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102节

  铁路运输比较慢,现在白酒应该还没有到芬河,王卫东决定在这里待几天再回去。

  现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管制明显松懈很多,阿德洛夫开车带着两个人在市里转了一圈,坐用轨缆车到山顶俯瞰整个市景,到金角湾看海景。

  从沙俄时期开始,北方大国用了几十年时间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修建了规模庞大的防御工事,一管管口径巨大的大炮指向大海。

  阿德洛夫还带着两个人到被称为伏罗希洛夫堡垒群外围转了转,这在过去是严禁外国人来的地方。

  王卫东事先让阿德洛夫准备了一台相机,走到一个地方就给宋宇拍照,宋宇一点也不怯生,他总拉着王卫东给他翻译,让路过的姑娘和他一起拍照。

  “这里的姑娘还是很热情的!”宋宇心满意足的说道。

  “我看你做这样的事情是老手了!”王卫东说道。

  “这算什么?我在国内,我在国内”宋宇意犹未尽的说道。

  五天后两个人回到芬河。在过境检查的时候,检查人员看了看宋宇那二十几张和美女的合照只是笑笑就放行了。

  白酒还没有到芬河,宋宇给他的朋友打电话让空运五千双丝袜来。

  欧小阳主动提出自己回哈市接五千双丝袜过来。现在只要能够赚钱,他不在乎多跑腿儿。

  又过了四天,白酒和丝袜都到了芬河。

  一百吨海鱼先过境,王卫东再让十吨白酒和丝袜过境。

  这一次的生意就剩下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宋宇在京城把这些鱼和帝王蟹卖出去。

  坐在回京城的飞机上,喜不自胜的欧小阳对宋宇说道:“怎么样,这一次赚钱很容易吧。”

  “是很容易,不过那边没有王卫东这样的人绝对不行!”宋宇答道。

  欧小阳惊讶的看着宋宇,没想到这个总是玩世不恭的小子突然会这么一本正经的说话。

第202章 树挪死人挪活一

  欧小阳原来认为宋宇就是红楼梦里面薛蟠那种满脑子都是瞎胡闹的人,不是精虫上脑就是酒虫在肚子里面折腾,没想到他也很有心机。

  “咱们这样的人在京城有多少?几百还是几千,加上在其他地方的总有上万吧?可是王卫东这样的人有多少?你这么多年来一直和王卫东在一起是为了什么?不要跟我说友谊,其实你也找不到像他这样能干的人!”宋宇说道。

  欧小阳默然不能回答。

  “小阳,我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后看见北方大国现在这样其实心里很不舒服,以后咱们不能太胡闹了!”宋宇最后说道。

  欧小阳马上明白宋宇的意思,他默默的点点头。

  王卫东回到芬河后自己拿出五千块钱买了一批北大荒,现在在北方大国那边白酒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货币的作用,可以用它来交换自己需要的物资。

  这一次过境很顺利,因为安德烈夫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几个警察就在不远处等着。

  王卫东离开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时候找到安德烈夫,让他带人等在北方大国那边检查站外面,他带着这些白酒过去实在是不安全。

  这些白酒是王卫东送给他们的,希望他们这段时期能过的好一点。

  只能是送,安德烈夫这些人拿不出任何东西与他交换。

  坐在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汽车上王卫东对安德烈夫说道:“这些白酒我要拿走一箱送给铁路上的季里莫亚茨,其他的都是你们的!”

  “维尔通,太感谢了!现在我们只能靠自己和你这样的好朋友了!”安德烈夫说道。

  “可惜不能帮你们太多,如果我能长期留在这里就好了。”王卫东说道。

  “这样有什么困难的?我们回去后就去找局长,或者找市政府里的朋友,让他们帮助想办法,现在的确很困难,不过我们做什么都可以!我们帮助你把国籍变成北方大国的!”安德烈夫说道。

  现在每一个人都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活着,过去不能干不敢干的事情现在只要有好处都能干,也都敢干!

