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23节

  王卫东心里不同意父亲的说法,如果有石厂长那样的老丈人自己的人生道路好走很多。

  像是看出王卫东的心思,王海富接着说道:“工厂技术科的姜科长十年前就是科长了,到现在他还是科长,一步都没有往上升!六十年代的大学生,人才啊,而且还是老厂长的姑爷!”

  “像他这样的资历就是没有老厂长的关系也应该提拔了,为什么不提拔他?”王卫东纳闷的问道。

  “老厂长没有退的时候所有人都巴结姜科长,背后管他叫驸马爷。老厂长退了以后情况马上就变了,老厂长为人正直,当年因为能力品德问题压制过很多人,这些人心里能不恨吗?现在他们把报复都用到姜科长身上!”王海富答道。

  “老厂长当年也应该提拔过很多人,那些人就不站出来为姜科长说一句话?”王卫东接着问。

  “说什么?老厂长提拔的那些人都是能力品德没有问题的,他们都认为之所以提拔是因为自己优秀,跟老厂长没有多大的关系。”王海富答道。

  听见这个原因王卫东很无语,难道应该提拔那些不够格的人才能得到感激?

  王海富郑重的看着王卫东说道:“这两年你做的事情我都看在眼里,实话实说你对那些身体有残疾的孩子真不错,不过你千万不要幻想他们心里会感激你,这就是人性!对别人再好就像是泼到地上的水一样,水再多也薄,很快就干了。别人对你的恨像小树一样越长越高,只要有机会他们就用它给你做一个骨灰盒!”

  王卫东目瞪口呆的听着不知道该说什么。

  “还是说你处对象的事,老陈家丫头多好啊,长的漂亮,人品好性格好,心灵手巧,跟咱们家门当户对,就是有不会说话这一个毛病。再说,老婆不会说话这算是毛病吗?”王海富说道。

  王卫东不由得笑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奶奶絮絮叨叨的说起来没完,有时候我不知不觉的睡着了,等再醒的时候她还在说呢,连我睡着了都不知道!”

  “这件事你一定坚持住!我表面上和你妈站在一起,实际上我阳奉阴违偷偷帮你做工作,就像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工作者一样!”王海富说道。

  王卫东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今天他才发现自己的父亲还是很有人生智慧的。

  第二天早上,王卫东推着小车挨家送电子元件和收昨天安装好的收音机。

  走到陈季红家的门口,门马上就开了。哑巴姑娘早就等着他了。

  把十五台收音机放在推车上,再把几盒电子元件交给陈季红后王卫东推车就离开了。

  陈季红捧着几个纸盒回到房间,她坐在桌前依次打开纸盒准备安装收音机。

  突然她在一个纸盒里发现一个纸条。

  打开折叠的纸条,陈季红发现那是一张今天晚上的电影票!

  哑巴姑娘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现在是初冬,天黑的很早。六点钟的时候天早就黑了。

  六点二十的时候王卫东和陈季红在离电影院不远的地方碰头,可是两个人并没有赶到电影院门口验票进去。

  离电影开始还有十分钟,正是进场的时候,两个人都没有在众目睽睽之下走进去的勇气。

  现在坐在里面的人应该互相打招呼抽烟闲聊,这个时候进去正好是众人开玩笑的目标。

  王卫东抬起手腕指指手表三十五分的位置,意思是等电影院里关灯以后再进去。

  陈季红目光坚毅的点头表示同意。

  六点半两个人隐隐的听见电影院里的铃声,两个人这时候才向电影院门口走去,陈季红躲在王卫东背后好像对面有子弹射击一样。

  走到电影院门口,王卫东递出两张电影票给验票的中年人。

  “哎呦,卫东和季红来看电影了?”中年人说道。

  “单位发票,我们两个来晚了。”王卫东尴尬的解释道。

  “没事,没事,进去吧。”中年人笑着说道。

  两个人刚刚走进电影院外门就听见中年人喊道:“快把门打开,王卫东和陈季红看电影来了!”

第43章 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一

  若干年以后当王卫东回首往事的时候总忍不住说一句:“什么破电影院,就一台放映机!”

