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120节

  三个人在河运站下车,康斯坦丁轻车熟路的带着两个人走进地铁站。

  站在滚梯上缓缓向下,王卫东低头看向前方却看不见尽头,仿佛是前往无限远的地底深处。

  终于到了地下河运站的地铁大厅,在并不太明亮的灯光下王卫东扫视四周看着墙上庄严肃穆的壁画。

  康斯坦丁去买地铁票,回来后他对王卫东说道:“如果我们长期在这里可以买更便宜一点的。”

  地铁列车来了,三个人随着人流上车,王卫东注意到地铁列车很陈旧,什么还有制造工厂十月功勋车辆厂的牌子。

  列车开动并且很快的加速,王卫东在京城也坐过地铁,他感觉莫斯科的地铁速度更快。

  由于车厢不是封闭的,隧道里污浊的空气不时灌进王卫东的鼻子里。

  三个人在阿尔巴特街地铁站下车,然后沿着滚梯缓缓来到地面上。

  阿尔巴特街是莫斯科一条很有名的一条大街,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曾经在这里住过。

  康斯坦丁带着王卫东向一片只有三层楼的住宅群而去。

  这些住宅楼外面带有精美的雕饰,一眼就能看出来建筑质量很高。

  王卫东注意到这里的三层楼足有国内的四层楼那么高,按照国内建设形式,楼与楼之间的距离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宽阔,至少在两座楼房之间再建一座甚至两座同样规模的楼出来。

  康斯坦丁走到一座楼前按响了门铃。

  他们等了很长时间终于从门后传来一个声音:“你们找谁?”

  这个声音沙哑又威严。

  “我们是潘采夫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朋友,从那里刚刚到莫斯科来找他。”王卫东答道。

  “你们走吧,潘彩夫不住在这里!”那个老人答道。

  “您能不能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到哪里去找他?”王卫东接着问道。

  “他现在应该坐在西区的警察办公室里数钱,你们就去那里找他!”老人答道。

  莫斯科分为十个区,东北区,西区,西北区,中央区等等,听老人的意思是现在潘采夫在西区当警察。

  既然知道了潘采夫的具体消息王卫东就想转身离开。他打算先找一家宾馆住下再说。

  可就在这时候门却打开了,一个戴着头巾握着拐杖的老太太站在门口看着王卫东问道:“你就是中国人维尔通吧?”

  “是我,潘采夫跟我说他曾经写信给您说到过我。”王卫东答道。

  “你好,同志!”老太太说道。

  这句话她居然是用中国话说的。

  “你好,潘采洛夫娜同志!”王卫东也用中国话说道。

  老太太一下子变得神采奕奕,本来佝偻的身体也变挺拔了。

  她微微侧身说道:“请进,我的家非常欢迎来自中国的同志!”

  王卫东迟疑了一下然后带着大伊万和康斯坦丁走了进去。

  现在已经是初冬,不过房间里还算是暖和。

  三个人坐在客厅里的沙发上,王卫东发现沙发很精致不过也很破旧,显然是已经用了二三十年的旧物。

  老太太出去端了几杯茶回来。

  “对付喝吧,现在能够有茶喝就已经很不错了。”老太太坐下说道。

  “潘采夫具体在西区的什么地方当警察,您有他的电话号码吗?”王卫东问道。

  听见王卫东提到自己的儿子,老太太却是一脸的冷漠。

  “我和那个潘采夫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他的具体情况我并不知道也不关心。”潘采洛夫娜答道。

  王卫东吃惊的看着满脸皱纹的老太太,居然还有对儿子毫不关心的人。

  “潘采夫和那些可耻的叛徒一样,在关键时刻背叛了我们神圣的事业,背叛了我们伟大的国家!对这样的儿子我太失望了!”潘采洛夫娜说道。

  王卫东和大伊万康斯坦丁听的面面相觑。

  潘采洛夫娜看着王卫东微笑着说道:“我在中国待过六年,那里的人民对我非常友好,听见你们现在发展的不错?”

