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214节

  一群退休老人在厂区的一块空地上用柴火升起一堆火,二三十个老人围在火堆周围一边烤火一边聊天。

  听这些老人说话都是南腔北调的,有东北口音,有川省口音,还有鄂省口音和黔省口音。

  这种情况在西南地区一点都不奇怪,六十年代全国各地集中力量到西南一个个山沟里建起了一家家工厂,为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进行准备。

  当年王卫东的父亲王海富也曾经被派到大西南干过好几年,只是后来他又被调回了向阳化工厂。

  老人们正在热火朝天的讨论着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

  据说这一次国家将下拨一个亿给黔远征这家工厂,用于发放拖欠的工资和组织生产!

  “格老子的,我就说过国家是不会不管我们的!”一个老头说道。

  “这回可好了,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过年了,一次把拖欠五个月的工资和退休金都发了,大家就能过个好年。”另外一个老头儿兴奋地说道。

  其他老头儿也都高兴的咧嘴大笑。

  其实这个消息最开始的版本在一个月前就开始传了,只是第一版的小道消息是说国家下拨一百万用于解决工人的工资问题,结果传了一个月以后,国家下拨资金的总额已经变成一个亿!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90年代各家经营不善的工厂里经常发生。

  一个的小道消息被证明是假的后,很快另一个小道消息又开始在工厂里扩散传播。

  每一次都是几乎所有的工人满怀热切的期待盼望着,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他们自己都会觉得小道消息的不可靠,可是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都宁肯相信这样的消息来安慰或者说是欺骗自己。

  工厂里的工资已经好几年没有涨过了,两年的时间里断断续续压资,加在一起现在已经拖欠五个月的工资了。

  每一个工人和退休工人被拖欠的工资和退休金都有1000多。

  这笔钱对于有钱人来说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对这些工人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的钱,一分都不能少!

  工厂书记王克岭坐在办公室里听到了秘书的报告,他决定像以前几次一样对这种小道消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没有听见。

  如果为了这样的事情工厂专门发出告示澄清这件事是虚假信息反而不好,这就像把一盆冷水泼在烧红的炉子上一样,炉子会炸裂的。

  当然,也不能说这条小道消息完全虚假,因为现在厂长范敬义已经赶往京城向部里求援,在年前争取一笔资金给全厂工人发一次工资。

  当厂长范敬义走进焦副部长的办公室时,焦副部长的脸色很难看。

  他无奈的对范敬义说道:“老范,你又到我这里来化缘来了,你自己说说,你今年已经来过几次了?你以为我这里是印钞票的吗?你们一家上市企业上市还不到两年怎么会搞成现在这个样子?”

  “焦副部长,我到这家工厂当厂长还不到一年,以前的事我根本就不了解,我接手的时候就是一个烂摊子!如果你们要追查上市融资得到的5000万具体花在什么地方,你也不应该找我。可是我现在就是给你下跪,你也要把钱给我,让工厂里3000多名职工能够把这个春节过去。”范敬义说道。

  “你不用总跟我们哭穷!你们现在是上市公司,可以融资嘛。焦副部长说道。

  听见焦副部长这么说,范敬义就知道焦副部长对中国股市融资的规定并不了解。

  现在工厂上市不到两年是不可能进行第二次融资的。况且现在工厂的业绩也不容许融资。

  “按照证交所的规定,离第二次融资还有一年的时间,我们等不起了。”范敬义说道。

  “就不能再找找银行贷一笔款子出来?”焦副部长问道。

  范敬义听见焦副部长的这句话,他一脸苦笑的说道:“我如果去找那几家银行的行长,他们一定会像躲瘟神一样的躲着我!他们现在每天都得烧香,盼着我们工厂经济效益好起来的心情比我都强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拖欠他们的1亿多贷款还上!现在再向他们借钱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也知道这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你们的困难部里都知道,可是我们也没有办法呀,实在是没有钱啊。即使我挤出一笔钱给你,其他下面的企业听到这几个消息马上会来找我,现在哪一家企业不困难?而且我给了你这笔钱,你能保证你以后不再来找我了吗?绝对不可能的!这家来,那家来,这个月来,下个月还来!实在是应付不起啊。”焦副部长一脸为难的说道。

