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204节

  王卫东一回到弗山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他找到于保龄问道:“保龄,我看会计那里的账目,你应该是除了零用钱之外把所有的工资都存在账上了。”“我相信公司不会把我的钱贪了,既然是这样,到年底能够多得几百块钱也是好的。”于保龄答道。

  虽然现在银行的利息很高,但是那主要是说定期五年甚至八年的,而像工人这种每个月把两三百块钱存进银行里到年底一次性的取出来的活期存款利息并不高,比工厂给出的10%的利息差很多。

  “工人每个月都要往家里寄钱的,几乎除了自己的零用钱,剩下的所有钱都要寄回家里。如果不这样做,家里人也不会答应,可能有个别的父母会从几百公里上千公里外找到工厂里的。”于保龄接着解释道。

  王卫东点头。

  当初电脑学习工厂那个小芸就是因为往家里寄钱少了,所以母亲找到工厂还把她在大庭广众之下打了一顿,后来她被港岛的大货车司机包下,每个月给家里1000块钱,小芸混蛋的父母对这件事还感到很高兴。

  “其实这些小姐妹是很可怜的,很多人十六七岁甚至很更小就出来打工。但是等将来她们嫁人的时候以前她们寄回家里的钱可能一分钱都拿不走。”于保龄说道。

  于保龄现在地位高了,接触的人也不同,慢慢的比那些工厂里干活的小姐妹更愿意思考。

  “老板,用不用我私下里跟那些小姐妹做做工作,动员他们把钱存在工厂里?”于保龄问道。

  “你千万不要做这种事情!这件事完全凭她们自己的心愿。”王卫东说道。

  王卫东回到弗山的第二天,他和欧小军欧小阳坐在一起召开董事会。

  把电话摆在办公桌中间拨通宋宇的电话号码后把话筒放在桌子上,这就相当于让宋宇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由于现在李月诗负责整个公司的上市工作,所以她也列席参加。

  “将来我们公司上市以后会募集一大笔资金。这笔钱要怎么花事先就要规划好,因为这是要写进招股说明书里,而且在港岛证交所上市之前的聆讯时候也是要仔细回答的。而我们现在对怎么样使用这笔资金还没有计划。”王卫东说道。

  “去年大半年的时间我们生产了将近100万套VCD机的解码板和机芯,今年我们争取生产200万套!这笔钱今年应该是使用不上了,如果是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上市的话可以用这笔钱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生产300万套甚至是400万套!”欧小阳说道。

  王卫东刚要张口表示反对,李月诗却先开口说话了。

  “我承认生产vcd机的解码板和机芯短期几年内可以赚到钱。但是我对它的长远发展并不乐观。现在 Vcd机工厂都在纷纷上马,将来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然后就是降价,造成利润越来越薄。到内地以后,我注意到这种现象,只要一种产品能够赚钱,大家都蜂拥的进来,最后造成所有的人都无钱可赚。”李月诗说道。

  李月诗一边说一边摆弄着手里的万宝龙钢笔。这个女人从里到外身上无一处不是名牌,她就是赤裸裸的要告诉别人,我要吃好的,穿好的,做好的,用好的,过最好的生活。

  为了做到这一点,她可以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王卫东觉得这个港岛女人已经把自己心里要说的话表达出来了。

  “李小姐,我们是第一个开发vcd商品的人,如果不算徽省那个厂家的话。现在我们还与米国的芯片公司进行合作,又成立了研发中心。那些后进来的公司怎么和我们比?”欧小阳说道。

  “弗山有很多企业是专门做外贸生意的。他们生产圣诞节用的灯泡孩子们的塑料玩具,虽然很简单。但是只要西方人一天不停止过圣诞节,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有市场。而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能内销, Vcd这种东西在国外根本就没有市场!它只是一种阶段性的产品,也许很快就会被淘汰,是没有前途的!”李月诗说道。

