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623节

  周晓白乖巧应道:“要做成什么样的呢?”

  不同于周晓白毫无原则的听从,罗芸问道:“为什么要加标签啊?我们都懂得这些是不能吃的。”

  李铭随口解释道:“怕小偷进来了偷吃。”

  “具体要做成什么样,找张研究员他们问问。”

  罗芸有非常朴素的是非观,“小偷吃死了也是活该。管他们死活呢!”

  李铭没有反驳,“死外面了也没事,要是死这儿了不好。”

  罗芸想了想,是这么个道理。

  周晓白微笑道:“做些警示标记也好,以后有新来的人,他们也能知道不能大意。”

  李铭赞同道:“没错。张海洋暂时没招到人,后面还是会有人来的。”

  罗芸劝道:“干脆就招高中生好了。培训几个月后,应该也和那些刚念大学的人差不多了。”

  李铭稍微透露一点秘密给她们,“大学生都不是我的主要目标,我的目标是张研究员这些已经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

  罗芸觉得他异想天开,“人家怎么可能丢下原来的工作?”

  李铭顺着她的话说:“所以呀,我就退而求其次,找些大学生。”

  他不可能未卜先知的说,以后撤并的研究机构很多,没地方去科研人员很多。

  而且他确实需要培养一些年轻人,10年、20年后成为科研的中坚力量。

  挑人就很关键了,除了不问世事或者真心被他们的研究计划打动的人,基本上没人会愿意来。

  这么差的条件也愿意来的人,可以放心的重点培养,让他们接触世界上最新的技术和知识。

  港城的寒武纪实验室,有专门的翻译项目外包给港城的大学,京城的研究所也就不会缺研究资料。

  到时候可以搞一些让世界瞩目的成绩出来。

  一个经济、科学、体育等各方面都比较落后的国家,是很需要一些成就来增强自信的。

  镁国解除对我们的封锁后,我们的国人更需要自信心。

  有自信才不会被先进的科学技术、差距巨大的经济水平而吓得跪下。

第684章 女人的大招

  我国是1992年后才开始使用GDP来统计经济规模。

  根据往前预估推算的数据,1979年,我国GDP只有4100亿元人民币。

  当年固定汇率是1.4962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实际汇率可能要参照黑市的价格。

  所以,世界银行估计的数据不是固定汇率折算的2700亿,而是另外算的1783亿美元。

  79年的镁国GDP总量是2万6300亿美元。

  不管2700还是1700。发展了30年,差了10多倍,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如,这个差距把很多人吓尿了。

  79年,港城一座城市的GDP都有225亿美元。

  ‘承认人家优秀很难吗?’这样的话让人难以辩驳。

  内地有多么需要坚定自信,是可以想象的。

  类似女排五连冠这样不断打败世界各国的成就,在振奋人心上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李铭在京城搞的研究所,整几个大发明、大发现出来,弄几个大奖,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

  奖项都是可以运作的,关键就是砸钱和砸对钱。

  这里不只是说交际游说的砸钱,科研成果也是靠砸钱的事,而且是累积的砸钱。

  21世纪连续有20人拿了诺贝奖的日笨很有体会。

  这20名科学家,只有一位的获奖成果是21世纪初做出来的,其余19人,有3人是60年代出的成果,7人是70年代,5人是80年代,4人是90年代。

  刚刚好对得上日笨的经济和科研投入。

  日笨是靠着朝藓战争而被镁国松绑了一些,5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60-90年代在科研上猛砸钱,收获期是60-00年代,获奖期是21世纪。

  2010年才开始在基础领域砸钱的国家,要等到2020年代才开始出成果,全球排队的科学家很多,想要得奖起码要2040年代。

  世界各国都差不多如此,这是一般的科学规律。

  李铭显然是可以挑一些重点领域搞重点突破。

  他没有挑物理、化学,一是因为这两门学科有很多理论方面的研究,不是那么好突破;即使有突破,排队等着得奖的大佬太多。

  二是突破所需要的设备也不好搞,大多是被巴黎俱乐部禁止销售到内地的。

  就是他能搞到实验所用的机器设备,也没人会使用,更不好解释来源。

  平白招惹麻烦事,对民生的促进作用,还不如引进现成的那些大化工、大机械有用。

  主攻生物方面就简单多了,一是科研突破和获奖都相对物、化两门来得容易,二是可以直接快速应用于民生。

  资金有限的李铭,肯定是集中资源投入在这种相对‘短平快’的项目上。

  今年大学和中学一样没有放寒假,老师、学生都在学校里,他可以让张海洋慢慢找。

  小学的学生有放假,老师没有放假。

  老师要在学校学习思想,整顿工作作风。

  阎埠贵和冉秋叶刚好一起回到四合院,遇上了在前院晒太阳的董大爷。

  冉秋叶招呼道:“董大爷,您老可真是安逸啊。”

  阎埠贵扶着自行车下坡,“老董的日子让人羡慕。”

  董大爷笼着手跺着脚,“还羡慕呢,烦着呢。”

  阎埠贵不以为意道:“还在为退休金的事情发愁呐?”

