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236节

  但是却看不到进出的各种车辆和施工的工人,更听不见施工的声音。

  “这是什么楼盘?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宋宇问道。

  “这里是牡丹园。有人准备在这里建设高档别墅区,一共有七八百亩!怎么样?够不够格局?”汪小北答道。

  宋宇推开车门下车,汪小北也跟着下车,两个人向工地的大铁门处走去。

  显然汪小北曾经来过这里,而且跟工地仅有的一个大活人也就是看门的老头儿很熟。

  听见汪小北的声音,门卫老头就把工地的大铁门打开让宋宇和汪小北走了进去。

  建筑工地上大部份地方都是空地,建起来的几栋别墅大部分也是半拉子工程,而且看样子已经停工很长时间了,即使是新建好的别墅也显得有些破败。

  “拿下这块地的老板是谁?他为什么不建了?”宋宇问道。

  “92年的时候京城市政府到港岛去招商,认识了一个从内地移民到港岛的商人,那小子在国内的时候靠卖101生化水发了财,后来移民到港岛。他手里根本就没有几个钱,只不过到港岛以后看见港岛卖楼花赚钱很快,他也想在京城搞这一套。画好图纸后就收钱卖楼,然后再向银行贷款,空手套白狼。结果他这一套没有玩好玩砸了,欠了一屁股的债。九四年的时候就想不开死了。”汪小北说道。

  “既然他已经死了,那么现在这个楼盘在谁手里?”宋宇问道。

  “在一个港岛商人手里,现在国家政策是收紧银行贷款,他自己用在香港的公司抵押贷款1亿港币根本就不够,内地的银行现在又不能贷款,完全砸在手里了。现在一百零五户已经交了预付款的买家都逼着他退钱,逼得他焦头烂额!现在正是咱们入局的好时候!”汪小北答道。

  宋宇看着像是残垣断壁的工地想了一会儿说道:“这件事先不着急,我要好好打听一下,和董事会里的其他人商量商量,再做决定。”

  晚上,王卫东就接到了宋宇打来的电话说了今天他去京城牡丹园的事情,宋宇又说这几天他在京城托几个朋友打听一下牡丹园的具体情况。

  王卫东说道:“小宇,这件事就不用你去打听了。许康年退休之前就是京城建委的,他要是想了解牡丹园的情况一定比你更方便,我这就去让他打听一下。”

  结束与宋宇的通话之后,王卫东走出自己的房间来到许康年的房间。

  王卫东问道:“老许,你知道京城八达岭附近牡丹园的事情吗?”

  许康年答道:“我知道,那是92年的时候市里组织招商考察团到港岛引进的一个地产项目。后来从94年开始国家在房地产方面开始收紧政策,那个项目很难从银行得到贷款,所以就变得烂尾了。”

  “你自己觉得那个项目怎么样?”王卫东接着问道。

  许康年想了想答道:“那个位置离八达岭长城很近,离明十三陵也很近,用老话来说,是一块风水宝地。从金朝开始皇亲国戚就愿意把坟墓建到那里,而且处于京城的上风口所以没有污染。”

  “你能不能现在就和京城里过去建委的那些同志联系联系,详细了解一下牡丹园的情况,看看我们向阳电子有没有入手的可能?”王卫东说道。

  “好,这件事很容易,我马上就办!”许康年答道。

  过了一个多小时,许康年来到王卫东的房间。

  “我基本上已经打听清楚了,虽然牡丹园是由市里引进的招商引资项目,但是一些手续并没有办全。地产商以八九千一平方米的价格卖出去了一百零五户,一共是一个多亿。现在那些人都追着那个港岛房地产商要钱。你也知道,现在能买得起别墅的人都不是一般人,所以那个港岛房地产商被追的焦头烂额,现在正急于出手。”许康年说道。

