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125节

  “小楠,还是你有眼力,给东哥夹乳鸽吃,将来你一定会红,如果不红,你来找我,我让卫东把你捧上去!”宋宇说道。

  宋宇的话先让王卫东的脸红了,他有自知之明,八五年的时候,他和欧小阳每一个人有四五十万,可是那时候中国的有钱人并不多,现在不算港岛的钱,他有几百万,可是今天的中国有钱人像雨后的蘑菇一样不断冒出来,王卫东根本就不算什么。

  更何况那三个女孩子如果看中的是钱,她们也不会搭理宋宇的,她们看中的是宋宇的家世背景。

  酒桌上的两个多小时是在许欣和丽娜两个人表面上好姐妹,实际上明枪暗箭中度过的。

  饭局终于结束了,宋宇让司机送三个女孩子回学校。看着汽车远去,宋宇松了口气。

  坐在大切诺基上,丽娜好奇的问道:“今天吃饭坐在主位上的人是谁呀?”

  没等小楠回答,许欣抢着说道:“就是一个乡巴佬!进了包厢他自己大模大样的坐在那里,小宇抹不开面子只能忍了。”

  她才不会把实话告诉给丽娜,就让丽娜把那个人当成不懂规矩的乡巴佬好了。

第246章 分钱也这么惊心动魄

  欧小阳直接开车从饭店回家,而宋宇开车送王卫东回住处。

  宋宇开车的时候对王卫东说道:“我知道你和欧小阳是超过十年的朋友,有一件事情我想告诉你,欧小阳现在在外面交了一个女朋友,他以为别人不知道,其实有朋友早就告诉我了。”

  “什么样的女朋友,玩玩的那种?”王卫东问道。

  “如果是那样的我就不必告诉你了,据我观察是很认真的那种!”宋宇答道。

  王卫东默然不语。

  他认识欧小阳的媳妇瑞云也将近十年时间了,现在他回到哈市打开电视还能看见瑞云的身影,只不过现在瑞云成为一个电视小栏目的主持人,教授观众一些生活小妙招之类的东西。

  王卫东当然了解瑞云,她根本就不会料理家务,那些知识都是事先写好的稿纸让瑞云在屏幕前进行表演而已。

  这些年瑞云一直不想要孩子就是想延长自己在屏幕上主持的时间,可还是越来越差,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当然虽然欧小阳从来没有和王卫东说过,可是王卫东还是能够看出来,那就是瑞云觉得欧小阳的家世越来越没落,她这些年一直在为自己做打算,只是欧小阳先迈出了那一步。

  “我为什么认为欧小阳是认真的?因为他交往的那个人是一名大学老师!戴一副水汪汪的大眼镜并不漂亮!”宋宇接着说道。

  “那个女老师不知道欧小阳已经结婚了吗?”王卫东问道。

  宋宇无所谓的答道:“可能是有承诺呗!”

  王卫东决定不管别人的家事,他嘱咐宋宇说道:“北方大国那边不过春节,你和小阳采购物资的速度要快,质量要好!”

  “你放心吧,春节前就能够把货发过去!”宋宇说道。

  回到宋宇的私宅,王卫东对宋宇说到:‘事情办的差不多了,明天我先带着工人的工钱返回去。有什么事情我们电话联系。”

  然后他又指着那堆录像带说道:“你放心,你走了之后我绝不会看录像带一眼,她是你的!”