  在向阳电子短短的两三个月时间里,李月诗这个女人迅速的对工厂里这三四名最高层的领导有了深入的了解。

  她知道在这几个人面前只要意见正确并不怕把真心话讲出来,没必要一直逢迎。

  特别是那个王卫东,只要意见正确,就是顶撞他也无所谓。

  而且李月诗脑袋里那个敏锐的雷达明显感觉到她刚才说的话恰恰说到了王卫东的心里。

  所以她就更加有恃无恐了。

  “我有一个朋友对德国非常了解,现在德国政府正在处理德国东部一万多个原来的国营企业。他们可以给出优惠条件,欢迎我外国投资者到那些工厂投资,也可以以低廉的价格把工厂里的设备买回来。”王卫东说道。

  放在会议桌中间的话筒里传来了宋宇的声音。

  “德国好啊,德国啤酒多好喝啊!就用那笔钱干啤酒厂算了!”宋宇说道。

  “小宇,你这个花花公子!成天花天酒地,就知道这些。德国的好东西多了,比如说机床。比如说照相机,比如说精密机械的制造,这才是真正的好东西嘛。”欧小阳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第419章 啤酒和习题家学习法都是市场需要

  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啤酒厂上马,在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全国投产了几百家大大小小的啤酒厂。

  在黑省就有几十家啤酒厂,很多县都有自己的啤酒厂。

  宋宇随随便便的一句话,触动了王卫东。欧小阳说的德国的机床,德国的照相机产业背后的精密光学那都是世界鼎鼎有名的。可是那些东西国家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甚至投入巨资进行发展,有一些50年代建设的工厂就是当年东德派来技术专家援助建设的,可是到现在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这可不是向阳电子现在投入几千万甚至几个亿就能把差距弥平的。

  王卫东,欧小军,欧小阳这些人由于几十年来所受的教育心里有了一种情怀,那就是要干现在国家没有的,仿照外国的电子管是这样,投产解码卡和机芯其实也是这样。

  但是王卫东现在的事的思想开始转变,他觉得根本不用管这些,只要能赚钱就好,什么赚钱就干什么,什么赚钱多就干什么,先把填补什么国家空白的事情放在一边。

  如果这么想的话,干啤酒厂也不失是一个好的主意。

  “我倒觉得刚才宋宇先生说的啤酒不错,大陆有十来亿人,啤酒的市场非常大,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而且我建议各位董事先生要尽可能的考虑生产用于出口外销的产品,这段时间我研究了内地的国家政策,现在内地政府鼓励企业出口创汇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光是出口退税就是很大的一块!内地的劳动力这么便宜,生产出来的商品价格低廉,到国际上会很有竞争力的。”李月诗说道。

  虽然王卫东心里很看不起李月诗这种女人,不过他也得无奈地承认,李月诗这个女人说的话正是他心里想要说的。

  “我觉得这段时间公司里的几个人应该轮流出国去看看,小军大哥出去的时候可以带上嫂夫人,让她帮你参谋参谋。小阳也要出去,带上媳妇可以一边旅游一边看嘛。回来以后我们大家再把意见统一一下。”王卫东最后说道。

  散会以后,王卫东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给宋宇打电话说道:“小宇,工地那边的事件你要做好,不过也要抽出几天去德国做商务考察,你刚才提出的干啤酒厂的事情其实就很有想法!你可以到德国专门考察那里的啤酒厂。”

  “这么多年来我很少喝国产啤酒,跟德国啤酒相比,国产的啤酒就像水一样。”宋宇说道。

  “你也不能这么说,咱们国家最大的那家啤酒厂生产出来的啤酒还是不错的。我听说他们当年就是使用德国设备生产啤酒的。”王卫东说道。

  “那是因为那个地方当年就是德国的殖民地,你到那个城市里去看看,老建筑都是德国式的。将来咱们生产中国最好的啤酒,推销这一块就交给我了。”宋宇在电话里说道。

  “小宇,你越来越进步了,不仅踏实肯干,而且开始有战略远观了!今天在董事会上,你和李月诗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看来你的水平已经到了博士的级别了。”王卫东戏谑的说道。

  听见王卫东说他和李月诗英雄所见略同,宋宇在电话里呸了好几口说道:“卫东,不要把我和那个女人联系在一起!”

