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第259节

  李扬不可能再加价了。

  哪怕戴维并没有回复远诚资本,而是看向了他。

  他再加,即便明知道赚钱,别人也会把他当做傻逼。

  他笑着对戴维说道:“恭喜学长了,这个价位,我已经没办法参与竞争了,期待下一轮还有跟学长合作的机会。”

  尘埃落定,李扬不加钱了。

  戴维说了几句客套话,送走了李扬。

  至于后面双方谈了什么,李扬也懒得知道。

  晚上,给姜半夏按摩的时候,姜半夏说道:“李师父今天事情办完了吗?”

  “办完了啊。”

  “那我是不是应该恭喜李师父一下?”

  “屁,被人截胡了,有人不要命的往上抬价,我最后懒得加了。”

  “嗯?李师父既然觉得有投资的机会,即便价格高点,肯定也能赚钱,为什么不要了?”

  “万一那个家伙是戴维请来的托呢,我在那边一个劲的加价,显得跟傻子一样,他们愿意抬价就让给他们好了。”

  姜半夏想了一会,“其实我感觉共享模式真的很不错。”

  李扬笑着说道:“确实,共享模式能给很多人提供方便,未来能够开发的资源点也比较多。不过嘛……真正厉害的可不一定是共享单车。”

  李扬很清楚,共享单车是没有足够赢利点的,否则戴维也不会跑路。

  即便有几十亿押金,也平摊不掉在全国投放自行车的成本。

  最主要的是,共享单车利用率非常低,损耗还非常大。

  后面真正发展起来的是共享电瓶车,共享汽车。

  而最挣钱的是共享充电宝!

  那玩意老挣钱了!

  一个小时两块钱,最高计费三十块,超过二十四小时不还也没关系,充电宝卖给你了。

  姜半夏好奇的看向李扬,问道:“李师父该不会想说共享女友吧?谁都知道那行业挣钱,但那是违法的!”

第191章 连我都不舍得欺负的人,他们凭什么

  欺负!

  关于小黄车被截胡的事情,李扬一开始并没有在意。

  周日的时候,他还来到了中关村的比特币交流中心。

  对于李扬的到来,里面的人表示了欢迎,毕竟他们所有人加在一块,也没李扬的名气大。

  在场的有京大金融系毕业生吴寒,科幻作家刘鹏,清大退学的张楠,当然还有众所周知的李笑。

  这个交流中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在做的事情。

  比如吴寒跟刘鹏在经营一家关于比特币的论坛,叫做巴比特。

  清大退学的张楠则是开了一家专注于做矿机的公司,并且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ASIC比特币矿机,阿瓦隆。

  李笑则是国内拥有比特币最多的人,他手里有超过十万枚比特币,并且成本相当低。

  他现在主要是作为比特币的发声筒,在推广比特币。

  毕竟不把比特币推广出来,他投资的钱就会打水漂。

  李扬表现的很谦虚低调,毕竟他是第一次过来。

  众人聊的话题很简单,那就是比特币有没有未来。

  张楠需要卖出更多的矿机,吴寒他们则是需要给论坛带来更多的人气,李笑那边自然不用说……

  等聊的差不多了,李笑对着李扬说道:“李扬老弟,你对比特币有兴趣,要不要买一点玩玩?”

  李扬思考一会开口说道:“老哥,我对这个还不是特别了解,准备了解一段时间再说。”

  他知道李笑的目的,无非就是自己入场之后,可以拿自己的名头来进行宣传,让更多人入局。

  不过这玩意,让别人入局,就跟他没啥关系了。

  要说比特币有意义吗?肯定是有的,至少在金融层面具备一定的意义。

  要说没意义,也没错,就是一个虚拟货币,就是一串所谓的加密代码。

  总的来说,还是要有资金愿意入场,而想要让比特币按照上辈子的流程走下去,就不能出现太大的意外。

  他入局,确实能带来不少资金,甚至短时间内把比特币的价值推高到五百美元,八百美元都有可能。

  但也会彻底断了别的资金入局的可能。

  就像是一个股票,那些游资或者机构,不可能手里没什么筹码,直接砸钱进来拉升。

  他这边拿的筹码越多,对别的资金来说,就越没有利益可图,宁愿去搞别的东西,也不会过来玩比特币。

  彼此之间加了联系方式之后,第一次见面会就算结束了。

  吴寒当天晚上就把这次见面会的照片放在了论坛里面,并且标注了李扬。

  还把李扬的名号全部列了出来,引起了短暂的热度。

  毕竟有人直接去李扬微博底下询问,他是不是想买比特币,李扬的回答非常干脆:“没有,在此之前我根本没听过这个东西,纯粹是机缘巧合过去坐了一会,未来对比特币有兴趣的可能性不大。与其投资完全没把握的东西,还不如投资在万柳资本上,毕竟我相信姜半夏的实力。”

