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43节

  “瑞云,刚才出去的那个人是谁啊?”一个姑娘问道。

  “帮我们家小阳做事的。”瑞云答道。

  这句话就说明了一切,王卫东是一个不值得放在眼睛里的人。

  几个被瑞云带回来的姑娘原来以为王卫东能够走进来一定是和欧小阳有相似家庭背景的朋友,没想到瑞云给出的是这样一个答案,马上就对王卫东失去了兴趣。

  王卫东没有在意,他走出欧小阳的新房走到大街上。一辆加零小摩托轰鸣着从身边驶过,隋有志超过一辆东风卡车飞驰而去。

第82章 婚礼上的格局

  隋有志也看见了站在大街边的王卫东,不过他根本没有停下来与王卫东打招呼的意思。

  王卫东借给他的三百块钱他压根就没有打算还过。

  借钱还要归还这不符合隋有志的性格。对他来说王卫东已经没有用处了。

  他现在基本上已经与欧小阳断绝了关系,他在机关工作的大哥已经在电机厂给他找好了工作,还是给领导开车,马上就要去上班了。

  加零摩托车驶进一家医院,不久又驶出医院,加零摩托车后座上坐着一个漂亮的姑娘,姑娘亲热的搂着隋有志的腰。

  这个姑娘是隋有志新交往的对象,是这家医院的护士。

  “咱们今天去哪儿玩啊?”姑娘贴在隋有志的耳朵问道。

  “晚上有人请我吃饭,咱们先吃饭然后去看电影!”隋有志歪头大声答道。

  一个经常有人请吃饭的男人就是一个有面子的男人,一个有前途的男人,嫁给这样的男人一定错不了。

  摩托车在大街上飞驰,寒风吹在隋有志和姑娘的身上脸上,两个人感觉到的是痛快。坐在红色摩托车上的两个人就像是几十年后阔少驾驶着法拉利跑车带着美女炸街一样。

  摩托车突然减速,因为前面有一辆解放卡车慢悠悠的开着。

  隋有志在卡车后面等了几秒钟然后嘴里骂了一句加油门转向迅速的超车跑到解放卡车的前面。

  摩托车突然加速让坐在后面的姑娘嘴里尖叫一声抱着隋有志的双手更紧了。

  隋有志很享受这种感觉,他觉得在姑娘面前他就像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英雄一样,很刺激。

  他不断的间歇性的加速,超过大街上一辆又一辆汽车,伴随的是身后姑娘的一声又一声尖叫。

  “开慢一点,人家害怕!”姑娘一边用小拳头捶打隋有志的肩膀一边喊道。

  姑娘的捶打就像是抽在拉车牲口身上的鞭子一样让隋有志更加忘乎所以。

  加零小摩托驶上霁红桥,又有一辆解放卡车挡在隋有志的前面。

  隋有志想都没有想马上加大油门超车。

  摩托车刚刚与解放卡车并行,迎面一辆东风卡车驶来。

  隋有志身后坐着的姑娘这一次尖叫的声音最大,可是她的叫声马上被砰的一声巨响淹没。

  加零摩托车太矮居然被卡在卡车车头下面,而隋有志和那个姑娘被撞的倒飞出去越过围栏然后重重的摔到霁红桥下面的铁道上。

  王卫东是半个月后看见欧小阳的时候才知道隋有志被撞的事情。

  “隋有志被撞以后落在桥下面的铁路上,后脑勺正好砸在铁道上,等半个小时后救护车赶到的时候他已经没有呼吸了。那个姑娘身上有十来处骨折,不过命大不会死,将来最好的情况是到我们这个工厂工作。”欧小阳说道。

  欧小阳的意思是姑娘即使是好了,很可能也是严重残疾。

  欧小阳是到工厂来告诉元旦结婚那天工厂里所有的人都去参加婚礼的。

  “我们这里的人全部都去,我这边家里就嫂子大姐还有父母几个人,瑞云娘家和单位去二十多人,一切从简就这些人了。”欧小阳说道。

  如果想参加婚礼都可以参加的话,那么至少能来上千人甚至是几千人,但是欧小阳的父亲决定机关的人一个都不能参加,瑞云娘家和电视台的人加在一起也不过来二十多,但是无线电厂的残疾工人统统来参加婚礼。

