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第477节

  丈夫很鸡贼,对他通知的那些人,都安排人去打听他们的股市涨跌亏损情况,看看这些人,到底哪些人是不折不扣的听话的,哪些人是阳奉阴违的。

  阳奉阴违的,不止股市上血亏,工作上,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调离了核心岗位。

  你股市亏那么多,你的工作状态自然不行,你工作状态不行,调动你的岗位,不是理所当然?

  因为你阳奉阴违,不只是不信任王援朝的判断,更是不听话啊!亏他王援朝还当你是心腹,提醒你们要抛售变现,浪费他感情不是?

  连她父母,那会也只抛售了大半,还好,不亏。

  以后怕是再也不敢不听女婿的话了。

  王援朝担心妻子不理解他安排的深意,还是解释道:

  “我做这么大的事业,很多人跟着我吃饭,也有很多人被我砸了饭碗。所以,我们要修桥铺路,我们要做教育体育,做各种慈善的事,挣我们的口碑。

  这种事情,只有你和我适合做。

  你明白么?”

  柳启锦想了想,笑道:

  “知道,我也读了那么多书呢!”

  王援朝笑道:

  “你明白就好。

  以后啊,咱们孩子多了,最有出息的孩子,就得让他做这个,在市民那边,就会有好口碑!

  在市民那边有好口碑,就能从政。

  咱家有钱,他也不需要贪污腐败,就能一心为市民谋福利。

  这就是咱们家世世代代的护身符。”

  柳启锦不自觉的握住了丈夫的手,这是夫妻之间才会说的,一个家族长久发展的大计。

  她很想说:这次一定能生儿子!因为她一直按照大国手们的建议,在认真调养身体。

  王援朝轻轻抚摸着妻子的柔荑,虽然妻子为他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但她自己,也就是一个20出头的年轻姑娘。而且他家大业大,妻子却生了女儿,压力一定不小。

  “不要紧张,咱可以生他个十个八个!”

  柳启锦噗嗤一笑,轻拍了一下丈夫,道:

  “你当我老母猪啊!还十个八个!”

  嗯,生两个不行,就三个,生十个八个,总有几个儿子的吧?柳启锦觉得丈夫这是在变相的安慰她呢。

  柳启锦有点动情,小手就要不安分的下滑,王援朝一把抓住,道:

  “柳儿枫儿在呐,你胆子也太大了吧!”

  今天不行,不是没体力,而是没汁了,都被陈雪茹榨干了。

  柳启锦不以为意,反而更主动道:

  “你不就是喜欢刺激么!当着你女儿的面,来呀!”

  麻蛋,就那么一点小爱好,每个人都拿捏的死死的。

  王援朝正要舍得一身剐,结果柳启锦自己怂了,因为小女儿突然哭起来!

  小姑娘拉了!

  空气里都闻到味儿了!

  柳启锦连忙呼叫阿姨,啥兴致,都被这小家伙的一泡屎搞没了。

  王援朝则暗暗感叹,这小棉袄可真贴心……这泡屎来的正是时候。

  

  足球总会,各大俱乐部,在商讨怎么瓜分第一批巴西归来的青年足球选手。

  从当年王援朝大力支持足球事业,接手足球总会会长之后,已经过了四年!

  这第一批留洋的30名年轻球员,也已经学成归来。

  需要和香江联队(类似国家队)来一场友谊赛,考量考量学成成果。

  两边换人都没有限制,毕竟友谊赛,主旨还是展示学习成果。

  王援朝亲自坐镇,裁判也不敢偏袒。当王总会长瞎么?他有的是规则内、规则外的法子弄你。

  上场的联队队员没有一个敢不拼命的,这场友谊赛意味着什么,他们都很清楚。

  表现好,还是联队主力,表现不好,联队位置没戏不说,怕是俱乐部回去都要没位置了!

  那么多年轻人回来了,不需要位置么?

  联队表现很拼,但留洋选手们似乎更加游刃有余,打的激情澎湃。

  他们在巴西,经常是以赛代练,成长不可谓不迅猛,他们也需要在总会长和各大俱乐部老板、教练面前好好表现啊!

  吃了这么多年苦,是要去赚高薪水的,哦,不,是要去回报社会的,不是么?

  只是上半场,和香江联队就打了个2:2,一点不给前辈们面子。

  20来岁的年轻人,和成人是有差距的,不然,足协弄个U23政策,就被人骂成那样。

  下半场,留洋队主教练还是开始大面积轮换了,他的主要任务还是展示,最终还是3:4惜败,要是全主力的话,比分不好说。

  这些孩子,只是在巴西学习比赛了四年而已,进步如此之大么?

  事实就是如此!

