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300节

  “我也三十多了,不是十七八不得不双手插裤袋逛大街的年龄,可是,可是……”宋宇吞吞吐吐的说道。

  “你是觉得她长的不够漂亮,还是觉得不够浪漫?”王卫东问道。

  宋宇满意回答。

  “如果你能够结婚,对我们的确是有好处的,但是也是短暂的,将来在的事情谁又能说的准?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们都支持你!人一辈子不过几十年,何必让自己不快乐?不过对于媳妇来说漂亮一点都不重要,我媳妇在化工厂里是漂亮的,可是我现在可是走遍全国走遍世界的人,能看见的漂亮女人有多少?看女人不要看脸蛋!”王卫东说道。

  “小宇,我很快可能要办理港岛身份了,到时候我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办理收养手续,那个孩子现在越来越像是我儿子,他也离不开我了。将来向阳电子一定会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级的公司!”王卫东说道。

  “好,等将来我母亲不在以后我也去那里与你们汇合!”宋宇的说道。

第615章 老哥俩老了

  向阳化工厂可是国家第一家生产无烟火药的工厂,工厂当年生产各种炮弹和子弹,现在老技术工人和老技术人员还在,这样的工厂如果不能生产打火机简直就是侮辱智商。

  一群工人围着一台卧式注塑机,看着台岛来的技师生产打火机的塑料壳。

  王卫东把方艳梅拉到一边说道:“挑四个工人学机器操作,一个月之内一定要学好,这两个技师可是我花一人一个月十万块钱雇来的!”

  “没问题!”方艳梅说道。

  “一定要注意安全,塑料粒子和液化气体容易发生危险!”王卫东嘱咐道。

  “我们就按化工厂原来生产炸药的安全标准来做!”方艳梅答道。

  “先让工人继续生产VCD机,把打火机所有的零件拆分,按照不同的工作量安排人手试制,绝大部分零件很容易生产。”方艳梅说道。

  方艳梅在生产管理上越来越成熟了。

  “以前工厂只注重生产不注重销售,现在销售比生产还重要!批发价不能超过五毛,而且越低越好,这样就好销售了。过一个月我再来看你们生产出来的成品!”王卫东说道。

  打火机的销售量越大越能够摊薄成本。

  王卫东这段时间飞来飞去,现在终于又回到弗山。不过他还要带着陈季红去港岛,这是办理港岛身份必须的。

  在这件事上面欧小军的太太楚云慧帮忙不少。

  回到弗山后欧小军详细问了宋宇的事情,显然他很在意这件事。

  “卫东,你听没听过这样的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切都会过去的。”欧小军说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所以我们向阳电子将来不会靠这些!为了这一点以后要做很多事情。”王卫东说道。

  王卫东去那里,陈季红当然愿意去那里。可是当王海富和老陈头他们听说王卫东要把全家四个人变成港岛身份,他们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最有正统思想最有爱国思想的就是这些很年轻的时候开始投入到新国家建设,把吃苦受累无私奉献当做光荣的这批人。

  虽然他们现在老了,虽然他们每个月就拿那么一点点退休金,不过那些信念一直没有丢。

  “虽然港岛人也是中国人,可是你们要改变身份我还是心里不舒服!”王海富说道。

  “和以前没有区别,我和季红还是住在这里,不过以后我再出国做生意就方便多了。”王卫东说道。

  “那就不要变吗嘛,用不了多久,内地人就和港岛人一样不管去哪里一样方便!”老陈头说道。

  王海富点头,这个时间上和他思想保持同步的就是亲家老陈!

  “我和老陈天天看新闻,中国人出国越来越方便了,用不了多久就和他们一样了。”王海富说道。

  虽然还是自己儿子,但是一想到将来和不同身份的人一起吃饭生活在一起还是让他不舒服,好像儿子改变身份就是证明他王海富从五十年代参加工作,奋斗到现在工作没有做好一样!