  “可是工人们怎么办呢?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工厂里已经有两个月没有开支了!”范敬义说道。

  “这样吧,我把这件事先向部长汇报一下,然后大家开会研究出一个办法来。你在京城多等几天再走。”焦副部长说道。

  王卫东这段时间去了400公里外的啤酒厂建设工地呆了两天。

  那条外国散货轮即将到达津港卸货。然后他们就可以把设备运到工厂等待安装。

  李月诗这段时间一直紧盯着山岔股份这支股票。这一段时间山岔股份一直在温和的上涨,股票价格相对于他们到京城时的股价已经上涨了将近10%左右,只是时间拉的长,不太显眼而已。

  李月诗判断一定有众多的老鼠肠暗中在购买这家公司的股票。

  下午4点多钟,王卫东接到了石可为打来的电话。

  石可为在电话里很爽朗的笑了几声然后说道:“卫东啊,晚上到家里我让你见一个人。”

  “石部长,如果还是想劝我高风亮节的事情那就算了,我对挽救亏损国用企业不感兴趣!”王卫东假意的拒绝道。

  “卫东,你这是什么态度!连我的面子都不给了吗?你现在翅膀硬了是不是?”石可为假装气愤说道。

  他完全摆出一副长辈训斥晚辈的架势。

  “今天晚上来我家里的也不是外人,以前和你也认识,就是以前也在向阳化工厂当过厂长的陆副部长!赶紧过来,大家都是原来向阳化工厂的人,坐下来好好谈谈叙叙旧。”石可为说道。

  听见石可为这么说,王卫东故意沉默一会然后装出很为难的说道:“好吧,既然是领导发话,那我就过去看看!”

  陆副部长当年到向阳化工厂以后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推进军转民工作。其中主要的是两项就是引进浮法玻璃生产线,还有一样就是从王卫东欧小阳手里购买那个小无线电工厂。

  由于推进军转民工作成绩突出,陆厂长很快就被调回部里,在军转民工作小组工作,后来一路高升,现在也成为了副部长。

  对于当年王卫东和欧小阳把那个小无线电厂作价三十万卖给向阳化工厂的事,陆副部长虽然表面上不说但是心里是愤愤不平的。

  平心而论,向阳化工厂购买那家小无线电厂并不吃亏,因为那家工厂的价值并不是在生产设备上,而是在已经铺好的销售渠道上。

  如果好好经营,只靠卖给黑省几所大学能够收听校园广播的收音机,很快就能把卖出的30万元赚回来。

  可是当时陆厂长任命方副厂长主抓无线电厂的工作,由于工作不力和自身的经济问题,方副厂长在九零年的时候就被执行死刑,向阳化工厂下属的无线电厂也彻底的垮了。

  这个责任是不能算在王卫东身上的。

  这一次陆副部长在石可为家里见王卫东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大家都住在一个机关大院里,彼此互相之间拜访很方便,石可为到部长家里拜访的时候就把王卫东的向阳电子现在要收购一家上市公司的事情说了。

  石可为对部长说道:“部长,黔远征那家工厂,三线建设的时候是生产炮管的,现在转产民品这么多年一直找不准生产方向,账面上亏损几千万。但是你和我心里都清楚,如果仔细查了起来窟窿至少有一个多亿,已经是支不抵债了!留在手里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如果把它卖出去,不仅能给工厂里的3000多名职工找到出路,而且换回来的钱还能解决部里其他工厂的问题,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部长听到石可为的建议后很感兴趣,所以让陆副部长私下里与王卫东面谈。

  部长根本不可能知道陆副部长的心理活动,他理所应当的认为王卫东之所以跟石可为这么熟,毫无疑问那是因为石可为曾经在向阳化工厂当过厂长的缘故,陆副部长也曾经在向阳化工厂当过厂长,那么派他与王卫东谈这件事就更好了。

  当听到部长的指示后,陆副部长最开始的反应是抵触的。但是他马上就醒悟过来了现在解决国有企业的经营问题是一个全局性的大问题,如果他在这方面替部里做出贡献,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啊!

