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第78节

  虽然这个徒孙喜欢的音乐跟他喜欢的不是一个风格,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喜好,很正常。

  黄云来信还说,教了他五禽戏的虎戏,说练习的十分出色。

  对方第一次来奉天,就有年轻漂亮的女性朋友上门拜访,好不风流!

  一切的一切,相貌、读书、音乐、医术、女人缘,分明都是一个小号的马二琴啊!

  怎么不叫他喜欢?

  如果不是对方是铁路文工团的正式员工,文艺六级,他都想把对方收为自己的关门弟子,将自己的一身绝学,都传授给对方呢。

  真是太遗憾了。

  如果一定要打比方,差不多就是繁花爷叔,看到阿宝时候的感受吧,分明就是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

  但是听闻王援朝在奉天可能只能呆到11月初,只有两个礼拜的时候,马二琴不由的皱眉道:

  “这点时间也太短了吧?

  明天,明天我上午有半天坐馆,下午我给学生上课,你下午可以到……算了,那个课你不用听,这样,这些天,晚上,你去师公家吃晚饭。

  要是哪天我不用坐馆,也不用上课,就给直接开小灶。

  多少人中专读完,都不会《汤头歌诀》,而你才学了这么点时间,连《医宗金鉴》都背完了,就是小云的讲解啊,跟不上你背书的速度,也是闻所未闻了。

  小云说你学习能力特别强,我现在也是相信的了。

  你师父上班忙,我时间却是多的很,我争取用这两个礼拜,帮你把《医宗金鉴》讲解完。

  怎么样?

  ”

  王援朝道:

  “那师公您的剑法?”

  马二琴笑道:

  “那玩意也是五禽戏的一种啊,强身健体的,你现在跟着你师父的五禽戏,就够啦。都学完了,随便弄两把剑,舞起来也好看的。”

  王援朝眨巴眨巴眼睛,说好的侠客呢?怎么就变成了随便弄了?

  “师公,您吃饭没?一起去吃个便饭?”

  马二琴道:

  “走,鹿鸣春饭店,师公请你。

  看看你今天有没有运气,能尝到王甫亭大师的亲自掌勺!

  王大师啊,在鹿鸣春干了三十多年,奉天厨师进修班首席讲师,去年还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可遇不可求啊。”

  王援朝不知道这个饭店是“三春、六楼、七饭店”之首,名盖辽沈,乃“厨师的黄埔,烹饪冠军的摇篮”,只是觉得这饭店名字很好。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佳宾,鼓瑟吹笙。师公这店挑的,弟子惶恐。”

  马二琴笑道:

  “人家的名字确实取自《诗经》,人家也确实是奉天饭店头牌。

  我看中你小子。

  所以山珍海味啊,还得这家!

  他们的燕、翅、鲍、参,不敢说名震四海,但民国那会,少帅、李公、常公等政要,还有梅先生、尚先生、荀先生、程先生等名家,都曾慕名而来。”

  被师公这么一提,这店,好像确实高大上了啊!

  至于海鲜不海鲜的,嗨,已经不重要了。

  就算是翡翠白玉汤,也不是普通人能吃得到的啊!

  3月加更计划,除了福利月票,50月票加更一章,友友们来砸我啊,肉肉手头有存货发不出去难受啊

第92章 火力全开

  王援朝连续几天买了小姑娘的糖葫芦,分给招待所众人,大家都当这个文艺六级平易近人,都纷纷带回家给小孩吃。

  实则内心感叹:文艺六级真特么太有钱。

  王援朝空间里的礼品,海参是没法拿来送人的了。

  第一晚,师公就请他去了鹿鸣春大饭店吃了海鲜大餐,没缘分遇到王甫亭大师的手艺,但大师的高徒刘敬贤,亲自下厨,师公的面子,那是实打实的。

  人不吃大餐没事,但得大病得玩完啊。

  只好送了两盒碧螺春茶叶。

  一共10盒,送了金主任两盒,送师公两盒,剩下的,越发显得金贵了。

  老头不缺吃喝,不缺钱,独独对这茶叶十分喜欢。

  王援朝觉得,明年春天应该去南边逛逛,弄点好茶叶。

  那边肯定有好茶叶,但茶叶是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很难流通出来,都直接打包创汇去了,很难到达这大东北。

  这会,还欠着北方国外债呢,领袖号召大家勒紧裤腰带也要还清债务,谁人敢违背?

