感情了,左思右想都觉得过意不去,最后我们两个决定每一个人发两千块钱,就是掏光我们两个人的口袋这个钱一分都不会少!”王卫东提高嗓门说道。

  王卫东观察到当他说到要发一千块钱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眼睛里都是欣喜的光。有这两千块钱他们起码一两年时间衣食无忧。

  “当然了,可能还是有人不愿意离开工厂,这些同志可以到我那里报名留下,我和小阳决定八月份太忙了,九月份我们就出去找房子开几家小卖店由我们供货你们自己经营,两千块钱总有花完的时候,干这个才是长久之计,干好了小卖店就转让给你们!两个选择,一个是领两千块钱签署放弃工作的声明,一个是留下来工作,当然了,留下来工作就不能领钱了。”王卫东接着说道。

  “你们自己好好想一想,过一两年钱花完了怎么办?到街上摆摊修鞋修自行车?大冬天零下二三十度那滋味好过吗?从长远考虑我觉得你们最好还是留下来干小卖店,脚下的路要靠自己走,一定要想明白!”王卫东最后劝道。

  两个人回到办公室,工人们没过多长时间就依次进来报名领钱放弃工作,整个过程一个小时就结束了。没有一个工人愿意留下工作的,都选择领钱走人!

  “三天后到工厂领钱,最好和家里人一起来,注意安全!”王卫东无奈的叮嘱道。

  工人们都走后,整个工厂空空荡荡的。

  “收音机少了三四十台,看着那些拄拐的工人咯吱窝下面夹着收音机走出去我心里很不太舒服,刚才我装作什么都没有看见。”王卫东叹气说道。

  “没有一个工人愿意留下来都愿意拿钱,回家老头子又该骂我了。”欧小阳无奈的说道。

  “两千块钱伸手就可以实实在在的揣进口袋,没有人愿意跟着咱们冒险,可能还以为咱们是心疼钱忽悠他们!”王卫东说道。

第103章 促销是个好办法一

  “现在那些工人虽然都能得到两千块钱,可是他们很可能都在心里骂我们两个,没有一个人想过如果不是咱们两个,这几年他们根本没有地方工作,也拿不到工资。不过他们这样想也好,两不相欠!”王卫东说道。

  “有了这些放弃工作的声明我就可以向家里的老头子勉强交差了。”欧小阳说道。

  “打电话的情况怎么样?”王卫东问道。

  “这件事我差点忘记跟你说了,昨天我打了六七个小时的电话,联系了二三百个百货和供销社的领导,他们听说我们的回款促销活动都很高兴,回款一定不会差!”欧小阳说道。

  “按照我们跟向阳化工厂的协议,整个八月是我们解决工人和其他遗留问题的时间,这一个月时间里收音机回款归我们,九月一号正式转让移交。他们以为一个月回款也就两三万无所谓,可是他们想不到我们打算一个月时间里把所有的收音机回款掏空!”王卫东说道。

  八十年代对所有像陆厂长这样的干部来说有大量新知识需要学习,很多人连合同是何物都不知道,对合同的严密周全更没有概念,结果交了大量的学费吃了很多亏。

  八十年代国内经济方面的骗子还没有成长起来,先是从国外来的一批骗子给一大批陆厂长这样的人狠狠的上了一课。

  这样的事让大家认识到在经济的海洋里学会游泳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不过王卫东觉得自己和外国的骗子是不同的,这些电子元件和收音机回款本来就是他们的,难道他们吃亏就是正常的,天经地义的吗?

  “你现在就跟我去百货大楼拉几台彩电回来,为了彩电他们一定主动上门送收音机回款的。”欧小阳说道。

  彩电这么宝贝的东西让火车托运谁都不放心,开几百公里的车来取很值得。

  两个人出门上车赶往百货大楼,吉普车直接驶入百货大楼的后院,欧小阳带着王卫东走进销售科。

  “小阳你怎么来了?”一个中年男人从沙发弹起来惊喜的说道。

  “前几天说好的,找你这个大科长拿几台彩电,不过要晚几天给钱。”欧小阳说道。

  “这点儿小事你还亲自跑一趟?给我打一个电话就行!看来你这是把我当外人啊。”中年人很不满的说道。

  “好久不见了,我也怪想廖大哥的所以就来看看。”欧小阳说道。

  听见欧小阳管自己叫大哥,廖科长笑容灿烂。

  “走,我带你们到仓库看看,喜欢哪一种就拉走!”廖科长说道。

  一路走向仓库的时候廖科长大声与欧小阳说笑着,欧小阳也很配合不时还拍廖科长两下肩膀。

  王卫东跟在后面,廖科长的用意他当然明白,廖科长就是想让百货大楼的人都知道他关系硬路子野是一个有背景的人。

  三个人走进专门存放家用电器的大仓库,仓库里面的冰箱电视洗衣机一层层摞起来有三四米高。

  “电视有七八个牌子的,好的有国外进口的,便宜的有牡市电视机厂生产的,质量也可以。”廖科长说道。

  现在各地的电视机厂像是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黑省就有两三家电视机厂,这些工厂基本上都是从外国进口显像管然后组装,大部分钱都被外国人赚走了,自己只是赚了一点加工费而已。

  “不用太好,也不能太差,就这种十七英寸的牡丹牌彩电吧,先给我开两台,以后我可能还要来提货。”欧小阳说道。

  “好,我带你们去开单!”廖科长爽快的说道。

  十分钟后廖科长和欧小阳王卫东重新走回院子的时候两台彩电已经放在吉普车的旁边了。

  打开车门,两个人把两台彩电塞进吉普车后排然后与廖科长告别开车驶出百货大楼后院。

  吉普车离工厂大铁门还有几十米远两个人都看见在工厂门口停着一辆同样的212。

  欧小阳把自己的车靠边停好,王卫东下车走到那辆吉普车旁边往里面看后笑着说道:“这不是五阳县的老郑吗?你怎么来了?”