  这就像他当年在向阳化工厂大刀阔斧的推进军转民一样。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陆副部长很高兴地接受了任务,然后到石可为家里让石可为给王卫东打电话。

  “两个老家伙想算计我,那么就看到最后谁能算计过谁!”王卫东对着镜子自然自语的说道。

  他换好了衣服然后在宾馆门口搭车前往石可为家里。

  房门打开,石可为和陆副部长站在门口迎接。

  看到王卫东的那一刹那,陆副部长立刻上前一步双手按在王卫东的肩膀上说道:“卫东,咱们有十年没有见面了吧?”

  然后他左右摆头像是在仔细端详王卫东的样子然后摇头叹息说道:“感觉你这十来年相貌上没有什么变化,不过气质上变化很多,更沉稳了!”

  王卫东也是一脸惊喜的样子对陆副部长说道:“陆厂长,已经十年没见了,你还是那副意气风发的样子!由两位向阳化工厂的厂长欢迎我,真是让我诚惶诚恐啊!”

  听到王卫东的话,石可为和陆副部长都哈哈大笑。三个人走进客厅坐下,王卫东悄悄观察陆副部长,发现他笑眯眯的很真诚的看着自己,就像是一个长辈看着晚辈一样。

  王卫东心里明明知道陆副部长一定对当年小无线电厂的事耿耿于怀,现在看到他现在这样,心理不由的感慨:领导就是领导,真的是有水平!

  “卫东啊,你现在是大老板了,不过既然是我们向阳化工厂走出来,那就是我们向阳化工厂的骄傲!以后说出去,我和老石都有面子!”陆副部长笑着说道。

  “我从小就是在向阳化工厂上学读书,我能够有今天都是向阳化工厂培养教育出来的!”王卫东一副感怀的样子说道。

  在两位部长面前他自觉的在沙发上只坐了半个屁股,甘当晚辈。

  “卫东,咱们说正题,上一次你到我家里之后,我去找了部长把我的意见向他说了,部里有两家上市企业现在经营情况并不好,既然你想收购一家上市企业可以从这两家企业里挑一家嘛。”石可为说道。

  “石部长,你自己刚才已经说了,这两家上市企业经营情况不好,这你还向我推荐?我想收购的是一家经营情况良好的上市公司!”王卫东苦着脸说道。

  “卫东啊,事在人为嘛,国家现在提倡用各种办法激活老的国有企业,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就像电视突围为一样,我们也要突围!短短的十来年你就拥有了这么大的一个公司,这就说明你是一个有能力的人!现在国家不是提倡用新的思维新的经营方式来促进国有企业吗?我看由你来干很合适!”陆副部长说道。

第441章 眼力就是能力

  晚上王卫东和宋宇在饭店里碰面。

  “今天到石可为家很难受吧,?”宋宇问道。

  “还可以,主要是我已经有经验了,咱们不都是这样吗?从小就是在苦口婆心哼哼教导中长大的,所以我的抵抗力很强。”王卫东答道。

  :我今天也去了机械部,试探着问部里能不能收购那家山叉公司?当然了,你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否定的回答,只不过他们的态度还是比较客气,我准备死缠烂打提高价码。”宋宇说道。

  “我这边也是,虽然我对两个部长满脸是笑,但是今天他们对我都不太满意,因为我始终没有点头答应。”王卫东说道。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着急,只有这样他们才肯压低价格,这几天你要多和山叉股份的上级机关进行接触,装样子也要装的像一点!而我去啤酒厂工地待着,装出一副根本不上心的样子,要让他们在后面推着我跑。”王卫东接着说道。