  “虽然现在还不富裕,不过总是一天比一天好的。”王卫东答道。

  潘采洛夫娜欣慰的点头说道:“这就好,他们是打不败我们的,我们将是最终的胜利者!”

第236章 西行漫记三

  接下来潘采洛夫娜就兴致勃勃的回忆起当年她在中国的事情。

  她说话的时候不时从嘴里蹦出来两个标准的中国词汇,比如说地名和人名。

  当潘采洛夫娜听见王卫东名字的具体含义时恍然大悟的说道:“原来是卫东,不是维尔通!是保卫革命的意思,你的名字很好!”

  交谈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王卫东起身准备告辞。

  潘采洛夫娜却说道:“我非常欢迎来自于中国的同志住在这里,不过我只有马铃薯沾盐巴招待你们了。”

  听见老太太这么说,王卫东改变了主意决定就住在这里。

  当年北方大国政府奖励给潘采洛夫娜和她丈夫的住宅非常宽大,上下三层有三百多平方。

  看样子房间里的家具有都是政府给的,到现在虽然还结实耐用,可是却很陈旧。

  由于年纪的原因,平时潘采洛夫娜就住在一楼,二楼和三楼都空着,长时间没有人打扫落满了灰尘。

  王卫东拿出三万卢布也就是将近两百美元递给康斯坦丁说道:“你和大伊万一起出去,大米面包通心粉牛肉鸡蛋洋葱统统都买!”

  康斯坦丁深深的看了王卫东一眼转身走了。

  王卫东一个人开始打扫二楼和三楼的房间。

  三楼的一个房间里堆满了书,王卫东翻看一下,都是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之类的书,墙上还有一个相框里面是一个带眼镜中年男人的照片。

  这个男人应该就是潘采洛夫娜的丈夫,那个牺牲在火箭发射场上那个人的照片。

  康斯坦丁和大伊万回来了,带回来一大堆东西。

  潘采洛夫娜脸色不太好看,她觉得王卫东这么做有些伤到她的自尊。

  “今天我来做饭,土豆加牛肉!”王卫东说道。

  王卫东决定做一锅中国式的红烧牛肉,炒糖上色小火慢炖,然后再加上土豆块。

  俄国人喜欢把白米饭用黄油或者咖喱炒过以后再吃,这一次王卫东端上来的还是白米饭。

  今天有三个人陪她吃饭,家里很热闹,潘采洛夫娜很高兴。

  康斯坦丁还买了几瓶葡萄酒,四个酒杯里倒满酒,潘采洛夫娜郑重的端起酒杯说道:“我们追求的不是一点点可怜而自私的幸福,我们的幸福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流出热泪!”

  潘采洛夫娜刚开始朗诵这段伟人思想家著名的一段话的时候,王卫东先是愣住了,这一段话他在当知青的时候朗读过,可是时间太长,他已经有些遗忘了。

  在吃饭前潘采洛夫娜像是一个布道者一样,王卫东三个人都举着酒杯静静的听着。

  王卫东斜眼看见康斯坦丁的嘴角居然露出一丝笑意。

  朗诵完这一段话潘采洛夫娜郑重其事的与三个人一一碰杯,四个人举起酒杯一干而尽。

  由于潘采洛夫娜饭前的举动,王卫东三个人吃饭的时候都显得很拘谨。

  在火车上待了一个星期,三个人都很疲劳,吃完饭以后都找房间休息。大伊万和康斯坦丁睡在二楼的房间,王卫东睡在三楼的房间。

  三个人都睡了十几个小时才恢复过来,第二天早上才起来。

  潘采洛夫娜老太太已经给他们准备好了面包和菜汤。

  吃饭的时候三个人商量一会要出去的事情,潘采洛夫娜用低沉的语气说道:“你们要小心一点,不要踩到冻死在大街上的老人!”

