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327节

  “维尔通,你是我见过的中国人里面最棒的!”冈察洛娃说道。

  两台尼尔森离心机被运回马加丹市好好保存,所有的工人乘船离开这里,包括受工伤骨折的毕可刚。

  王卫东告诉张洪有回去后再招三十名工人过来,要老实能干的。

  几天后王卫东也离开马加丹回国。

  这段时间好几家院校和研究所的人来到向阳科技学院观看北方大国专家实验碳化硅技术。

  有的人很有收获,而有的人失望而归。

  碳化硅应用十分广泛,在耐高温耐磨方面都要用到,而且碳化硅相比于硅基半导体来说性能更好,但是由于北方大国在半导体方面技术落后,所以到学院里想在碳化硅半导体方面有所斩获的专家学者自然是失望而归了。

  王卫东并没有在学校停留而是返回弗山。

  既然已经决定退到后面就不要靠的太近,总在旁边盯着做事的人,别人会觉得不舒服的。

  晚上,王卫东走进奶奶黄桂英的房间。

  老太太盘腿坐在炕上正在数钱。

  由于老太太不习惯睡床,特地用砖搭了一铺炕。

  数钱是老太太消磨时间的方法,也是她的乐趣。

  这些年老太太慢慢积累已经有一万多了。

  黄桂英先是把钱按百元五十,十块五块一块钱分类再一张一张数,最后满意的重新放在一起用手帕包好塞进枕头里。

  “这么多钱可以存进银行还有利息。”王卫东说道。

  “银行为什么那么好心替你保管,还给你利息?四五年伪满洲国完蛋了,存进银行里的钱都没有了,手里的钱也很快变成了废纸!抽烟上便所大家都用绵羊票子!”黄桂英说道。

  “三三年的绵羊票子也很值钱,一百块钱能买好几头羊,等到四五年的时候只能买几包洋火了,存进银行又能怎么样?”老太太接着说道。

  老人突然抬起满是皱纹的脸看着孙子说道:“不要待在我这里,回屋多和媳妇待一会,这两年家里有五个老人,她有多累啊。明天我告诉你妈,到市场上买几个腰子,我想吃溜腰花!”

  就在这时候突然响起一声尖叫,声音是小雅的。

  在小雅的房间里,小雅捂着脸正惊恐的看着凶神恶煞般的父母。

  小梅举着两张稿纸质问道:“这就是你成绩下降的原因?居然不好好学习去搞对象!你知不知道这些年我和你爸爸为了你吃了多少苦?我们两个跑到北方大国种地起早贪黑为的是什么?”

  王先进的眼睛都红了,听见妻子的话更是怒火中烧。

  这么多年的辛苦委屈一起涌上心头,忍不住也过来抽了女儿一巴掌!

  就在这时候房门被推开了,王海富站在门口。

  他看见儿子打自己的孙女,上去就是一脚。

  “都是你们惯的,我和小梅去北方大国种地,你们这么多人怎么连一个孩子都看不住?”王先进质问道。

  “从十月一直到第二年三月,你们两个一直住在这里,小半年的时间还不够吗?自己的孩子自己管!”王卫东在后面说道。

  几个老人都赶到了,门口的人越聚越多,小雅终于呜呜的哭起来。

  “你还有脸哭!你们看看这纸上写的都是什么?什么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努力奋斗,一定有美好的每天!你现在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考不上大学奋斗什么?”曲小梅质问道。

  “考不上大学怎么了?二叔也没有上大学,现在也是大老板!”小雅哽咽着说道。

  听见女儿这么说,夫妻两个人又要扑过来教训小雅。

  王海富拦在中间说道:“你们两个都滚出去!”

  一场风波暂时平静了,其实在大多数人心里还是支持王先进和曲小梅的,高中孩子谈恋爱就是不学好!