  “已经决定好了,不能随便改变!季红和我去港岛处理完这件事马上要就回来!”王卫东不耐烦的说道。

  然后王卫东起身回到书房。

  “兔崽子,赚几个臭钱就开始吃里扒外!怪不得以前思想学习的时候说资本家惟利是图六亲不认!”王海富骂道。

  每当王海富和老陈头老哥俩坐在一起的时候总习惯性的谈起过去那个火热的年代,那个虽然物质匮乏却让他们无比留恋的年代。

  虽然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相比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可是他们却觉得特别的陌生,很多事情他们都看不惯,不能接受。

  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是真诚的,那个年代是心贴心的,那个年代工人和干部一起干活的时候彼此抢饭吃抢烟抽。

  可是现在打工的看见老板像孙子一样。

  “老王,咱们两个老了!”老陈感慨的说道。

  从弗山到港岛很方便,王卫东和陈季红到港岛的时候楚云慧和欧小军特意也回到港岛,楚云慧找到自己的父亲给王卫东陈季红接风洗尘。

  自从楚云慧的爷爷去世后,他们家的产业分成几块,由同父异母的几个人继承,在港岛的影响力小很多。

  楚云慧现在觉得自己当初与欧小军这个内地人结婚非常正确!

  当年她这个港岛大小姐要与一个内地人结婚也是轰动一时的。

  现在有几十亿资产的欧小军已经远远超过她父亲了。

  “王老板,恭喜贤伉俪终于成为港岛人的一员!”楚云慧的父亲楚国雄举起酒杯说道。

  他的思维仿佛还停留在当年面对那些到港岛讨生活人的时代。

  “我就是为了做生意更方便一点,如果将来内地的限制越来越少,出入境越来越方便我可能还会回去的。”王卫东说道。

  楚国雄这才彻底醒悟他现在面对的是内地开放二十年后崛起的大老板!

  他刚才说话的态度有问题。

  “内地发展真是快啊,也许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有内地富豪超过港岛的富豪了。王老板和小军还这么年轻,未来可期!”楚国雄说道。

  “我父亲和港岛的几个老板马上要去内地考察房地产市场!”楚云慧说道。

  爬过泰山的人,再爬珠穆朗玛峰也比一次山都没有爬过的人更顺手。

  港岛房地产发展这么多年,很多人比内地人更早的感觉到下一波财富的增长点在哪里。

  果然,楚国雄笑着说道:“你们都是靠制造业起家的,内地下一批富豪一定是搞房地产的!”

  由于是长辈,吃完饭后王卫东他们先在饭店门口送楚国雄离开。

  为了表示孝道,楚云慧想上车把父亲送回家里。

  楚国雄若无其事的拦住女儿说道:“你就不要送了,今天晚上我要到你三妈那里休息。”

  如果是平常,楚云慧一点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

  可是今天晚上,在她身后不仅站着自己的丈夫还站在刚刚从内地来的王卫东陈季红。

  幸亏陈季红听不见她父亲的话。

  不过楚云慧还是觉得很气愤很羞辱。

第616章 一千亩庄稼

  楚云慧太了解自己的父亲了,楚国雄在面对内地人的时候有一种大不列颠二等公民的优越感。

  楚国雄觉得自己更文明更开化,当然这种优越感并不妨碍他像封建社会的地主老财一样有三妻四妾,这一点坚决不能学外国。

  楚云慧也知道当楚国雄面对王卫东这样的内地崛起的富豪时心里是不舒服的。

  一些内地富豪到港岛寻求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帮助时是卑微的,经常投港岛富豪榜的所好陪吃陪玩。

  楚国雄面对那些人的时候心里很舒服,让他很有优越感。

  欧小军和楚云慧向王卫东陈季红告辞回在港岛的家里,王卫东带着陈季红回到嘉慧园的单元房休息。

  不过王卫东不久后一个人离开那里来到一家茶楼。

  看着虎牙仔手法娴熟的泡功夫茶,王卫东说道:“我很关注港澳的新闻,这两年你出名了,经常出现在港岛的八卦杂志上,听说有好几个女人为你争风吃醋。”

  “我现在也是成功人士嘛,没有这样的新闻怎么是成功人士?”虎牙仔不以为然的答道。

  “又有几个孩子了?”王卫东问道。

  “三个,两个母亲生的,麻烦的很!”虎牙仔摇头答道。

  “孩子马上六岁了,非常聪明,我觉得他更像我!我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我,既然你生孩子这么有效率,那么这个孩子就算是我的,我替你把他培养成人!”王卫东说道。

  虎牙仔现在还很年轻,他的全部心思不在传宗接代上,孩子只不过是风流韵事的副产品。

  第一代卢九,第二代傅老榕,第三代何先生,他现在野心勃勃。

  “时代不同了,我还是那句话,转行做正当生意吧,如果陷的太深将来连回头的机会都没有了!”王卫东劝道。

  “老板,我已经没有办法回头了,即使我想,兄弟们也不答应啊。人只能越吃越肥,放着肥的不吃吃瘦的,根本咽不下去啊。”虎牙仔说道。

  王卫东和陈季红回到弗山半个月后,王卫东把陈季武带到一片空地上,这片空地足有一千亩!