  九四年在中国的vcd市场上,90%都是外国品牌。但是在95年这种情况就迅速的发生了变化。

  这些外国大公司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生产的VCD机水土不服,高昂的价格根本不适应中国的市场,而且在解码能力上也不如中国那些小工厂生产的强。

  想要适应中国市场就要把vcd机本地化,在中国建厂或者与中国的厂商进行合作。

  而对于那些技术先进的外国厂商来说,其实这时候他们已经开始协商制定高清晰视频的播放标准,开始研发dvd了。

  也几乎是说这些外国厂商都认识到了 Vcd机只不过是一个过度性的产品,所以根本不可能花费巨资投入到中国建设vcd机工厂。

  那么也就剩下与中国生产厂商进行合作的这一条路可走,迅速的在中国庞大的VCD机市场里分一杯羹。

  这段时间菲利浦设在上海的分公司不断的给王卫东打来电话,催促他谈合作的事情,王卫东都以刚刚投入市场的1万套解码板和机芯的质量有待观察这个理由推脱掉了。

  VCD机工厂新招收的500名工人迅速的完成了培训,投入到生产中。按照现在的生产规模,今年一整年工厂生产200万套解码板和机芯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全部200万套电源板则全部搬到向阳化工厂新投产的那个工厂进行生产。

  对于新成立的那个3000人工厂来说,生产200万套电源板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还吃不饱。

  10万个软驱已经在盐田港到货。运到电脑学习机工厂的仓库。

  史铭传带领几名学生设计的整合软驱的电脑学习机也已经完成。他们的重点并不是放在设计把软驱集成到电脑学习机上,因为这个工作难度并不高,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卡上。

  现在内存容量越来越大,价格却越来越低。这款学习机上的学习卡有四兆内存。二三十年后,四兆内存就是个笑话,可是对于90年代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内存了。

  在学习卡上可以集合很多内容。史铭传他们的工作就是把收集来的中国各个名校的学习资料集成到学习卡上。这对于学习语文英语地理历史政治甚至是生物等方面的学习很有用处。

  可以让学生们在电脑学习机上大量的反复的练习,也就是几年后所说的小镇习题家学习法。

  史铭传和他的学生们做这件事没有难度,只有工作量非常大。

  其实现在这种集成了软驱的学习机已经在市场上出现了,王卫东就在电脑市场上看见过两款电脑学习机价格在一千二百元左右。

  由于采购的软驱价格低廉,王卫东准备把这款学习机定价在一千块钱左右。即使只是这样,每台学习机的毛利也在300块以上。

第420章 有钱是不是一件好事

  “史老师,我有的话要提前跟你说,这也许是我们向阳电子最后一款电脑学习机了。明年,最晚后年,我们向阳电子就要结束电脑学习机的生产与销售。我动员你到我们公司来的时候,给你保证过五年之内至少赚30万。现在不过才过了两年多的时间,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你以后有什么想法?”王卫东问道。

  史铭传愣在那里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一开始从大学里出来到向阳电子的时候心里还是犹豫的,可是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工作,他真的不想离开这里。

  “回大学里当老师是不可能的了,实在不行我就拿着这几十万块钱自己做一份事业。”史铭传答道。

  “如果你愿意留下也可以,美国otI公司专门有几个人负责为我们向阳电子改进和升级解码芯片,我觉得我们也应该有人参与和监督这件事。如果你愿意去,我与美国的otI公司联系一下,由他们给你发出邀请,然后就可以办理工作签证去米国。”王卫东说道。

  “我当然愿意去了,这样还可以就近学习计算机方面的技术。”史铭传说道。

  不过他的表情又变的难看。

  “问题是现在负责电脑学习机技术的除了我还有我从工大招来的四名学生。当初他们来这里的时候,我是对他们做过保证的,虽然这两年他们也赚到了不少钱,可是以后他们怎么办?我不能撒手不管。”史铭传说道。