  五阳县就在哈市的南面,离这里很近。老郑就是五阳县供销总社的主任。

  老郑下车刚想和王卫东说话就看见欧小阳打开后门吃力的把一个电视机箱子搬出来。

  老郑看着电视机的眼睛发直一副贪婪的样子。

  “你们昨天打电话给我说回款促销送彩电,所以今天我就来看看。”老郑说道。

  “没错,咱们进屋,我查查账目看看现在你们五阳县还有多少台收音机没有回款。”王卫东说道。

  老郑像是没有听见一样他走到欧小阳身边问道:“这就是要奖励给我们的彩电?”

  “不错,十七英寸牡丹牌彩电怎么样?”欧小阳答道。

  老郑让司机下车帮着王卫东他们把彩电抬到屋子里然后又让司机出去了。

  三个人走进办公室,王卫东拿出账本查了半天说道:“你们五阳供销社采购我们的收音机还有八百二十台没有回款。”

  这个答案老郑来之前就知道,五阳县供销社也有一本账。

  “我们先付五百台的款怎么样?”老郑问道。

  “可以啊。”没有等欧小阳说话,王卫东抢先答道。

  老郑把一张早已经准备好的支票从公文包里拿出来放在办公桌上。

  “十五块钱的收音机三百五十台全部回款,三十五块钱的收音机回款一百五十台,正好是一万零五百。”老郑说道。

  王卫东仔细看过支票后点头对老郑说道:“好,你们可以抬一台电视走了。”

  看着王卫东销账,开收款票据给自己,老郑拿着收款票据乐颠颠的出去招呼司机然后两个人抬着一台电视机出去了。

  “这个老狐狸连试都不试,回款专挑便宜的收音机回款,把贵的留下了。”欧小阳说道。

  “是啊,那款五十八块钱两个喇叭的收音机他们还有两百台没有回款。三十五块钱的收音机他们还剩下一百二十台没有回款。两种收音机加在一起有三百二十台,这个老狐狸还会回来的。”王卫东说道。

第104章 促销是个好办法二

  “你说这台彩电他是拉回单位还是直接拉回家?”欧小阳问道。

  “下一次来的时候试探一下就知道了。这一次他来也是试探咱们的,把一台电视机搬回去后一定会来第二次。”王卫东笑着说道。

  “看来拉回来两台彩电太少了,我马上出去找辆卡车再拉十台回来!唉,这件事做完后我父亲又该大发雷霆骂我了。”欧小阳说道。

  “这些电子元件和收音机账款本来就是我们的,把销售渠道和那两所大学采购收音机的货源交给他们,他们已经很占便宜了。”王卫东说道。

  听见王卫东的话欧小阳点点头,为了那三四十万即使被他父亲痛骂他也心甘情愿。

  欧小阳刚走又有人上门交货款。

  道外供销总社的老刘一个人拎着皮包上门。

  “小阳不在吗?”老刘问道。这些哈市本市采购收音机的人绝大多数都认识欧小阳。

  “他出去找车拉彩电去了,刚刚运回来的十台彩电就剩下外面的那一台。”王卫东说道。

  “不到一上午就出去九台?”老刘难以置信的说道。

  “五阳县的老郑刚带一台彩电走!”王卫东笑着说道。

  他一边与老刘说话一边翻开账本汇总老刘在无线电厂采购收音机没有回款的收音机总数。

  五分钟后王卫东说道:“你们采购的三种收音机加在一起有七百四十台没有回款,今天来你打算回款多少?”

  老刘没有马上回答王卫东的问题,他坐在那里抱着皮包想了一会才答道:“我想把所有欠款都付清然后再订购二百六十台凑个整数怎么样?”

  “如果是这样,一会小阳回来你就抬两台彩电回去!”王卫东干脆的答道。

  “好,就这么办!”老刘说道。

  不过他并没有马上采取行动而是坐在那里和王卫东拉起了家常。王卫东知道他是在等欧小阳拉着彩电回来才肯付款。

  两个人正在聊天的时候,三姓县的供销社的赵主任来了。

  “你们这些人管理着下面的几十个供销社商店,平时忙的很,这一次怎么都亲力亲为自己跑来了。”王卫东说道。

  老刘和赵社长听见王卫东的调侃都嘿嘿的干笑却不回答。

  三个人正说笑的时候听见外面汽车喇叭响,王卫东急忙跑出办公室,老刘和赵主任也跟了出去。

  工厂大铁门外停着一辆东风卡车,欧小阳正站在汽车旁边等着王卫东出来一起搬汽车上的彩电。

  打开汽车箱板,王卫东爬上汽车搬彩电,欧小阳和老刘和赵主任在下面接着,几分钟就把十台彩电搬下汽车。

首节上一节53/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