  “安德烈夫,我不想这么做,如果是那样做将来回中国也不方便,我是想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一所大学留学,这样我就能够在几年时间留在这里了。”王卫东说道。

  “如果是这样就更简单了,我帮你联系一所大学。”安德烈夫说道。

  “要找一所小一点的,我并不想在这里读书而是要自由活动。”王卫东嘱咐道。

  到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后,王卫东带着一箱北大荒去找季里莫亚茨。

  到了火车站后王卫东发现等火车的人很多,这与他过去看见的情景很不一样。

  在过去坐火车的人很少,每天一趟的火车开往莫斯科更多的是政治上的意义。

  坐火车到莫斯科要十天左右,而坐飞机要快的多,而且火车票并不便宜。

  可是现在有很多人携带着很多行李等在站台上。

  听到王卫东的疑问,季里莫亚茨解释道:“这里现在实在太困难了,很多人都觉得到西部去,到莫斯科去更容易活下来!坐飞机要花很多钱,他们中的很多人坐上火车不买车票硬坐到莫斯科!”

  季里莫亚茨耸耸肩膀说道:“现在这样的情况,就让他们走吧,没有人会赶他们下车。”

  北方大国远东部分人口稀少,为了让人愿意到这里来,当初北方大国出台了很多鼓励政策,可是现在这些政策都兑现不了,为了生活远东部分的人又纷纷回到西部,这样下来这里的人就更少了。

  三天后安德烈夫就告诉王卫东符拉迪沃斯托克经济学院愿意接受他的留学申请。

  王卫东马上过境回到国内。

  他回到蜂山县到晚上九点多才搭出租车回到向阳化工厂。

  自己家里的人太多,王卫东直接来到岳父老陈头家里。

  “不敢白天回来,让人看见不好。”王卫东说道。

  “你现在不用怕了,没有人再来找你集资。现在工厂里的人没有人贪图那几个利息,工厂现在连利息都支付不了。”老陈说道。

  化工厂好几年没有涨工资,退休工资也没有涨,工厂里的上万名职工和家属就是维持一个基本的生活,过去工厂福利待遇高,师范毕业的学生都愿意到化工厂的子弟学校当老师,可是现在没有人愿意来。生病住进工厂医院,好一点的药需要自己花钱到外面购买,工厂医院只能给病人用一点葡萄糖和青霉素。

  在退休工人里面王海富和老陈简直就是富翁,有时候两个在外面喝点小酒还要躲着其他人。

  不是因为他们吝啬,而是请别人喝酒,那些人心里也不舒服。

  老陈和老伴儿心里都清楚,现在之所以过的不错都是眼前这个姑爷的功劳。

  “爸,妈,我很快可能还要出国一段时间,我不想让季红和孩子回来,孩子马上就要上学了,我想让他在哈市读书。”王卫东说道。

  “让孩子在哈市读书是对的,不过你就不要再往外面跑了,就在哈市待着不好吗?过去在哈市干商店做的就不错嘛。”老陈劝道。

  他怎么会愿意王卫东离开自己的闺女在外面闯荡?

  “我不是走的很远总不回家,而是去北方大国那边做生意,隔一段时间还会回来的。说到商店,我跟你们二老说的意思就是你们也去哈市,租个房子开一家卖烟酒糖茶的小卖店和季红住在一起怎么样?”王卫东问道。

  听见王卫东这么问,老陈头和老伴儿马上喜上眉梢。他们当然愿意和闺女住在一起了。

  “我帮你们租房子,商店是你们自己经营,自负盈亏!”王卫东说道。

  第二天早上,王卫东回到自己家里。

  他特意回来的很早,赶上家里人坐在一起吃早饭。

  听见王卫东昨天晚上就回来了,却没有回家而是在岳父家住了一个晚上,李玉凤脸色很难看。

  “我再一次回来是有事情求你们二老的,请你们再一次出山!”王卫东说道。

第203章 树挪死人挪活二

  “我知道,上一次我开商店给你们每一个人一百块钱,你们心里是有怨言的,觉得我是在剥削你们!这一次你们自己开商店,八仙过海,赚多少都是你们自己的!”王卫东说道。

  他现在是在做战斗动员,鼓励父母也去哈市。

  王海富第一个表态:“我去,留在这里看着工厂现在这样闹心!”

  李玉凤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我们两个去哈市,季红和孩子跟着我们住,还是跟老陈头他们住?”