  王卫东回到哈市住了两天然后赶往芬河,等到最后那批电缆线入境方艳梅他们三十个人也从乌苏里斯克回国后,一行人一起回到向阳化工厂。

  再有半个月就过年了,再重要的是辛苦了半年,现在到了享受劳动果实的时候。

  到蜂山县的时候王卫东到银行预约取钱,听到王卫东要取的数目,银行的负责人告诉他要等三天筹集。

  “三天后你们一开始跟我干活的十个人跟我到这里取钱!”王卫东对方艳梅说道。

  “我在向阳化工厂雇三辆出租车!”方艳梅说道。

  这一次王卫东要取的钱有一百六十万现金,让十个人给他保驾护航一点也不过分。现在将近万名职工的向阳化工厂一个的总工资可能也就这么多。

  回到向阳化工厂,王卫东回到自己家里,时间太早王先进和曲小梅还没有下班。

  冬天,住宅楼院子里一个人都没有。

  王卫东想了想向刘建国家里走去。

  开门的是刘建国的媳妇,她先看王卫东的手,是不是拎着要修理的家用电器,看见王卫东两手空空才抬头看向王卫东的脸。

  直到这时候她才把王卫东认出来。

  “建国,是卫东来了!”刘建国的媳妇喊道。

  最先走出来的是一个老太太,当年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

  “卫东,你爸你妈身体都挺好的吧?”老太太问道。

  “都挺好,现在开一家小卖店忙着赚钱。”王卫东答道。

  这时候刘建国才拄着拐杖出来把王卫东迎进里屋。

  这个房间在当年刘建国结婚的时候装饰粉刷过一次,看样子从那时候到现在再也没有变过。

  刘建国坐下后看着王卫东直截了当的说道:“卫东,如果将来还需要人过去那边干活,让我也去呗。”

  “你腿这样怎么干活?”王卫东为难的说道。

  “实在待不下去了,再这样待下去就得穷死!能干一点是一点,你看着多少给我一点。”刘建国说道。

  听见刘建国这种像是祈求的话王卫东觉得自己的鼻子有点酸。当年最早要干无线电厂的时候就是他和刘建国两个人,也就是在这间屋子里,刘建国安装了第一台收音机,第二天两个人把收音机拿到当时的方副厂长那里。

  而现在方副厂长因为经济问题已经死去两年了。

  “好,你开春的时候等我的消息。”王卫东说道。

  刘建国听见王卫东答应了,他仿佛轻松了很多,不过又低下头沉默一会说道:“那时候我在哈市不拿那一万块钱就好了。”

  现在刘建国后悔了,可是事情已经发生十年了。八二年的一千张大团结比现在一百张的百元钞票厚很多也重很多。

  王卫东到下午下班时间过了以后谢绝刘建国留他吃饭的邀请回到家里。

  曲小梅在厨房做饭,王先进坐在里屋看电视抽烟。

  王卫东走进里屋坐在大哥身边也从烟盒里抽出一颗烟点上。

  虽然兄弟两个很久不见可是彼此之间一句话都没有。

  “卫东,你出来一下!”曲小梅在厨房里喊道。

  王卫东起身走进厨房,曲小梅问道:“听见方艳梅他们去那边干活的人都回来了?”

  “回来了,活也干完了。”王卫东答道。

  曲小梅凑近王卫东小声问道:“这一次他们能赚多少钱?”

  “五六千吧。”王卫东答道。

  曲小梅愣住了,这些钱与她想象的相比稍微少一点。

  不过想了想后曲小梅说道:“干半年赚五六千比在工厂多太多!如果留在这里半年也就是一千多不到两千块钱。”

  王先进这时候突然从门后面冒出来说道:“在那边干活能和工厂相比吗?现在工厂根本没有什么活,天天就是待着,我都听说了,他们在那里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冰天雪地的,就是一个月给我两千块钱我也不去!”

  “也没有人让你去,你就等着饿死算了!”曲小梅说道。

  第三天的早晨,王卫东赶到方艳梅的家里时,鲍启航等人已经赶到这里,就等着王卫东来了之后一起出发。

  “三辆出租车已经安排好了,七点钟就在路口等着。”方艳梅说道。

  王卫东看着孔德亮拿着的大旅行包说道:“取完钱后,艳梅姐负责保管钱,我们十个人保护你!”

  “为什么让艳梅拿钱,我拿不行吗?”孔德亮不解的问道。

  “因为艳梅是我最信任的人!”王卫东答道。

  三辆出租车抵达蜂山县银行门口的时候银行刚刚开门,十个人一拥而入,看这架势像是一群打算到银行里做坏事的人。

  由于事先有准备,验看过支票后银行马上付款。

  一摞摞钞票摆到柜台上,方艳梅孔德亮鲍启航这些人看得心跳加速。

  “装钱!”

