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162节

  吴名幸灾乐祸道:“他们车间主任安排的事情,他不去也得去。每个车间都有轮到这样的义务工。”

  周日加班参与一些义务工,此时也是常事。

  逻辑也很好理解,既然你是工人,是这个国家的主人,那你就该对自家的事情多花些心思,这很合理吧?

  袁万顺也笑道:“你们轧钢厂这次建房可以解决好些职工的住房问题了吧?”

  吴名看向李铭,说道:“我们厂的李副厂长给我们画了大饼呢。现在我们全厂职工都指望小铭搞的建材厂了。”

  袁万顺好奇道:“你们李副厂长说啥了?”

第260章 六十块钱每平米?

  轧钢厂工人吴名说道:“李副厂长说,车间的废炉渣可以做成水泥还可以做成砖,砖厂生产的砖一部分用来建房,一部分拿去对外出售,这样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建材跟资金建房。”

  袁万顺称赞道:“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勤俭建厂。你们轧钢厂的思路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我们酱油厂当时没想到,要是也这样提前准备好建材,我们厂早两年就可以申请技术升级改造了。”

  李俊义羡慕道:“你们厂岂不是人人都可以住楼房了。我们面条厂还得慢慢等,福利基金的结余够多了才敢建房。”

  吴名解释道:“房子造价高,每年也建不了多少房子。要优先安排劳模,优先安排先进,还要优先给结婚的青年职工,我们这样的也一样有得排队。所以我才说李副厂长是画的大饼。”

  袁万顺打听道:“你们厂的建造成本是多少?”

  吴名伸手比了个数字六,说道:“听说是六十块钱每平方米的预算。”(53年上嗨2万户工人新村项目,一开始预算63.5元每平米;实际花费5821万元建55.04万平米(居住面积37.85万平方米),实际造价105.76元每平米。其他资料,造价也大多在40-70元每平米,可能包含有土地费用跟税费。)

  8月份才干完大工程的袁万顺也是懂行的,说道:“一般的也才五六十块钱,你们自己有建材厂了,怎么也要这么高?”

  吴名说道:“听说是有人列举了明朝以来京城周边的大地震,为了预防地震灾害,有对地基、支柱墙面进行重点加固,水泥成本会增加10%。还准备额外建一批地窖跟杂物间合在一起,给住户冬储大白菜用。”

  这个建议是李铭给李副厂长汇报的。他这是给工人们预备好以后的住房,到时候他们也不用乱搭盖了,杂物间也可以先凑合挤一挤。过两年,还可以临时改造当防空洞使用。

  他查资料的时候也查到了空心砖的优点是更保暖,缺点是抗震性能比实心砖差,然后他就跟李副厂长汇报了一下他的新想法。

  李副厂长找人计算了一下各种更改后的建造成本,没有增加预算金额,最后厂里的办公会议上就做了更改的决定。红星轧钢厂把报告提交到市规划部门,不是要求增加拨款,一套流程很顺利通过。

  李俊义注意到的重点不一样,问道:“等会,列举了明朝以来的大地震,有没说下次什么时候会大地震?”

  吴名自己都是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说道:“这谁能晓得?听说是一百年就有一场大地震,估计下次也不用太久了。”

  “没有说一百年必然有一场大地震!是说京城在地震带上,历史上京城跟周边发生了好多次大地震。建的房子是给大家住一辈子的,肯定要考虑长远,厂里就决定建得更坚固一点。”李铭心里吐槽,不知道谁给造谣传谣的。

  他真不知道地震的具体日期。

  袁万顺颇为赞同道:“没错,建房子就得建结实点。”

  吴名又想起了一个小道消息,问道:“小铭,我听说厂里要把你从鲁家山调回来,去职工住房建设指挥部?”