  “去啤酒厂工地不要忘了过了几天一定回来,咱们两个一起到京城的各个大学进行招聘。”宋宇说道。

  大学生还有半年就要毕业了,现在已经进入到了毕业设计阶段。放寒假前很多用人单位会直接走进大学进行招聘。

  这是向阳电子第一次公开进行人才招聘,所以王卫东很重视。

  王卫东抵达开市的啤酒厂工地后的第四天,欧小阳也来了。

  用轻钢框架建造的工厂建设速度十分迅速,即使是冬天也没有停工。

  欧小阳是顺便到这里看看的,他要前往黑省做预先采购大麦的事情。

  啤酒厂建好投产后需要大量的优质大麦,而这些大麦必须提前准备好。

  “黑省那边已经联系我了,询问我抵达黑省的详细时间,说省市领导想要会见我。”欧小阳说道。

  “是啊,这一次你又要上黑省的新闻了。不知道能不能碰到瑞云。”王卫东笑着说道。

  “是啊,还有她那个在政府里工作的老公,现在也有60岁了吧?船到码头车到站,快要离休了吧?”欧小阳笑着说道。

  不过王卫东听欧小阳这么说话就知道了他心里并没有完全把瑞云忘掉。

  “那些领导和我见面的时候一定会谈投资的事情,我应该怎么回答?”欧小阳问道。

  现在东北各省招商引资的力度非常大,甚至出台了各种挂牌和奖励正常。到那里投资的老板会受到特别保护,即使遇到公安局要处罚的事情都要向上级汇报。

  投资兴建的工厂在那里受到挂牌保护的待遇,能够引来投资的人会有巨额资金奖励,比如说奖励投资额的1%到3%。

  这一次向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欧小阳回到黑省,黑省的领导干部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招商引资的机会?

  “可以搞一批订单农业项目,让一些农户种植大麦。随着啤酒厂的收购,规模会越来越大,大麦的需求量也会加大。”王卫东说道。

  “这件事我也想到了,等到会面的时候我会提出来的。”欧小阳点头说道。

  其实对于在国内建设大麦种植基地的事情董事会内部有不同意见,比如说欧小军就不同意,因为这些年国内种植大麦的土地面积逐步缩小,米国澳洲这些国家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巨大,而且实行大机械化生产,所以大麦价格很低,即使加上进口税还是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包括李月诗在内都建议从外国进口大麦,而不是在国内种植生产。

  董事会经过商量好最后决定在东北建立5000吨的大麦种植基地,不足的部分再从国外进口。

  “除了大麦的事情,在东北各地你也多转转,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啤酒厂都去看看。明年可是咱们大展宏图的一年,像这样的啤酒厂我们至少要再收购和建设十家!”王卫东说道。

  “要我说趁这个机会就乘胜追击!一架啤酒厂建好投产后就用这家啤酒厂进行抵押再收购第二家啤酒厂,这样下去再收购三四十家啤酒厂也没有问题!”欧小阳说道。

  “宋宇和李月诗也都是这么想的,不过我觉得还是要稳一点,九六年我们大刀阔斧的干一年,到九七年的时候稍微缓一缓,降低一下银行贷款和负债率,等到九八年或者九九年的时候我们再挽起袖子大干!”王卫东说道。

  第二天,欧小阳带着向阳公司的一行人赶到黑省。

  他特意要求住在马迭尔宾馆。

  由于经济的发展,哈市新建了好几家高级宾馆。现在马迭尔宾馆不像以前那样突出了。

  不过欧小阳执意要住在这里,原因就是念旧。

  他没想到的是他刚下榻在马迭尔宾馆不久,电视台的采访主任瑞云就到这里与他协商采访报道的事情。

  因为上级领导指示要在电视台专门播出一集对向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欧小阳先生的特别采访。

  作为采访主任的瑞云不得不提前赶来与欧小阳协商。

首节上一节214/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