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212节

  “小宇,你马上带着这家啤酒厂里建厂图纸回去,开市的啤酒厂马上就要按照原样建设。”王卫东说道。

  “好,我马上就回去。这一次我们要大展宏图显身手了!”宋宇豪情万丈的说道。

  逆变器厂的生产设备拆卸包装送往汉堡后,200多名工人又进入啤酒厂进行拆卸。这些机械设备一个月之内就能拆装完毕。

  王卫东这些天经常打电话到弗山向欧小军和欧小阳询问正在建设中的逆变器厂建设进度情况。

  海运的好处是运费低廉,坏处是时间会很长,这些设备从汉堡港装船抵达盐田港的时候很可能是在一个月之后了。

  王卫东希望能够抓紧时间尽快的投产那批冈察洛娃在米国联系的为米国铁路列车车厢安装的逆变器。

  “冈察洛娃小姐,米国逆变器的销路就完全靠你了。我已经询问过了,明年这时候我送你一架皮图拉斯飞机作为礼物。”王卫东对冈察洛娃说道。

第436章 优秀青年宋宇

  宋宇回到国内后半个月,国内一份重要报纸上刊登了一篇长篇通讯,文章的题目是:中国工人震撼德国。

  文章里绘声绘色的描写了200名中国德人工人到了德国之后忘我工作的劳动情景。

  他们没日没夜工作的,勤劳态度惊动了当地的德国人。最后德国警察不得不出动来扑灭他们热火朝天的工作热情。

  写文章的记者写得非常传神,仿佛当时他就在现场一样。

  “本来这样的工作量当地德国人两个月也未必能够干完,但是这200名中国工人在重重阻挠之下用了20天时间就完成了!”

  “中国工人勤劳的工作态度震惊了德国人!”

  宋宇的父亲看到这篇长篇通讯以后有些激动,他站起来在书房里来回转了几圈然后走出房间到客厅里问妻:“你知道小宇这两天怎么没有回家?”

  “我不是已经告诉你了吗?小宇这段时间非常忙,不在京城,他在开城市啤酒厂的工地没白天没晚上的干活。”宋宇的母亲答道。

  宋宇的父亲转头看着窗外茫然的说道:“这小子还是我儿子吗?这小子前几年整天花天酒地的丢尽了我的脸!怎么一转眼就变成红色资本家了?”

  宋宇现在就在开市正在新建的啤酒厂工地上。

  加上啤酒厂原有的2万吨产能,等德国的设备安装好后,加起来就是7万吨。

  对于开市这个县级市来说,七万吨的啤酒生产量一年的利税就超过千万,简直是从天上掉下来一个财神爷!

  所以在原来啤酒厂的范围周围,政府又给这家啤酒厂增加了一万平方米的土地使用面积。

  这里不是德国,现在整个工地到了夜晚工地上几十个白炽灯把工地照的雪亮,几百名工人连轴转彻夜施工。

  一个包工头满脸堆笑的走进来,他手里拿着一套脏兮兮的工作服和一个磨旧的安全帽递给宋宇。

  宋宇满意的点头说道:“这件衣服还差不多,你刚才给我拿的衣服崭新崭新的,一看就是从来没有穿过,哪像是干活人的样子!”

  然后他就脱掉外衣,把脏兮兮的工作服套在身上,然后扣上安全帽马上就变成了一个工地上和工人一起同甘共苦的干部形象。

  宋宇之所以这么煞费苦心的准备就是因为今天电视台的摄影组将赶到这里在工地现场对宋宇进行。

  采访的电视台的面包车抵达啤酒厂后,宋宇把一行人带到正在施工的大坑旁边。

  美丽端庄的女主持人拿着麦克风站在宋宇身边,摄像师站在几米外开始摄像。

  宋宇指着正在施工的大坑对女记者说道:“这里是我们啤酒厂建设中的地下室,将来冷藏发酵的啤酒就储存在这里,我们将严格按照德国啤酒生产工艺进行生产,把啤酒冷藏发酵45天再卖出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

  “宋总,我看你这身上脏兮兮的,不是泥就是土,这段时间你一直在工地和工人工作在一起是吗?”女记者问道。

  宋宇摆摆手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说道:“我不算什么,真正辛苦的是他们,他们才是真正的无名英雄!在这些工人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勤劳朴实善良,就像那首歌里唱的那样: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给我最多的感动!”