  虽然孩子不能打,但是一定要把孩子扭转过来。

  小虎鬼鬼祟祟的钻进小雅的房间。

  “大姐你太傻了,怎么会被发现!”小虎说道。

  “他们什么都不懂,都是老脑筋!这都什么年代了!”小雅说道。

  “你暂时装几天,等放寒假的时候你就说要锻炼自己就在附近的小工厂里打工赚钱,等有钱以后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听说现在打工一点都不累!”小虎鬼头鬼脑的说道。

第668章 做时代需要的人

  小雅的事情全家有两个人毫无影响,陈季红在自己房间根本没有听见,而小龙在院子里专心致志的天文望远镜看星星。

  王先进和曲小梅被李玉凤和老陈太太从楼上拉到楼下客厅里。

  电视里正播着水浒传,四个老人就是看电视的时候听见小雅喊声跑上去的。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打孩子?有什么大不了的,考不上大学将来就去卫东公司上班!”李玉凤说道。

  王先进最不愿意听这种话,难道一辈子都要靠兄弟王卫东吗?

  “我和小梅希望她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好大学,毕业以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最好是铁饭碗。”王先进说道。

  东北人对稳定工作的理解就是像东北明星本山大叔在小品里说的:卡油,扒皮儿,勒大脖子的职业。

  这种职业是值得羡慕甚至是崇拜的。

  李玉凤看向王卫东。

  王卫东说道:“到时候我可以给和我们向阳电子一直保持业务关系的银行领导打电话让他们给小雅安排一个营业员的职位。”

  在银行里工作也算是稳定工作。

  “这种事情你都能办?”李玉凤不相信的问道。

  “如果你拿着一个亿到银行存款,和行长说你想有一张办公桌喝茶水,他也会给你安排的。况且是我们这么大的公司,这么多年的关系。”王卫东说道。

  “不过既然你们不想小雅谈恋爱,我建议从现在开始让小雅住校,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不像是在家里可以一次一次的往外跑,这样她就没有机会谈恋爱了。”王卫东建议道。

  “住在学校哪有家里条件好?”李玉凤说道。

  “我觉得卫东说的有道理,听说现在学校条件也不错,那么多孩子可以住校小雅为什么不能?学校二十四小时管理,不错!”王海富点头说道。

  王先进和曲小梅也觉得这个建议可行。

  “明天我就去学校找小雅的班主任老师要求住校。”王先进说道。

  “你啊真是操不完的心!如果像卫东这样的,我和你爸就省心多了。”李玉凤看着王先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王先进最不愿意的就是听这种话,小时候父母最看不惯调皮捣蛋的王卫东,觉得自己是一个懂事听话规规矩矩的好孩子。

  现在却倒过来了。

  他指着电视气愤的说道:“当初你们培养我的时候就是按照武大郎的标准培养的,老实听话,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像武松拿着胡作非为的儿子是你们想要的吗?”

  由于太气愤,王先进拿起遥控器换台,另一个频道正在播出记录片,小本子士兵正押着成千上万的被俘士兵和老百姓走向挖好的大坑。

  王先进又换到另外的频道。

  黄桂英听了半天就听到什么武松武大郎两个名字。

  “卫东像他爷爷,都是武松!”黄桂英说道。

  王卫东的爷爷从小放弃了祖祖辈辈认为的最光荣的职业种地,跑到小本子在伪满洲国的自动车学校学开车,四六年从长市往吉市给国军运输弹药的时候毅然决然的调转车头冲过松花江冰面来到民主联军的地盘。

