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叔叔阿姨都答应了别人,我也不好让二位失信于人。
大家一起吃个饭,也没问题。”
这孩子,说话还怪好听的咯!
柳家三公主,哈哈哈!
确实是三漂亮的小公主啊。
……
王援朝忙完了7月底跟外贸公司的第二批交易,这批次数量达到了1万台!
不出意外的话,8月的产量,应该在2万+了。
小厂子裂变,还是有用的。
净收益12万,美元。
王援朝也是摸清了外贸公司的业务对接人,花了两万美元,和对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一两千块,也许人家就拒绝了,两万块,霍顿拒绝不了。
他美其名曰是合伙人,是股东,其实也就是一个有点股份的高级打工人而已。
这都是王援朝安排人千方百计打听来的消息:
霍顿在这边养了个外宅,还喜欢打麻将,都不用什么招数,刀子一拿,有问必答,就打听的七七八八了。
而这位外宅出卖了霍顿的消息,也不知道是谁打听的,也不敢跟霍顿提,提了鬼知道什么后果!她又不是霍顿的第一个外宅。
根据霍顿外宅的交代,王援朝综合算计了一番,要的就是一出手,就给一个霍顿难以拒绝的友谊。
霍顿一年分红也不过5万美元而已。
这特么要是每个月2万,一年就是小30万啊!
比他的分红和工资,还要多一半了!
怎么拒绝?
当然,他也知道,是目前电扇的高价,才有了深蓝这份深厚的情谊。
但既然价格因为风景线的缘故涨上来了,后面就不能让它轻易跌落,就算要跌落,也得越晚越好啊!
这么简单的道理,谁都知道。
他当即表示要拒绝收购其他电扇,只收购深蓝的电扇,以表达额外的诚意。
但其实这也是一张空头支票,这会收哪家的产品?蚬壳都停产供不出来货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个态度,都可以算是意外之喜。
王援朝本来只是想和对方形成利益共同体而已。
香江的风景线目前为止还没看到尽头,他担心外贸公司,可千万别去小日国棒子国采购货物。
霍顿道:
“总公司反应没这么快,至少得等到年后,做年度财报,才会思考,怎么利润下降了。再研究,再拿出决议,怕是得明年下半年了!
我们合同可以签的长一点,中途即便要更换,也要给出一些补偿措施,总之,不能让我的朋友吃大亏。”
霍顿这个,完全是按照公司规章制度来的。
但是,如果没有王援朝的这个深厚情谊,霍顿其实已经开始在棒子国寻找货源了。一线负责人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有这个权限。
但现在嘛,霍顿完全没有动力帮公司省那几美元一台的电扇差价啊。
棒子国的价格,加上人工、税费,每台比香江也就低三五美元而已,现在看来,完全不值得折腾!
如果没有这场深厚的友谊,深蓝和外贸公司的蜜月期,恐怕不会长久。
因为霍顿公司提高了电机的价格,所以蚬壳转而从小日国的贸易公司采购了大部分电机,结果生产出来的2000台电扇,霍顿公司不收购了。
人家表示,你都不采购我的电机,还换了供应商,拒绝采购。
蚬壳傻眼了,老板翁祜亲自出面洽谈,希望看在多年合作伙伴的份上,表示愿意降价。
霍顿道:
“蚬壳要是能提供每个月2万台,大家就能继续合作。不然,新的供应商知道了,我们从哪里购买足够的货?我们跟人家有独家供货协议!
我们要有契约精神。
我们不能因为贪蚬壳的这点小便宜,吃大损失!”
每个月2万台,以前的蚬壳,肯定不是问题。现在的问题不是香江风景线么?没有水落石出有个结果出来,谁有这个能力,全力排产?
翁祜马上想到了王援朝,毕竟分散生产的建议,就是对方提的。
他忍不住问道:
“是不是王生?”
霍顿瞄了一眼翁祜,波澜不惊道:
“商业机密,无可奉告!”
看着霍顿油盐不进,翁祜又联系了王援朝。
王援朝也不否认,直言确实从霍顿那拿了大订单,因为电机也是从那边拿的,而电机等部件也大涨价,其实挣的还是原来的那个辛苦钱。
翁祜气的想砸电话,就算挣的是辛苦钱,那也是蚬壳的辛苦钱啊!