  电影院里因为只有一台放映机所以每放完一卷胶片就要停两分钟换胶片,每当这个时候就有人过来跟王卫东打招呼塞瓜子递烟,王卫东和陈季红像是接收公审一样根本不敢抬头。

  电影看完后直到所有的人都走出电影院王卫东和陈季红才狼狈的走出来。王卫东把陈季红送到家门口转身回家。

  三天后陈季红就每天白天来到王卫东家里,在那里安装收音机同时帮助王卫东照顾他奶奶。

  王卫东刘建国几个人坐在租借的房子里,刘建国把收音机调到调频段,收音机喇叭立刻传出清晰的声音。

  “比电视的声音都清晰!”石月霜高兴的说道。

  石月霜说的是比以前他们收看蜂山县转播的电视信号的时候,现在向阳化工厂的电视台已经开始转播了,传播距离只有一两公里所以电视收看效果很好。

  不过现在大部分地方电视转播效果都不太好,更何况大部分人根本买不起电视,这台能够收听电视节目的收音机对像石月霜这样读电视大学的人就很有用。

  刘建国把一张纸交给王卫东,上面是几十个电子元件的列表,如果要采购元件就按纸上的列表采购。

  “能不能再加一个耳机插孔,学习嘛,戴耳机的效果更好而且不影响别人。”王卫东说道。

  “这个简单,我马上就能改。”刘建国说道。

  “我让我爸找几个人先生产一百个外壳,拿一百个收音机试销。”王卫东说道。

  这段时间王卫东骑着自行车跑遍了蜂山县的各个公社供销社看大收音机的销售情况,实际情况让他很满意,收音机卖的很好。

  这种收音机县级供销社和公社供销社卖的好,因为收音机主要就是面对农村市场,准确的说是面对村镇的结婚市场。

  而像是哈市油城牡市这样的大城市要结婚的人已经开始把目光瞄准电视机了。

  能够收听电视节目的收音机在大城市反而市场更大,毕竟有文化的人更多。

  八一年的一月,蜂山县建成了两千门的程控电话,王卫东得到消息后马上给无线电厂安装了一部电话。

  “我马上还要去哈市一趟,联系哈市的印刷厂给咱们的收音机印刷包装盒,我还想在哈市的报纸上刊登收音机的广告。”王卫东说道。

  “蜂山县不是就有印刷厂吗,为什么要跑那么远?”刘建国问道。

  “蜂山县印刷厂印刷的质量太差,我要印类似人民画报那种彩色的,亮亮的!”王卫东解释道。

  原来他们生产的收音机只用很薄的纸板做了一个白色的素皮盒,上面印着黑省向阳化工厂创业无线电厂几个字。

  现在彻底与向阳化工厂脱钩了,王卫东打算直接印黑省创业无线电厂几个字,这样做给人的感觉工厂层级马上就上去了。

  看着王卫东急匆匆走出去的背影刘建国和石月霜对视一眼,两个人都觉得王卫东越来越独断专行了。

  现在收音机卖的很好,有必要做这些事吗?再说,这么干要花多少钱啊。他们两个都觉得王卫东现在搞的都是一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上午在工厂看完电视大学授课石月霜回到家里。

  当她掏出钥匙打开门,石月霜看见一个中年女人出现在门口。

  “妈,你什么时候到的?”石月霜惊喜的问道。

  “刚下火车,趁一个月的探亲假正好和你们过春节。”中年女人笑着答道。

  石月霜的母亲冷晴五十年代毕业于哈军工,现在是国家屈指可数的武器方面的翻译专家。英语与汉语有很大区别,专业词汇非常多,普通翻译根本不能胜任,现在国家这个方面的人才十分缺乏,所以冷晴难得休一次探亲假。

  很长时间没有看见女儿了,冷晴仔细打量着石月霜说道:“你比以前胖了,脸色也红润了,看来身体好了很多。”

  “以前总待在家里不运动,现在天天要跑到工厂里听课安装收音机,运动多了身体自然就好。”石月霜答到。

  “你现在还听电视大学的课?你舅舅来信说已经准备好了,六月份就让你过去,先适应一段时间然后就上大学。”冷晴说道。

  “我也知道现在不用再听电视大学的课,可是每天待在家里太闷了,所以就出去走走。”石月霜说道。

  冷晴惊奇的看着女儿,以前她和丈夫总劝女儿出去走走,可是石月霜却不愿意,经常是待在房间里几天也不出一次家门。

  “你爸爸给我写信说要给你介绍对象,这件事怎么样了?”冷晴问道。

  她知道丈夫的想法,石厂长心里是不希望女儿去HK上大学的,所以正打算给石月霜介绍对象。

  石月霜的脸涨得通红说道:“那是我爸背着我干的!我事先根本就不知道!”

