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第549节

  这电话,逢年过节,会响个不停,都是香江那边的儿媳妇、孙子、孙女们和亲家们,打过来的。

  苗翠是坚决不回电话,也不让丈夫回电。

  王全担心,这样会不会让人觉得他们老王家拿捏姿态?

  被妻子苗翠一句:

  “你是担心那边的亲人们觉得你拿捏姿态,不担心不小心说错了什么话,被人听到么?”

  王全眨巴眨巴嘴,算了算了,反正首都这边儿孙满堂,单位里又给他升职了,事业家庭两得意,还说什么呢?

  王援朝是不知道母亲居然这么小心谨慎,他只是单纯的以为母亲不打电话过来,是担心电话费贵!

  不过无所谓了,母亲不打过来,他们打过去嘛。

  他给母亲打电话。

  “妈,我准备过两天就回去一趟,我全家都过去,一起过过年!”

  苗翠没接茬,只是道:

  “你旁边有人么?”

  王援朝笑道:

  “怎么,还担心你哪个儿媳妇偷听啊?都去,这回都去,你知道的,我不偏心的!”

  苗翠冷哼一声,道:

  “然后带着一群光鲜靓丽的女人,多到让人记都记不住的儿女,来四合院吆喝吆喝?”

  王援朝翘着的二郎腿不自觉的放下了,道:

  “妈,您这话说的,都是咱老王家的人,我还能厚此薄彼么?让您儿媳妇们看看他们老公,您孙子孙女们看看他们的爸爸,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有什么不对嘛?”

  苗翠冷冷道:

  “你要是想让你妈我被人指指点点,最后在大梁上挂根三尺白绫,你就这么张狂的回来!

  我们是新时代,容不下您这位旧时代的老爷!”

  王援朝祈求道:

  “我的亲妈哎,都什么时候了,您还用过去的思想考虑事情啊?”

  苗翠道:

  “什么时候,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援朝啊,妈也不知道,这小破四合院,你非要来瑟个什么劲儿,地震后搭建的到处都是棚子,有什么好看的?

  咱这都是粗人,俗人,你都给他们张罗去学驾照了,他们已经崇拜你不行了。你再带那么多老婆儿女回来,那些光棍们不过日子啦?你这是拉仇恨,给咱国家,给咱家添乱不是?

  在香江你怎么样我不管,在四合院这片儿地,你想都别想!”

  母亲的声音,前面高昂,中间低沉,最后又斩钉截铁,不容置喙。

  苗翠当然知道老三的这点小想法了,就是古人那一套,衣锦还乡。

  香江人好多都能娶几个老婆,在那边不稀奇,但回到内地,一个男人合法的有许多女人,苗翠怎么会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

  她父亲,当年也是有几房姨太太的!

  后来又怎样?一切都烟消云散。

  苗家就她一个闺女留了下来!还是家里的老长工,她的公公,王大毛拼死保护出来的!

  老三就是没经历过那些,有点成绩,就喜欢暗搓搓的翘尾巴!

  一天天瑟个没完!

  王援朝对此表示十分遗憾,其实他也知道,母亲苗翠的思想,十分正确,做人别太高调,低调点的好。

  但他不就是想把一大家子都带回去,认认祖宅嘛。

  他还要说什么,母亲道:

  “过年你也别回来了,你就好好的在那边过年,开枝散叶,开枝散叶,你就是香江老王家开枝散叶的祖宗!

  一定要回来看看我们啊,你就平时回来,啊!

  过几年啊,等你爸退休,我们再去香江,去住你的大房子!我们一大家子都过去!”

  苗翠大抵是明白三儿子的想法的,循循善诱道。

  王援朝觉得,就算不回家看望父母兄妹,他也得回去走动走动啊,那些新建立的高层关系,也要维护起来的嘛。接下来几十年,都是畅通无阻的,不用担心。

  不过母亲有一点说的很对,大过年的,回去确实太过惹眼,他还在香江,还在英国人地盘上混饭吃呢,还是得矜持一点。

  于是道:

  “行吧,那就听您的,以后尽量平时回去。”

  母亲的声音顿时都柔和起来了,道:

  “过年你可以打电话过来,给我们拜年,到时候,大家都在。你爸啊,肯定要你帮忙烧纸!”

  最后一句话,苗翠说的声音特别低。

  丈夫王全上次从香江回来,特别跟她邀功,说给她父母也烧了大把纸钱,叫她感动的不行。

  这么多年,其实丈夫一直都听她的话,他觉得能娶自己,是他高攀了,而且几个子女,个个有出息,叫他高兴的不行。

  其实,有知识有文化,家庭和睦,子女在这个言传身教之下,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丈夫和公公的身份,才是安然度过那么些年的最大保障。

  王援朝也拍拍胸脯,道:

  “那您放心,我肯定给我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烧得多多的,我爸带我烧过了!”