难怪霍顿不收蚬壳的电扇了,他们就看不得蚬壳挣大钱!狗洋鬼子!没有一个好东西。
没办法,蚬壳只能另找渠道。香江本地也有经销商的。
只是香江本地的工业市场极大的萎缩,只剩下民用市场。
而民用市场,前期也被隆盛这类小厂子产能去化充斥了一波,不然,这些小厂子怎么会那么安分守己的帮深蓝加工零部件呢?只能说,各种原因都有吧!
而别的外贸公司,当然也能合作了,但以前蚬壳没跟人家有过合作,对人家态度一般的很啊。而且,价钱肯定卖不到200块了,哎。
7月26日,张彻的《独臂刀》上映,掀起来一阵观影狂潮。
说起来,张彻和柳家还有一段渊源,曾经在柳家的国泰影业做过编剧。
当然,仅此而已。因为那时候,柳和清还只是家中不经事的浪荡小开,双方只是互相知道名字而已,并没有专门打过照面。
一晃,柳和清长女都这么大了。
这段时间宵禁停了,似乎又有点歌舞升平的样子。
于是,嗯,柳家就约王援朝出来看这部放了快一周的电影。
这个时候,还叫戏院。前座1块5,中座1块8,后座2块4,其中税3毫。这价钱,和看戏的时候,恰好相反。
看电影,要远,看戏,要近。
他们来的晚,只有后座还有余票,不过无所谓,不差那几块钱啊。
等待的时间,王援朝就在那溜达,看电影的宣传画报。
男主演王羽,相貌气质造型,在王援朝看来一言难尽,不帅,也不man。
第一女主演焦姣,不认识。
第二女主演潘迎紫,嗯,这个他熟啊,一代女皇武则天,一代皇后大玉儿,号称不老魔女啊,啧啧,还没看过年轻时候的样子呢!
不过从海报来看,貌似年轻的时候,和年长了之后,也没啥区别。
王援朝对女二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了电影本身。
电影嘛,简单的很:
大侠齐如风,收留了为救自己献身的仆人方诚之子方刚(男主),并传授其武艺,且欲立为掌门。
齐如风女儿齐佩(潘迎紫)因爱慕方刚不成,联合师兄与方比武,并施暗算。
方刚右臂被砍断,负伤逃走,为少女小蛮(另一个女主)所救,并依小蛮父所遗《左手图谱》练成了左手神刀。
后来,如风遭仇家笑面二郎和长臂神魔复仇,弟子被杀,齐佩被囚。
危难之中,方刚不计前嫌,与小蛮救出齐佩,又杀笑面二郎、长臂神魔及其党羽,并救出师父。随后,两人携手远走天涯。
画面简陋,动作古朴,剧情老套,王援朝完全是猎奇来看的,倒也勉强能看的津津有味。
和别的观众时而紧张,时而叫好相比,他倒是显得波澜不惊。
这情节简单的他都猜得到下一步动作啊!
但这在柳和清和王丹凤眼中,就是王援朝沉得住气,有着与年纪不相称的成熟和城府。
毕竟,连他们夫妻俩,偶尔也会紧张关注,沉浸其中,实乃不可多得的佳片。
柳和清感叹道:
“张彻导演要火起来了!”
王援朝直接问:
“这样一部电影,开拍成本大概多少啊?”
第217章 奇女子(大章)
柳和清稍稍盘点了一下,道:
“胶片3-4万,场地租金5-6万,布景4-5万,服化道3-4万,演员都是新人,比较便宜,算1万,编导1-2万,差不多要20万左右。”
他在长城电影厂工作,对这些数据也是信手拈来。
王丹凤有不同见解:
“场地可是邵氏自己的,邵氏预算从来抠的紧,我估计10万左右差不多了。”
这一来一去,差倍了啊。
柳和清点点头:
“这剧院也是邵氏的,反正邵氏这次是要大赚!”
王援朝算了算,香江现在300多万人,具体多少不清楚,顶天了,就算100万人来看吧,票价按1块8来算,也就180万票房。
哦,还要交30万的税。
150万的收入,扣掉制片成本,放映成本,怕是要赚百万港币。
和他的电器厂,一个月的利润差不多20万美元,也过百万港币了,相差彷佛。
但电器厂的利润,是当下特殊环境造就的,要是之前按照蚬壳的收益,一个月也就挣两三万美元,十多万港币,一年下来,也就200万左右。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是每部电影,都能赚这么多,更多的,就是跟电器厂平时一样,一个月赚十几万。
不过,电影更厉害的是,电影有强大的影响力,以及那么多漂亮的女演员。
王援朝心里越盘算,越开始不安分起来,可以搞搞啊,一年拍一两部爆款,就抵得上一个蚬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