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他还真不知道怎么应对!
他不敢怠慢,立刻开始了补法。
“来,用嘴巴吸气,鼻子呼气,自然一点,来!
嘴巴吸气,鼻子呼气。
……”
产妇的呼吸很快跟上了王援朝的节奏,王援朝也根据产妇的呼吸,施展开了烧山火。
烧山火,就是把穴位分为天人地三部,也就是浅中深三层。
在旁人看来,就是见王援朝急速不停的提插针刺穴位,频繁的有点吓人。
这个连赵医生也看不懂,毕竟已经远远超出他的能力范围了。
烧山火,出于《针灸大全》第五卷,《金针赋》。
赋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凡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
针刺的手法大体上分为补、泻两种。烧山火大补,透天凉大泻。效果特别好,见效特别快。
王援朝看师公给人用过一次,让他大为震惊,神乎其神。
这种顶级针法,既然遇上了,马二琴居然也让王援朝上手试了。
感谢装备栏的《针灸大全》,感谢他看师公施展过,感谢他已经掌握了所有的针刺基础,在马二琴不可思议的目光中,他也操作完了。
至此,马二琴彻彻底底失去了教育他的念头,一丝一毫都没有了。
硬要类比,就是王者技能都能掌握了,还学那些星耀钻石的技能干嘛?
人部刺完,王援朝问:
“感觉这里发热么?”
产妇道:
“有点。”
王援朝继续用这个手法,开始针刺人部。
还不及发问,产妇道:
“好热,手好热,感觉也有力气了一些。”
众人惊呆了,热不热,他们不知道,但产妇说话,已经不是刚刚那样半死不活的样子了,效果恐怖如斯!
王援朝暗暗呼了一口气,施展完毕这套手法,观察产妇的呼吸,趁着其吸气缓慢之时,将针拔出,并赶紧用手扪住了针穴。
“现在感觉怎么样?”
“手上好像一股股的热气,身上也热!”
王援朝点点头。
赵医生有点难以置信,还特意上去摸了摸产妇的手,两只手都摸了摸,针刺过的确实热一点,都能摸出来了。
王援朝同志这么神奇的么?
天哪!
他是文艺六级啊!
不是卫生技术六级啊!
这简直,这简直,完全毫无道理可言!
王援朝觉得,这个产妇是有大气运的,因为她气感强,所以他才上了这套见效快的烧山火手法。
特别适合她现在的急症,人命关天。
肉肉高估了自己求票水平,50票太遥远,30票吧,够了,加更一章。
毕竟大家都知道主角中医天赋是系统绑定的,这会也该露一手了。
第102章 我以为你不要我了
扪穴之后,王援朝如法炮制,在另一只手上,也如此操作了一番。
“好舒服啊,我感觉浑身有一股热气。”
产妇从早上就在生了,折腾到这个点,早就精疲力尽,这会终于有点舒畅的感觉,力气都恢复了不少。
众人已经呆滞了。
那个黑瘦的男人,应该是产妇的老公,紧紧的抱住了局段长、他的大舅子的拳头,太激动了。
首都文工团里,藏龙卧虎啊,在这里生孩子,他来对了!
王援朝略略思索,拿出酒精棉,给三阴交穴位消毒。
补合谷,泻三阴交,下胎。
泻合谷,补三阴交,安胎。
“跟刚才一样,嘴巴吸气,鼻子呼气,自然点,放松点……”
这次,王援朝在产妇吸气之时,用舒张押手法,不捻不转,缓慢地将针直接刺入地部。
这是投针刺法。
跟烧山火不一样,烧山火是天人地依次三部,由浅到深。
透天凉则想法,是地人天,由深到浅。
王援朝有点紧张,不是因为这个操作手法跟烧山火相反,因为他没看师公操作过,全凭对书本里的指点,和他扎实的操作功底。
“有没有感觉凉凉的感觉?”
产妇道:
“是有点。”
围观的人已经看麻了,王援朝同志说啥就是啥吧,不会错的。
王援朝心头大定,成了!
于是用刮法守气,将针急提天部,再次从天部朝着人部有感觉的部位,慢插急提六次。
然后随着产妇呼气,将针拔出,这次就没有按住针穴了。
王援朝对着产妇另一只脚的三阴穴,同样操作了一遍透天凉的手法。
手法用毕,看产妇没啥反应,他想了想,取出艾绒。
准备艾灸至阴穴,至阴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井穴,是矫正胎位和催产的经验效穴。
刚艾灸了没两下,却见产妇突然捂住了肚子,痛苦大叫:
“疼,疼,好疼……”
产婆连忙挤上前,道:
“让让,让让!”
她检查了一下产妇,惊喜道:
“呀!开了,开了,赶紧,你们都赶紧出去!”
围观的家属都被推出了,王援朝也要出去,被产婆叫住了:
“医生你留着,你留着!”
王援朝无奈,蹲在房门口旁边的角落,看赵李二位医生给产婆打下手,也许是刚刚精神高度紧张,这会松弛下来,居然眯着了。
“啊~”的一声哭嚎,王援朝一个激灵,孩子出来了,大胖小子一个!
……
回到招待所,王援朝觉得那会真是刺激,他自己的手法牛掰,产妇对针灸的敏感也是教科书般的明显,两者缺一个,歇菜。
想想有点后怕。
这边火车班次少,一周才一趟客车,所以文工团在这边得呆一周,还有两天,就要离开了。
局段长家要摆私宴,晚上宴请王援朝和一众医生,都是救命之恩啊。
王援朝觉得,回去怎么着都要央求师公,把剩下的针灸方式都演练一遍,不然遇事的时候,心里没底。
当晚,文工团的领导班子,也都参加了。
用局段长的话说,不是团长带队,不是文工团过来,他这大外甥,和他妹妹,怕是没了!
必须感谢!
如果不是大雪封山,一定要带大家去呼伦贝尔大草原策马扬鞭,吃烤全羊。
嗯,下雪天也正适合,再来一只。
文工团来的接风宴上,已经尝过一次了,但谁能拒绝这等美食呢?
局段长的妹夫,那个黑瘦的男子,一定要王援朝帮忙给孩子起个小名。
王援朝也没好意思问对方是蒙汉哪族人,因为都是种花儿女,看不大出来。
只好道:
“大草原上,雄鹰再好不过了。这孩子啊,以后就叫小鹰,茁壮成长,翱翔蓝天,拱卫咱这大草原!”
这说法绝对没错。
于是这孩子就叫小鹰了。
一群人吃的火热,就说起王援朝的神奇。
柳团道:
“当时还是韩团最是明智,将这等优秀人才,先纳入咱文工团。免得被别人抢去了。看看,这水平,我那个中医院的朋友,恐怕都不如的。
天才啊!”
团长笑道:
“是吧?我也听说了!
‘大雁在天上飞,实在不适合讨论是清蒸好,还是红烧好’。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韩团就是我们文工团的宝啊!
柳团还要加把劲,再熬几年!”
刘团长笑道:
“王援朝同志确实一身才华,当时我们几个,都抢起来了!”
李医生道:
“我今天是第一次,见识中医的神奇啊!实话讲,那会,我只能帮忙挂挂盐水,无能为力,真的无能为力。
援朝同志,我得敬你一杯,以后啊,我得多多跟赵医生学习交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