  “他们可以留下来,继续负责升级电脑学习卡。以后我让他们去京城VCD机的研发中心。”王卫东答道。

  “既然是这样,那我就没有什么担心的了。”史铭传说道。

  王卫东回到电子管厂去实验室观看张教授带着他的几个研究生在实验室里做研究。

  从去年开始,从北方大国来的技术工人和专家都陆陆续续的回去了。

  现在仿造和开发新的电子管的工作完全要靠自己人了。

  张教授他们现在把全部精力都用于研究高频金属陶瓷电子管上。

  这种电子管广泛的用在热合机上。热合机在塑料封装,铝箔封装等方面使用的非常广泛,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热和机的身影。

  晶体管热和机体积小,操作方便,但是功率小,使用寿命短。使用电子管的热合机寿命长,功率大。这种电子管在国内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国内几家电子管厂也都在生产这种电子管,大家比的就是谁生产出来的电子管性能更稳定使用寿命更长。

  王卫东拿起一只实验室里的金属陶瓷电子管,电子管的表面上布满了散热片。这有点类似于电脑主板上用于cpu散热的那种散热片。

  几个研究生看见王卫东也都是满脸是笑。

  向阳电子拿出来的研究经费,按照工大的规定要交给学校一部分,剩下的用于研究使用。

  就是因为这种制度,国内很多大学里的教授和其他研究者在这几年间迅速的发家致富了。

  张教授为人很实在善良和大方,对他带的几个研究生都不错。

  并不是那种对自己的研究生很苛刻吝啬而且像驴一样使用的人。

  这两年这些研究生也从研究经费中分到了一部分,尝到了甜头。

  王卫东心里一直有一个担心,那就是他担心国家不会一直让他们这家私人企业生产国家急需的军用电子管。如果有一天这方面的采购订单消失了,那么整个企业的利润会少很大一块,所以要提前做好准备,大力的开发民用电子管。

  而现在这种热合机上使用的电子管就是一个很好的开拓方向。

  “张教授你应该也知道了吧?也许再过一年左右,我们向阳电子就要上市了。到那时候,你和你的这些学生都能分配到向阳电子的原始股。到那时候,你们每一个人至少会拥有价值几十万的向阳电子股票。”王卫东说道。

  听到王卫东的话,几个研究生都很兴奋,可是张教授并没有太激动。

  “卫东,一九七八年,这时候你到我家里向请教我收音机方面的问题,请我帮助你们那个小无线电厂设计收音机的时候,我们两个就认识了,这一晃都十多年了。你应该了解我,我并不是爱钱的人。”张教授说道。

  “我和你还有我的学生在年级上有一代人的差距,不过咱们从小受的教育都差不多。父母总告诉我们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还有,钱是祸害,钱多了会给人招灾惹祸!再有一个就是有钱人都是坏人,如果不坏,他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都是靠剥削,从穷人那里强取豪夺来的!这样的人早晚没有好下场!”张教授接着说道。

  “是啊,就是因为有这种观念,如果有人从有钱人手里把钱夺过来,那就是令人大快人心的事情!”王卫东点头说道。

  所以中国人都想发财又都怕发财。

  几个研究生站在旁边也默默不语。张教授刚才说的话,他的父母和其他长辈的确也都跟他们说过。

  张教授的话让本来处于兴奋中的王卫东的兴奋情绪一扫而空。

  他对张教授的几个学生说的:“你们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要写论文参加博士和硕士答辩。如果将来获得学位以后愿意到我们向阳电子工作,我一定欢迎!”

  晚上王卫东回到别墅,陈季红已经做好饭菜等着他回来一起吃。

  那个养的肥头大耳的孩子看见爸爸回来就粘在王卫东身边。

  陈季红平时很少出门,所以孩子到外面去的次数也非常的少。

  现在家里能陪孩子说话,教他学说话的任务都义不容辞的交给王卫东。

  孩子摸着王卫东的下巴问道:“爸爸,这是啥呀?”

  “这是胡子!等你长出胡子才算是一个真正的男人!”王卫东答道。

首节上一节204/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