  “我这大枪早已饥渴难耐了,咱们出发吧。”李铭背上气枪,故意岔开话题。

  李副厂长在收缩势力,感觉职工住房这边更用得上李铭,是有提过那么一嘴。李铭那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一点也没在意。这时候事情还没有成,他也不合适嚷嚷。

  袁万顺狠狠吸完最后的烟屁股说道:“我回去换双鞋子,等我两分钟时间。”

  三人骑车一起到轧钢厂,李铭用小货车载着他两一起去向阳花地界打猎。

  有李铭搜索猎物,就不可能会空手。

  “小铭哥,这个洞里好像有只兔子。”这次还是高建业带路。

  “兔子的后腿很有力气,你小心点别被它踢了,踢中可是很疼的。”

  李铭这次直接打兔子打到兔子洞来了。

  之前天气不冷的时候,兔子不爱在洞里待着,会在草丛或者沟壑等地形复杂的地面窝隐藏。

  野兔是群聚的独居动物,就是一片区域里有好些兔子,但每只兔子会有自己的窝。

  狡兔三窟不是说一个窝有很多的洞口,是说兔子有很多个不同地点用来藏身的窝。

  有些人发现了兔子的临时窝就会设置绳套陷阱在旁边,兔子的听觉、远视、视野范围都很好,可惜是个近视眼,它自己会往套子上钻进去。

  一般人遇到兔子洞还得兴师动众先找其他洞口,再想办法或堵或用网等工具对付兔子。

  挖土专家李铭把气枪交给吴名保管,他用赶路的木棍撬土就活捉了一只肥肥的野兔。

  高建业帮忙递绳子,李铭绑兔子腿。

  拿着气枪的吴名说道:“小铭,我是服了你。你这能耐我说出去估计也没人信。”

  手上提着猎物的袁万顺也笑道:“我去我们酱油厂说这事,工友肯定还以为我是在帮你吹牛。”

  高建业得意道:“我们大队的人全都信。”

  “都是小的东西,可惜没碰上野猪、狍子什么的大家伙。”

  “有这么多只,凑起来也不少了。”

  “等会你们也来试试,我今天练枪练得差不多了。”李铭主要目的还真就是为了练习一下枪法。

  高建业最积极的说道:“小铭哥你等会要教导我一下,怎么才能瞄得准。”

  吴名、袁万顺两人也都是跃跃欲试。

  一行四人在太阳下山之前就满载而归了。

  出来练习枪法的李铭很满意,三个很有参与感的同伴也很满意。

  吴名袁万顺两人带着分到的野鸡回到四合院。

  正好在前院院子里的阎埠贵说道:“你两这是收获不错啊!”阎埠贵午后没在家,下午回来听三大妈讲了一下他们去打猎的事。

  吴名好笑的说道:“三大爷您别瞅了,小铭没回来,他带着野兔找人收拾兔子皮毛去了。”

  袁万顺拿长棍往地上敲击了两下,说道:“我们是沾了小铭的光。好家伙,您瞧见没有?就我手上这根木棍,小铭直接用它把兔子的洞给扒了,活捉一只肥兔子。”

  阎埠贵羡慕的说道:“你说的这话,我信。”

  “三大爷我们先回家了,这太阳一下山,气温下降得就快。”

  “你们赶紧回去加点衣裳,别着凉了。”没等到李铭,阎埠贵自然也就先回家了。

第261章 驻城东办事处

  城西小四合院,娄晓娥给李铭开门。

  “今天收获怎么样?”

  “打了几只野鸡野兔,野鸡分给吴名、袁万顺、高建业三人了。野兔我拿去范家文那边了,让他的邻居帮忙处理一下兔子皮毛。我也顺便把气枪还给了人家,以后要用我自己买一把来用。”

  “先去洗一下吧,就等着你一起吃晚饭了。”

  娄晓娥把吃饭的餐厅安排在了东厢房,有烧炉子的土暖气在,比较暖和。

  今天四人的晚饭是吃火锅,牛羊猪肉、蔬菜齐全。

  娄晓娥抱怨道:“这太阳一下山,就感觉冷多了。”

  知道李铭跟娄晓娥在乡下搞了温室大棚,福伯提醒道:“今年这气候,可能比往年更冷,下雪可能会比较多。”

  “小铭,咱们的大棚能不能撑住大雪?”娄晓娥马上问道。

  “我们的大棚是建在山坡上,雪往下扫就行了,不会积雪。而且我特意让高连长帮我借的木材,都是造房子的好料子,比一般的旧房顶更结实。额,说起来,高连长一直没找我要黄瓜架子的钱。”

  “我插黄瓜架子的时候,还以为是先借来用的,后面再还给人家。我当时还想怎么都是新做的。这个要多少钱?有一个月了吧?得赶紧把这钱给人结算了。”

  “高连长是建议我用他们那边旧的,我想了一下,用新的可以少一些病虫害。也不要多少钱,按捆算钱的,一捆5毛钱。我下次去了向阳花就跟高连长算一下钱。”

  正在刷羊肉的福伯提醒道:“下雪后气温会比较低,你们要不要先准备一些柴火煤炭?”