  “如果我们要接盘需要多少钱?”王卫东问道。

  “我已经问过了,把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大概需要四个亿左右”许康年答道。

  停顿了一下许康年接着说道:“王总,我觉得牡丹园这个项目我们可以接,刚才我已经打听清楚了,牡丹园附近还有两三处已经建好和正在建设中的高尔夫球场。你也知道,高尔夫球场耗水量非常大,而京城是一个非常缺水的地方,刚才市里建委的同志告诉我,可能很快就会出台政策禁止在京城周边建设新的高尔夫球场,如果是这样已经建好的高尔夫球场就太宝贵了,那么在它旁边的牡丹园一定会升值!而且刚才我那位同事还告诉我,以后京城在别墅项目审批上会越来越严。”

  王卫东心里想有许康年这样的人在向阳电子里真是好啊。

  他现在已经基本决定接手牡丹园这个项目。

  不过资金不是从向阳电子里面出,而是由他和宋宇欧小阳和欧小军四个人出资接手牡丹园。

  结束与许康年的谈话后,王卫东又打电话给李月诗,把他打算接手京城牡丹园的事告诉给李月诗。

  “李小姐,我们四个人这两年在港岛的收入一共有多少?”王卫东问道。

  “四个人里面当然你的收入是最多的。把四个人的收入加在一起,我估计有4000多万港币。”李月诗答道。

  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国家出台政策,企业所得税是55%。而个人所得税最高的是45%。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国家逐步降低企业所得税。到90年代中期的时候已经降低到30%左右。

  而个人所得税部分却始终没有变化。

  在国外个人所得税普遍低于企业所得税,而现在在国内个人所得税的上限是45%,远远的超过了企业所得税。

  所以许多公司里的高层和老板为了避税就在香港成立机构,也就是企业的高层人员在香港分配收入。

  向阳电子是一家在港岛上市的公司,企业的高层在港岛分配收入也很正常,而港岛的个人所得税只有15%。相对比于内地的45%要低的多。

  这两年来王卫东宋宇欧小军和欧小阳四个人从向阳电子拿到的工资和分红就是很大一笔。

  现在王卫东要动用这笔收入来接盘牡丹园项目。

  王卫东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李月诗之后,李月诗说道:“除了现有的4000万港币之外,你们四位股东还需要以手里的股份在港岛的银行里至少要抵押三个多亿。接手楼盘重新开工进行建设,又是很大的一笔钱。不过到那时候,如果有源源不断的卖家购买牡丹园的楼盘,我们就不缺钱了。”

  “李小姐,我现在请你去京城见接手牡丹园这个楼盘的港岛商人,尽可能的以低价把项目接手过来。我们对港岛炒楼花,也就是预售这种方式都不熟悉,这方面最熟悉的就是你。你也到牡丹园的现场去看看,看看值不值得我们入手。到时候我允许你也拿出一部分资金入股。”王卫东说道。

  “老板,你要说话算数。明天我就坐飞机去京城!”李月诗说道。

  第二天下午,李月诗就在京城的一家宾馆里见到了港岛达利公司的老板邓建刚。

  愁眉苦脸的邓建刚疲惫不堪。

  靠着在国内买101生发水发家的刘长明移民到港岛之后大开了眼界,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国内哪有什么别墅,更没有像港岛这种炒楼花也就是房屋预售的销售方式。

  这时候,京城市政府组成考察团到港岛招商。刘长明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考察船,然后回到国内在沙河附近这块风水宝地拿下了一大块地皮打算大捞一笔。

  可是让刘长明没有想到的是在办理房地产的各种手续的时候却阻力重重,造成手续不全,而且国家开始控制银行向房地产贷款,这就造成了刘长明资金短缺,最后不得已,他只能以很低的价格把牡丹园这个项目卖给了港岛商人邓建刚。