  如果现在王卫东和欧小阳也在现场的话,两个人一定毫不犹豫的冲过来一脚就把宋宇这个臭不要脸的家伙踢到大坑里!

  看完了施工中的大坑,宋宇又带着女记者漫步在工厂厂区。

  摄像师抗着摄像机不远不近的跟在两个人身后。

  “整个啤酒厂投产以后,我估计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促进,这也正是我们希望的!”宋宇说道。

  拍摄厂区后,宋宇带着女主持人走进办公室。

  破旧的办公桌,椅子坐在上面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办公桌上的破暖壶外面的铁皮已经烂了一半儿,喝水的陶瓷缸子都掉漆了。

  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宋宇有当导演的天赋,这很像是五十年代干部的办公室。

  他和女记者面对面坐着,女记者把麦克风放在嘴边问道:“宋总,你艰苦朴素的形象超出了我的预想。”

  宋宇的大胖脸很憨厚的笑着答道:“我从小就知道不能躺在父母的功劳簿上享清福,长大以后要靠着自己踏踏实实的努力,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一番贡献!不瞒你说,通过我自己的努力,我现在有了一点点资产,但是从小父母教育我的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作风,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女主持人露出崇敬的表情问道:“听说您还是刚刚在港岛上市不久的向阳电子的副总裁,现在又在国内投资这么大的啤酒厂,你是怎么想的?”

  宋宇一脸郑重的说道:“向阳电子生产电脑学习机,vcd机的解码板和机芯,还有一个工厂生产国家急需的电子管,这些东西说到底都是国家和人民需要的。现在我投产啤酒厂也是为了这个目的,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我就会努力的去做,不计报酬的去做!”

  “宋总,您现在也是一个年轻人,对今天的年轻人你有什么要说的吗?”女主持人问道。

  “我想对年轻人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国家正在蒸蒸日上蓬勃的发展,这给了我们年轻人充分的发挥空间,我希望年轻人吃苦耐劳,不要好高骛远,埋头苦干,美好的明天必然属于你们!”宋宇慷慨激昂的说道。

  啤酒厂的设备拆卸包装运到汉口港后,王卫东分批把工人送回国。

  工人临走之前,他对工人们说道:“这段时间你们实在太辛苦了,回去后放一个月的假。放心,工资一点都不会少你们的。”

  随后他跟着最后一批工人乘飞机回到国内。

  王卫东回到弗山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正在兴建中的逆变机厂工地。

  逆变器工厂的生产设备已经运到了。两个月后,工厂施工完毕就可以进行安装了。

  他回到电子管厂不久,欧小阳就打来电话,告诉他晚上他和欧小军两个人在饭店里给他接风洗尘。

  王卫东放下电话看着坐在对面沙发上的李月诗问道:“目标选定了吗?”

  “老板,我已经选好了。就等你做最后决定了。”李月诗答道。

第437章 腾笼换鸟一

  李月诗走到王卫东办公桌旁边,把她这些天收集到的资料摊在办公桌上说到:“就是这家公司,黔远征!这些资料就是公司这几年的经营数据和负债情况。”

  “你选中这家公司的原因是什么?”王卫东问道。

  “这段时间我仔细调查过这家公司,而且还悄悄的去过那家公司一次,在这家公司的招待所里住了一个星期,在工厂里转转,和工人们聊天,我就说我是一名港岛摄影师,到山里拍风景的。”李月诗说道。

  “这家公司是一家军工企业,60年代末的时候是由东北和中南的两家工厂援助建设的。这几年生产效益很不好,93年上市的目的就是希望筹集资金进行技术改造,现在看来效果不大,公司上市一年后就开始报亏损。这家工厂规模不大,只有3000多名工人,上市公司的盘子也很小,而且只有25%的流通股,其他股份都掌握在地方政府和国资的手里。如果我们出手一下子就可以拿到75%的股份!”李月诗解释道。

