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267节

  “秦姐,你怎么会把我想得那么坏!”

  李铭开始摆事实,“我平常对棒梗可是好得不得了,不好说恩同再造,起码当个干爹还是没问题的。最近这几个月,每个月1块5毛钱的零花钱,哪个小学生的爸爸有给这么多的?”

  “那你为什么说要把棒梗赶得远远的?”

  “我什么时候说‘赶走’?棒梗念高中、念大学不是可以住学校么?出来当干部那不得住单位宿舍么?去参军那就更远了!”

  秦淮茹这才知道错怪了人,主动贴了过去,“我这不是理解错了嘛。”

  李铭用手指勾起她的精致下巴,“你不怕我是在给你画大饼?”

  秦淮茹崇拜的眼神溢于言表,“就没有你办不成的事情!”

  “那你是不是该认个错呀。”

  “我错了,我不该乱想。”

  “这还差不多。来,咱们到货车边上说会悄悄话。”

  秦淮茹太懂他的悄悄话是什么意思了,“已经两次了,而且也太晚了吧。”

  李铭不由分说搀扶着她往车跟前走,“不晚,还早着呢。”

  秦淮茹也是半推半就,乌漆嘛黑看不清,由着他带路。

  “你扶着车就行,其他的我来。”

  。。。

  (↑)

  。。。

  晚上快10点了,别人都已经睡觉了,秦淮茹才回到95号四合院。

  面对在家等了老半天的贾张氏,秦淮茹不老实交代都不行,

  “我下班回来的路上凑巧碰到了小铭。”

  一句话就把贾张氏的所有疑问给解答了。

  秦淮茹自己还有一个大大的疑问,就是她的衣服是怎么晾干的?这样的天气,衣服没那么快干。

  她刚才急着赶路回来,没仔细问李铭。

  不过今晚她实在太累了,腿软,先休息,有事情明天再说。

  第二天,

  傍晚,

  李铭回到95号院。

  四合院的几个邻居也凑了过来,一起看他的东厢房。

  面条厂的李俊义称赞道:“刘师傅做事挺快的!傻柱那边的还要好几天。”

  董大爷同意道:“瓦都盖了一半了,明天肯定可以完工。”

  李铭仔细探查了一下房子,“还行,做工可以。有您老帮忙盯着,他们也没机会偷工。”

  京城的雨主要是七、八月下,其他时候的雨水并不多。

  要是南方那种一年到头都很多雨的地方,捡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久雨瓦漏水,天晴忙翻修。

  瓦是一种比较轻薄的陶片,经过风吹日晒雨淋,屋顶的瓦片会移动、破损,这就导致屋顶会出现滴漏。

  有的房子很久没有捡瓦,就会发生屋外下大雨、室内下小雨的麻烦事。

  主人家有没有及时做翻修瓦片、加固房屋、清理沟渠等改善居住条件的事,基本上可以看出这一家人的家风家貌。

  董大爷比较懂,“你这是第一家,刘师傅肯定不敢给你偷工减料。”

  吴名乐呵呵道:“接下来就是我们了。”

  李俊义问起了另一件事,手指西厢房,小声问道:

  “董大爷,听说刚才三大爷家有点争吵?”

  董大爷一天到晚在前院呆着,了解的事情还是多一些,

  “你们还没回来,阎解成先回来了。老阎只想检修加固一下,阎解成想加个阁楼。多加一个阁楼花的钱就多了,阎解成就想问老阎要点钱。”

  吴名撇嘴道:“三大爷的钱可不容易要到!”

  董大爷摇头道:“就是这么回事!这不就闹了点矛盾了,具体细节我也不大清楚。”

  李俊义替阎埠贵说了句话,“阎解放下乡了,三大爷家算是宽敞了一些,确实不着急。”

  吴名也不得不同意道:“这倒也是。过几年,要是阎解旷再下乡,阎解娣嫁人,三大爷家就老宽敞了!”

  刘海中的大儿子刘光齐带着老婆孩子进院里了,手里提了1斤多鸡蛋。

  网兜装着,特别显眼!

  八卦闲聊被打断,几人散场各回各家吃饭,阎埠贵出来了,明显是冲李铭来的。

  李铭问候道:“三大爷,吃了吗?”