  不久以后,被债务压垮的刘长明就死了。

  作为港岛的成功商人,邓建刚觉得自己可以凭借着在港岛的经验在京城这个地方混得风生水起。

  可是他接手这个楼盘以后却处处碰壁,在这个需要人脉关系和不断踢皮球的地方被折磨的欲仙欲死。

  中国可不是他这个级别的港岛商人能混的。

  现在他带来的1亿港币资金已经全部耗光了,如果再想不出办法,邓建刚只能步刘长明的后尘。

  “邓先生,你还认识我吗?向阳电子的王卫东王老板让我到京城来见你,他想拉你一把!”李月诗笑着说道。

第485章 不懂就不要玩

  听见李月诗说她是向阳电子派来要拉他一把的,邓建刚苦笑着说道:“是来落井下石的,还是来趁机捞便宜的?”

  “我是来给你解套的,当然我们向阳电子之所以愿意接盘也是觉得我们可以做那些你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如果你不愿意也可以继续干下去,我听说你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1亿港币,据我对你的了解,你在港岛的资产绝不止一个亿,而且在港岛还认识那么多朋友,可以拉他们一起入伙嘛。”李月诗说道。

  听见李月诗这么说,邓建刚一脸的苦涩。

  他把港岛的公司股权抵押了40%,从银行借来1亿港币投入到这个项目里。的确,如果他把全部股权都抵押到银行还能借到更多的钱,而且如果找香港的朋友一起来投资也能得到更多的钱。可是现在邓建刚做不到,也不敢这么做,因为问题不只是卡在钱上,还卡在手续上,这个房地产项目有些程序邓建刚无论如何都办不下来!

  在内地做生意会遇到这样的困难是邓建刚这个刚到内地的港岛人根本想不到了。

  而不能把所有的手续都办好,那些港岛商人根本不可能与他合作。

  “如果你们向阳电子想要接手的话,准备为这个项目花多少钱?”邓建刚问道。

  “在我来之前,公司的几名董事已经对你这个地产项目进行了一些调查,他们出价四个亿。”李月诗答道。

  听到李月诗的报价,邓建刚马上摇头说道:“李小姐你的报价实在太低了,这个项目整个土地面积有将近八百亩,如果这里是港岛。就是40个亿你也拿不下来!”

  “问题是这里不是港岛,而是内地!”李月诗说道。

  “虽然是内地,但是这里是京城!有钱的人很多!以我的判断,这块地皮将来升值空间非常大!”邓建刚说道。

  “其实我心里同意你的观点,问题是你根本等不到那个时候。如果你不愿意,那你就等着升值好了。”李月诗平静的说道。

  她把一张名片放在邓建刚的面前站起来说道:“等你改变主意的时候可以给我打电话。”

  说完这句话,李月诗转身走出酒店的房间。

  邓建刚觉得李月诗四个亿的报应价太低也是有道理的。

  他刚刚从刘长明手里接过这个项目的时候是踌躇满志要赚大钱的。

  当时刘长明被逼的走投无路,他也是趁火打劫以极低的价格把这个地产项目转到了自己的手里。

  如果现在就这么轻轻松松的以四个亿的价格转手,邓建刚实在是不甘心。

  李月诗回到自己住的酒店把自己与邓建刚谈判失败的事情打电话报告给王卫东。

  王卫东说道:“不要着急,你在京城里多待几天,下一次再见面的时候你在四亿的价格上再减掉5000万!”

  李月诗没有傻到反问王卫东,邓建刚连四个亿的价格都不能接受,为什么再谈判的时候会把报价压到3亿5000万。

  王卫东既然这么说了,那一定是有他的道理。

  邓建刚在港岛是一个很有头脑的商人,可是他那一套经商理论在内地就不灵了,人也显得很迟钝。

  他连央台已经派出采访组到牡丹园现场进行采访摄影的事情都没有听到,直到这个新闻节目在阳台播出的第二天,邓建刚才从朋友那里知道这件事!

