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449节

  刘艳没有把纸条掏出来扔掉,调侃说:“您可真是自恋啊!”

  “以我现在取得的成绩,我有资格说这个话。”

  会不会聊天?刘艳被怼得无语了。

  周晓白得意的笑道:“小铭,我们回去吧。”

  “好啊。”李铭临走留了句话,“刘艳。我刚才的建议是很真诚的,希望你能把握住机会。遇到困难可以到红星轧钢厂找我。”

  在路上。

  周晓白还埋怨他,“你干嘛让她有困难去找你帮忙?”

  李铭糊弄道:“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我害得别人没了对象,帮个小忙也算是弥补。她要是想我帮大忙,我是不会搭理的。”

  实际理由是为了持续薅能量,这个没法说,他只能瞎掰这样的借口糊弄,还好周晓白比较单纯。

  “原来是这样。”

  “都怪我心太软,老想帮人。午饭后,我还得去帮四合院的邻居运送蔬菜回城。”

  “诶。以后能帮的才帮,不能帮的要拒绝。”周晓白殷殷叮嘱道。

  “我都听你的。”

  李铭载着周晓白回周家小别墅。

  在周家,他蹭了一顿简单的午饭才走。

  未来丈母娘陈亦君的厨艺很一般。

  而周镇南则去开会了,昨天下午下发了一份通知。

  部队也要参与到地方事务中,大伙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

  出了八条原则性的规定。

  ......

  二、一切指战员、...工作人员、勤务、医疗、科研和机要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要抓命,促战备、促工作、促生产。

  三、...、...、大辩论,充分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

  严格区别两类矛盾,不允许用对待敌人的方法来处理...内部矛盾,不允许无命令...抓人,不允许任意...、封门,不允许体罚和变相体罚,例如......、罚跪等。

  认真提倡文的,坚决反对武的。

  ......

  八、各级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用...严格管教子女。

  干部子女如有违法乱纪行为,应该交给群众教育,严重的,交给公安和司法机关处理。

  整个通知的字数不多,都是泛泛之谈,得开会讨论拿捏把握其中的尺度。

  规定是规定,具体的执行还得看人。

  像是李铭这样的,他跟周晓白母女说是要去帮忙运输大棚蔬菜,其实他早把这个差事转给了采购三科的人。

  采购三科帮忙运输,运费自然就该多少是多少,跟95号院的人明着算账,可以少鸡毛蒜皮的琐事。

  他实际是到港城来了。

  西环。

  西祥街10号的方便面厂。

  娄晓娥陪着李铭查看工厂的生产。

  方便面厂文广顺经理、倪休副经理给真正的老板介绍生产情况。

  文广顺经理小心解释说:“李董,现在还在磨合期,产能利用率有些低。不过,我们正在按井仓机械技术员的指导,进行改进。”

  “你们能顺利的把机器开动起来就已经很不错了。慢慢来,一着急把机器弄坏了更麻烦。”

  李铭又询问道:“检验室设置在哪里?”

  倪休副经理回话说:“在办公室那个方向,看完车间我们就过去看。”

  李铭要求道:“咱们可以不赚钱,我也亏得起这个钱,食品卫生安全这根弦要绷紧。”

  “一票否决制,出了食品安全问题,奖金你们不要想有,我还要找你们俩的麻烦。”

  文广顺、倪休两人连忙保证道:“我们会特别用心的。”

  倪休提了个切实困难,“我们比较担心仓储方面。年后天气转暖,雨水会增多,面饼的保管会比较麻烦,容易变质。”

  “这个是挺麻烦的。你们只管生产,我会让火星公司负责后续的仓储事宜。”

  倪休说的不是袋装的泡面,是散装干面饼。

  李铭打算面饼生产出来两三天内就转运到比较好的仓库。

  走马观花。

  他还算满意,和娄晓娥溜达了一圈厂区后回到中环的联邦大厦。

  火星贸易公司暂时也在这里办公,李铭吩咐汤洪德经理留意大型的中转仓库。

  忙完事情,李铭、娄晓娥俩人在董事长办公室闲聊。

  “你大哥呢?”

  “现在也是你的大哥。”

  “我一时半会还没叫习惯。”

  娄晓娥捶着自己的小腿,“他在塑胶玩具厂,你找他有什么事么?”

  “马上要开业卖货了,我要问他搞定那些帮派了没有。”李铭实际是想确定大舅哥有没有干活。

  他的好处许出去了,大舅哥要是办事不积极,说不过去。

  “汤洪德经理刚才不是汇报说已经拜访过了吗?”

