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第250节

  江北。

  李扬跟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坐在一块聊着天。

  男子叫严生平,三十六岁,在江北当个副职。

  两人天南海北的聊着,聊到了南北区域的划分,聊到了长江黄河的分界线。

  李扬懂个屁啊,但是他能扯,并且哪怕说错了,也丝毫不脸红。

  总而言之,聊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他得出了一个结论。

  对方大概率是文科生。

  从气候聊到地理,最后才把话题引到江北身上。

  江北毫无疑问是一个大城市,交通便利,无论是陆路,水路还有空中航道,在国内都是名列前茅的基础。

  就交通条件来讲,国内确实找不到几个城市比江北好。

  聊的差不多了,严生平开口说道:“听说李总要有一笔投资?不知道具体想要投资什么项目?”

  他对李扬了解的有限,但知道李扬有钱,并且愿意投资。

  只不过他不是什么投资都要的,毕竟他需要能拿出手的东西。

  最好是不挤压江北本地企业的生存空间,否则对他来说有些鸡肋。

  比如李扬过来投资一家食品企业……江北的食品加工企业,已经足够卷了,根本没有多余的市场分给李扬的。

  这样的投资,对他来说反而是累赘。

  “跟汽车相关的。”

  李扬喝了口茶说了出来。

  严生平平静地道:“嗯嗯嗯,这个不错……”

  他并没有什么惊喜,因为国内的汽车零配件厂商同样很卷,不过放在江北,也算有用,无非就是能不能做起来。

  如果能做起来,那么勉勉强强能对他有所帮助。

  他最喜欢的,要么是具备一定的高端岗位,要么就是中低端岗位足够多。

  高端岗位基本就是互联网科技,中低端岗位则是电子厂。

  李扬想了一会,问道:“严哥,我这边有一些事,希望江北这边能够帮忙。”

  严生平说道:“这是自然,为江北每一个企业家服务,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会竭尽全力帮助对应的企业解决对应的困难,这样大家才能合作共赢。”

  “我这边当前需要解决的,就一个条件,想在江北拿一片不低于三百亩的土地,哪怕稍微偏一点也行。”

  严生平问道:“莫非李总想要建厂?”

  “对。”

  “这……不瞒李总说,在江北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三百亩这么大的,李总非要这么大的规模,我想想办法。”

  他肯定不会把话说死,哪怕听到李扬的要求之后,怀疑李扬是不是来骗土地的。

  三百亩啊,这是江北,又不是小县城。

  六月份江北总共拍卖出去大概一千亩土地,平均成交价在一百八十万一亩。

  李扬张口就要三百亩,哪怕给他偏僻一点的位置,成本也不会低于一百万一亩,加起来就是三个亿。

  目前李扬还不具备让他上来就给三个亿的基础。

  李扬笑了笑点点头,“可以,我不是很着急。江北这边如果没有,我就去中州或者庐阳看看,不过庐阳那边可能跟我有一些竞争,江北的竞争压力小了些。”

  严生平一愣,江北这边,汽车相关的公司,可多了去了。

  尤其是各种生产零配件的公司,仅次于中州,但是比庐阳多。

  他不在乎李扬这句话是不是故意的,因为彼此都有谈条件的权利。

  “李总想要做汽车哪些方面的投资?”

  “整车制造!”

  “嗯?哈……冒昧问一句,您打算投资多少钱?”

  李扬没有思考,就回答道:“首批资金在四十个亿上下吧,就是因为资金不是太多,所以土地方面,出不起钱,只能厚着脸皮找江北借了……”

  严生平这才意识到,李扬刚刚说的那句话,并不是故意拿捏自己,而是他正儿八经的筹码。

  四十个亿,整车制造,妥妥的绝世好活啊!

  价值三个亿的土地,根本不算什么,他现在担心的是,李扬有没有能力做好这件事。

  再不济,也得坚持几年。

  他情绪高涨了不少,问道:“李总,你是想要造车?”

  虽然这句话有些多余,但还是要问一下的。

  毕竟整车制造出了造车,就是给别人做代工。

  可谁需要代工啊?就算有,也不会找李扬这个在汽车制造业没有半点底蕴的人。

  “对。”

  “那李总是不是要收购一家有基础的车企?”