  但创汇,人家可不分你什么档次,牛嚼牡丹,哪里还分是中原牡丹亦或者是花园牡丹?所以这也是极大的浪费,都是付出的学费啊。

  马二琴老爷子对王援朝这个徒孙十分十分十分认可,一教就会,一点就透。

  即便如此,这个徒孙学习态度还极其良好,每天都会将他讲课的内容,用厚厚的笔记本,一笔一划的记下来,态度让人简直挑不出半点毛病。

  他翻了翻徒孙的笔记本,前面也是记录的厚厚的一叠了,并不是跟他学习,才这么记录的。

  难怪徒弟黄云,对这徒孙大加赞赏。

  连他也越教越喜欢。

  除了每周固定的两次坐馆诊脉,连授课,马二琴都教给其他弟子了。有事弟子服其劳,理所当然的事。

  他好久没这么全心全意做一件事,就是要看看,这个徒孙的学习消化能力,到底有多深不可测!

  他马二琴火力全开,难道这小子还能不撑破?

  周末,师公有个重要的问诊,就放了王援朝半天的假。

  感觉更像是放师公他自己的假。

  他讲多少,只要王援朝笔记记得下来,照单全收,堪称过笔不忘。

  于是趁着休息,老头丢给王援朝一张人体穴位图,说他还擅长针灸,叫王援朝先把这穴位背熟了。

  穴位这玩意,是死的,逐个穴位通读几遍,将图朝装备栏一丢,一个穴位都不会出错。

  王援朝一晚上就背的烂熟。

  针灸的难点在于,你得知道人家啥病,针灸哪些穴位,以及各个穴位应该怎么针灸这个目前王援朝还没学。

  但只要师公逐个穴位开讲,容他都一一记下来,或者干脆丢一本穴位秘籍给他,他就能很快掌握。

  开挂的学习能力,不能常理度之。

  难得的半天休息,王援朝在招待所打了一会五禽戏。

  这个师公也全教了,不像黄师,一天只教一招一式,搞得他好像学习领悟能力很低一样。

  打到熊戏,有人来敲门。

  开门一看,是那个漂亮的周蓉,身高估计跟大哥差不多了,让单独面对的王援朝有一股压力,东北大妞都长这么高是吧?

  “就你么?”

  周蓉立马一笑,道:

  “能进去说么?”

  ……

  四合院。

  秦老三带着闺女秦小妹,摸到了南锣鼓巷95号。

  他们先是一早跟着大队的驴车到昌平,再坐345路公交到德胜门,下来舍不得坐公交,硬是走了三公里路,赶在中午10点半,摸到了堂侄女秦怀茹家的四合院。

  第一次上门,还要拜托侄女帮女儿的婚事把把关,所以秦老三带了20斤棒子面,20斤红薯干,还有一些萝卜白菜,卖给王和平的那个采购,就得值3块多钱!到鸽子市上少说得五六块吧,已经十分拿得出手了。

  到了四合院门口,就被一个戴眼镜,衣服笔挺的干部模样的人拦住了。

  “们是谁?从哪来的?要来干什么?”

  秦老三突然觉得,大侄女也是厉害啊,看门的都是干部!

  但那也得叫自己一声三叔啊!

  “我们从秦家屯来,看我大侄女的。”

  但颤抖的声音,还是出卖了秦老三。

  戴眼镜的干部,那敏锐的目光,似乎能划破他的衣服,直接灼烧他的皮肤来。

  “那你这袋里装的什么?”

  秦老三连忙从肩上将两个袋子放下,原来干部担心他袋子里装了什么东西啊!

  “领导,我们就是来走亲戚,这是家里的一些土产,可不是投机倒把啊!”

  秦老三一边说,一边打开了袋子,让这干部检查。

  戴眼镜的干部就要伸手去拿捏,又听到有人叫道:

  “三大爷,又查到哪里的敌特啦?”

  三大爷的手立马缩了回来,身子也挺直了,道:

  “从秦家屯来,找秦怀茹的?”

  秦老三连忙点头称是。

  却是刘光天从院里出来,叫了一声。听到是来找秦怀茹的,连忙扯着嗓子对着中院喊道:

  “秦嫂子,你老家来人了!”

  还多看了几眼秦小妹,秦家出美女么?

  秦老三将袋子重新扎好,秦怀茹已经走了出来,一眼就看到了秦老三。

  “三叔?”

  “哎,大侄女,是我是我,我跟你爹要的地址,找过来的呢!”

  “这是,静茹?”

  秦小妹连忙笑道:

  “姐,是我,是我。”

  秦怀茹看到三叔的袋子,和长大的小妹,笑着拉住了秦小妹的手,道:

  “好多年没回去,当年还是个黄毛丫头呢,如今也出落的这么水灵了!来来来,快进来。”

首节上一节78/6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