  “要相信手下,也不要完全相信。”

  “知道啦!我打电话叫他过来。”娄晓娥之前的手下人是高建成、高建德那些朴实孩子,尔虞我诈的事遇到的少。

  李铭慢条斯理说:“咱们讲规矩,以后要是有人敢找咱们销售公司的麻烦,我绝对要那些人吃不了兜着走。”

  “打打杀杀还是不好的。”

第557章 李科长,大事不好了

  李铭更讨厌麻烦事,安安稳稳赚钱买机器、买技术搞发展更香。

  “嗯,所以咱们先礼后兵。”

  电热水壶的水烧开了,娄晓娥起身张罗。

  “火腿肠厂的设备正在安装,你真不去看吗?”

  “不去了,我又不懂安装,去了还添乱。等他们开始试生产了,我再去看。”

  “有三家贸易公司给我们报了肠衣的价格,有一家比较贵的是陈议员的亲戚。”

  李铭决定道:“既然陈议员愿意来参加我们的开业典礼,那就用他亲戚家的。”

  娄晓娥向来听他的话,这事就这么定了。

  她说起新长的见识,“我以前还以为火腿肠的肠衣是要用猪的、羊的,没想到居然还可以人工制作。”

  李铭笑道:“科技在进步,公司以后要多追踪前沿科技,里面有很多商机。”

  纤维肠衣、胶原肠衣、塑料肠衣等人造肠衣,在瓯、镁、日等国家和区域早已大规模使用多年。

  日笨大量进口我国的天然肠衣生产高档香肠,大量出口人造肠衣给我们。

  1986年的数据,日笨进口我国的猪肠衣大约100多万米,羊肠衣1000多万米。(成年羊的小肠有20-30米,甚至50米。)

  南北养殖的主要牲畜不同,津城大量出口的是羊肠衣,上嗨大量出口猪肠衣。

  我国的肠衣出口是有传统的。

  1936--1938年的数据,全国肠衣总出口额为国币7亿6887万元;而作为出口的大宗商品,丝的出口额为国币4410万元,仅占肠衣出口额的6%。

  李铭的火腿肠工厂是准备几种肠衣都要,高档货、低档货都生产。

  港城是贸易港,不愁肠衣的供货。

  接了娄晓娥的电话,大舅哥很快赶到了办公室。

  “我刚刚跟粮食进口商聊采购的事。”

  “港城这里的粮食生意,规定得很死。进口商只能将粮食卖给批发商米行,零售商只能跟米行进货,三者的关系很明确。”

  大舅哥进门抱怨了一箩筐话,瘫坐在沙发椅上,等着娄晓娥给他倒茶。

  李铭笑呵呵道:“不把事情搞复杂,那些瑛国佬、二诡子怎么从中获利?”

  其实也有稳定市场供应的缘故,但是涉及到许可权的发放,自然就有名义收好处费。

  大舅哥竖起大拇指夸道:“一针见血。”

  “我看港城的法律就是这个套路,弄得那么复杂,没有律师帮忙根本搞不明白。”

  “大哥,汤经理跟各个帮派拜码头的事情,顺利么?”李铭直入主题问道。

  “挺顺利的。不过我有点担心到时候生意很火爆,那些人会不讲规矩要插一手。”

  大舅哥接着又补了一句:“咱们都不是讲白话的人,先天跟他们不是一伙的。”

  这也是李铭一直强调销售公司要先拜码头的缘故。

  别人可以用一句乡音,喊一句老乡自己人,打个哈哈,很多事情有互相认识的中人帮忙谈拢,而且还讲究吃相。

  对其他人可就没这么好说话,利字当头,霸占了先。

  乱七八糟的事情都要李铭出面去解决的话,他都会懒得赚这个钱。

  “大的帮派只会做有油水的事,搞那些黄赌毒,搞房地产,看不上我们这样的麻烦生意。”

  “小的帮派,你们也不要硬碰硬,先绕过那一小片区域,留着我会处理他们。”

  大舅哥以为妹夫身份不一般,确实不用在意小帮派,反而询问道:

  “说起房地产,港城的房价在朝下走,你还叫黄福义顾问留心别墅?”

  李铭刚买房,当然知道在房价不稳。

  至于原因,人人都知道。

  火火红红的事情已经传到了港城。

  有些人怕了,又想要跑路了,房产肯定是要出手卖掉。

  卖的人多,买的人少,卖得的人还很着急,买家不狠狠宰他们一刀都说不过去,降价是必然。

  这些卖家也不是胡乱担心,还是挺有依据的。

首节上一节449/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