  北方大国的警察从字面上的意思翻译应该叫做民兵,而警察分局和派出所从字面上翻译应该叫安全(局)。

  潘采夫在办公室里听见进来的人报告有一个叫维尔通的人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到这里来找他。

  “把钱都收起来!”潘采夫对办公室里的几个人说道。

  看见王卫东的时候潘采夫显得很高兴,他先是亲热的与王卫东拥抱然后与康斯坦丁和大伊万握手。

  “维尔通,你终于来了!今天我请你们三个人去吃大餐!”潘采夫说道。

  潘采夫开车拉着三个人去吃饭,他对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王卫东说道:“我真没有想到你会来,维尔通,这两年我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朋友们都说你在那里干的不错,我还以为你不会来了。”

  “当然会来,我在这个国家做生意,如果不来莫斯科就是还没有了解这个国家。”王卫东答道。

  他看向车窗外的街道,街道两边竖立的广告牌都是世界知名大公司的,感觉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个国家已经被西方占领了。

  走进一家装饰豪华的餐厅,王卫东立刻被里面的豪华和人震惊到了。

  庞大的水晶吊灯下面吃饭的人摩肩接踵。

  看起来虽然现在北方大国还有冻死饿死在路上的人,可是已经有很多人迅速的富了起来。

  当潘采夫点了烤乳猪和鱼子酱的时候,王卫东惊奇的看着潘采夫,这个家伙今天请他吃饭居然花这么多钱!

  潘采夫举起酒杯对王卫东说道:“为了我们的友谊和以后的合作干杯!”

  王卫东觉得潘采夫盛情招待自己主要不是为了友谊,而是为了以后与他合作赚钱。

  潘采夫凑近王卫东小声问道:“维尔通,你这一次来是不是带了大批的中国货物?如果带了就马上隐藏起来!”

  “没有,你是知道我的,除了用质量比较好的服装和粮食与符拉迪沃斯托克渔业公司进行换货外,我并没有在北方大国贩卖商品。”王卫东答道。

  潘采夫微笑拍着王卫东肩膀说道:“是啊,维尔通先生是做大生意的人!”

  看见王卫东还是对他刚才的问题很不解,潘采夫解释道:“我们马上要采取行动,那些飞机铁路运到莫斯科的质量低劣的商品马上就要收缴然后集中销毁!”

  王卫东听见潘采夫这么说,他的心也忍不住颤抖了一下。

  很多抱着发大财梦想把大批货物运到莫斯科的人很快就要血本无归了。

  “维尔通,你这一次到莫斯科来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潘采夫问道。

  “我在留在这里一段时间,更多的了解你们这个国家,然后决定下一步要怎么走。”王卫东答道。

第237章 值得信任的人

  当潘采夫听说王卫东现在住在母亲那里,他们也是从母亲那里知道他现在的情况,潘采夫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

  “我的母亲现在不再理我了,过去我听从她的意见去符拉迪沃斯托克工作,那时候我在她眼里是一个听话的孩子,而现在不是了,而是一个叛徒!”潘采夫说道。

  “在那个关键的时刻我母亲几次给我打电话让我拯救整个国家,可是我能有什么办法,我手下只有十几个警察!”潘采夫接着说道。

  王卫东和大伊万康斯坦丁听见潘采夫这么说被惊的目瞪口呆。

  每一个中国人第一次在冬天要去莫斯科的时候可能都会不由自主的做好防寒准备。几十年前的那段历史告诉我们莫斯科的冬天很冷非常冷!

  可是王卫东抵达这里后觉得这里的温度好像还没有他在黑省冷,不知道莫斯科人到了加格达奇伊春之类的地方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吃完饭后王卫东与潘采夫告别,他和大伊万康斯坦丁在街上闲逛。

  街边有一个小跳蚤市场,王卫东走了进去。

  市场里大部分北方大国人卖的都是旧物,勋章邮票过去的宣传油画雕塑甚至还有各种机械小工具。

  几个中国人拎着几件羽绒服皮夹克在大声叫卖着。

首节上一节120/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