  “如果我们能够入住这家公司就有了一个融资的平台。”王卫东点头说道。

  一家企业在国内上市与在国外上市有很大的不同,上市的难度比国外要高很多,通过正常渠道上市时间长,而且非常麻烦,上市的成功率并不高,所以从90年代开始有很多企业寻找其他方法上市,比如说收购上市公司的股股权也就是借壳上市。

  而90年代很多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上都遇到了困难,这其中就包括一些已经上市的国营企业。

  而这些经营不善的国营企业就成了想要上市公司的目标,这就是壳资源。

  一家上市公司即使亏损严重,由于有上市公司的身份,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

  “您把资料留在这里,我还要好好研究一下。”王卫东对李月诗说道。

  李月诗走后,王卫东给欧小阳打电话说道:“小阳,晚上咱们就不要出去吃了,你在外面买点东西,我和小军大哥都到你那里。到外面吃饭人多眼杂,不好!”

  王卫东和欧小军欧小阳三个人以前就这么就曾经这样干过。

  在哈市的时候,王卫东在小无线电厂里值班,过年的时候欧小阳和欧小军兄弟两个拎着啤酒花生米到工厂里,三个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现在回想起来,王卫东还是很怀念那个时候。

  晚上,王卫东和欧小军都赶到欧小阳所在的VCD厂,走到办公室里,他们看着欧小阳的办公桌上摆着几瓶啤酒还有花生米和烧鹅。

  “咱们都是为了工作不顾家的人啊,我的媳妇在京城里一直不愿意到弗山来,而卫东在国外待了那么长时间,这么晚了还没有回家。”欧小阳说道。

  “你这样做不好,以后每个星期五的下午你就要坐飞机回京城,等星期天晚上再坐飞机回来嘛。”王卫东说道。

  “我现在也后悔了,和瑞云离婚以后就应该找一个像季红那样的媳妇。”欧小阳说道。

  “那样的人你是找不到了,虽然她不会说话,其实我上小学的时候就看上她了。”王卫东笑着说道。

  听见王卫东这么说,欧小军和欧小阳都诧异地看着他,如果这件事是真的,王卫东这小子也太早熟了。

  王卫东笑着解释道:“我刚上小学的时候遇到六一儿童节,整个学校的学生被学校组织起来到山上游玩。那时候季红的哥哥也在上小学,比我高三四个年级。季红不会说话,所以他父母还有他大哥都很疼她,这一次到山上玩儿,他哥哥也把她带上了。他爸他妈也就是我现在的岳父岳母给季红背的书包里放了两瓶汽水和一根儿麻花儿,在跟那个年代这就是大餐!可是她那么点儿一个孩子就知道节省,到山上汽水一口没喝又背回来了。当时我嗓子冒烟儿都看在眼里!所以对她印象特别深刻。”

  听见王卫东的解释,欧小阳感慨的说道:“是啊,这个年代有这样价值观的女孩子不多了。”

  三个人直接拿着大绿棒子开始喝啤酒,然后谈论工厂里这段时间的生产情况。

  “当初我们把工厂设在粤省是完全正确的!想找与我们能进行配套的生产厂家很容易,比如说生产电脑学习机的机壳和VCD机的外壳的工厂离我们只有几十公里,生产VCD机的那些工厂也都在我们周围,采购我们工厂电子管的音响代工厂离我们也很近,将来如果我们生产用于电磁炉上的igbt,现在粤省生产电磁炉的厂家有多少?只要我们生产的igbt质量过关,推销起来也并不困难。”欧小军说道。

  “牛元雄那里有什么动静没有?”王卫东问道。

  欧小军摇头说道:“暂时还没有什么动静,我们收购德国逆变器厂这个利好消息在港交所公布以后,股票价格又有所上涨。想要打压我们向阳电子公司的股票价格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什么时候去港岛我想和牛元雄见一面,坐在一起好好谈谈。天下女人那么多,这个不行可以找另外一个,公司也是一样,港交所那么多公司不要总盯着我们这一家。”王卫东说道。

