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409节

  像秦淮茹天天忙着人事科的工作,娄晓娥整天忙着生意和分发种子的事。

  两女有事要忙就没有一天到晚粘着他。

  要找个合适的事情让周晓白忙起来,这貌似有点难。

  智多星李铭一时之间也没有好的思路。

  他只能慢慢谋划。

  第二天。

  又是一个周末。

  他跟娄晓娥、秦淮茹说要去查看采购三科的温室大棚。

  两女各自有事情要忙,以为他是去处理采购三科的业务,也没有多问他。

  他带着周晓白到乡下痛快的玩了一个上午才回城。

  回城的时候,小货车遇上了好多车。

  周晓白没觉得有什么,还沉浸在俩人在一起的愉快时光。

  李铭感觉情况不大对劲。

  95号院。

  前院院子。

  好几人正在晒太阳闲聊,站等着吃午饭。

  刚下班的傻柱说道:“我回来的路上,看到好多车进城。不是十辆八辆,几十上百辆,一个车队老长老长的。”

  阎埠贵胆儿小,“进城来抓人的吗?”

  傻柱摇头道:“没听见动静。”

  吴名胡乱猜测道:“来接那些参观的人回去的?”

  “不清楚。三大爷您跟街道办熟悉,去打听打听?”傻柱怂恿道。厨子是最希望参观的人赶紧回去的。

  阎埠贵立马推脱道:“咱们大院有小铭在,他的消息最灵通。我们不用去打听,只要等他回来了就清楚怎么回事。”

  董大爷灵活变通,“吃完饭,咱们可以在门口问其他大院的人晓不晓得。”

  同时。

  轧钢厂保卫科的人也在聊八卦。

  “从早上到现在,有好多车往城里方向去了。”

  “我刚才也看到了,看着像是外地来的。”

  “城里也没抓人的动静,你们说会是出了什么事?”

  “抓人也用不了那么多外地大卡车吧?”

  “来的都是空车,我估摸会不会是用车把参观的人送走?”

  “那真是太好不过了!”

  “主要是现在天冷,咱们怕他们受寒受冻了生病。”

  “对对对!我就是这意思,刚才没说清楚。”

  被麻烦了好几个月了,京城很多人都盼望着那些参观的人赶紧走人。

  这些本地人的心态很像邀请亲戚来家里做客的主人。

  一开始特别热忱欢迎,竭尽全力的好吃好喝的招待亲朋,不许走!走了就是不给我面子!

  亲朋连续住了十天半个月后,主人心里就开始纠结了!

  等亲朋住了个把月后,主人开始盼着您赶紧回家吧!

  关键还不好赶人,还得口不应心的挽留:‘没关系,使劲住,爱住多久就住多久!’

  场面得撑住!

  死要面子活受罪!

  95号四合院和轧钢厂保卫科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心态。

  李铭把周晓白放在她家门口,急忙开车赶回保卫科打电话。

  一番探听,没有白忙,他知道了缘故。

  那些车确实是给外地来京参观人员使用的。

  第七次的接见方案已经出炉了,又是一个新花样。

  上回第六次的步行到城门楼不肯走,相当耽误时间,指挥员们对此进行了改进。

  搞了个新的方案:外地来参观的人坐卡车经过城门楼。

  意图很明显,这样可以让那些‘小家伙们’没法停下来不走。

  住郊区的60多万参观人员,扣掉待在广场的30万,剩下30万人至少需要6000辆大卡车来运。

  京城没有那么多大卡车,从兵种和附近几个区抽调卡车,火速云集京城。

  这次的计划本来是很周详的。

  集合的登车点、各路卡车纵队通过的出发点、经过城门楼的时间、疏散出口的安排等等,一整套的流程都经过精确的计算安排。

  还提前用几千辆卡车举行了一次预演,修正完善了计划。

  可惜事与愿违,真正执行起来的时候很不理想。

  搭载小家伙们的5路纵队卡车,整个车队绵延三十多里,未能像演习的时候那样顺利通过城门楼。

  因为,当大卡车到城门楼区域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抬头垫脚朝北看,车厢南面的人拼命往车厢北边挤。

