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香江财阀少主,做刘天仙干爹 第7节

第9章 财阀父亲要把他当成继承人培养?

  马清玮和其他兄弟姐妹全都用羡慕嫉妒恨的眼神看着马清阳的背影。

  他们这些兄弟姐妹里面,还没有任何一个能够像今天的马清阳那样,被他们的父亲马锦灿那么看重。

  马锦灿之前几乎从来没有让他们进入书房。

  就是觉得他们的能力不足以讨论生意上的问题。

  马清阳是他们中间年龄最小的,刚过18岁,居然被这么赏识。

  不过他们想想刚才看到的股权凭证,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这个平时被他们一直针对欺负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居然能够创造那样的奇迹。

  只剩下20块,居然能够逆袭,用一天时间赚3,000万,然后又赚了1亿2,000万!

  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别说他们几个,就是放眼整个香江所有财阀豪门子弟们,没有一个有这样的能耐。

  这些人面面相觑,眼神中都带着强烈的震撼。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现在,在家族马锦灿的书房里。

  马锦灿笑眯眯的看着小儿子,满眼的赞赏。

  他笑问道:“清阳,你跟为父说说,你是怎么从20块赚到3,000万呢!

  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马清阳就把发生在赌场的事情大概的说了一遍,除了关芝琳的事情。

  虽然这些日子,他隔三差五就和关芝琳约会。

  但他觉得,关芝琳并不适合做老婆,只适合做情人,就没有必要跟父亲说了。

  马锦灿听着,目光变得更加慈祥和蔼,笑着说道:“你是得到什么奇遇了吗?

  怎么能够创造这样的奇迹呢?”

  马清阳淡淡的说道:“可能是那天运气比较好吧!”

  马锦灿总觉得,仅仅靠运气,是猜不到里面是多少的点数和豹子的。

  马清阳不愿意多说,他也不好强问。

  马锦灿更加关心的是股市上的事情。

  毕竟他们马家有两个上市公司。

  马锦灿问道:“你是怎么看重九龙仓的呢?”

  马清阳把自己购买九龙仓的分析原因说了一遍。

  “九龙仓先后建有海港城、海洋中心大厦等着名建筑,但在经营方式上,不足称道。

  他们固守用自有资产兴建楼宇,只租不售,造成资金回流滞缓,使集团陷入财政危机。

  为解危机,大量出售债券套取现金,又使得集团债台高筑,信誉下降,股票贬值。

  九仓股市价在13~14港元之间,九龙仓发行股票不到1亿股,就是它的股票总市值还不到14亿港元。

  九龙仓处于九龙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按当时同一地区官地拍卖落槌价,每平方英尺以6000~7000港元计算,九仓股票的实际价值应为每股50港元。

  九龙仓旧址地盘若加以合理发展,价值更是不菲,即使以高于时价的5倍价钱买下九仓股也是合算的!”

  马锦灿听完,顿时眼前一亮,对这个小儿子更是刮目相看。

  他忍不住赞叹道:“青阳,在我这些儿子里面,你最像为父,最有头脑。

  你那几个哥哥跟你比起来,就像蠢猪一样!”

  马清阳默不作声,他也觉得马清玮等人就像蠢猪一样。

  马锦灿接着说道:“既然你当初分析到这个,为什么不早一点告诉为父,好大量收购,早日控股!”

  马清阳摇摇头说道:“父亲,若是几个月前,我跟父亲说这些,父亲肯听我说吗!”

  马锦灿这个时候面有愧色,苦笑道:“对不住,都怪为父之前工作忙,忽略了你。

  你放心,以后你说什么,为父都听你的!”

  马清阳这些日子的作为,着实震撼到了马锦灿。

  加上马锦灿感到自己年事已高,活不了几年。

  现在他就想要抓紧最后几年,把小儿子马清阳培养成家族的继承人。

  不过,马锦灿转念就反悔了。

  他要顾忌太大大娘家的势力,还是要把嫡长子马清玮当成家族继承人。

  至于马清阳嘛,就像朱棣那样给二儿子一些甜头,让他冲锋陷阵卖命。

  马清阳此时此刻,还不知道马锦灿的用心。

  他继续说道:“我是需要这么一个机会,想能证明我的能力。

  除此之外,我觉得咱们没有必要卷入九龙仓这个漩涡!”

  马锦灿惊讶的问道:“多好的机会,怎么会是一个漩涡呢?”

  (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打赏,数据实在是太差了,拜求大家投点吧!

  请放心,马清阳很快就会把财阀父亲当成垫脚石!).

第10章 跟包船王合作,截胡李嘉城的财运!

  马清阳说道:“我得到消息,现在包船王也看上九龙仓,正在大量收购九龙仓的股票。

  他对九龙仓更是势在必得,他现在是香江首富,不好跟他硬拼!”

  马锦灿点点头说道:“若是其他人,我还不怕,包船王确实要退避三舍!”

