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97节

  听出声音,娄晓娥开门把李铭迎进屋里。

  娄晓娥有点吓着了,“吓我一大跳,我就想要喊人了。”

  李铭搂着美人安慰道:“我想你了嘛。”

  “你怎么进来的?”

  “爬墙呗。”

  娄晓娥嗔怪道:“真是的。”

  “你不感觉这样更有意思么。”

  。。。

  妾身君抱惯,尺寸细思量。

  。。。

  这回,轮到李铭半夜爬墙溜回家了。

  第二天大清早。

  许大茂继续扫院子里的地,一个月的时间,本来今天结束的,但是许大茂最近经常下乡,要补好几天的回来。

  中院,贾张氏可没给许大茂好脸色,她还得赶紧去参加学习会。

  许大茂有个好,得了便宜他偷着乐,不会跟傻柱一样去嘲讽。

  贾张氏不搭理他,他还不想搭理贾张氏呢。

  许大茂随便洒扫两下就去前院,“三大爷,您这是要出去呀?”

  阎埠贵停下说道,“大茂啊,去学校开会,这两天就要开学了。”

  许大茂没废话,“这大周末的,晚上我还想买点菜去您家,搭个伙喝两盅呢。”

  阎埠贵笑道:“可以呀,让你三大妈做好了,我们早点喝。”

  “得嘞,我中午先去看一下我爸妈,下午回来带上菜就去您家。”

  两人笑嘻嘻的各忙各的。

  许大茂已经捧了院里二大爷的臭脚,再跟院里三大爷搞好一下关系,以后院里有事情,两人能帮他说两句好话就行。

  阎埠贵心知肚明,但也想占点许大茂的便宜。

  两人一拍即合,真是王八对绿豆,看对眼了。

  另一边。

  东厢房的房门虚掩,李铭把房间留给秦淮茹打扫。

  他带上水果,早早去买早点送到小四合院。

  收获娄晓娥白眼一对,昨晚折腾了她好久,还压抑着不能发出声音,等会她还得洗枕巾。

  福伯福妈倒是挺开心的,这新姑爷还挺有心,周末不休息还买了早餐送来,就是娄晓娥是二婚,年龄还比李铭大好几岁。

  李铭倒是没在意,因为小世界给他安排18岁的身份,实际年龄具体多少,他自己心里都没数。

  要是这具身体是重新用气运能量改造完成的,那他只是两个多月大的宝宝,长得比较快而已。

  要是主体还是穿越之前的身体,那他可是六六三十六,会比娄晓娥大一轮。

  他就当自己18岁,毕竟身体棒棒的,娄晓娥、秦淮茹都试过了没意见。

  听说以后姐弟恋比较流行,他这算提前赶个时髦吧。

  昨天做的豆腐被福妈存放到地窖里了。

  做好的豆腐用盆装着,清水泡着,可以放得更久。

  福妈拿了一块豆腐做了个小葱拌豆腐。

  吃豆腐自由了!

  吃完饭,李铭娄晓娥两人也没打算出去玩,就在房里读书看报,娄晓娥还小眯了一会补觉。

  东厢房的门开着,福伯夫妇也没过来打扰两人。

  快到午饭的时候,李铭回95号四合院,傻柱请治安股的人喝酒。

  李方胜、范家文、杨大奎早早都到了。

  三人都是想着先去前院的股长家坐坐。

  凑巧,秦淮茹那时候刚整理清楚东厢房,就端茶倒水招呼了他们。

  秦淮茹拿她婆婆说事,说是感谢李铭,周末有时间就帮忙洗洗刷刷做个卫生。

  三人有那么一丝丝的尴尬,随便坐了一会就去傻柱家了。

  范家文年纪比较大想的比较多,想着要不要提醒李铭,寡妇门前是非多。

  =上面2084字,下面不收费=

  李明,改为,李铭。主要是他们后台一直留言李明、小明出戏。

  我不可能把名字大改,那样就对不起一直追读到这里的读者同志们。

  所以我尝试微调了一下。

第152章 手贱,纯属活该

  不过范家文转念一想,

  升职,李铭的级别已经跟正规大学生转正相当了,那就是快!

  挣钱,就更不用说了,那就是多!