  “我已经想好了,你们俩家开的商店距离近一点,就隔三四百米租两间房子,这样季红照顾你们也方便一些。”王卫东说道。

  “跟谁一起住!?”李玉凤追问道。她必须问出实质内容。

  “哈市好医院多,我想把我奶奶也带回去,还有小雅我也想带到哈市读书。”王卫东说着摸了摸坐在旁边吃饭的侄女的小辫说道。

  “你不用支支吾吾的,就让季红和孙子和老陈他们一起住,我还有你妈和你奶奶小雅一起住!”王海富说道。

  听见王卫东要把自己女儿带走,王先进和曲小梅愣住了。

  “我在哈市找一所好学校让两个孩子读书,你们放心,所有的费用都是我的。”王卫东对两个人说道。

  吃完饭王先进和曲小梅带着小雅走出家门。

  小雅听说要离开父母咧嘴想哭。

  “哭什么?你叔叔是为了你好,我和你爸也是为了你好!”曲小梅说道。

  王先进一直默默的没有说话,他当然知道王卫东这么做是为了他们好,但是因为男人的自尊心又觉得不舒服。

  李玉凤气呼呼的收拾东西的时候,有人来敲门。

  王卫东打开房门看见的是鲍启航。这几次回家王卫东去看过刘建国,而与鲍启航已经很多年没有见面了。

  王卫东印象中鲍启航拿着欧小阳给的一万块钱后两个人再也没有见面。

  “快进来坐,你这个时候来不用上班吗?”王卫东招呼道。

  他听刘建国说鲍启航在工厂电影院上班,工作清闲很不错。

  “上什么班?现在工厂电影院早就不放电影了。工厂领导找我们谈话让我们自负盈亏!”鲍启航苦笑着说道。

  “让你们卖电影票赚钱?”王卫东问道。

  “现在家家都有电视,谁还愿意花钱看电影?咱们工厂的电影院多少年没有维护了,什么地方都是破破烂烂的,谁还愿意进去?再说现在工厂不景气,大家也没有钱啊。”鲍启航说道。

  “既然是这样,还怎么自负盈亏?”王卫东问道。

  “没办法,我们几个电影院的人大家在一起商量,大家出钱买一个大彩电再买一台放像机开录像厅。”鲍启航无奈的答道。

  王卫东点头,这也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早上出门的时候听别人说你回来了,所以我马上来看看你。”鲍启航说道。

  “卫东,这两年我总想起以前我们一起干无线电厂的时候,那时候多好啊,其实我在化工厂里过的还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原来在无线电厂里安装收音机的残疾工人现在才惨啊,无线电厂转让后工厂一点活都不给他们干,他们一点收入都没有!现在工厂连残疾人补助都发不出来。”鲍启航一脸苦涩的说道。

  “卫东,听说你这些年在外面混的不错,要不你还带着我们一起干吧!”鲍启航双眼充满期盼的说道。

  王卫东一直听鲍启航说着,他也有些心酸。

  可是他又觉得有心无力实在帮不上忙。

  “现在工厂的无线电厂彻底不行了,如果你重新接收过来应该用不了多少钱,听见现在仓库里还堆着上万台收音机卖不出去,卫东你就重新带着大家一起干吧!”鲍启航说道。

  “干什么?带着大家一起继续生产收音机?工厂的商店我去看过,摆着还是咱们那时候生产的收音机,这么多年无线电厂就没有变过!再说,现在还有多少人买收音机?”王卫东说道。

  “我现在打算去芬河那边做贸易根本没有精力做这些事情,也根本做不了。”王卫东接着说道。

  鲍启航失望的告辞,王卫东把他送到外面。

  看着鲍启航的背影,王卫东想鲍启航带回家的一万块钱现在应该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当天晚上王卫东就坐火车离开了家。

  他要先租好房子才能让家里人搬过来。

  王卫东回到哈市很快在地段街找到两处相邻不远的房子,无非是多花一点钱。

  打电话让五位老人和一个孩子过来住下,然后王卫东就要办理自己出国的事情。

  他打电话让欧小阳过来一趟帮助自己办理。

  王卫东向符拉迪沃斯托克经济学院发出的留学申请已经通过,再办理签证就容易多了,可是有欧小阳的帮助还能更快一点。

首节上一节102/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