  这就是领导思考问题的逻辑。

  结婚的那天欧小阳特意联系一辆大客车到工厂接所有的工人赶到宾馆参加婚礼。

  欧小阳西装革履,瑞云烫着大波浪戴着头花身上穿着一身红色西装,虽然几十年后回头看会觉得很土,可是在当时人的眼里这就是既时髦又漂亮的打扮。

  欧小阳的父母陪着瑞云的父母聊天,瑞云的父母都是县城的中学老师,和欧小阳父亲这样的大干部坐在一起显得很拘谨。

  一个三十出头的女人穿着时尚带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坐在一边,像是旁观者一样。女人就是欧小阳的嫂子,欧小军的媳妇。那个六七岁的小姑娘就是欧小军的女儿。

  欧小阳结婚,他的大哥欧小军并没有回来参加婚礼。

  还有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姑娘一个人坐在旁边,她是欧小阳的姐姐,现在在大学里读研究生。

  婚礼很冷清,远远没有王卫东在农村参加的任何一次婚礼热闹。

  婚礼上最活跃的是瑞云单位的领导,他口口声声以娘家人自居,坐在欧小阳父亲的身边妙语如珠,是整个婚礼的开心果。

  会做事的不一定能当领导,但是当领导的一定要会说话。

  参加婚礼的瑞云单位的几个姑娘看着欧小阳和欧小阳父母,她们眼睛里都是小星星。婚礼冷清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和谁结婚!

  婚礼酒席只开了六桌,无线电厂的人就占了三桌。

  在和亲家和瑞云单位领导碰杯喝完酒后欧小阳的父亲端着酒杯走到无线电厂那三桌。他微微弯腰围着桌子和每一个残疾工人碰杯,连喝了三杯。

  “小阳很年轻,身上有很多缺点,你们大家以后要多帮助他,多批评他!在这里,我作为一个父亲先向大家表示感谢!”欧小阳的父亲说道。

  这就是领导,这就是领导的格局。

  王素珍与欧小阳一家是老相识了,她站起来把王卫东拉到欧小阳父亲身边说道:“老领导,这就是我跟你们说过的王卫东!”

  欧小阳的父亲上下打量王卫东两眼然后与王卫东紧紧的握手。

  “小伙子不错啊,以后你要一如既往的继续帮助小阳!”欧小阳的父亲说道。

  他示意倒酒然后与王卫东碰杯一干而尽。

  欧小阳没有结婚的时候王卫东总看不见他,他一天看不见瑞云就想的抓心挠肝的,可是刚刚结婚的第三天王卫东就惊讶的看见欧小阳回到工厂。

  王卫东仔细观察欧小阳,欧小阳与结婚之前没有什么变化,不像自己结婚以后瘦了很多。

  王卫东觉得欧小阳这瓶可乐结婚之前就已经开瓶了,所以结婚以后再开瓶也不会喷出来,所以结婚前后没有什么变化。

第83章 婚前一朵花婚后豆腐渣

  “刚结婚两三天就跑到工厂,你也太敬业了。”王卫东说道。

  欧小阳怎么会听不出来王卫东这是放屁掺沙子,他不好意思的嘿嘿干笑两声。

  “没结婚的时候我把结婚想成了一朵花,可是结婚以后觉得结婚也就是那么回事。”欧小阳说道。

  欧小阳今天觉得在家里待着实在没有意思就对瑞云说工厂里有急事才跑出来的。他是跑到工厂里透气的。

  照这么下去欧小阳会越来越敬业,来工厂的次数也会越来越多。

  欧小阳在车间和办公室里来回瞎转悠,一副明显百无聊赖的样子,可就是这样他也不走。

  一直到下午下班欧小阳还是赖着不走,警觉性很高的王素珍狐疑的看了看欧小阳又看了看王卫东说道:“你们两个搞什么鬼!”

  说完,王素珍拎着人造革拎兜回家了。

  整个工厂就剩下王卫东和欧小阳两个人的时候欧小阳坐下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开口说道:“卫东,我跟你说实话,咱们两个分钱的事我没有告诉家里人,瑞云根本不知道。以后你把给我的钱分成两部分,一个月固定给我两百我拿回家里,剩下的你帮我保存。”

  欧小阳的意思是要留一笔私房钱,而且是很大的一笔私房钱!