  “后来怎么样了?”冷晴问道。她更关心的是结果。

  石月霜的脸像要渗血一样,这件事表面上看起来她是无所谓的,可是在心里她觉得很丢人。

  “工厂里有人好事儿,不知道怎么看出我爸想给我介绍对象,就向我爸提到一个叫王卫东的,我爸点头后那个人就去问王卫东的父亲,没想到王卫东的父亲回绝了。”石月霜小声答道。

  她说话的声音像蚊子一样。

  不过她又马上提高声音说道:“我知道这件事后马上向我爸提出抗议,不要再给我介绍对象,谁都不要!”

  实际上石月霜听说这件事后心里很矛盾,两年多时间她在王卫东身上看到很多优点,比如说善良,刚刚听说她的事情就决定工厂买电视机。

  不过她又觉得王卫东不够稳重,文化水平低。

  当石月霜忐忑不安中听说事情被王卫东的父亲以差距太大高攀不上的理由回绝的时候既觉得如释重负又感到羞恼。

  特别是听说王卫东和陈季红处对象的时候,石月霜觉得自己连一个哑巴都不如。

  门开了,石厂长走进家门。

  他看见妻子的时候惊喜的眼神一闪而过。

  “哎呦,不错呀,烫头了!”石厂长说道,语气中带着不满。

第44章 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二

  石厂长对妻子的不满是真的,他和工人摸爬滚打在一起也养成了工人阶级的审美观。工厂里那些带着安全帽和护发帽的女工人英姿飒爽的多好看,可是自己的妻子却学资产阶级那一套开始烫头了!

  吃饭的时候石厂长用筷子敲着盘子不满的说道:“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是好事,可是苍蝇蚊子也进来了!很多人开始搞物质刺激,艰苦奋斗还要不要?无私奉献还要不要!”

  他看着自己的女儿,如果女儿不是小儿麻痹,他是绝对不会让女儿出去的。

  “月霜,我很担心你,担心你身上的抵抗力不够!到了外面一定要有分辨力,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不要被外面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污染了!”石厂长警告道。

  由于生产任务太紧,石厂长吃完饭就回工厂了。

  母女两个收拾完碗筷接着坐下来聊天。

  冷晴这几年就匆匆的来过两次,这是她第一次能够在这里常住一个月的时间,趁这段时间母女两个能好好聊聊。

  石月霜跟母亲讲了这一年多发生的事情,主要讲了无线电厂的成立和随后发生的事情。

  家里的三个人里对国外情况最了解的就是冷晴,她也是现在少数曾经跟着领导出过国的人。

  冷晴对石月霜嘴里的王卫东很感兴趣。

  “你刚才说的王卫东就是那个要介绍给你处对象的王卫东吗?”冷晴问道。

  她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这个年代名字叫卫东的人实在太多了。

  “对,就是他。”石月霜答道。她的脸又红了。

  “妈,我写一个电话号码给你,以后你有事可以从京城打电话给我。我们工厂刚刚安装了电话,你打到那里就行。”石月霜说道。

  “安装电话的事工人们心里都不愿意,他们觉得我们这些工厂领导乱花钱,就是为了自己方便。其实这件事完全是王卫东一个人决定干的,我和其他人一样也不同意。”石月霜接着说道。

  “现在可能用处不大,但是将来用处会越来越大的。”冷晴说道。她对在国外看见的每一个人家里,大街上遍地都是电话的场景印象深刻。

  有了电话工作和生活的确方便了很多,效率也高很多。

  “广告也是应该做的,酒香也怕巷子深,国外……”冷晴说道。

  可是她刚说到这里石月霜马上打断母亲的话说道:“那是外国,我们的情况和外国怎么一样?我们生产的收音机是国家包销的根本不用自己找销路!”

  王卫东回到家里,他蹑手蹑脚的走进房间。

  陈季红看见他进屋,王卫东向她摇摇头。

  陈季红用长条报纸给奶奶黄桂英卷了一颗烟放进她嘴里再用火柴点燃。

  黄桂英抽了一口烟说道:“你十四五岁的时候我的眼睛还能看见,那时候看见你梳着大辫子小脸儿长的漂亮!可惜耳朵听不见连说话都耽误了。唉,你将来要是嫁给我们家卫东算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了!”

首节上一节23/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