  王卫东对方艳梅说道。

  方艳梅像是刚刚清醒过来,急忙把旅行包放在柜台上,手颤抖着把一捆捆钞票装进旅行袋里。

  所以的钱都清点完毕装进旅行包,其他进入银行办理业务的人也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他们也没有看见过有人一次取这么多钱。

  方艳梅想把旅行包提起来可是没有提动,三十多斤超出了她的心里准备。第二次方艳梅伸出双臂吃力的把旅行包抱在怀里。

  王卫东和孔德亮一左一右夹住方艳梅就往外面走,其他八个人有人在前面开路,有人尾随在后面断后。

  刚刚走出银行,突然当啷一声,吓的十一个精神高度紧张的人浑身一哆嗦!

  王卫东循声低头,他看见孔德亮脚下有一把菜刀!

  孔德亮也愣住了,半天才想起来这把菜刀就是他带来的!

  “没,没事儿!我带菜刀是要保护你们的!”孔德亮结结巴巴的说道。

  “废物,快捡起来!”方艳梅吼道。

  在银行外面路过的行人看见这一幕都看傻了。

  几个人走到停在路边的三辆出租车旁边迅速上车,出租车启动喷着白烟而去。

  半个多小时回到向阳化工厂方艳梅的家里,几个人还是觉得惊魂未定。仿佛他们真的到银行做了一次坏事得手后刚刚回来。

  最镇静的当然是王卫东。

  “现在先把你们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干活的钱分了,一共是五十多万,每人五万多。剩下的一百一十万是包括你们在内三十个人的。”王卫东说道。

  也就是说方艳梅他们十个人每人能够分到八万多。

  而剩下的二十个人干了半年才分了不到四万,比他们要少很多。这就是方艳梅他们不愿意增加人的原因,人越多分到手的钱越少。

  由于都是百元大钞,最后的零头只能留到最后由方艳梅负责找零,大的数目很快就分好了。

  “先把钱带回家里,然后把其他二十个人找来,告诉他们发工钱了!”方艳梅对鲍启航他们说道。

  看着八个离开的背影,王卫东说道:“不如直接在银行里每个人一个账户直接把钱存在里面,比这样提心吊胆的强多了。”

  “我就喜欢这种拿着一摞摞钞票的感觉!”孔德亮说道。

  由于孔德亮和方艳梅两口子都去拆卸,两个人加在一起有十六七万块钱。

  孔德亮心满意足的说道:“出去干了半年多,这辈子都差不多了!”

  “没出息的东西!”方艳梅骂道。

第247章 野蛮生长的时代一

  另外二十个人来了以后然后再开始发钱,三十个人每一个人发了不到四万块钱,干了半年多,其他一半的时间是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干活,每天干十三四个小时,非常辛苦,不过拿到这么多钱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

  就像王卫东说的,劳动力是最不值钱的。

  “现在大家都很高兴,不过还是要绷住,现在工厂效益不好,大部分人生活都很困难,在工厂里亲戚朋友一大堆,帮谁不帮谁?”王卫东嘱咐道。

  王卫东说话的时候看着鲍启航,十年前鲍启航和刘建国拿着一万块钱回家,事情就是从他家里泄露出去的。

  “三月份还需要人出去干活,还是拆卸,不过要换地方,可能会更艰苦一些。想去的到方艳梅那里报名。”王卫东接着说道。

  那个曾经有一万多人的小城太大,三十个人根本不够,而且那里处于大山之中,不像伐木机器厂处于乌苏里斯克城市里面,人多一点也更安全。

  王卫东想再招七十个人,凑足一百人。

  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方艳梅的时候,方艳梅却显得犹豫,很简单,干活的人越多,分钱的人也越多。

  “那个地方在大山里面,面积有咱们向阳化工厂这么大,人少了不行!”王卫东说道。

首节上一节125/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