  李扬笑着说道:“不需要,我这边主攻新能源汽车,跟传统车企有不小的区别,自行研发就行。”

  李扬压根没打算自己什么都做,虽然自己做能够节约成本,不容易被卡脖子,但是那太浪费时间了。

  他要做的是整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说直白一点,就是当个组装厂。

  在具备一定基础之后,再自行研发一些东西。

  国内是2018年才下定决心整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为此魔都专门花费上百亿引进了特斯拉。

  之所以让一家外企担任整合产业链核心的任务,原因就是……国内车企太多,让谁担任这个角色,都不合适。

  给这家,另外的就会不平衡。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给了外人,大家心里都平衡了。

  人性嘛……

  要是没有18年的新能源产业链整合,后面国内新能源汽车也不会遍地开花,成为中流砥柱行业。

  新能源汽车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并不是说电车就有多好,但电车在未来二十年,肯定是唯一的方向。

  他争取两年内,攒出来一台车,最好还是性能非常不错的车。

  至于钱,他不是很担心,支撑过前期就可以了,也就是第一年。

  一年四十个亿,足够花了。

  电车最重要的三件套,电机,电控,电池,这些国内都是顶级,而智能算法相关,他准备亲自组建实验室,毕竟那是他的老本行。

  当然,汽车相关团队肯定还是要有的,找猎头公司去挖人就行,国内汽车从业人员多的是。

  在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哪怕是再小众的行业,都能找到精通的人。

  “新能源汽车……”

  严生平眯起了眼睛。

  这是一个新赛道。

  虽然三年前特斯拉就在国内交付了第一批电动汽车,不过产量少的可怜,在市场上也是名气大于实力的。

  说白了,电动汽车不太行,续航只有两三百公里。

  但是,这个产业链相当庞大,哪怕李扬做失败了,只要能坚持个三五年,对经济的促进也是极其明显的存在。

  而且最近风头正盛的贾老板,造车的方向就是电动汽车,不过他把公司放在了国外。

  毕竟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上,国内跟美国是完全一致的,都有大量扶持政策。

  不过现在用不着高兴,因为李扬想要造车,不仅仅是技术以及管理上的问题,他个人身边还有很多别的麻烦,都有可能导致出现问题。

  他愿意跟李扬合作,但前提是他不担原则之外的风险。

  他开口说道:“李总,虽然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不过也算是朋友了,虽然我为了四十个亿,也应该毫不犹豫答应下来,但我还是想提醒李总一下,这件事恐怕不会太顺利。”

  李扬笑着说道:“事在人为嘛,不做永远都不会成功,要是做错了……呵呵,我也赔得起,毕竟全世界都知道我女朋友很有钱。”

  李扬可不会把严生平所谓的‘关心’当真,两人还没到那个份上。

  严生平所谓的关心,无非就是不想让自己投资的钱一点作用都没发挥出来就打了水漂。

  (本章完)

第185章 老婆让我赔光四十个亿

  白敬轩很快就知道了李扬的事情。

  四十亿,造车。

  这两个关键词,代表的东西很多。

  严生平算是捞到了,只要李扬这边不出现什么意外,坚持两年以上,对严生平来说就是大利好。

  严生平打来电话,就是询问一下京城这边的情况,看看李扬跟岑家到了什么地步,这是唯一的变数。

  如果没有这个变数,严生平现在都可以准备好酒席了。

  总的来说,严生平没机会躺着拿好处,必须要拿点真东西帮忙。

  反正李扬的诚意相当足,不管他能不能做好,既然敢说四十个亿,肯定会把这笔钱亏光了才会走人。

  没人觉得李扬能做起来,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新能源车企,本质上都不是随随便便能玩转的行业,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李扬目前一样不占。

  大概就是李扬想要反抗一下岑家?

  要是学那位贾老板,折腾出来一点花样,岑家肯定不敢玩真的。

  现在很多大佬都想要跟贾老板认识认识,拉拉投资。

  国内那些有钱的大佬,不管去哪儿,都有绝对的面子。

  当然,本质上还是利益。

  李扬一个网红加职业选手的身份,确实有点太低了。或许有一定的号召力,但是不具备支配财富的能力。

  这世界,两种人最牛逼,一种是能够支配人的,另一种是能够支配财富的。

  即便李扬手里有不少钱,但距离支配财富,还差的很远,造车应该就是他的第一次尝试。

  无论失败还是成功,总归是好事。

  ……

  李扬在江北联系了猎头公司,让他们帮忙联系一些造车行业的大佬以及团队。

  江北本地就有一家老牌车企,东风。他们还跟本子一家车企合资了,也就是所谓的东本。

首节上一节250/4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