  “这个混蛋就是在港岛,如果他现在在内地,我们早就收拾他了!”欧小阳说道。

  “不要着急,再过两年,不对,再过一年多我们就可以昂首挺胸的去港岛了!”王卫东说道。

  随后王卫东把李月诗今天给他的资料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对于欧小军和欧小阳说道:“这是李月诗这一两个月的研究报告,她找到了一个可以下手的目标。如果我们通过这个目标借壳上市,就能够让这家上市公司的股价一飞冲天!然后再不断注入利好消息,让股票价格不断攀升!这样,公司的市值就会越变越大。通过股权质押贷款,我觉得收购十几家小型啤酒厂一点问题都没有。到时候我们就变成了国内有几十万吨,甚至有上百万吨产能的大型啤酒公司!”王卫东说道。

第438章 腾笼换鸟二

  “有一件事我才想起来,今年的央台广告标王是谁?”王卫东问道。

  “还是一家酒厂,叫秦什么的一家县级酒业公司,不过今年的中标的价格比去年翻了一倍还多,是6666万!”欧小阳答道。

  “酒厂的利润率很高,同样是卖一个亿的产品,酒厂比我们这种电子公司的利润要高很多,不过即使是这样,要想把将近7000万的广告费赚回来,像这家县级的小酒厂必须要超高速的发展,产量在一年内增加几倍,销售额增加几倍才行,否则一定会赔钱!”欧小军说道。

  “这两年在央台中标的都是酒厂,到目前为止他们的经营情况还没有出现问题。”欧小阳说道。

  欧小阳的话语里有反驳自己大哥欧小军的意思。

  “将来我们的啤酒投产以后,也必须要增加曝光度。怎么让啤酒品牌的知名度迅速提高起来,这也是一个问题。”王卫东说道。

  “我们去参加明年央台的广告招标大会,拿出一两个亿砸在广告上!”欧小阳兴奋地说道。

  “按现在广告得标的情况来说,明年至少要在现在的6666万上再翻一翻,也许两个亿都不够。”欧小军说道。

  “两个亿不够就三个亿!我们向阳电子可不是那几家县级小酒厂可以比的,后面有在港岛上市的向阳电子座支撑,这点钱我们还是拿得出来的!”欧小阳说道。

  “现在我们工作的重点是尽快的拿下那家上市公司,我马上要去京城和那家上市公司的上级进行协商。当然了,我们要摆出多路出击的样子,这家不行,我们就谈另外一家。这就像买东西一样,虽然心里想买的是他们家的东西,但是也要到别的店铺里转悠转悠,问问价格。不要让他认为非他不可。”王卫东说道。

  “这样好,最好是表面上我们把重点放在另外一家上,而且给出比较优厚的条件,让黔远征看到后着急,主动降低身段来和我们谈判。”欧小军赞同的说道。

  王卫东这一次去京城带的人是李月诗,没有办法从能力上来说李月诗很出色,而且在港岛工作那么多年,对公司并购的事情非常娴熟。

  两个人赶到京城后与宋宇碰面。

  宋宇还带来了一个对中国股市非常了解的人,换句含蓄的话说他是庄子的信奉者,是一个老庄。

  直白的说,他就是通过自己的投资公司暗中操控股票价格的人。

  “牛先生,你这个姓真好,如果不在股市里赚钱实在是太可惜了。”王卫东笑着对牛子儒说道。

  “王先生,看来你还是不太了解股市。真正的高手并不完全是在牛市中赚钱,在熊市中也是一样可以赚钱的。”牛子儒笑着答道。

  “听小宇说你是股市里的高手,也是他的朋友。直接说吧,我们这一次来就是向你咨询山叉股份的具体情况。我们向阳电子对于收购这家公司很感兴趣。”

  听到王卫东这句话,牛子儒的脸上露出惊诧的表情。

  他对王卫东说道:“山叉股份这家公司是生产推土机了,虽然是一家小盘股比较适合收购,但是这家公司也是国有企业,大部分股权掌握在政府手里。现在这家公司经营业绩虽然一般,但还是盈利的。你也知道,既然是盈利的公司那么大股东是不可能轻易放手的。除非这家公司亏损的一塌糊涂,整个就是一个烂摊子无法收拾,只有到这种情况大股东才会希望别人收购,让他拿着钱离场。”

  “这家生产推土机的公司,我们非常看好这家公司的前景。中国基础建设要大发展,就离不开推土机!难收购不等于不能收购,我们愿意出很高的价格溢价收购,你能帮我们出出主意吗?”王卫东问道。

首节上一节212/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