  苗翠心情顿时放松起来,道:

  “行吧,你挂电话吧,我要带娃了!”

  ……

  母亲都这么说了,王援朝也就从善如流,这次没有北上首都,但还是来到了蛇口,内地新开设的工业园区。

  79年7月8日,蛇口轰然响起填海建港的开山炮,被称之为改革开放的“第一炮”。

  王援朝当然看好这里了,第一时间积极响应,表示愿意在这里投资!

  电子厂、玩具厂、服装厂、酒店、摩托车厂。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一个人,比他更看好这边的投资。

  其实王援朝一个人,就能撑起整个工业园区的建设。毕竟这只是一个2.14平方公里的微型试验田!

  但他还是没有那么冒头,只是让各家公司在这边建设新厂,拓展业务。

  有了他的带头,其他不少人,多少也会跟随投资一点。

  内地人的勤奋、能干,以及极其优越的人口红利,是任何一个生意人都无法拒绝的诱惑。

  只是过了半年而已,工业区内道路初成,连接香江的码头,已经完工,各个厂房,慢的还在进行设备安装,快的已经进入了设备调试阶段。

  密密麻麻的工人,从全国各地一车车的聚集过来,已经在接受统一的培训,然后就会进入各个厂房,成为这个岗位上的新工人!

  王援朝在砂劳越也做了一些建设,原本他还有点自得,毕竟他是有见识的嘛,他亲自规划指挥的,能差么?当地人都哇哇哇的惊叹不已。

  但跟这个速度比,嗯,提鞋都不配。

  这就是初露峥嵘的内地速度!

  这样的民族和国家,怎能不快速崛起?

第523章 TVB的股份,你要不要?

  3月10日,TVB首播《上海滩》。

  这简直是一款现象级电视剧,让TVB瞬间成为了三大电视台的收视龙头。

  不仅是ATV和CTV开始跟从这股民国剧的风潮,连电影公司也转向拍摄旧淞沪黑帮争斗为背景的电影了。

  赵雅之的热度更胜从前,她不得不佩服王大老板,慧眼如炬。不枉费经常陪着大老板夜读剧本。

  拍摄期间,她的身体就有了反应,她有了。

  她都不知道,到底是谁的……

  而余经纬、黄锡照,对王大老板的眼光无比钦佩。

  这个项目只是立项阶段,王源潮就十分看好了!

  这么些年,除了最开始武侠剧的时候,王源潮一般不会对电视节目随便点评和指点的。

  两人琢磨出了一点味道,那就是王大老板,对开创性的节目,比较看好!

  余经纬则来找王援朝。

  其实上海滩,也是余经纬第一次帮王援朝拉皮条。还是只点了一半,剩下的活,都是黄锡照干的。

  但不妨碍大家关系更近了一步。

  王援朝对着《上海滩》一阵吹捧,余经纬也美滋滋的,数据在那儿,不会说谎啊。但想想对面这位恐怖存在的庞大事业,余经纬又立马变得十分冷静。

  这点数据,在对方面前,就是一个小玩具罢了。

  他这次来是有任务在身的。

  “王生,不知道你对TVB的股份,还有没有兴致?”

  以前,余经纬要叫王源潮王爵士,但现在,王源潮跟他说,叫爵士太见外,叫王生就好。

  这不是关系更亲近了,是什么?

  王援朝看了看余经纬,道:

  “怎么,你这是准备金盆洗手?”

  余经纬连忙摆手,道:

  “我这事业正兴旺发达呢!

  我们的董事会主席,利生,驾鹤仙去,他的太太,有意脱手电视台的股份。我寻思着,当初你对TVB也是有意向的,所以先来问问你。”

  利孝和,TVB董事会主席,刚刚因突发心脏病去世。

  此时,利陆雁群和利孝和的几个孩子还没有长大,庞大的家业最终只能落在利家主母利陆雁群的肩上。利孝和留下的数十亿资产,主要是香江的汽水厂和TVB股份,以及铜锣湾的大量土地。

  利陆雁群说她自己对做生意一点都不懂,再加上管理不易,还不如把钱都交给懂做生意的人。于是她首先卖掉了她丈夫的汽水厂,然后将钱用来做投资。随后又准备卖掉TVB的股份。

  TVB的股东里,利家,邵氏和余家,是三大股东。

  利陆雁群要转手股份,自然先找总经理余经纬聊聊,毕竟这么些年,电视台一直是这位在打理。

  余经纬自然是愿意吃下的。

  但他随即想到一件事。

  ATV和CTV的老板,都是王源潮啊!

  这以后会不会被他二打一欺负啊?

首节上一节549/6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