  70年墨西哥世界杯,欧洲8支队名额,南美3支队名额,亚、非、中北美各有1支名额。另外两支名额,一个是东道主墨西哥,一个是卫冕冠军约翰国。

  主流就是欧美。

  马上就是74年的西德世界杯,本届世界杯 16个名额,西德(东道主)、巴西(卫冕冠军)不用参加预选赛直接晋级。

  97个球队申请参赛,数量再创新高。

  欧洲 8.5个名额,32个队。

  南美 2.5个名额,9个队。

  中北美和加勒比地区 1个名额 14个队。

  非洲 1个名额 24个队。

  亚洲、大洋洲 1个名额 18个队。

  这难度,不是一般的难。

  但现在,王援朝说什么都要香江联队去争一争啊,这是香江足球最好的时代啊!

第452章 世界杯预选赛

  此时的香江足球,在亚洲难逢敌手。

  以香江联赛球员为主力的种花队,在二战前的远东运动会足球赛豪取9连冠。

  战后,香江顶尖球员加入夷州当局的中华队,拿下2届亚运会足球赛冠军,并且打进了1960年奥运会的决赛圈。可以说香江足球几乎包揽了种花足球在国际上的所有的荣誉。

  随着经济的腾飞,足球市场也是一片繁荣。

  此时的香江联赛,堪称亚洲第一联赛。

  弹丸之地却有多达十几支球队,而其几乎场场爆满,球迷排队买票的盛景堪比后来连夜排队买火车票。

  所以,3:4的比分,不能说明香江足球落后,只能说明,亚洲足球整体水平不行。

  不然也不会全亚洲只有1支名额,进去了世界杯决赛圈,也是一轮游。

  至于80年代后为什么没落了,则是因为联赛机制问题,打压外援派,要求全华派,以及青训基础不够重视等等。

  所以王援朝刚过来,就狠抓青训,建立了诸多足球学校,外派优秀学子留洋踢球。他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保持香江足球的顶尖水平,保留种花足球的火种。

  至于精工队愿意大举邀请外援,人家有“精工表”的大力赞助啊!

  他们聘请了前荷兰国家队主帅克诺贝尔,在他的牵线下,引进了包括阿里汉在内的数名荷兰前国脚,其中很多球员都参加了1978年的世界杯。

  王援朝对此乐见其成。

  如果有哪个商家愿意冠名联赛,王援朝都乐意!

  现在才7外援而已,即便全是外援,他都无所谓,只要香江的足球市场起来了,有利可图,大家才会积极参与足球,足球的血脉才不会断。

  历史上,香江联赛,很多球场,都是两支队公用一个球场。

  但现在,王援朝有大笔马票代销的奖金,通过基金会的形式,大量建设体育场,足球文化是约翰文化的代表,这也赢得当局的支持,土地给的特别便宜。

  这就保证了每支联赛球队,都有一个自己的独立主场,便于建设自己的足球社区、球迷文化。

  王援朝没有一支足球队,但他的基金会,拥有很多足球队的股份。

  这些球员学成归来,他也不会攥在手里,因为他每年都会有一批人才归来,还是得消化掉。

  大家不是都像精工那样财大气粗,可以引进高水平外援,比如这批20来岁的青年球员,各家俱乐部就眼馋的很。

  拿到队里,有些年轻人就能直接坐稳主力的位置。

  当然,能在20来岁打进联赛主力,这30人里,也就首发的十多个主力队员,有这个实力。还要看他们和队伍的磨合情况。

  剩下那些,大多数自然还要继续提升、磨合,甚至可能要去打乙级联赛。

  所以这次的会议,就是各家俱乐部畅所欲言,怎么瓜分人才的讨论会,王援朝的足球总会,会充分参考各家俱乐部的建议,然后整合出一个方案。

  这让各家俱乐部有充分的参与感,而不是足球总会一家独大,一言堂。

  至少目前来看,效果很不错。

  有人提议价高者得,就表现优秀的那些球员,俱乐部的报价,差不多能让青训回本还有的赚。

  有人提议学习西方的选秀制度,即由成绩最差的球队优先选择,只要不是竞价,新人球员,再贵也贵不到哪里去。成绩差的球队,他们就有更多的表现机会,要不然,去了精工或者南华,新人球员坐板凳的机会更多,不利于成长。

  经过充分交流(争吵),王援朝拍板了选秀制度。

  以后学成归来的学员,先平均分配到乙级联赛,乙级球队只需要支付球员基本工资,但必须保障其上场,打一个赛季。这期间,供甲级联赛各球队观察,也方便基金会给各年轻球员标价。

  14支甲级球队,最后两名降级到乙级联赛,所以第12名有优先选择权。

  第一名的球队,则有第12/13的选择权。

  理论上,各球队有两到三名选秀权。

  如果觉得没有钟意的球员,可以不选。

  最后,选秀权可以交易。

  这也是给一些甲级球队带来一些额外的经济收益。只要你能赖在甲级联赛,球队总归不会太差钱。

  不论是门票收入、广告收入、赞助收入,等等。

  不然,大家为什么要打甲级联赛呢?

  没被选中的球员,就只能在乙级联赛拿基本工资,磨炼球技了。

  乙级俱乐部,大部分不太会愿意给大价钱的,不然完全可以招揽一帮精兵强将,打上甲级联赛。

首节上一节477/6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