  “不用愁,迟早会发给你的。”

  董大爷认真说道:“市里面工会都不见了,现在没人负责退休金了,退休金从哪来都不知道。”

  阎埠贵随口道:“你管它从哪来,找你们原来单位要就是了。”

  董大爷没好气道:“说的轻巧,单位也没那么多钱。”

  养老金的金额不低,最早1951-52年的标准是退休前工资的35-60%,53-58年修改后的标准是50-70%。

  单位编列劳动保险金的比例是工资总额的3%,其中70%的劳动保险金用于发放本单位的退休金,剩下30%则上缴给市总工会,市总工会负责调剂发放。

  要是本单位的退休、退职的职工比较多,本单位的劳动保险金就不够用,需要从市总工会管理的大池子里调剂资金补足。

  现在市里的总工会停了有大半年了,上缴的30%没人收,也没有单位再上交了,调剂资金就出问题了。

  没有了外来的调剂补充,一些单位的劳动保险金坚持了几个月就不够发了。

  把报告打上去,是降低标准人人都发一些,还是哪里可以挪资金过来足额发放,又或者是提高劳动保险金的比例,需要有人拍板做决定。

  阎埠贵扶着车站在院中间,“你又不差这么点钱,再说你还有儿子。”

  董大爷像大多数的父母一样,“儿子他自己还得养孙子孙女呢,日子过得本来就紧巴巴的。”

  冉秋叶明显搭不上的话题,走又不合适走,留好像也不大对。

  恰好中院的一大妈瞧见她回来了,喊了她一声,这才不尴不尬的先回去。

  老邻居互相之间都是知根知底,阎埠贵斜着眼说道:“你就别哭惨了,去年温室大棚分到的那笔钱,我看你都还没开始用!?”

  董大爷没有否认,“这样坐吃山空,总有吃干净的那天。”

  阎埠贵示意东厢房,“小铭怎么说的?”

  董大爷摇头道:“我没问,这个问题跟他搭不上。我哪好意思麻烦人家。”

  阎埠贵一脸你不懂了,“小铭是轧钢厂委会的委员,厂里的大小事他都有参与。”

  “轧钢厂同样有人要领退休金。”

  董大爷一幅你才不懂的样子,“轧钢厂会缺钱么?”

  阎埠贵笑道:“这倒也是。”

  “他们厂的企业基金肯定有钱,随便挪一点就能凑够了。”

  站了一小会又有点冷,董大爷跺着脚说:“可不是嘛。我就没去麻烦小铭了。”

  阎埠贵也说起自家烦心事,“我家解旷是升学还是工作,也让我头疼得很。”

  董大爷接话道:“早跟你说过了,要赶紧找份工作,随便哪个集体的厂子也行。”

  “小铭前两年说的一点都没错,现在一一应验了。”

  阎埠贵趁机问道:“你有没听说哪里有工作岗位的?”

  “你这是套我的话来着了!我要是有消息早告诉你了,用得着你问么。”

  “这不是怕你一时之间没想起来嘛。”

  生活就是这样,不断的解决问题,不断的冒出新问题。

  解决不了就拖着,拖着拖着也没有解决,成为老大难了。

  两天后。

  港城,中环,联邦大厦。

  董事长办公室里正在开例会之前的小会议。

  娄晓娥翻着报纸,“《震惊!方便面竟然使用地沟油》,《火腿肠全是面粉,特大欺诈!》。”

  “马上就要过年了,港城突然冒出很多对我们不利的消息。”

  黄福义是负责公共关系的,维护报社、电台关系也属于他的职责范围内。

  “董事长,我已经调查清楚了,是吕家乐派人散布的消息。”

  “他先派人去市政局举报了我们,然后这些报社也配合着发了文章。”

  陌生的名字,娄晓娥没有丝毫印象,“谁?”

  黄福义有些心虚的说道:“就是之前散播我们魔方暴利的那个。”

  娄晓娥眉头一皱,“就是那个和朋友老婆偷情的?”

  “你整他的事情被他查到了?”

  黄福义老实交待道:“应该只是怀疑我们整了他。要是知道是我做的,肯定早就找我的麻烦了。”

  “市政局的人和我透露,送举报信的人是吕家乐的司机。”

  事情已经发生,娄晓娥没有多废话,吩咐道:“我会让倪休经理发个声明给各家报社。”

  “你也和报社说,我们支持他们的记者随时去厂里实地参观采访。”

  “后面要是有人再敢没凭没据乱写我们,叫阿海带人把报社的主编、编辑、记者、投稿人全部打断手脚。”

  以前也就工作上的事发点脾气,这次是娄晓娥到港城以来唯一一次这么生气。

首节上一节623/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