  牡丹园烂尾楼事件经过央台报导以后,现在不仅是京城,已经是全国闻名了。

  已经预付房款的105名业主一定会追着他退款之外,后续再也不会有人买牡丹园的别墅。

  等待邓建刚的是有关部门把牡丹园这个项目进行拍卖以减少损失。

  邓建刚在港岛的时候,他的朋友就提醒过他,如果没有政治头脑就不要到内地去做生意。

  直到现在,邓建刚才深刻的体会到这句话里的含义,他现在已经是走投无路了。

  邓建刚只能跳楼止损,他找出李月诗的名片拨通李月诗的电话。

  “李小姐,前几天你跟我谈的事情我已经想明白了,我愿意把手上牡丹园这个项目转让给向阳电子。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你开价四个亿,我只在这四个亿上加5000万,只要是向阳电子拿出4亿5000万,我就把这个项目转让给你们!”邓建刚说道。

  电话那边传来李月诗冷冰冰的声音:“不好意思,邓先生。我的老板已经说了,这个项目最多只能给你3亿5000万,多一分钱我们都不要!我也是从港岛来的,所以多劝你一句,3亿5000万已经不少了,如果你再这样执着下去,将来的价格只能会更低!你要好好想清楚。”

  邓建刚拿着电话的手有些颤抖,他对李月诗说道:“李小姐,你再让我想想,今天晚上我再打电话给你。”

  放下电话后,邓建刚进行最后一次的努力。他马上坐车到市里各个部门进行沟通,看看有没有希望把手续办下来,然后又给港岛的朋友打电话寻求合作支持。

  几个小时过去了,邓建刚悲哀的发现他已经彻底的失败了。

  晚上,王卫东接到了李月诗的电话。

  “老板,邓建刚刚才打电话过来通知我,他希望与向阳电子方面的人签订转让合同。我觉得如果我们趁这个机会在压压他,他还是要让步的。省出一两千万绝对没有问题。”李月诗说道。

  “算了,能够降低5000万已经可以了,不要把人逼到绝路上,我不喜欢这种做事方式。我马上就去京城,宋宇也会赶到那里,然后我们就于邓建刚面谈签订合同。”王卫东说道。

  两天后,在经过与王卫东和宋宇简单的商谈之后,邓建刚与王卫东签订合同以3亿5000万的价格转让牡丹园这个地产项目。

  他发现与他交易的公司并不是向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而是来自开曼群岛的 Wso公司。

  心灰意冷的邓建金刚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心思对这家突然冒出来的开曼公司追根问底。

  现在能够有3亿5000万的资金落袋为安已经让他很欣慰了。

第486章 宴会厅里

  刚接手牡丹园这个地产项目时邓建刚雄心万丈,他觉得在这个项目上赚几十个亿都是轻轻松松的。

  可是现在他只能割肉离场了。

  签完合同以后,邓建刚的心情变得平静了很多,他看着王卫东问道:“王先生,前几天央台播出牡丹园的事情是不是跟你们有关?”

  “我可以确定的向邓先生保证,这件事跟我们一点关系也没有!也不可能和我们有关系!央台是人民的喉舌,是站在人民利益的角度上发声的,你们这个玫瑰园的地产项目卖出了100栋别墅却变成了烂尾楼,让那么多人的财富都打了水漂!不要说这里是国内,就是在国外,在港岛那些新闻媒体会放过你们吗?”王卫东答道。

  邓建刚点点头说道:“我也知道现在能够花几百万上千万买别墅的人都是些什么人,他们都是名人,是有影响力的人!牡丹园最后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也很遗憾。不过我现在就轻松了,以后那105名业主要求退房款就不会来找我,只能去找你们了。”

  离开邓建刚住的宾馆,宋宇开车拉着王卫东和李月诗回长城饭店。

  宋宇对王卫东说道:“105名业主光是首付就有几千万,这笔钱可不是小数!”

  “我倒是觉得这件事是小事,我们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高房价,明天就公布玫瑰园的房价每平方米12000块!”王卫东说道。

首节上一节236/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