  就是拿回家的二百块钱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也不算少了。

  “我自己的钱都发愁,我还怎么替你保管钱?”王卫东为难的说道。

  “卫东,我左思右想还是你替我保管,我自己不能留下蛛丝马迹!”欧小阳说道。

  “你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和媳妇还要藏心眼?”王卫东问道。

  欧小阳低头半天都不说话,一副一脚都踹不出来一个屁的样子。

  “快说啊,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王卫东催促道。

  “我记得以前你跟我说过你媳妇是一个很单纯的人,季红到工厂的时候我也看见过几次,的确不错。我在结婚前犹豫过,还曾经想过分手。”欧小阳说道。

  “那怎么最后又结婚了?”王卫东问道。

  “没等我开口说分手,瑞云就说她怀孕了。”欧小阳答道。

  “你带着她去医院检查过?”王卫东问道。

  欧小阳像是看着傻子一样看着王卫东。

  “让一个没有结婚的大姑娘去医院做检查看有没有怀孕,传出去瑞云还有脸吗?我还有脸吗?传到我父母耳朵里非打死我不可!”欧小阳说道。

  “这段时间我和瑞云吃饭的时候什么酸瑞云就吃什么,有几次把醋倒进碗里直接咕咚咕咚的喝醋!这不是怀孕后的反应还能是什么?”欧小阳接着说道。

  “现在你们两个已经结婚了,可以正大光明的带着瑞云去医院做检查。”王卫东说道。

  “是啊,我昨天想带着瑞云到医院检查,可是瑞云说她可能是前些天口味问题,这段时间不想吃酸的了,应该还没有怀孕。”欧小阳说道。

  这一次轮到王卫东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欧小阳。

  虽然目光不善,不过王卫东对欧小阳的好感增加了。如果是那种总在外面玩的公子哥就绝对不会上这种当。看来欧小阳在男女方面还是很检点的,所以才会被骗。

  好人上当受骗的可能性远比坏人高,天老爷真是不公平啊。

  欧小阳看着窗外像是自言自语的说道:“现在我就是一天都不在家吃饭都没有关系,饭局根本就推不开,没有一次是我掏钱的。不过这种好日子可能马上就要到头了,我要给自己多留一点后手。”

  欧小阳临走的时候才突然回头对王卫东说道:“卫东,我又联系了一个大学,应该没有问题,二月末大学要开学的时候最好再准备几千台收音机!”

  王卫东觉得收音机的事情对欧小阳来说没有让他保管钱的事重要。

  第二天王卫东就去拜访张教授。

  “张教授,你以前跟我说大学里有很多贫困学生,大学马上就要放假了,你能不能联系一些这样的同学到我们工厂里赚一点生活费嘛。二月一号是大年三十,年前可以干一个星期,过完年还可以干半个月。”王卫东说道。

  需要安装的收音机太多,让工厂里的那些残疾人加班不太现实,那些人也不会愿意。所以王卫东把主意打到学生身上。

  “让学生赚钱?这个主意好啊,不过你们对学生不能太抠了。”张教授嘱咐道。

  “如果他们能够达到我们工厂那些工人的工作量一个星期我就给他们二十块钱!”王卫东保证道。

  二十块钱对于贫困学生来说够两个月的伙食费。

  年后再干半个月,半年的伙食费都够了。

  三天后穿着军大衣的王卫东出现在哈市南面两百多公里另外一个省份的省城。

  王卫东走进一家银行趴在柜台上问道:“这里有国库券卖吗?”

  “有啊,同志,有!”窗口柜台后面的人急忙说道。

  每年上面压下来销售国库券的任务对银行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自愿购买国库券的人非常少。绝大部分国库券都是通过企业事业政府单位和农村基层硬性摊派。

  银行一天可能也碰不到一个像王卫东这样来主动买国库券的人。

  “同志你想买多少?”服务人员问道。

  王卫东从军大衣里面把夹在腋下的人造革皮兜拿出来放在柜台上说道:“我想买一万元的国库券,都要一百的!”

  国库券对个人销售最大面额就是一百的,对企业销售还有一千一万和十万面额的。

  银行大厅里一片安静,人们都看着王卫东从黑色皮兜里掏出一叠叠钞票放在柜台上,这些钞票明显从银行取出来还没有开捆直接就拿到这里了。

  这个年代很多到银行办业务的人往往就是取或者存十块二十块钱。

  “我舅舅在东南亚,快过年了,给我们家寄回来的。”王卫东装模作样的解释道。

首节上一节43/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