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埠贵家的人多,他自己的空闲时间也多;董大爷压根不用上班;两家早做好了这些琐事。
李大科长就更不需要了,有秦淮茹带着棒梗给他办得妥妥的。
后院的许大茂也到前院凑热闹,“三大爷,您啊甭多想了,只能走您手里的马了。”
阎埠贵斜着眼,没好气的说:“走了,他要将我的军,我还得回来被他吃掉。”
许大茂笑道:“那您干脆认输得了,下一把打个翻身仗。”
董大爷笑呵呵道:“这回许大茂算是说对了。”
“老阎呐,赶紧的,别磨蹭了。”
阎埠贵把旁边吃掉的棋子放回棋盘,投子认输,嘴上不服,“刚才我家老大叫我,我分心走错了两步棋才被钻了空子。”
董大爷有个好,对局的时候言语讽刺,那是在下棋,打的是心理战;赢了之后不会落井下石的继续奚落。
“那您多留点神,我待会要全力以赴的。”
阎埠贵重新摆放棋子,“您也仔细瞧好咯。”
和公园里两个人下棋、一大群军师站身旁一样,这时候有棋盘的地方也会围一圈人,热热闹闹的。
棒梗和大成、小星,仨小孩也跑到前院来看下棋。
李铭随意问道:“棒梗,你不用带妹妹么?”
棒梗笑着回话道:“小铭叔,小当和槐花在何叔家看弟弟。”
许大茂插话道:“你不喊傻柱傻叔了?”
棒梗昂着头,翻了个白眼,“我乐意喊何叔碍你什么事了。”
许大茂没想到会被怼的这么直接,“嘿!这小孩!”
去年李铭花钱让四合院里小孩子做好事的三名小队长之一,大成笑道:“许大茂,你要想和傻柱聊天可以去中院找傻柱慢慢聊。”
“我们来这是看三大爷和董大爷下象棋的。”
大成的辈分和阎解旷一样,比棒梗高一辈,有钱有好处喊许大茂为许哥,没钱没好处直接喊许大茂。
小星有些像养父易中海,话比较少。
棒梗附和道:“就是。”
许大茂奚落道:“你们看得懂么?别棋子上的字都不认识。”
大成瑟道:“不是我们吹牛,可能你还下不赢我们仨。”
许大茂调侃道:“看来,书是没有好好念,玩倒是很精通。”
大成不乐意的说道:“那不能怪我们,学校没有上课,又没有课本,我们也没辙。”
“你们‘七上八下九走光,下午来喝酸梅汤’,不也是同样没有好好上班!”
去年底到现在,好些单位的两伙人闹得不可开交。
中间的逍遥派七点到单位,无事可做或者说不想跟着掺和,八点就开始下班,九点人都跑光了,下午回厂里瞅两眼又溜了。
许大茂所在的宣传科电影放映组,差不多这样的性质。
生动形象的俏皮顺口溜把李铭逗乐了。
算是被说中了,许大茂没好气的说道:“你们这些小孩好的不学学坏的。”
刚从外面回来的李俊义笑道:“新通知应该马上能下来了,他们接下来都要回学校好好上学去了,以后有苦头吃了。”
大成不以为然道:“我们早想回去上课了的,想看书都没得看。”
许大茂找到机会反击了,“大成,你别在这扯犊子了。”
“你们什么小心思,大伙还能不明白么?”