  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老实巴交的人绝对干不出来这种事情。

  这也是老王家发家史的开始。

  后来时代变了,就有了王海富和王先进这种螺丝钉一样的好工人。

  可是后来时代又变了,他们觉得被时代抛弃了。

  小雅听说要送她住校的时候并没有觉得什么,她反而很高兴,觉得以后和那个男孩子见面的机会会更多。

  可是当宿管老师把她领进八个人的宿舍时她的心情就不好了,在家里她自己有一个房间,和这么多人住在一起她很不习惯。

  中午吃饭的时候小雅看着盘子里的米饭和芹菜肉丝也吃不下去。

  在家里是吃泰国米的,她不喜欢吃猪肉,喜欢的是螃蟹海参之类的东西。

  坐在旁边的同学都在大口吃饭,而小雅却一口都吃不下去。

  钏路大学是一所只有一千多名学生的大学,不过在有三千多大学的小本子人数并不算少的,而且还是一所公立大学而不是野鸡大学。

  小矶修二校长带领两个人来到向阳科技学院考察商谈合作办学的事情。

  这也是王卫东到钏路市后与小矶修二校长协商的结果。

  向阳科技学院的规模让小矶修二等人很震撼,现在很多小本子大学都由于人口减少招不到学生了。

  经过双方协商最后决定采用3+1的方式进行合作办学。

  钏路大学只有经济学一个大类,所以参与合作办学的只有向阳科技学院学经济管理的相关专业的学生。

  这件事没有掀起一点波浪,钏路大学在小本子没有什么名气,这种合作办学不入大多数人的法眼。

  不过居文正不这么认为。

  “从明年开始经济类的学生一定好招,特别是沪市这种经济发达地区,那里的人一定会先知先觉。”居文正说道。

  他的意思在座的人都明白,3+1的合作办学方式学生最后一年的学习要在钏路大学完成,这就给一部分想出国留学深造和工作的人提供了一个捷径。

  常玉书不满的把茶杯顿在办公桌上站起身离开了。

  这个居文正是个大嘴巴,其他方面即使再好能力再强也不适合在机关里待着。

  看见常副部长的反应,居文正马上想起常副部长曾经对自己的劝告,他马上反应过来自己又多嘴了。

  看见会议室里没有其他人了,王卫东问道:“小居,你想没想过辞职?”

  居文正有些疑惑甚至惊恐的看着王卫东。

  他这个三十出头的处级干部,大好青年从来没有想过辞职。

  “再有一年我们在弗山的高中就有学生参加高考,那些学生都是我们从粤省各地挖来的好学生,我觉得高考成绩一定差不了!以后我们还要在全国各地建这种超级中学,加大在教育产业上的投资!如果你愿意辞职我就让你负责向阳集体教育产业这部分,将来管理几所甚至十几所这样的超级中学!你现在不用回答我,可以考虑几个月。”王卫东说道。

第669章 我看好你

  “港岛管理效率很高,经济开放程度很高,还有好几所很好的大学,为什么不发展高科技?”王卫东问道。

  王卫东这一次赶到港岛是来见范文夫的,现在台岛和大陆关系很不好,商议中的定点直航谈判被叫停,大部分台岛人要从港岛转机。

  所以王卫东到港岛与台岛华立光电的老板范文夫见面方便一点。

  听到王卫东的问题,李月诗答道:“港岛老一代商业大佬都是靠航运和实业起家的,接班人自然还要走父辈们的老路,这样才稳妥。有这些商业大佬在上面像水泥板一样的压着,新的平民商人想冒头实在太难了。普通人的眼睛也只是盯房地产和股票上。”

  “九八年的时候李公子从台岛请来了半导体建厂高手张如京先生,当时是高科技行业最夯的时候,港府批了六十英亩土地给他们建厂。可是当时骂声一片,说他们实际上圈地搞房产,建厂计划推进的速度很慢,到2000年纳斯达克崩盘的时候就无疾而终了。张先生去了沪市张江。”李月诗接着说道。

  “也许大家说的是对的,李公子就是借高科技的名义搞房地产,在这以后他在港岛和内地搞的不都是房地产吗?”王卫东说道。

  就在这时候座机电话响了,王卫东拿起电话听了一会说道:“范文夫先生已经到了嘉慧园门口,你出去接一下他。”

  二十分钟后李月诗带着范文夫走进王卫东在港岛的家里。

  “王先生,不好意思让你来港岛见我。”范文夫说道。

  “我到港岛很方便的,你却要坐好几个小时的飞机。”王卫东说道。

  “我去年曾经跟你说过,想用华立光电的股票置换向阳电子的股票,这件事你们向阳电子的董事会同意了吗?”范文夫问道。

  “为了这件事董事会事先做了调查,你们华立光电这两年利润大幅下降,前景堪忧,董事会里其他人有疑虑。”王卫东答道。

首节上一节327/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