  结婚,还得两年后,这是刚上班两月,估计过段时间就会有一大堆人给李铭介绍对象。

  年少多金能力强,为人有礼还大方,就不可能缺媳妇。

  而且两人年纪差得比较多,不至于不至于。

  范家文也就没放在心上了。

  李铭回到95号四合院的时候,傻柱的饭菜还没做好。

  今天何雨水也还没出去,在家帮她傻哥哥打下手,午饭后可以出门。

  中院的易中海、袁万顺帮着陪客,不然三个治安股的人干坐着也尴尬。

  这也是刘海中、阎埠贵对傻柱不感冒的缘故,经常有吃有喝不叫上他们两。

  傻柱也看不大上这两人,而且傻柱也没做错什么,请客叫人,优先小院子,然后才是大院子。

  乡下的也是,嫡亲姻亲优先,然后是左邻右里,接着才是同个生产小组,再次同个生产队。

  都是有默契的约定俗成,不然人太多了,大家都请不过来,也负担不起人情往来,老带粮票去吃饭,粮票都不够。

  李铭请客顺序是先喊三个大爷,再喊前院的人,然后是外院、中院、后院的人。

  主要是因为他新来的,得先跟院里三个大爷打好关系。

  饭还没那么快吃,李铭把棒梗叫到易中海家里。

  李铭检查完小星的学习情况,结算棒梗工钱2块9毛,给了棒梗3块钱,多给的1毛钱算奖励。

  获得千缕气运能量,李铭觉得中午的菜应该会挺好吃的。

  棒梗的3块工钱,秦淮茹早安排好了,2块5交学费,是真的交学费,明天就要报名注册了。剩下的5毛,秦淮茹原本准备忽悠棒梗用来交杂费,杂费刚刚好是5毛钱。

  阎埠贵在学校开会知道了今年停收和不收杂费,就在院里说了一下,当时有小孩的家家户户都很高兴,孩子越多省得越多。

  明年以后,各地的学费、杂费就会乱套了,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地方减免到就交个5毛钱。基本要等到80年前后整顿了才会恢复正常。

  不用交杂费,秦淮茹就没继续忽悠棒梗,真的留了5毛给棒梗。这里也有李铭的功劳,劝了秦淮茹一下,要让棒梗有获得感,以后做事情才有动力。

  棒梗、小当都要上小学,秦淮茹这回应该舍得花钱送槐花进幼儿园了。

  轧钢厂的托儿所跟全国大多数的托儿所一样是免费的,但是要交一点饮食费用,就这,秦淮茹之前也没钱送槐花进托儿所。

  托儿所甚至三四岁以下的小孩都能全托一周,父母周末去接回来,反正就是体现一个“托”字。

  全国到处设立托儿所的主要目的并非是教育幼儿,那么小,什么都不懂,能教个锤子。

  主要是为了减轻妇女的育儿负担,便于其参加劳动工作。

  因为1950年8月举行的第一次全国女工工作会议,就指出对家务、幼儿照料的公共支持是对妇女参与社会公共活动的前提条件。

  前提条件!

  明明白白。

  想要增加劳动力,加大对婴幼儿抚养的公共支持。

  傻柱这边把饭菜做好。

  傻柱照例先夹一碗菜给后院聋老太太,支使何雨水端去。

  易中海主动说了缘故,范家文三人把傻柱一顿夸。

  傻柱笑得鱼尾纹都加深好多,招呼大家开吃。

  周末大家都要办些家里的私事,要不是李铭在这,范家文三人估计都没空来。

  而且喝多了也不合适骑自行车,所以随便喝了点酒就散场了,李铭回东厢房休息了一会,醒来后又准备去找娄晓娥。

  他出门的时候还碰到秦淮茹,秦淮茹是作为贾张氏家属,也被叫去开个会。

  秦淮茹正郁闷呢,看到李铭幸灾乐祸的样子,要不是大白天的路上,秦淮茹肯定要竭尽所能的要李铭好看。

  路不同,各走一边。

  李铭到了小四合院门口,左手带鱼马鲛鱼海带,右手也多了一袋大米,他还是比较想吃米饭。

  这米是他在小世界里用稻谷弄出来的。

  现在,有种水稻的公社碾米也是比较轻松了,有用柴油机带动的碾米机碾米,当然柴油机还是手摇启动的。

  前几年大多还得靠人工舂米,耗时耗力。动作快的了人,一担稻谷也要花三四个小时。

  舂米用的石臼也叫做舂米碓、碓臼。是一块方形青石中间凿出的一个小圆窝,用来放稻谷。一般有一个手臂深,上宽下窄,非常光滑。

  落后点的方法,用舂米杵往碓臼锤稻谷,动作、工具都类似捣蒜。

  此时大多是用脚踩踏椎。

  踏椎是用木头制成的,人站在踏椎上用力踏,在踏椎一上一下的冲击下,使碓臼里稻谷的谷壳、米糠和白米渐渐分离。

  最后用粗筛子筛去还带壳的稻谷,再用细筛筛去米糠,这样才能得到白白的大米。

  南方有一种木制或者竹制的古代碾米机,土砻。类似石磨,一样的原理,汉朝就有的一种机器。

  土砻碾出来的就是糙米,带着米糠的米,蒸熟了也能吃,还能增加米饭的量,当然比较考验嗓子。

  想获得精米还是得把糙米放在碓臼里人工舂米,去掉米糠。

  有了碾米机就把这些人工给解放了。

首节上一节97/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