  在李扬澄清了这件事之后,热度就降了下来。

  而伴随着比特币价格始终徘徊在两百多美元,国内一些比特币玩家坐不住了。

  因为这个时候挖矿,成本已经相当高,电力成本就要接近一百美元,矿机以及人工加起来,成本就要两百多美元。

  去年比特币四百多美元,利润空间还不错,现在已经没利润了。

  在巴比特论坛里面,到处都是要卖比特币的。

  本来李扬准备注册一个马甲,趁机拿点比特币在手里的,结果当天ofo小黄车的融资新闻曝光了出来,而李扬看见了远诚资本的老板。

  岑叶震。

  他之前一直不知道对方叫什么,毕竟戴维那边也没有给身份铭牌,不具备那个条件。

  “感情是岑家啊……”

  岑家咬的越紧,他越喜欢。

  虽然很多事不清楚,但连投资ofo这么小的一个项目,岑家都能插手进来,别的项目,只怕岑家已经开始下注了,并且还是重注。

  这一下子,算是真正的齐活了!

  在李扬看来,ofo存在着很多问题,只不过暂时没新模式的扩张力给掩盖住了。

  当然,伴随而来的还有戴维的野心。

  戴维这次虽然得到了两千多万融资,但是以他的野心,肯定不止于此。

  顶多两个月,他或许就会开启A轮融资。

  毕竟ofo可是在两年之内融资十次的,戴维每进一步,都要把利益榨干。

  李扬暂时放下了买比特币的想法,因为也买不了几个。

  况且比特币半年内没啥涨势,不会突破三百美元。

  也就是这个低谷期,才开始有大佬入场,这个时候他也不适合表明立场,免得出现什么变故。

  他一边上课,一边去京大的创业中心。

  京大创业中心绝大部分都是校内创业,而且一个个都是大学生。

  有校内快递送最后一站的,有做地推团队项目的,当然还有一些搞研发的。

  甚至京大跟清大的创业中心有不少联动。

  李扬投资了不少项目,少的十几万,多的一百万,目前没有投资超过两百万的。

  他这种结善缘的方式,很快就在两个学校的创业圈火了。

  岑家就算想要插手也没机会,因为李扬基本都是当场拍板的,而且项目都很一般。

  岑家也不是很在意,只以为是李扬被截胡之后的气急败坏,毕竟投资那些项目,跟打水漂没区别。

  时间慢慢进入了十月份。

  因为有假期的缘故,整个十月份对万柳资本来说,只有短短十五个交易日。

  姜半夏的手法很稳定,从九月下旬开始,一直到十月末,二十多个交易日下来,万柳混合精选这只基金的净值增加了十二个点。

  在当前的A股市场下,收益是处于非常靠前的梯队。

  基金规模,不动声色的突破了一百三十亿,每天少则几百上千万,多则五六千万上亿的申购,整体节奏非常健康。

  十一月,京城开始冷了。

  而李扬的老毛病犯了,他不想洗澡。

  实在是宿舍洗澡环境有些恶劣,公共浴室那边,就一个水龙头有热水不说,洗的时候还冷飕飕的,毕竟公共浴室不仅人多,还特么是开放式的,没门。

  刚好白晴来京城了,准备跟卷积集团签署定增的事情。

  绿水集团的定增审批时间很长,毕竟是上市公司,也就是前几天才得到批准,白晴第一时间就赶到了京城。

  李扬有了洗澡的去处,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就直奔白晴这边。

  在友好的交谈中,彼此付出了一定的诚意,关于定增项目,也确定了下来。

  当前绿水集团市值三十五亿,总股本增加30%,市值将会飙升到四十五亿五千万。

  定增股票,限售期180天。

  按照白晴的想法,李扬不用出太高的价格,七折,八折都行。

  不过在李扬一个多小时的坚持下,最终还是没拿折扣。

  因为绿水集团很需要这笔钱,毕竟手里的项目那么多,前期运作都需要资金。

  定增之后,他手里将会持有绿水集团23%的股份,与之对应的,姜半夏手里原本10%的股份会被稀释到只剩下7.7%,白晴手里的股份也会被稀释到34%,县政手里20%的股份会被稀释到15.4%,郑大生那群人手里的股份会被稀释到13.8%

  李扬同时带来了关于绿水集团地产项目的图纸,还有一百六十万的发票。

  绿水集团的地产项目,被命名为绿城天地,五百亩的商业区域为核心,主要是一个超大型综合体,搭配着各种商业街以及公寓楼。

  住宅区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主打一个高档住宅区。

  住宅区能不能卖出去,全看商业区域能不能做好。

  毕竟在县城做地产开发,除非入行比较早,否则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晚了。

  只不过地产确实养人。

  叶柄承为了让这个项目顺利启动,已经用尽手段帮绿水集团贷款了,利息都不要绿水集团出,县政那边出。

  李扬在白晴这边已经住一个星期了。

首节上一节259/2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