  卡车的载重失去了平衡,有翻车的危险,驾驶员只能一再放慢车速。

  现场有广播员一直大声劝说不要挤,前面有说过,小家伙们已经学会了古今中外的技能,只选有利的听,不利的不听。

  上一回的就是搞各种花样的迟滞不想走。

  这一回一模一样,任凭广播怎么劝说也没人听,该挤的照样挤。

  不能按计划的车速行驶,致使整个活动的时间大幅延长,持续了6个多小时。

  站的人就要一直站6个多小时,实在太累人。

  11月10号又是一次不太成功的活动,这就有些尴尬了。

  第二天,11月11日下午,住在城内的150多万参观人员,挤一挤分布在长街两旁,连绵26里。

  用敞篷车检阅,这个办法快得多,顺顺利利完成。

  前后两天合一起算一次,又接见了200多万人。

  坐车的人、步行的人,全国各地的人还在源源不断往京城来。

  这几天,李铭顺风顺水。

  去周晓白家见她父母,没有遇到刁难,聊的事情大多是工作,他轻松应付了过去。

  他同周晓白的关系算是过了明路。

  给全国各地发放良种的事情也顺利结束,他又开始新一批育种工作。

  这次主要育种大豆。

  之前他优先育种花生,是因为生长能量有限。

  花生的平均亩产量比大豆高,花生出油率更是远远超过大豆。

  同样有固氮作用,还是重要的零食。

  他就先搞出了改良的花生。

  相比大豆,花生也有几个缺点,对土壤、气温、日照的要求更高,越靠北方产量越低。

  粮豆轮作的话,花生只要收获晚一点就占用了冬小麦的播种时间,会严重影响主粮的生产。

  根据向阳花大队农业生产的实际反馈,此时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大豆更合适用于粮豆轮作。

  这年头的大豆亩产量是60多斤,实在是太低了!

  李铭也就充分利用开会时间,用生长能量催生育种大豆,大豆亩产量已经升到120斤,他还在继续试验多个品种,争取200斤以上。

  小世界培育出来的种子,产量能保证,缺陷是不知道抗虫性如何。

  他希望抗虫可以,不然生产队以后捉豆虫都得忙得不可开交。

  在一些人看来,豆虫也是一种香喷喷的美食,可煎炒油炸各种做法。

  11月11日的夜里。

  李铭跟娄晓娥、秦淮茹围坐一起吃宵夜。

  桌子中间一盆鸭杂米粉。

  娄晓娥笑嘻嘻道:“真好吃,我再装个小半碗。”

  “要不要加点辣椒酱?”

  娄晓娥拒绝道:“不要。汤里面已经加了生姜,够辛辣的了。”

  秦淮茹劝道:“晓娥,这种沙县的辣椒酱不怎么辣,加进去吃起来味道不一样。”

  “下次再尝试。今晚肚子好饿,我先吃饱了再说。”

  “天气变冷,我也觉得只喝果汁垫肚子有些空落落的。”

  “也就我能养得起你们两个。”

  秦淮茹风情万种的捋了下额前的发丝,“我跟晓娥陪你到这么晚,早早睡觉的话,我们也不用吃宵夜。”

  “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舒坦,你们两刚才也挺享受的。”

  娄晓娥刚装好米粉,羞恼道:“要死啦!你再乱说!”

  李铭边吃边敷衍,“好好好,我不说。你们心理有数就行。”

  秦淮茹白了他一眼,“仗着我们纵容你乱来,小心得意忘形惹事。”

  “在你们面前,我又不用假模假样的。”

  娄晓娥关心道:“秦姐,小铭说有人骚扰你?”

第531章 不觉意外但很震惊

  秦淮茹停下筷子,蹙眉道:“粮食局的一个主任。”

  “我早就一口回绝了,连人都没有见。对方倒是来劲了,托人托到我们厂里了。”

  娄晓娥嘻笑道:“秦姐你千娇百媚的模样,我是男人我也心动。”

  转过头,娄晓娥调侃道:“现在就看李大科长的了。你女人要被人挖墙角了,你还不马上行动!”

首节上一节409/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