“天天不想上学,去上学就像去受罪一样。”
棒梗反驳道:“你说的是你自己。”
“我是觉得上学好有意思,6年级的我早都会了,可惜没有初中的书让我学。”
作为过来人,许大茂揶揄道:“棒梗,不是许叔我说你。”
“想看书的人,在哪都会看书,就是去借也会借来看。”
“你们这些小屁孩,成天只想着玩,还怪没有书可以看。”
互相伤害,同样被说中了痛脚,大成提议道:“棒梗、小星,咱们去门口拐角那看棋,咱们不和许大茂凑一起。”
棒梗赞同道:“走,小星,我们去那看。”
三小孩一溜烟跑了。
一直没出声的阎埠贵点评道:“爱读书的人,在家也会自学。”
“不爱读书的人,就是把他关在教室里也是睡觉和瞎玩。”
正在下棋,董大爷施展言语骚扰,坏阎埠贵的心态,“那是老阎你不会教。”
阎埠贵不上当,“你说的有些道理,可能是我不太会教。”
“我最近天天参加学习班,也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
话都说到这地步了,董大爷没法继续攻击,不然那是奔着结仇去了。
“也没有几个人比你教得好的,这不是你个人的问题,还是得搞教学改革。”
由于整体的及格率很一般,从1954年开始,进行了各种教学试验、改革。
难以提高学生成绩,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除了主观的教学方法有些问题,也有客观条件非常有限的缘故。
财政紧张,又有大量学生达到了入学年龄,校舍和老师都严重不足,‘二部制’的学校大量存在。
二部制,顾名思义,学校把学生分为两部分,轮流在学校上课。
学生通常每天只有一半的上课时间在学校上课,另一半的时间在家自习或者在外面参加一些活动。
参加活动不说。
自习,这种全凭自觉的学习方式,用在高中、大学勉强还能行。
大部分的小学生时刻想着的是玩游戏。
没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学习成绩自然是很不理想。
中学的成绩,也是很多矛盾的根源。
某些人有家学渊源,较为容易学习成绩好。
而新出头的家庭,要不是跟着父母调动全国各地奔波,要不就是父母不在身边,在学习这一块不说主观的,客观上就有些许不利因素。
入团的时候,成绩差的人肯定是吃亏的,成绩好的在学校里占据了一些优势。
没有入团,那就没有后续的入党。
去掉那些各种名目,这是他们去年找校领导麻烦的最大因素。
觉得不公平,很不满!
小学没有这个问题,也就比较安生。
李俊义称赞道:“三大爷的红星小学在城东这一片算是比较好的学校。”
许大茂竖起大拇指,“那是,咱们三大爷在学校也是教学能手。”
阎埠贵笑眯眯道:“承蒙夸奖。我还需要多努力,再进步。”
许大茂顺嘴提道:“三大爷,学校那要是有通知了入学的事情,麻烦您和我说一声。”
“一有消息就告诉你。”阎埠贵知道许大茂为什么很关注,马春莲从乡下带来的小闺女7岁了,到了上学年龄了。
在场的人全都心知肚明,没有当许大茂的面说出来,
李俊义好奇道:“三大爷,去年没有招生,今年一次要招两年的吧?你们学校装不下吧?”
阎埠贵抬起头,“听说就是因为还在研究这个问题,区里的通知才一直没有发下来。”
“小铭,你的消息比较灵通,你知道这个事不?”
阎埠贵家的阎解旷也要初中升高中,相比小学入学的小事,这个更为重要。
之前不同的学校升学率差很多,现在要怎么个章程,还没有具体的细则,很多家长很关注。
第653章 这怎么升呀?
在旁边看了半天热闹的李科长摇头道:“我最近只顾着在厂里上学习班,没怎么注意厂外面的事。”
“中院的秦姐找我帮忙打听棒梗升学的事,我都还没有去打听。”
许大茂一幅必定如此的模样,“棒梗那是秦淮茹的心头宝,她指定找了好些人帮忙打听。小铭你不用去打听也没事。”
李铭微笑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有机会还是要问一问的。”
“我倒是听到了一些消息。”董大爷闲得很,平时常常去看报栏、看大字,那些地方聚集的人多,各种消息也多。
“棒梗他们不用考试,直接升学,去咱们附近的中学念书。”
“嘿嘿,老阎,解旷他们的我就不晓得了。”
董大爷还给阎埠贵找补了一句。
阎埠贵嘴上回道:“不着急。迟早能知道的事。”
李俊义家的小孩过两年也要小学毕业,关心问道:“这怎么升呀?”
“咱们这附近的中学可多了,有一中、五中这样的好学校、也有二十三中这样比较后进的学校,还有不错的二十二中。”
“去到不同的学校还是有区别的。”
许大茂挑了挑眉,“现在哪个学校是好是差,你还真不好说了!”
李铭随口道:“随便哪个学校都那样,关键还是要靠他们自己努力。”
这话也是他拿来应付秦淮茹用的。
几十年后,好些人忿忿不平说是被耽误了上大学。
整体而言确是如此。
但是那些大声嚷嚷的人就不一定了。
在1966年之前,很多初中学校的平均分只有60多分、70多分。
这样的平均分说明有很多人是考不及格的。
把当年的成绩单亮出来,能不能拿到毕业证都不好讲,更不用说考高中考大学了。
1965年的全国高校招生,有36万人报名参加(不是所有高中毕业生都参加了),最终录取了16.4万人。
1966-1969年,以及1971年,这5年都没有招生,按1965年的招生人数计算,总共少招了82万人。
1978年额外多招了12万人,实际少招的人数大约7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