  “还没做好,还要等一会儿。小铭你明天有空没有?”不好耽误李铭时间,阎埠贵直接询问道。

  “明天虽然是星期天,但事情还是挺多的,明天中午跟明天晚上才有时间。”

  他上午要去学音乐,下午要跟娄晓娥老师交流一些知识,挺忙的。

  阎埠贵邀请道:“那就明天晚上,我让你三大妈炒两个下酒菜,咱们边喝边聊。”

  “是有什么事情吗?三大爷,咱们的关系,不需要来那些虚的。”

  阎埠贵扫了一下四周,“还真有个麻烦事情要麻烦你,所以咱们明天慢慢详聊。”

  “那行,那咱们明天见。”

  阎埠贵不急,李铭更不急,能帮就帮,不能帮就拒绝,毫无压力。

  等他回到城西小院,洗好了澡的娄晓娥等人刚好一起吃晚饭。

  晚饭后,

  李铭在看报纸,娄晓娥在吃草莓,偶尔也喂他吃一颗。

  ‘建设工程部在津召开全国排水会议,利用城市污水灌溉农田大有可为。’

  ‘豫省林县荭旗渠竣工通水典礼举行,总干渠和干渠全长171.5公里。’

  ‘京城水泵厂利用新技术生产新型农业排灌泵,出厂价降低了一半。’

  ‘云省新建扩建5座钙镁磷肥厂,全省钙镁磷化肥产能提高2倍。’

  娄晓娥点评道:“最近报纸上的新闻大多是农业新闻。”

  李铭笑道:“现在全国上上下下最重视的工作就是春耕。有的春耕结束了,得说一下成绩;有的才刚开始,得加油鼓舞干劲。”

  “我和我姐跟着生产队去试着上工,一天农活干下来,真的好辛苦。”

  “有什么劳动是不辛苦的?种田其实算是比较轻松的活了。”

  -----------------

  今天4000字。

第421章 你们自己上来(4000字)

  李铭接着解释道:“老话说的,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哪一样都不比下田干活轻松。”

  “就拿打铁来说,锻打的时候不停不歇,炉火的高温就有很多人受不了。打铁的人,时不时就得吃点跌打丸。”

  白美富的娄晓娥算是被说教了一下,不过一点也没生气,

  “那什么工作是不累人的?”

  李铭好笑道:“现在哪有不累人的工作!只有不用干活才是轻轻松松。而这种不用干活的人,必定是有人已经帮她干完了。”

  “比如你这个小笨蛋,我都给你安排妥当了。你做事只是体验生活,打发时间而已。”

  娄晓娥得意道:“因为我有你呀!”

  “你啊,在下乡的时候要多注意一下说话分寸。刚刚吃掉的草莓,都顶一斤猪肉的钱了,你要是在别人面前无所谓的讲,可能就会引起别人的不舒服了。”

  “知道啦!我现在也是知道民生艰难的。可惜咱们没种多少草莓,不合适拿去卖。”

  李铭无所谓道:“我一开始就没打算卖草莓。咱们种一点自己吃,不麻烦,吃不完有多的就拿一些当礼物送人。”

  有文字记载,草莓最早于1915年由鹅国侨民引入东北,最早的落脚地是黑省的亮子坡。然后全国各地又有从国外引入的,但都不成气候。

  60年代,这时候的草莓种植,也主要集中各个大城市的附近,因为能消费得起草莓的人基本生活在大城市。远距离交通运输不发达,就近供应。

  “下周开始估计是吃不完了,我在乡下摘好了你下来载回城。”

  “刚好下周是劳动节。摘好了,你让他们用小篮子装好,我到时候拿去送给陈国栋科长他们。”

  娄晓娥假模假样,“坚决完成任务!”

  李铭想起另一个事,“你现在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帮我写一份看电影的观后感。”

  “我票都让人买好了,纪录片,《敢教日月换新天》,工农业生产的新成就,还有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明天你跟你姐去看电影。”

  娄晓娥疑惑道:“你不跟我一起去看么?”

  “我明天不是要去上音乐课嘛,能上的次数不多了。”

  “好吧,那我带大姐去看,顺便陪她逛街买些夏天的衣服。”

  “本来就是两张票,让大姐一起去的。你说的这些事情我是注意不到的。要是有缺什么票就跟我说,我会派人去找。”

  “什么都不缺,还好多票呢,都得及时用掉。那中午我就不回来吃午饭了,我跟大姐在外面吃。”

  “你看着办。明天下午城东小院,你自己想个理由找过去,我在那等你。”

  娄晓娥没多说什么,心里自有一番计较,一个星期就这半天时间,这事情她比李铭还积极。

  娄晓娥又问道:“这时候的电影,放的应该是15号新闻简报吧!”

  “有可能,不过我也不确定。”李铭确实不知道,最近他没跟采购三科的人聊天,对电影、戏剧的近况不太了解。

  “我明天看完了回来跟你说。”

  第二天,

  24日,发粮票的日子。

  李铭先来到95号院领了粮票才去海淀听课。

  他比较意外的是周晓白等人也在。

  下课后,

  郭老师跟他解释,“小李,我爱人今天带着孩子去了颐和园,所以我等会先去颐和园跟他们汇合,就不跟你一起回城了。”

  李铭自然是没意见,“好的。郭老师,那我先走了。”

首节上一节267/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