  “确实。不怕用不上,就怕要用的时候没有。乡下有现成的柴火。福伯您带着晓娥去采购一些火盆。真要加温的时候,我让他们直接大棚里烧火盆加热。”

  福伯又问起一件事:“你们那个什么实验点的名头,想好了没有?要不顺便把牌子做好了,挂在城东小四合院那边?”

  “就叫向阳花生产队副业队驻城东办事处。”李铭吃着特别喜欢的牛百叶。最近商业部门改进作风,提前两三天预告会供应什么,买东西也不用靠小道消息了。

  娄晓娥被逗笑道:“咯咯,这名字不伦不类的。”

  “等后面,我会再挂一个轧钢厂的牌子上去。”

  城东的小四合院空着是不可能空着的,李铭挂个办事处的名头,别人也就没办法再打这个房子的主意。

  福伯不由的多问一句:“按你们的意思。城东那边,我对左邻右舍还只是说在城西找了个看大门的事情做。到时候牌子挂上去,我跟他们说把房子租给向阳花生产队了?”

  “您要说是转给了红星轧钢厂,向阳花生产队是轧钢厂的人让他们在那的。”

  福伯确认道:“我记下了。”

  “娄晓娥同志,经过我的深思熟虑,现在决定任命你为驻城东办事处的主任,娄主任你要好好干。”

  娄晓娥配合着说道:“我一定好好努力工作,坚决完成任务。”

  福伯福妈也是宠溺的看着娄晓娥耍活宝。

  “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好好吃菜。”

  “太腻了吃不下了。要不你做点烧烤给我吃。”

  “烧烤,明天再给你弄。明天不行估计得后天给你弄,吴名、袁万顺明天要请我喝酒。你今天先把火锅吃完来再说。”

  “好吧。”

  “晓娥,我去给你洗点水果。”

  “福妈不用去麻烦了,我吃点菠菜就好了。”

  吃好晚饭,李铭娄晓娥回正房休息。

  “报纸的事情跟你爸说了么?”

  本来还兴高采烈地的娄晓娥立马蔫蔫的,回话道:“我按你说的都说了。我爸说他会去了解情况。”

  “我是尽力了。我的建议是你爸他们赶紧处理一下家产,带着黄金去港城。你就留在我身边,我会好好保护你的。”

  “哎,我家这样分开不知道要分开多久!”

  “没事,就两三年时间而已。之后我想想办法,咱两也可以去港城看望你爸妈。”

  明年开始,闹了两三年,对外贸易也没停,进出口总额一直维持在40亿美元左右。

  到了70年,各方都知道搞建设还是很重要的,事关吃饭的问题乱不得,对外贸易就开始大幅增长。

  两三年时间,到73年进出口总额就有109亿美元,出口额从22亿美元增加到58亿美元。这也是敢实施‘四三方案’的底气。

  在港城的华润公司旗下的五丰行,还搞起了骚操作。

  73年4月份,委托港城的商人出面,先在伦敦和纽约砂糖交易所购买期货26万吨,平均每吨82英镑左右。然后立即向多个产糖大国购买现货41万吨,平均价格89英镑左右。

  市场上自然开始传言我国在大量购买砂糖,纽约、伦敦砂糖市场期货价格大幅度涨价,追高到105英镑,我们既完成了砂糖的采购,又在期货市场上大挣几百万英镑。

  港城这个对外窗口始终没有关闭。港城的蔬菜水果,甚至连水都是靠今年刚竣工的供水通道提供。

  罗湖、文锦渡口岸虽然往来人员寥寥无几,但还是一直通着的。京城有外贸权限的企业也很多,李铭想想办法还是能过去的。

  “你答应我了的哦!我可是会记着的呢!”

  “放心吧,就没有我办不成的事情。”

  安慰好娄晓娥,李铭回到95号院。

  大冷天,四合院的住户们都躲在自家暖和的屋里。

首节上一节162/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