  “我已经和市政府谈妥了,让我们向阳电子把这块空地拿下来!我打算在这里建一所私立高中,政府听了我的打算后非常支持!”王卫东说道。

  “这么大的地方建一所高中,能装多少学生啊?”陈季武吃惊的问道。

  “至少要一万!大学要扩招了,愿意把孩子送进高中的父母会多出不少!”王卫东踌躇满志的说道。

  “向阳电子建这么大的学校要花多少钱啊?”陈季武问道。

  他现在管理的小学就是向阳电子出钱建成的,陈季武的思想还停留在向阳电子义务资助教育上。

  “一开始的时候当然投入很多了,但是三四年后就能看见效益!建设这所学校至少要一年多,你从现在就开始准备,到全国各地高薪挖优秀教师,学校建成的时候不止限于弗山,要到粤省各地招初中毕业成绩优秀的学生!要免学费,成绩特别优秀的要给奖学金!甚至可以和孩子家长签合同,三年后高考考不上大学,我们赔款!”王卫东说道。

  陈季武呆呆的看着王卫东,他的脑袋里都是浆糊,完全没有领悟王卫东的意思。

  “有一批好学生在这里学习,再加上好老师和严格管理,三年后考上重点大学的会少吗?甚至有孩子考上清北!我们学校的名声马上就打出去了!那些家长还不得争着抢着把孩子送进来?成绩突出的免费,成绩不好的要收赞助费!哪一个父母不望子成龙?为了孩子,三万五万赞助费算什么?粤省有钱人多的很!”王卫东说道。

  “可是那些没有钱人家的孩子怎么办?”陈季武问道。

  “那些孩子公立重点中学进不去可以读普通高中嘛。你当校长也很长时间了,那些在农村下河捞鱼上树掏鸟的孩子本来更应该发愤图强,可是实际上很难管理!你如果不让他们上网逃学,他们恨不得跟你拼命!你忘了那个晚上为了上网跳学校围墙摔断胳膊的孩子了?反而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里的孩子更容易管理。”王卫东答道。

  “可是,可是……”陈季武喃喃的说道。

  “你不是一直想在学校里施行军事化管理吗?现在就可以做了,早上在规定时间让孩子们起床,然后在操场上跑步,吃饭上课三点一线,天天都是朗朗的读书声,每年都有一大批孩子靠考上大学甚至是重点大学!大哥,你功德无量!”王卫东说道。

  陈季武不说话,他总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劲。

  “也有很多家庭条件不好但是很优秀的孩子,我刚才已经说了,只要成绩好可以让他们免费读书!”王卫东接着说道。

  他仰起头像是在估算。

  “学校每年招十分之一成绩特别优秀的免费学生,有了他们我们学校的高考成绩就有保证了!看着学校门口考上各个重点大学的学生名单,那些学生家长挤破头也要把孩子送进来!招聘老师不要吝惜钱,三千五千都可以答应他们,你是校长工资暂定一万!每年根据高考成绩再给老师发奖金!”王卫东踌躇满志的说道。

  一千亩待开发土地好大一片,王卫东一边走一边招呼陈季武跟上。

  “这是第一所高中一定要干好!将来要以这所高中为模板在全国各地建更多的高中,形成一个教育集团!”王卫东说道。

  “以后你们电子工厂就不干了?”陈季武问道。

  “当然要干!不过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产业上,现在不是说要教育产业化吗?大哥你想想,等学校走上正轨的时候,每天按部就班的做事就行了,可是做实体产业就不同了,市场变化,升级换代,国内国外竞争等等等等,要应对的事情实在太多!”王卫东说道。

  不过形势怎么变化,有一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产业一定是在中国!

  而且是旱涝保收,铁杆庄稼!

  中国人宁肯少买衣服少吃饭也不会减少在孩子的教育上少花钱。

第617章 大事不糊涂

  宋宇第三次与玉华见面。

  “我本来和科室主任说不要把科室的先进指标给我,可是这件事到了院里却要给我一个更大的!我怎么推辞都不管用,最后回家跟我父亲说这件事,他认为我做的很对,然后他与院长沟通很长时间才办好。以后我就不要什么先进劳模了。”玉华说道。

首节上一节300/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