  包船王在这个1979年,是香江第一富豪,他拥有50艘油轮,一艘油轮的价值就相当于一座大厦。

  在包爵士集团总部办公室,挂满了他与世界各国王室成员、各国首脑、各界名人的合影照片。

  他是本港商界与世界政要交往最多的一位。

  此时,李嘉城还未单独会见过哪一国的元首和首脑。

  而马锦灿则是介于两者之间,比李嘉城强很多,却有些不如包船王。

  马清阳继续说道:“如此以来,倒不如把手里的股票卖给他,结一个善缘。

  相对于九龙仓,其实我看中了另外一个标的,和记黄埔。

  和记黄埔由英格兰祈德尊家族创办,由和记洋行和黄埔船坞两家公司组成,以香江和欧洲为业务基地。

  从60年代开始,它就已经是一个基本上全球化的企业,也是香江最大的公司。

  但就在成为香江最大公司不久,祈德尊家族遭遇了巨大的财务困难,最后无奈之下,他们把和记黄埔抵押给了汇丰银行。

  汇丰接过和记后,找了一位著名经理人,英格兰人韦理来打理公司。

  有公司医生之称的韦理接手后,对和记黄埔进行了一系列重组,也让和记黄埔再次成为了香江最大的公司。

  但汇丰的主业是银行,它并不希望自己一直控制和经营和记黄埔,于是希望找到一个买家,卖掉和记黄埔……”

  马锦灿有些动心,却想到现实的困难,摇头说道:“和记黄埔是香江现在最大的公司,咱们没有那个实力把它吞并呀!”

  马清阳胸有成竹,微微一笑说道:“咱们可以跟包船王合作,包船王对九龙仓势在必得,当包船王跟九龙仓目前最大股东置地公司斗得不相上下的时候,如果把我手中的股份转让给包船王,包船王必定大为感激。

  最重要的是,包船王是和记黄埔控股方汇丰银行的董事,如果能请他出面支持,自己或许有可能从汇丰银行手里拿下和记黄埔。

  如果我们再打通汇丰银行大班(董事长)的关系,就能够以极低的价格得到和记黄埔的股份……”

  马锦灿当时大喜:“太好了!就按照你说的办。

  如果我们能够得到和记黄埔,我们的大生集团就能够一跃成为全球化的大企业!

  只是,你在九龙仓股票占比有点少吧,能打动包船王吗?”

  马清阳微微一笑说道:“在此之前我已经通过荷超琼,向赌王又借了4,000万,收购九龙仓股票!

  现在我已经拥有20%九龙仓的股票!”

  其实,他只是向赌王借了3,000万,其中有1,000万是截胡关芝琳的奖励!

  而且,马清阳这20%九龙仓的股票,其中有10%在原来那个时空是属于李嘉城的!

  是马清阳给那些散户无法拒绝的价格,在李嘉城出手之前,从那些散户之手收购到的。

  等李嘉城派人去做,已经晚了。

  不过马清阳这4,000万所持有的成本价就不再是13港元,升到了20多,这4,000万只能赚200%!

  投入7,000万,现在变成了两个亿!

  “叮咚!恭喜主人提前截胡李嘉城10%九龙仓股票,奖励主人1亿港元!

  这1亿港元来自于李嘉城长江实业公司的银行账户,经过一系列无痕操作,安全的进入主人的银行账户,主人可以放心使用!”

  本来李嘉城还想不惜成本,继续向更多散户买入九龙仓股票,却发现自己长江实业银行账户原本的1亿储备金没了!

  本来这1个亿是存在汇丰银行,怎么会不翼而飞呢。

  李嘉城就强烈怀疑是汇丰银行内部人员在搞鬼,然后就跟汇丰银行讨说法,打官司。

  本来李嘉城跟汇丰银行的大班(董事长)关系非常好,原来那个时空就是通过这个大班,空手套白狼一样得到了和记黄埔。

  可是现在因为1亿港元不翼而飞,李嘉城要跟汇丰银行打官司,导致他跟汇丰银行大班关系破裂,就彻底失去了争取和记黄埔的资格。

  现在李嘉城这个老家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马清阳空手套白狼,蚕食鲸吞他心仪已久的和记黄埔!

  (求评价票,求评价票,评价票实在是太少了,拜求大家投点吧!).

第11章 彻底得到和记黄埔,斩断李嘉城首富之路!

  而此时,包船王跟九龙仓原本的控方英格兰置地公司斗得如火如荼。

  当马锦灿马清阳父子,将他们所持有的20%的股份,共计2,000万股,以39元一股的价格卖给了包船王。

  包船王得到20%的股权,很快就成为了九龙仓的控股方,打赢了这场九龙仓之战!

  在包船王的引荐之下,马锦灿马清阳父子见到了汇丰银行的大班(董事长)沈弼。

  别看这家伙有一个中帼名字,实际上是个彻头彻尾的英格兰人。

  而且这家伙很贪婪,把个人利益放在银行利益之上。

  马锦灿听从马清阳的建议,知道这个家伙酷爱收藏名表,就送给沈弼10块世界名表。

  这10块世界名表价值上千万港元。

  在原来那个时空,这个沈弼在香江买了不少好表,后来还将藏品著成《沈弼藏表》一书。

  用最好的纸,最精的印刷,版面设计仿照美利坚财团摩根的藏表专著,限量制作100本。

  沈弼看到那些世界名表,当时就心动,对马家收购和记黄埔大开绿灯。

首节上一节7/178下一节尾节目录